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0733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数字创意专业群“五位五进五平台”专创融合育人体系构建数字创意专业群对接数字创意产业,服务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以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契机,以“三创递进,五位提升”为目标。重点培养产业链中的核心岗位,深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群“岗、课、赛、证、实、师、训”七步融通育人体系;构建“五位五进五平台”的专创融合育人体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高水平专业群,已成为业界知名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关键词:“三创递进,五位提升”、“双元共育,三化递进、五阶循环”、“七步融通育人体系”、“五位五进

2、五平台”一、实施背景(一)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1 .国家将数字创意列入五大新支柱产业。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五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数字内容创新发展和创新设计发展三大工程。国家相关部委也出台了系列文件政策,全力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2 .山东省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颁布了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实施了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全力助推支持数字创意经济发展。3 .济南市用文化产业激活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平台建设。济南市大力推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

3、计、文化信息传播等数字创意产业加速崛起。催生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二)案例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 .数字创意产业的消费力需求空前增长。2020年,我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涵盖了整个个产业领域。2 .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缺口近百万。到2021年,数字行业至少还需要30万专业人才,人才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20.1%,跻身前三大人才需求增长最快的行业。3 .数字内容产品质量不高。大部分内容生产粗制滥造、一味追逐眼球效应、服务与体验较差的问题,缺乏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品。4 .数字创意产业复合型人才缺口大。技术能力、制造能力和创意能力等复合型人才

4、缺乏;IP原创内容匮乏;VR内容交互体验差,制约了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5 .我院专业群建设特色鲜明,成绩卓著经过前期优质校建设的带动,数字创意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明晰、培养定位准确、培养模式领先、课程体系合理、双师素质双师结构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先进,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中德动漫班,已具备了服务产业升级的基本条件。二、主要做法(一)厘清组群逻辑,有效对接产业链专业群面向数字创意产业链,对接设计、创意、制作、推广与运营等岗位群。服务数字创意、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专业群由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视觉传达设计3个专业组成,其中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核心

5、专业。以“三创递进,五位提升”为目标,实施“创意、创新到创业”能力递进发展,促进产、学、研、训、创五位水平提升。“三创递进,五位提升”数字创意专业群构建图(二)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明晰培养目标专业群面向数字创意产业链,对接设计、创意、制作、推广与运营等岗位群。服务数字创意、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培养具备一定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CG与现代数字技术,具有数字艺术创意与较强人文素养,能从事数字创意产业项目的内容开发、设计制作、形象包装、策划和创意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推进“1+X

6、”证书制度构建数字创意专业群“双元共育,三化递进,五阶循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以工作室为中心,优化基础理论,强化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内化于心,定岗位、定标准、定体系、强技能、促就业五个阶段循环发展。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试点。优化基础强化技能EH内化素质体化工作室校企反馈实施提悔核心却对接就标(构匐课程体校培养I职业能汇踪实习就畛“双元共育,三化递进,五阶循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四)对接产业链核心岗位,构建”步融通育人体系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离、高层互选”的“三平台+五模块”课程体系,打造“岗、课、赛、证、实、训、师”7步融通专业群育人体系。三平台(公共基

7、础课、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实训),五模块(公共选修课、方向能力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训、专项实训)。做到岗位能力有课程体系支撑,有“1+X”证书与技能证书对应,有大赛项目对接,有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保障,实现“岗、课、赛、证、实、训、师”7步融通。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视R传达设计专业糠心岗位髀动设计岗彭视写作树触媒艺术由平面设计问数字设计岗SEE!遇鼻I公共选曲 ;W啦化.大学法文、傀技术.I交G式定体设计、虐KIBtt(VR)砒t、IHB惮近M“岗、课、赛、证、实、训、师”7步融通育人体系(五)提升师资队伍内驱力,推进三教改革双元化/信息化/职业化校企共同开发专业群取材素空诩XQJ

8、他产业.3IA行 业标准,校企共同开发0材2;内专也 并及时将新技术.即H体IH苑充实 迸供材.开发值息化败材由城心总理使用maasc. I 作手给武0材并8开发(息化看海. 并及时奥斯微口内容.-1+X证书书证S门冏勾方离模城入-1*X-书与到I实现书Ie力帆用.规范性双新素质/双师结构对接一个用快网.对接一个企业、双主体”专业群主任修设“技能大前工作室”“1+X证书”载牌全员埼训“三个一对Mr “五定三通wtts 1个博士 at技篦大8工作. 0S2名校师作为技术技Ie人才培K时*. 通过克安 技术朗友.注职央塔.注会修务 等途校.培”其为技乐技豌人才.引胃行业H&flT国却有影喇的业 航

9、主任2人(电业第引道1个.内塔1个) . 关应担任专业主任湛界Jw国际攻好的 1号业带头人4人.技照职虬技帧Kfi分取培训.培Hl。 名修帚成为l*职业技术微0韦培训药接一技18 (也新创业)大实定项目. 这即位建悚准ttS. LtMS HWt.三个项目共俎织27名女侨侈.联动性“三教改革”规划图I.教材改革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核心课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并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岗位方向模块课程植入“1+X”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实现书证融通。2 .教法改革在教学中强化项目任务与课程任务一体化,项目流程、工作过程与教学进程一体化,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三个“一体化”

10、。充分应用互联网(APP)等技术手段,提升学生自我建构与自主学习能力。“三位一体、自我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示意图3 .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实施“双专业群主任”制度,引进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建设“博士名师工作室”,推进1+X证书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培训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聘请产业教授。实施“三双”教师素养(双师双能双语)提升工程,加强国际交流,以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教学团队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六)构建“五位五进五平台”的高水平专创体系,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构建“产学研训创”5位一体,5进:企业进校园,工程师进课堂,教师进工作室,学生进

11、项目,文化进环境。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技术技能+文创开发+社会服务”5平台一体。集人才培养学训体系、协同创新、技术技能与社会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于一体的现代化、开放化、数字化的“五位五进五平台”的高水平专创体系。以平台为依托,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助力产业振兴升级,服务乡村振兴,引领专业、行业的发展方向。“五位五进五平台”的高水平专创体系构建图三、成果成效(一)积极参加赛事与课题申报,成果显著近年来,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工匠坊实训基地荣获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

12、素质教育指导委员颁发的“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称号。(二)依托技术技能、文创开发平台,社会服务成效显著面向产业领域内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开展文化创意、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字展示技术、产品可视化等合作项目14项。鼓励师生开展项目开发、数字内容设计、动漫衍生等项目的社会服务,为企业创造产值3000万元以上。(三)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建乡村振兴研发基地、专业实践基地和文创研发实践基地。参与建设“一村一韵”、“一户一品”、“山景小镇”、“孩子小镇”等项目26项,村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均年收入大幅增长。“山景小镇”项目分别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济南市农业农村

13、局列为2019年省级和市级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四)技能培训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工匠坊实训基地获批国家级行业技能鉴定资格积极开展相关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技能鉴定评价工作,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权我院专业群工匠坊实训基地为山东省唯一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认证机构。对促进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产业升级、行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四、经验总结(一)案例成功的关键要素1 .学院建立健全了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管理机制学校组织人事处实施了定期企业锻炼、产业教授、三个一对接和五定三建等措施,加强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2 .学校成立“国际学院”,引入丰富国际优质资源与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建立长期

14、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中外专业班;选派骨干教师作海外讲学交流和境外培训;专业带头人参与合作院校专业建设、实训环境建设等方式提升专业群国际化水平。3 .学院建立健全了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学校重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定期推进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激发各专业内生动力,促进专业群自我反省、自我改进、自我提高。4 .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精准对接,深入行业一线,及时掌握数字创意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及其对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变化,形成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二)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改进举措1 .存在的不足专业布局须优化。专业群内专业组群存在生搬硬套拉郎配现象。专业群平台与

15、拓展方向模块课程整合和实施难度较大。体制机制不健全。校企双主体合作层次低,没深度,不长久,没有实现共建、共管、共享。专业群主任、专业主任与课程负责人梯队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专业群内涵建设的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有待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创新创业意识。2 .下一步改进举措对专业群进行重新布局、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尽快实施学分制,打通专业群拓展方向课程模块的选课通道。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加大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实施专业群主任、专业主任与课程负责人认证制度。考核与人才培养质量挂钩,与社会服务到账额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与专业对口率、就业率挂钩。做到课程归属准确明确,

16、人培方案好用、够用、能用。健全工作闭环系统。从标准建设、专业布局、质量保障到岗位实习管理,提升专业群内涵建设质量。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加强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自我建构,自主学习能力。五、推广应用(I)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国学生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2018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首届上合组织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金奖2项。全国商科院校会展策划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山东省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2)促进了课程团队教学能力的提升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项;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轻工行业裁判员2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院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5项;“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优秀组织教师13人。(3)促进了乡村文化与生态振兴通过服务乡村振兴,提升了乡村文化内涵和生态质量,创造了乡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多个项目在山东卫视、齐鲁电视台、齐鲁壹点、济南电视台、新时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新闻和专题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