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571139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 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1一、前期分析(一)学习任务分析温度与气温是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的第三课。本节课的教育内容紧承天气日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温度计的使用与气温的测量,探究室内外、阳光下与背阴处、一天内不同时间等各异条件下温度的区别。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自主探究的结果,学会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教学难点是对比不同条件下测量的不同结果,正确完成测量,并坚持记录。(二)学习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整理,但运算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指导学生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温度

2、计测量气温,深入了解如何测量气温,应当结合课堂内外具体的探究活动来进行。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在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基本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对室内外、阳光下与背阴处、一天内不同时间等各异条件下温度的区别也会有一定了解。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能说出气温的概念。2、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3、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了解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观测气温,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探究如何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形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感受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4、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学生来说一说气温与温度的区别。2、揭示学习课题。(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数。(拓展: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与实验用的测水温的

4、温度计一样吗?可播放视频:气温计与实验用的温度计有何不同。)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可播放视频:气温的定义,了解气象台和观测站观测气温的要求。)2、师生共同总结

5、: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3、使用课前测量的不同时间的气温,各小组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四)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是不同的。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

6、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2.揭示学习课题。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

7、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

8、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教师小结。 四、板书设计温度和气温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温度计 测量室外气温: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3温度与气温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温度对天气的影响是很大的,是天气日历中很重要的一个记录数据。在三年级学习过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后,进入本课利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可以进一步巩固使用温度计的技能。同时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对

9、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比较容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为了规范科学实验,课前我就以复习的形式,让学生首先温习三年级时学过的关于温度计的知识。通过图片及实物温度的测量,以投影的形式,全班正确读数,强调如何科学地使用温度计读数。随后我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掌握温度计的用法,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于温度计的用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目的在于希望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学过温度计的知识后,我将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组长监督管理自己小组成员,测量并记录科学

10、作业本中各个地点的温度。对于每个小组活动开展的范围,教师应提前做出规划,以免学生过于活跃,难以控制纪律。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认真进行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探究的兴趣也很高。本课中的另一个活动,通过测量同一个地点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得出一天中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由于时间及管理上的限制,开展起来较困难。尽管课后我安排同学们回家自行测量记录,进行探究。但是,真正能够持续趋观察的同学毕竟还在少数。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知识和探究的相互作用下,科学学习得到了真正的价值体现。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4温度与气温教学背景分析: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

11、上已经用温度计观测气温。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观测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2、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观测气温。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教学重点:选择每天

12、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观测和记录。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4、多媒体资料:动画:气温计与实验用的温度计有何不同。视频:气温的定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为了提高学生们观测气温的规范性、科学性,首先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和观测气温进行指导: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观测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之后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

13、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最后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二、教学过程(一)引入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说明气温与温度的区别。2、揭示学习课题。(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数。(拓展: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与实验用的测水温的温度计一样吗?可播放动画:气温计与实验用的温度计有何不同。)3、讨论教室

14、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可播放视频:气温的定义,了解气象台和观测站观测气温的要求。)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

15、气温。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四)总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是不同的。三、教学评价测量气温时的方法,能否准确读出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四、拓展活动1、测量每天的气温,填写天气日历。2、初步认识摄氏度与华氏度的基本知识。“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维斯提出来的。他把沸点定为一百度,冰点定为零度,其间分成一百等分,一等分为一度。1714年德国人法勒海特(Fahren

16、heit)以水银为测温介质,制成玻璃水银温度计,选取氯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温度计的零度,人体温度为温度计的100度,把水银温度计从0度到l00度按水银的体积膨胀距离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华氏度,记作“1”。按照华氏温标,则水的冰点为32,沸点为212。华氏温度用字母“”表示。摄氏度95+32 = 华氏度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5温度和气温探究活动分析:1.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2. 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3

17、. 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8、,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2、 揭示学习课题。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

19、题。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教师小结。课后反思温度与气温教学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