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571741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 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1(师生同唱好汉歌)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水浒传。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同上的打虎英雄武松。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生:(自读课文)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生:这篇课文主要写武松在景阳同上打死老虎的事。生: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畅饮

2、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同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师:概括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请看自学提示。师:(投影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画出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生自学,师巡视点拨)师: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很激烈,谁愿意说说通过武松的语言你体会到武松有什么特点?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爽。生:我觉得武松很勇敢。生: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武松主要具有的特点是生:豪爽、倔强、勇敢。师:你是通过哪些语言

3、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的比较豪爽。生:我通过“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也能够体会到武松具有豪爽的性格。生:“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到武松很倔强。生:我还通过“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的。生:我通过“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句话体会到武松很勇敢。生:“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通过这句话,我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能够表现武松特点的语言。现在谁能以“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为例,具体分析一下这句话是怎样表现武松倔强的性格特点的?(生讨论,师巡视点拨)生:武松在酒店喝酒,喝完了三碗,店家劝他

4、别喝了,因为他家的酒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刚喝时只觉得好喝,一会儿就醉倒了。但凡来他家喝酒的只喝上三碗,就都醉倒了,过不了山冈,过往的客人都知道,所以,往往只喝三碗就不再要了。可是武松偏偏不信,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所以我觉得武松比较倔强。生:我还想补充一点,这家酒店的酒有劲,武松不是不知道,因为他喝完第一碗酒时就说:“这酒真有气力!”喝完第二碗时还说:“好酒!”说明店家说的是实话。武松明知这酒劲大还偏偏要喝,说明他的确倔强。师:的确,店家好心好意劝他别喝了,可是他就是不信,还说:“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这个武松真是倔强。刚才这两位同学体会得挺好。他们

5、之所以体会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这句话,联系了上下文,根据语气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这就是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下面,我们再运用这个方法看看其它语言又是怎样表现武松性格的。(生自学,师巡视点拨)生:武松喝酒是拿起碗一饮而尽,并毫不犹豫地评价说:“这酒真有气力!”从这句话看出武松很豪爽,直来直去。生:别人是三碗不过冈,可是武松足足喝了十八碗酒,喝完之后还要过冈。店家说景阳冈上有老虎,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的性命,而且官府已经发下榜文,不让单身客人一人过同,需要凑齐二三十人趁午间结伴过冈、当时天色已经晚了,老虎就喜欢在这个时候出动,一个人万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冈。可是武松不听劝,还说:“就真

6、的有虎,我也不怕。”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既能体现出武松的倔强,又能体现出武松的勇敢。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作者运用这些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表现了武松豪爽、倔强、勇敢的特点,我们怎么读才能够把这些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武松的语言,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咱们比比看,谁最像武松。(生有感情地朗读)师: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就是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内容、语气,体会人物的特点。师: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师:下面我们来

7、做一个这方面的练习,(投影出示练习一)谁来审题?生:这道题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阅读短文,第二个是抓住李逵的语言体会李逵的性格特点。师: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做题。(生做练习,师巡视点拨)生:宋江和戴宗站在一起,他肯定是戴宗的朋友,打听的时候就应该说:“这位仁兄是谁?”或者说:“这位官人是谁?”可是,李逵却当着宋江的面称呼他为“黑汉子”,一点都不讲礼貌,所以我觉得李逵挺粗鲁的。生:我也觉得李逵挺粗鲁的。他说:“你爷爷的,你怎不早说,也教俺铁牛高兴高兴。”李逵非常崇拜宋江,可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却高兴得忘乎所以,说起脏话来了,所以说

8、李逵很粗鲁。生:“你若真是宋江,我便下拜,若不是宋江,我才不拜呢!你别骗我给人下了拜,再来笑我。”通过这句话,我觉得李逵具有粗中有细的特点。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准确。通过这个练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那么反过来,如果给你人物的特点,你能根据上下文,为人物设计出符合他性格特点的语言吗?(投影出示练习二: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短文,说说高大哥有什么特点?生:热心肠!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为热心肠的高大哥设计几处符合他热心肠特点的语言。(生动笔做题)师:做好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师:我的邻居高大哥虽是个拉板车的,却是个热

9、心肠,谁有困难他都要帮上一把。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的哮喘病又发作了,喘得透不过气来。妈妈急坏了,决定背我去医院。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着,恰逢高大哥送货回来,只听他问生:孩子怎么了?生:孩子生病了吗?生:小明又犯哮喘病了?师:刚才同学们设计的这些话都能够表现出高大哥的热心肠,但是哪一种说法最好呢?生:第三种说法最好。因为从这句话我能够看出高大哥已经不止一次帮过生病的“我”了,所以对“我”的名字和我的病了如指掌,说明高大哥的确是个热心肠。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我们继续往下做题。师:“是啊!”只听妈妈着急地回答。高大哥说生:我送你们到医院去吧?生:来,我拉你们去。师:妈妈说:“能

10、行吗?”生:没问题,快上车!师:妈妈说:“你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生:孩子要紧啊!生:没关系,我的身体好。师:到了医院,妈妈对高大哥说:“小高,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呀!太谢谢你了!”高大哥说生:邻里邻居的,您别客气了!生:小事一桩。生:别客气,快看孩子去吧!然后我拉你们回家!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你们平时肯定都是热心肠。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

11、你的*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师:(投彤出示作业题)根据你的意愿,从下列作业中任选题完成: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阅读水浒传。c、设计一段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对话。【评析】这节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者把教材作为一个“范例”,根据教材的特点;重新组合,灵活处理,使学生达到“一课一得”。景阳冈这一课,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是:1、按照才情经过把课文分成4段上、说说下面事情的起因和结果:(1)店家只给武松师三碗酒;(2)武松不听劝要上景阳冈;(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这个教学目标难度不大,学生经过读课文,基本上能够顺利完成。而本节课,教师则根据教材的

12、特点,创造性地把目标定为:学习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学习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和根据人物特点设计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二、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施自主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经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的,他们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铺设一定的“台阶”,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学习目标。本节课,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共铺设了4层“台阶”:l、读武松打虎前的内容,找出描写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的特点。3、如何根据这

13、些语言体会人物特点。4、练习根据人物特点设计语言。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三、突出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过去,我们经常把理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共党课都是按段落进行琐碎的分析,以为学生理解了的语言就自然而然地会运用。这也上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其实,理解一种语言是如何运作的与学会如何运用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新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统习,要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教师注意把理解与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解作为基础,突出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

14、方法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2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师:话说梁山好汉武松在阳谷县地面不听店家劝告,连喝十八碗酒,执意上得景阳冈来,岂知这一上山,于武松倒无大碍,而景阳冈上那称霸一时的吊睛白额大虫可遭了殃了。1、师:我们已经运用快速默读法了解了武松打虎的经过。出示:欲睡虎出虎攻闪避急打棒折按虎猛打断棒补打生齐读。师:那么武松打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英勇,机智。(师板书)师:让我们来一睹打虎英雄的风采吧。(播放武松打虎有关录像)2、师:电视把武松的英勇表现得可真是淋漓尽致,想不想换种方式,用朗读把武松的英勇形象再现出来?打开书本,快速默读8至12小节,你觉得那一小节写得最为惊心动魄,最能反映武

15、松英勇机智?生:9、11两小节。二、自读自悟,点拨导读1、师:先请大伙默读第9小节,划出令你感受到武松英勇的句子,然后选你感受最深的一二句认真读一读,把武松的英勇用朗读表达出来。生自读自悟。2、师:可以读给大家听了么?看谁的读让人一听就能体会到武松的英勇。生读句1: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出示)师:读得好极了。他是怎么读的,你们听出来了吗?生:他读得很快,“翻身下来”、“拿”、“闪”这几个词读得很重。师:你能像他那样读读吗?生读。师:你也读的很棒。不过句中有个词“啊呀”,我觉得可以这样读。(师读“啊呀”)你能听出什么?生:我听出了紧张。师:你

16、试一试。生读:“啊呀!”师:我们一起读。“武松见了,叫声生接读:“啊呀!”师:紧张却不慌乱,粗中又有细,真乃英雄本色也。齐读整句话。生齐读句1。3、师:还想读哪个句子?生读句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出示)师:“一闪”,读的又轻又快。你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这样读可以突出武松武艺高强,行动敏捷。师:谁愿意也来试试?生读。师:学他俩的样,一起读好这句话。生齐读句2。4、师:还想读么?生读句3: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出示)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出示)请你再读一遍。生读。师:读得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松敏捷的身手,一起来试试。生齐读。5、师:快速默读这四句

17、话,你有问题吗?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生:为什么武松不向老虎进攻,却一闪再闪?师:你的问题提得相当有水平。谁能解决?生:因为老虎非常凶猛,武松要先消耗大虫体力,保存自己的实力。师:有道理,那么你从课文中有没有体会到老虎的凶猛?你能读好有关句子吗?6、生读: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师:读出了凶猛。谁还想读?一生读。7、生:我还找到了这句: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师:是的,进攻的手段有变化,“腰胯一掀”,力大无比呀。还有吗?8、生读: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

18、的虎尾巴倒竖起来一剪。师:从他的读中,能感受到大虫如霹雳一般的吼声吗?生:应该再响一点,“霹雳”、“山冈也动了”可以读得重些。生读。师:真棒!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虎的凶猛。生齐读。9、师:老虎如此凶猛,英雄怎能硬拼?一闪,一闪又一闪,其实正是武松的智谋所在。让我们分角色朗读整段话,再一次体会武松的英勇机智。(生齐读。)10、师: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我也想试试,可以吗?(师以说书形式读第9小节)说说你的感受?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读出了武松的英勇,把老虎也读得很凶猛,这样也衬托出了武松英勇。生:我觉得老师很像电视书场中的说书先生。师:真的吗?谢谢你对我的鼓励。那么你们想不想尝试当一回小小说书先生?

19、生:想。三、说书引趣,擂台促读1、师:刚才大伙说11小节也写得惊心动魄,能突出武松英勇机智的,正好为大家尝试当说书先生提供了机会。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一起讨论研究怎样才能把书说活,把武松的英勇机智通过说书展现出来。请选出小组中最棒的一位,大家一起为他出点子,提建议,必要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动作,把他包装成一流的说书先生。生自由读、说。2、师:说书大赛正式开始,众先生踊跃报名。(二生上台)这二位是说书擂台赛的擂主,听书人请注意听,他们那些地方表现出了武松的英勇机智,请你在书上圈出来。二生说书。3、师:(出示一学生圈划好的书)你觉得他俩在这些词上说出了武松英勇机智是吗?有补充吗?生补充,师圈划。4、师:

20、哪句话你觉得自己可以和擂主比试比试,或者你自信可以超过他,请你根据我们圈出来的,自由练练,呆会儿向他挑战。生:我觉得这句我能比他读得好。“那只大虫想要挣扎,被武松使劲气力按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师:你觉得他什么地方比你读得好?生:“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师:那么你向他学习好吗?(前一生读)齐读这句。生:我想试试这句。“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师:真的很棒。说说你是怎样读的?生:我把“铁锤”、“紧紧的揪住”、“使尽平生气力”、“只顾”读得很用力。师:齐读这句话。5、师:你们的说书表演尽管只有一句两句,我眼前却已经出现了武松赤手空拳

21、置老虎于死地的情景了。四、设境促写,说书导读1、师:武松打死了老虎,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冈后成了阳谷县的英雄,受到了知县大人的接见,一时间,街头巷尾,无人不称颂武松本事了得,智勇双全。那么受过虎害的乡亲们,受命打虎的猎户,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知县大人,还有武松的哥哥,卖烧饼的武大郎,他们见了武松,会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人,模仿他的口气,写两三句话。2、交流学生所写。3、师:水浒传中还有一位值得称颂的打虎英雄,知道是谁吗?想听听李逵杀虎的故事吗?师以说书形式讲述李逵杀虎的故事,至第三只老虎跳出来处戛然而止。师:欲知后事如何,请君阅读水浒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3师:同

22、学们知道我国古典名著里刻画英雄形象最多的是哪一部吗?生:水浒。生:梁山好汉108个。师:能说出其中几位的名字吗?生:武松生:宋江生:晁盖师:可以看出你们的知识很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到景阳冈认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请浏览全文,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位英雄的特点。生读后,概括。生:勇生:神生:猛生:谋生:智生:威师:大家找到这么多字,现在咱们讨论一下,哪个字最准确地道出武松的特点?生:我认为*主要写武松的勇敢,他凭着非凡的勇气上冈打死老虎,所以我认为是“勇”。师:可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勇无谋”,只凭着勇敢就能打死老虎吗?那我也勇敢,可是凭我之力,能打死老虎吗?生:我认为是“谋”,“谋”比“勇”更重要!

23、师:如果只有谋略没有勇气,力气,能打死老虎吗?生:我认为是“神”,因为武松既有勇气,又有力量,有谋略,好象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个“神”。师:说得好!一个“神”字概括了武松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他到底“神”在哪儿?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一下:要说一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生1:酒量惊人我从“三碗不过冈”和“武松笑道: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看出来。生2:力量超人我从“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看出来。生3:我补充一点:从11自然段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可以看出来。师:请你把这些描写动作的词找出来好吗?生4:丢,揪,按,按定,揪,提,打,打师: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打虎时使用了工具吗?

24、生5:没有,他是赤手空拳地同老虎搏斗。师:“赤手空拳”和“搏斗”两个词用得准,请接着找武松还“神”在哪里?生:机智过人我是从武松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之前的两段描写看出来的。武松先让老虎耗尽了气力。师:他具体是怎样做的,才让老虎耗尽力气?生1:初见老虎,“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边。”生2:老虎一扑,“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生3:老虎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生4:老虎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生5:等老虎泄了劲,“抡起哨棒,使劲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师:大家很会找关键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体会到武松的机敏,谋略。看看这些句子中描写武松的动作,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25、?生:闪师:对,一共有四个“闪”字,那么“闪”字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如:躲,让,跳,飞,避)生1:“闪”说明速度快,身手敏捷。生2:“闪”写出了一晃而过的样子。生3:“躲”显得很被动。生4:“跳”被动了一些,“飞”太夸张。师:我们从“酒量惊人”,“力量超人”,“机智过人”,“胆量非人”,这几个方面看出武松作为“神”的一面,其实他也是一个凡人,大家能从*中找出他作为凡人的一面吗?生1:“就血泊里用双来提,哪里提得动!”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武松使尽力气,不象孙悟空,无所不能。生2:“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从这一句,我看出他爱面子。生3:“武松道:就真的有

26、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从这一句我看出他倔强,不听劝告,多疑。生4:“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从这一句看出他的胆怯,害怕。生5:从“一步步挨下冈来”,我看出他没有力气了,说明他的酒劲过了,力气用完了,同凡人一样。师:是啊,人无完人,这位是英雄也是有缺点的。分析,反思:1.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景阳冈这篇课文文白夹杂,篇幅较长,学生又看过与之有关的电视剧,可能会对文字的表述提不起兴趣。我一开课让学生自由交流水浒中认识的英雄人物,引起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人物的特点,这更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全文抓住“神”和

27、“人”两个字进行教学,使教学思路明晰,条理清楚。2.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我设计了四层台阶:(1)浏览全文,用一个字概括武松的特点;(2)再读课文,再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他“神”在哪儿?(3)细读课文,这个特点从哪些具体句子看出来?(4)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看出武松仅仅是一个“神”吗?他还是一个平凡的人,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3. 抓住“闪”字,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感悟武松的“机敏”特点。4. 课堂氛围和谐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

28、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片段二:师: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来我们学校招聘小导演,你们有信心去应聘吗?生:有!师:题目就是景阳冈这篇课文里是一个字挨,怎么才能把这个“挨”字拍出来,以突出武松“精疲力竭”的样子?生1:走一下,滚一下,用力抓住树枝,岩石。生2:趴在岩石上直喘气。生3:脚一跛一跛地走。生4:用半截树枝作拐杖,一摇一晃走下来。反思:1. 在大胆设想中创新此片段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谈自己的构思,既理解了“挨”字,体会到刚才的确是一场“恶斗”,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象。2.“超文本”处理让学生当导演,营造了课堂高潮,既要讲究立意,又要组织语言描述,这种“超文本”处理,大有余韵绕梁

29、不散之感。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4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二)能力训练点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四)美育渗透点体会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二)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三)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

30、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的前因后果。(二)学生活动设计1.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五、教学步骤(-)揭示课题1.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水浒传,你对水浒传有哪些了解?你知道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2.水浒传中有个著名的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二)简介时代背景及

31、作者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三)检查预习1.指读课文,说说*的主要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2.理清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相对应的段落。(1一4)武松进酒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5-6)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7-11)武松打虎的经过。(12)武松打虎后下冈。3.根据*内容概括小标题。(l)喝酒(2)上冈(3)打虎(4)下冈(四)精彩段落讲解你觉得写得

32、最精彩的是哪部分?认真阅读,然后和大家交流,谈谈自己的理由。1.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默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就是一个要点。(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1)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踢、打(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3.小组讨论:这段是通

33、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这段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4.朗读指导。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以及武松的勇敢无畏。(五)学习第二段1.指读提问:第三段是*的重点,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段与第三段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2.默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动)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特点)4.这一段不是重点段,有什么作用?(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

34、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六)学习第四段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动,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2.此时武松的心理有点畏惧,这与武松勇敢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相符?有何作用?(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精力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作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更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七)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

35、三碗不过冈。)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过有大虫。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武松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4.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对理解武松的性格有什么作用?附:板书设计景阳冈武松打虎教学实录5教学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3.学习阅读小说、感悟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应用。教学过程:一、揭题:1、同学们,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来大家都比较

36、熟悉,关于水浒传,你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2、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被传为佳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武松打虎)3、课文就是从水浒传的第23回节选的,稍稍作了改动,题目就是:(板书:景阳冈)4、课文既然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题目为什么叫景阳冈而不叫武松打虎呢?(学生自由思考,回答)5、总结:其实,两者都可以用,但景阳冈更好些,因为围绕景阳冈课文还写了另外的几件事。6、哪几件事?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7、其实,在原著中,这一回的题目叫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冈武松打虎,把“景阳冈”和“武松

37、打虎”这两个题目连在一起的,倒是在这一回中还有其他的内容,那就是“横海郡柴进留客”。二、细读文本,研读人物形象。1、在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这篇课文中,梁山好汉武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我们今天就细细研读课文,来谈谈你对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感觉。(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作为英雄好汉,在他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细读感悟,做做批注,我们一会儿来交流。3、学生读文、批注。4、交流、板书、评价。5、武松毕竟不是神通广大神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作为英雄好汉的特点,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蛛丝马迹。你能找到他真的不是神仙,只是个普通人的依据吗?(学生划找课文内容,批注,交流。)三、总结课文,提示学法。1、这样全面地了解了武松后,说说你现在对武松的了解。2、学习课文后,你知道怎样去看小说了吗?从另个方面看人物特点正面和反面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的特点四、作业。课后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水浒传的其他章节,分析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