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571689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溶解快慢与搅拌、温度颗粒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红糖、水槽1。【

2、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杯水,请同学帮我尝尝是什么味道的。(请一位同学喝并问问是什么味道的) 生:没有味道师:噢刚才老师忘了在里面加糖了(在里面加一块糖),现在老师在里面夹了一块糖,再请这位同学来尝一下是什么味道的。 生:还是没有味道师:奇怪了,老师明明在水里加了一块糖为什么还是没味道呢? 生:因为糖还没有溶解。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帮老师快速的喝到糖水呢? 生:搅拌、加热、切碎?师:同学们说到了很多种方法,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溶解的快与慢(板书:溶解的快与慢)二、小组实验(一)哪一个溶解的快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加快溶解的方法,都还是我们的猜想,到底这些猜想正不正确呢,我

3、们应该怎么验证? 生:实验师:看来同学们都具备了成为小科学家的潜质,咱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必须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刚才同学们列出了三个可能加速溶解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一一验证一下。我们先来看看如何验证搅拌可以加快溶解,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用品有红糖,烧杯,搅拌棒,谁能说说用这些东西该怎么来验证搅拌能加快溶解。 生:烧杯加入水,然后放入红糖,用搅拌棒搅拌。生:不能师:老师有一个又有一个问题了,按照这位同学的做法我们能看出到底是拌溶解的快还是不搅拌溶解得快吗?师:看来刚才同学设计的实验还不太完善,谁能帮助一下他?生:再拿一个杯子,里面放入红糖,然后不搅拌,两个杯子放在一起,看看谁溶解的快。师:老师明白

4、了这位同学的意思了,就是要拿一个不搅拌和搅拌做一个对比。为了保证我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要注意哪些?两个杯子放的水不一样多的水行吗?生:有影响,所以两个杯子的红糖和水要一样多,水的温度也要一样。 师:现在老师把刚才同学们说的实验完整的总结一遍,拿两个一样的杯子,装入一样多的水,放入一样多的红糖,一个杯子搅拌,一个杯子不搅拌,观察哪一个杯子的糖先溶解完,然后停止实验。咱们搅拌的实验过程已经有了,谁能根据第一个实验的过程设计出温度和颗粒大小的实验呢? 小组讨论两分钟。师:讨论结束,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生:1.两个杯子放入等量的水,一杯热水,一杯凉水2.加入等量的红糖。 师:很好

5、,同学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了那些事变量,那些是不变量。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做温度的试验中,我们可以搅拌吗? 生:不可以师:那怎么设计实验才可以使加入搅拌但又不影响实验结果呢? 生:两个杯子同时搅拌。师:大家都非常聪明,在温度的试验中,我们把搅拌当做不变量,就可以不影响实验结果了。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将我们刚完善的温度的实验完整的叙述一遍。 师:两个实验的实验步骤我们已经有了,但在实验之前呢老师还有几点温馨提示:1.搅拌过程中注意不要让水溅出来,轻轻搅拌。2.倒热水的时候注意不要被热水烫到3.实验过程中保持轻声4.实验完成后将实验用品放在桌角5.小组分工合作,并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教

6、师巡视) 师:请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搅拌和加热可以加速溶解。师:其他小组也得到了一样的结论,搅拌和加热确实可以加快溶解,这就说明咱们前面的猜想是正确的,前面咱们猜想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切碎,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会加速溶解吗? 生:会师:既然大家都觉得会,谁能用咱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 生:冲咖啡、冲药?师:看来切碎确实可以加速溶解,其实咱们身边处处是科学,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师:咱们已经掌握了三种加速溶解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谁溶解的快得比赛。我先说比赛要求,每个组都有一块方糖,用最短的时间将糖全部溶解并且将实验仪器摆放整齐坐端正的组获胜,咱们看看那个

7、组最先完成。比赛开始。 (学生实验)师:第一组最快完成,你们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把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用所以溶解的快。师:看来同学们师非常聪明的,将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时溶解更快了。其实在咱们身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加速溶解的方法,你们知道吗?说说看。 生:冲咖啡,洗衣粉?师:咱们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科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用心观察的小科学家。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2两个活动,第一个是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关系。在本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比实验,虽然没有提到“控制变量法”这一实验方法,但是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渗透了这一方法

8、,并且学生在之后的课堂中,实际应用了这一方法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经历 “提出问题 猜测假设 验证实验 获得结论” 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研讨部分提出了两个问题 “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样做?”两个问题具有层次性、递进性。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得出科学结论后,在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上的探究,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学生能够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通过实验、分析等方式得出自己的结论, 尝试发现其他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会片面地追求实验结果, 教师可

9、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学生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 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和食盐一样, 放在水中能够溶解。 对于加快溶解的方法知道一些, 比如知道通过搅拌的方式能够加快溶解,但是学生对于水的温度是否能够影响食盐的溶解速度还不清楚。 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能够初步地进行合作与交流,但是缺乏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1继续思考和探第二个是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直接表明了本节课的探究主题。探究部分有 【教材简析】本课是水单元第

10、6 课的内容。本课在聚焦部分提出问题“我们有什么办加快溶解教学设计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 沈佳丽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能用搅拌的方法使水中的物质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 4 份,两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热水)、两杯冷水、玻璃棒 2 根、学生活动手册等。一、聚焦课件出示一包奶茶。1.谈话:想喝奶茶吗?这是一包奶茶粉,有多少种方法泡好这杯奶茶呢?2.学生得出四种方法(冷水、冷水搅拌、热水、热水搅拌) 。3.提问:你们认为哪种情况下奶茶溶解最快?是

11、什么因素影响了奶茶粉的溶解速度?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温度、搅拌)设计意图:奶茶粉具有颗粒小溶解快的特点, 也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食物,借此引入,激发兴趣。二、探索活动一: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谈话:刚才我们作了猜测,需要实验来验证。如果让你们选,你会选择先证明哪个因素?(板书:热水与冷水。 )2.学生讨论得出对比实验中应相同的条件。 (板书:同样多的水、同样多的盐、同时加入)3.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入同样2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奶茶粉一包。 【教学过程】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实验

12、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多的冷水和热水中。( 2)静置 10 分钟,每 2 分钟记录一次现象。(3)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活动手册。4.教师分发材料,巡回指导,小组合作实验。5.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设计意图: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由“扶”到“放”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实验, 突破重难点。 让学生明确对比实验应注意进行变量的控制,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培养学生增强合作互助的意识。活动

13、二: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提问:我们已经用实验证明了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那怎样证明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呢?2.课件出示记录单: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搅拌与溶解快慢关系的实验,完成活动记录单。3.学生讨论得到实验方案,确定要改变的条件:搅拌与不搅拌。相同的条件:同样多的冷水、同样多的盐、同时加入。4.课件出示实验材料:两份质量相同的食盐、棒。5.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一个烧杯搅拌,另一个不搅拌,每 2 分钟记一次现象。(3)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活动手册。6.教师分发材料,巡回指导,小组实验。7.小组汇报观察到的

14、现象,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在探究了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主设计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 强化学生对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的认识, 培养学生初步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三、拓展1.提问:我们发现了加热和搅拌的方法可以更快地溶解食盐,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把物质的颗粒变小)2.学生说一说,猜测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2 杯同样多的冷水、1 根玻璃只能3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3.引导学生设计物质的颗粒大小影响溶解速度的对比实验。 (大颗粒热水搅拌 小颗粒热水搅拌)4.视频播放 颗粒大小与溶解快慢实验。5.引导学生总结加快溶解的方法。设计意图:利用视频,清晰展现颗粒大小对溶解快

15、慢的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同时节省课堂时间,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的认识。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认识到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的因素有温度、粒大小等。因此我们可以用加热、搅拌、减小物质的颗粒大小等方法来加快物质的溶解。【板书设计】影响因素 温度 搅拌谁跟谁比 改变的条件温度 搅拌相同条件 (在内画)猜测:谁溶解得快? (在内画)同等的水 同等的食盐 同样温度 同时加入 搅拌速度颗粒大小加快溶解相同条件 同样多的水 同时加入搅拌、颗 充分探究影响同样多的食盐【记录单】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目标】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2.

16、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3.理解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教学难点】讨论、设计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装50毫升水的烧杯2只、细竹棍2根、食盐20克、小苏打20克、小纸片20张。【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很高兴,因为老师了解到有很多孩子在做家庭实验,而且有的孩子还拍了实验照片。我们在课堂上也做过一些实验,用到了我们身边容易找到的食盐、小苏打、粉笔末、沙子等。大家发现,不管是在课堂上做实验,还是在家里的厨房做实验,像食盐、小苏打等这些物质,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如果取一杯水,把食盐或小苏打放进水中,那么能溶解在这杯水中的食盐会

17、多一些,还是小苏打会溶解的多一些?二、设计:1.现在请你说说看,你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对比,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和小苏打溶解量的多少来比较它们的溶解水平)2.这个对比实验怎样做才比较公平?哪些条件必须相同?(两杯水一样多、都要搅拌、每次分别加入的量要一样多、等第一份完全溶解了再加第二份、都不能再溶解时停止实验。)怎样取50毫升水?怎样判断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了?3.你需要哪些实验材料?(水、食盐、小苏打、烧杯、搅拌棒)4.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小纸片,你认为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平均分)5.做实验,必须有记录,你打算怎样来记录。(教师提示)6.你觉得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按照记录单中的要求,最后

18、一份是否要计算?)7.怎样让老师知道你们组的实验已经完成了?(整理实验桌面、坐正、举手)三、实验:1.分组实验。2.交流讨论。3.点评小结。(全班交流)小提示:科学家通过使用测试证实:通常情况下,20的水中,50毫升水能溶解约18克的食盐或约5克的小苏打。四、拓展:1.这节课我们用厨房里常见的食盐和小苏打又做了一个实验,我们发现,一定条件下,它们的溶解水平不同,那么其他固体呢?2.气体也会溶解在水中吗?一定条件下,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一样吗?我们先来看一段比较简单的实验视频。(表现气体溶解在水中、从水中析出的视频资料)3.课外探究:(1)上网查资料,了解气体(比如氧气、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吗

19、,溶解水平大小相同吗?(2)汽水瓶实验。自己探究课本第30页的实验,然后思考并尝试创新这个实验。【板书设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食盐固体?溶解水平强?弱?小苏打公平对比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4溶解的快与慢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

20、研究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教学准备: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槽。教学过程:一、哪一个溶解的快。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学生猜想

21、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3)请教师演示对比实验,学生观察评议。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三、课后总结:1、在探究物体溶解的快与慢活动中,我们采用的

22、试验方法叫对比实验。2、即加热又搅拌能使砂糖很快溶解。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5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课前准备1、烧杯、搅拌棒、塑料匙、小锤、冷水、热水、方糖、水果糖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揭示课题1、调制一杯盐水(水中放一勺盐,静置)2、质疑:能用什么办法使盐快点溶解?3、揭示课题:溶解的快与慢二、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1、活动前提示:要做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应用几个杯子?为什么?

23、2、师示范演示实验,学生观察。3、学生依据观察,了解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条件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水温相同;不同条件 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4、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三、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1、提示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溶解?(1)现在同学们要做的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实验?(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2)提问:实验的不同条件有哪些?(一个用热水、一个用冷水) (3)提问:实验的相同条件有哪些?(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2、提示学生注意:如果要搅拌,两个杯子要同时搅拌;如果不搅拌,两个杯子都不搅拌。3、学生分组实验,

24、老师巡视。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四、科学实验比赛1、师:接下来,老师想组织大家进行一场科学实验比赛,等比赛完了,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发现!2、(出示冰糖)揭示比赛内容:看哪个小组能想办法使冰糖最快溶解完?比赛同容:怎样使冰糖溶解得最快?比赛要求:(1)各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完成比赛。(2)可以选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工具、材料。 (3)冰糖全部溶解完,才算实验完成。 (4)最先完成的三个组为获胜组。6、师小结:从比赛中我们发现,除了搅拌和热水的方法可以使加快溶解外,把物体敲碎也可以使溶解快一些。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如果把这三种方法都用上会使溶解更快,而只用一种或两种方法的就比较慢。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就是吃糖这样的生活细节中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看来,知识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今后生活中我们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设计5、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热水 可以加快溶解 碾碎/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