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1844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规作业工序及操作规程,采油四厂井下作业大队工程组,第一节 起下管柱,起下管柱是指用吊升系统将井内的管柱提出井口,逐根卸下放在油管桥上,经过清洗、丈量、重新组配和更换下井工具后,再逐根下入井内的过程。一、作业准备 1资料(l)施工设计。(2)井内油管规格、根数和长度,井下工具名称、规格深度及井下管柱结构示意图。(3)与起下油管有关的井下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犁、实物图片及铅印图。,第一节 起下管柱,2施工设备(1)修井机或通井机必须满足施工提升载荷的技术要求,运转正常、刹车系统灵活可靠。(2)井架、天车、游动滑车、绷绳、绳卡、死绳头和地锚等,均符合技术要求。(3)调整井架绷绳,使天车、游动滑车

2、和井口中心在一条垂直线上。(4)检查动力钳、管钳和吊卡,应满足起下油管规范要求。(5)作业中的修井机或通井机都应安装合格的指重表或拉力计。(6)大绳应使用22mm以上的钢丝绳,穿好游动滑车后整齐地缠绕排列在滚筒上。游动滑车放至最底点时滚筒余绳不少于15圈。,第一节 起下管柱,3管材及下井工具(1)油管、抽油杆、钻杆的规格、数量和钢级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不同钢级和壁厚的管材不能混杂堆放。(2)清洗油管内外螺纹,检查油管有无弯曲、腐蚀、裂缝、孔洞和螺纹损坏。不合格油管标上明显记号单独摆放,不准下入井内(3)用锅炉车清洗油管内外泥砂、结蜡、高凝油等,并涂抹螺纹密封脂。(4)下井油管必须用油管规通过。

3、,油管规选用规定(mm),第一节 起下管柱,4.搭油管(钻杆、抽油杆)桥(1)油管(钻杆)桥离地高度不小于0.3m,不少于三个支点。(2)抽油杆桥离地高度不小于0.5m,不少于四个支点。(3)油管(钻杆)桥和抽油杆桥距井口2m,并留有安全通道。,第一节 起下管柱,二、起下井下管串技术要求(一)起管串 1、设备、设施运转正常,固定牢靠,符合技术要求,并安装合格的指重表或拉力计。2、大绳必须用22-25mm的钢丝绳,当游动滑车在最低位置时,滚筒上至少留半层钢丝绳(不少于15圈),当大绳在一股一捻距断丝超过3根时要更换大绳。3、起油杆时,遇卡不许硬提,必要时用倒扣办法起出。起出的活塞应卸下来,擦洗干

4、净,对上下凡尔状况,是否齐全,有无堵塞物及表面是否拉伤等做出描述记录后妥善保管。4、起出油管和抽油杆按规范每10根一组,整齐排列在油管桥和抽油杆桥上,两端外露长度相等并不着地。,第一节 起下管柱,5、根据动力提升能力、井深和井下管柱结构的要求,管柱从缓慢提升开始,随着悬重的减少,逐渐加快提升速度。6、油管螺纹全部松开后才能提升油管。7、井口操作及拉油管人员要逐根检查油管、抽油杆外表及丝扣的腐蚀、破裂、磨损、裂缝、孔洞、砂眼、变形、缩径、弯曲、漏失及结垢情况,不合格的油管、杆标上明显记号单独摆放,同时要注意观察井筒液面位置。8、起井下工具和最后几根油管时,提升速度要小于5m/min,防止碰坏井口

5、、拉断拉弯油管或井下工具。9、起立柱时,起完管柱或中途停止作业,井架工应该从二层平台将管柱固定。10、盖好井口,对油管、抽油杆按进行逐根校核。,第一节 起下管柱,(二)下管串 1、油管、抽油杆的规格、数量、钢级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管、杆若有弯曲、变形、缩径、磨损、腐蚀、结垢严重、裂缝、孔洞、砂眼、螺纹损坏者不得下井。2、下井油管、抽油杆要清洗干净,油管要用通径规通过。,3、丈量油管、抽油杆必须用10m长的钢卷尺,反复丈量三次,累计复核误差每1000m小于0.2m。4、所选用的工具及其附件的规范、型号要符合设计要求。5、涂料油管的涂料层要均匀、无掉块、不起皮、丝扣部分无涂料。6、下井工具要附有合格

6、证,按说明书使用。7、所选用的井下工具要与套管内径、井身结构、施工压力、排量相适应。8、封隔器座封位置必须避开套管接箍,座封位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误差的范围。9、入井油管、抽油杆丝扣必须清洁、上正、上满、旋紧,下井前要涂抹密封脂。,第一节 起下管柱,第一节 起下管柱,7、所选用的井下工具要与套管内径、井身结构、施工压力、排量相适应。8、封隔器座封位置必须避开套管接箍,座封位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误差的范围。9、入井油管、抽油杆丝扣必须清洁、上正、上满、旋紧,下井前要涂抹密封脂。10、液压钳的操作:压力6-8Mpa,对于62mm、J-55钢级的非加厚油管扭矩1450-1800Nm;对于62mm、J-5

7、5钢级外加厚油管扭矩2300-2850Nm,人工先用管钳上2-3扣后再用液压钳上扣,禁止慢挡冲击,卸扣后空转小于1圈。,第一节 起下管柱,油管推荐上扣扭矩,第一节 起下管柱,11、油管下到设计井深的最后几根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因长度误差蹲弯管串。12、下入井内的大直径工具在通过射孔段时,下钻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卡钻和工具损坏。13、管串未下到预定位置遇阻或上提遇卡时,应及时分析井下情况,校对各项数据,查明原因及时解决。14、管串下完后座好井口。15、对下井管串的总要求,下入井下管串要组配合理,达到保护套管、卡准油层之目的。井下管串要下得去、封得严、耐得久、起得出,坚

8、决执行“五不下井”(油管杆不清洁不下井、油管杆变形弯曲损伤不下井、油管杆丈量不清不下井、油管通径规通不过不下井、下井工具无合格证不下井)的原则。16、下钻要平稳,防止碰、挂,严禁溜钻、顿钻。,第一节 起下管柱,三、安全、质量、环保 1、起下管串前要检查指重表的灵敏度。2、井口要有防掉防喷装置,严防井下落物。3、随时观察动力系统、井架、绷绳、游动系统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工整改。4、油管滑道应顺直、平稳、牢固;管串外螺纹必须放在小滑车上或戴上护丝拉送,拉送油管的人员应站在油管侧面。5、遇卡遇阻时应缓慢上下活动,分析原因,妥善处理,不得猛提猛顿。6、严禁挂单吊环操作。7、施工前必须有防火、防爆

9、措施,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第一节 起下管柱,8、施工现场整洁、规格,作业中的污油要及时处理。9、对下井油管、油杆及附件应严格三丈量,三检查,三过手。三丈量:首次丈量、换向丈量、复查丈量;三检查:查内径是否畅通,丝扣是否完好,是否弯曲,变形,残裂,砂眼等。三过手:资料员、班长、技术员或跟班干部三个岗位各自丈量、检查、计算,确认无误方可下井。10、当下入管柱的底部有封隔器、通井规、铅模、卡瓦等不可刮、碰的工具时,下到射孔井段应该限速下入,下入速度不得超过5m/min。当管柱底部接近人工井底时,也应该限速下入。11、下油管时螺纹要上紧上满,余扣不超过2扣。,第一节 起下管柱,四、应取资料 1、起管

10、串(1)起出油管的规范、根数、长度;(2)起出井下工具名称、规范、长度、数量;(3)施工过程描述。2、下管串(1)下入油管的规范、根数、长度;(2)下入井下工具名称、规范、长度、数量、下入深度(入井工具草图);(3)管柱结构示意图。,第一节 起下管柱,五、注意要点(1)下井油管螺纹要清洁,连接前要涂匀密封脂。(2)油管外螺纹要放在小滑车上或戴上护丝拉送。拉送油管的人应站在油管侧面,两腿不准骑跨油管。(3)用管钳或动力钳上紧油管螺纹。要防止上偏扣,应上满旋紧。(4)油管下到设计井深的最后几根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因长度误差顿击人工井底,顿弯油管。(5)下入井内的人直径工具在通过射

11、孔井段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卡钻和损坏井下工具。(6)油管未下到预定位置遇阻或上提受卡时,应及时分析井下情况,复查各项数据,查明原因及时解决。,(7)油管下完后上紧油管挂(装有密封圈),平稳坐入四通上,上紧顶丝。(8)按设计要求安装采油树。(9)油管、抽油杆(钻杆)要整齐排放在油管桥上。(10)起下油管过程中严禁损伤油管。(11)油管下井前要进行检查,严禁有缺陷的油管下入井内。(12)下井油管要涂抹密封脂,上紧上满螺纹,保证管柱密封。,第一节 起下管柱,第二节 组配管柱,组配管柱是指按照施工设计给出的下井管柱的规范、下井工具的数量和顺序、各工具的下入深度等参数,在地面丈量、计算

12、、组配的过程。采油、采气、注水、油层改造和修井施工都要下入不同结构的管柱,并通过下入井内的工具来完成施工设计目的。各种不同的下井管柱都需要在地面预先组配好,并严格按照下井顺序编号,在油管桥上摆放整齐,按顺序下入井内。,第二节 组配管柱,一、刺洗油管(1)用蒸汽刺洗油管,清除油管内外的结蜡、死油、泥砂和杂物。(2)清洗油管螺纹,检查螺纹是否完好无损坏。(3)检查管体是否有裂痕、孔洞、弯曲和腐蚀。(4)用内径规逐根通过油管。73mm普通油管用59mm800mm内径规通过;89mm普通油管用73mmlO00mm内径规通过。(5)将不合格的油管抬出油管桥2m以外。,第二节 组配管柱,二、丈量油管(1)

13、使用经检测后标定合格的钢卷尺丈量油管,钢卷尺的有效长度要大于 15m。(2)丈量时拉直钢卷尺,防止钢卷尺产生弧度。(3)丈量油管时不得少于三人,反复丈量三次,做好记录,做到三对口。(4)三人三次丈量的管柱累计长度误差不人于0.02%。(5)丈量时,钢卷尺的零点位于接箍上端面,另一端对准油管螺纹根部(普通油管余2扣,抽油杆丈量与油管相同,但去掉扣)。读出油管单根长度,做好记录。(6)将丈量好的油管整齐排列在油管桥上,每十根拉出一根油管接箍长度,以井口方向按下井顺序排列。,第二节 组配管柱,三、组配管柱(1)管柱结构应满足各种施工设计和施工目的要求、密封可靠,施工作业方便。注水井在射孔井段顶界以上

14、10-15m处设一级保护套管封隔器。(2)封隔器卡点应选择在套管光滑部位,避开套管接箍和射孔炮眼及管外窜槽井段,满足分层管柱的要求。(3)封隔器卡点符合设计深度。(4)按照施工设计精确配出封隔器卡点、卡距、油管的下入深度。卡点深度与设计深度误差不超过0.2m。(5)下井管柱要有下井工具、管柱结构示意图,注明各种下井工具的名称、规范、型号及下井深度。,第二节 组配管柱,(6)管柱配好后要与下井工具出厂合格证、作业设计书、油管记录对照,核实无差错方可下井。(7)注水管柱完成深度应在油层射孔井段底界lOm以下。计算方法:完成深度=油补距+油管挂长度+油管挂短节长度+油管累计长度+工作筒长度+喇叭口长

15、度+其他工具长度。(8)找水管柱:完成深度应在射孔井段顶界以上5-lOm。计算方法同(7)。(9)机械采油井管柱接设计的泵挂深度和尾管完成深度组配。计算方法:泵挂深度=油补距+油管挂长度+油管挂短节长度+油管累计长度+泵筒吸入口以上工具长度。,第二节 组配管柱,(10)分层管柱:单级封隔器管柱:完成深度=油补距+油管挂长度+油管挂短节长度+卡点以上油管累计长度+配产器长度+封隔器长度+配产器长度+卡点以下油管累计长度+丝堵长度。多级封隔器卡距间管柱:卡距长度=上封隔器密封件上端面以下长度+中间下井工具长度+中间油管累计长度+下封隔器密封件上端面以上长度。,第二节 组配管柱,(11)偏心配水管柱

16、:偏心活动式管柱自上到下由封隔器、偏心配水器、封隔器、偏心配水器、撞击筒、挡球短节及底部球与球座组成。底部球座(挡球)深度必须安装在射孔井段底界lOm以下,对使用撞击筒的偏心管柱,撞击筒深度应在射孔井段底界5m以下。偏心管柱相邻两级偏心配水器之间距离不小于8m,下面一级偏心配水器与撞击筒之间距离不小于10m,撞击筒与尾管底部距离不小于5m。上面一级配水器与油管工作筒的距离大于8m以上。,第二节 组配管柱,四、注意要点(1)下井管柱规范、下井工具型号、深度应与施工没计相符。(2)下井油管有油管记录和管柱示意图。(3)有缺陷的油管单独摆放,不得下入井内。,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探砂面是下入管柱实探

17、井内砂面深度的施工。通过实探井内的砂面深度,可以为下步下入的其他管柱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通过实探砂面深度了解地层出砂情况。如果井内砂面过高,掩埋油层或影响下步要下入的其他管柱,就需要冲砂施工。冲砂是向井内高速注入液体,靠水力作用将井底沉砂冲散,利用液流循环上返的携带能力,将冲散的砂子带到地面的施工。,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一、探砂面(1)探砂面施工可以用两种管柱来完成,一种是加深原井管柱探砂面,一种是起出原井管柱下入探砂面管柱探砂面。(2)准备冲砂管、油管或其他下井工具,准备灵敏的拉力表。(3)起出或加深原井管柱,下管柱探砂面。(4)用金属绕丝筛管防砂的井,要下入带冲管的组合管柱探砂同。,绕丝

18、筛管与组台管柱的配合,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5)当油管或下井工具下至距油层上界30m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m/min,以悬重下降10-20KN时为遇砂面,连探三次。2000m以内的井深误差应小丁0.3m,2000m以上的井深误差应小下0.5m。连探三次的平均深度为砂面深度。(6)用带冲管的组合管柱探砂面衙,在冲管接近防砂铅封顶或进入绕丝筛管内时,要边转管柱边下放,以悬重下降5-lOKN为砂面深度,连探三次,允许误差小于0.5m,记录砂面位置。(7)起出管柱后,还要复查丈量油管,进一步确认砂面深度。,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二、冲砂施工(一)冲砂液性能要求冲砂液是施工的主要工作介质,其要求是:

19、1.有一定的粘度,以保证良好的冲砂和携砂能力;2.有一定的密度来压井,防止冲砂过程中发生井喷;3.与油层配伍性好,不损害油层,性能稳定;4.来源广,价格便宜。能做冲砂液的液体有钻井液、原油或成品油、水、乳化液、气化液等,最常用的是清水、活性水和无机盐水。,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二)冲砂方式按冲砂液在井内的循环通路分,冲砂方式有正冲砂、反冲砂、正反冲砂等;按所用的管柱等分有油管冲砂、联合冲砂管柱冲砂、冲管冲砂、气化液冲砂等。1.正冲砂:冲砂工作液从油管进入,沿冲砂管向下流动,在流出冲砂管口时以较高的流速冲散井底沉砂,冲散的砂子与冲砂工作液混合后,沿冲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返至地面。冲砂管可以是油管

20、、钻杆,也可以是其它管子。通常在冲砂管最下端带斜尖,这样可以防止下放太快而憋泵,也可利用斜尖刺松砂堵,便于冲砂。,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1)正冲砂的优点:冲砂管直径较小,冲刺力大,易于冲散砂堵。(2)缺点:套管与冲砂管环形空间面积比较大(特别是大直径套管),使冲洗液上返速度小,携砂能力弱,大颗粒砂子不易带出。为了提高携砂能力,可以提高冲砂液的粘度或加大泵的排量,为了防止在接单根过程中砂子下沉而造成卡钻,在接单根前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循环冲洗,并要求接单根速度尽可能快。,冲砂示意图,第四节 探砂面、冲砂,2.反冲砂:冲砂液由套管和冲砂管的环形空间进入,冲起并携带泥砂沿冲砂管上返到地面。(1)优点:

21、冲砂管内径小,冲砂液上返速度快,携砂能力强,泥砂不易沉淀,所以消除了冲砂过程中卡钻的可能性。(2)缺点:液体下行速度较低,冲刺力不大,且易堵塞冲砂管。3.正反冲砂:就是用正冲的方式冲散砂堵,使其呈悬浮状态。然后,快速改为反冲,将泥砂带到地面。这样,就可以提高冲砂效率。正反冲砂时,必须在地面安装总机关,以便使倒换冲砂流程方便、迅速。4.冲管冲砂:就是用小直径的管子下入油管内冲砂,以清除砂堵。其优点是操作轻便,不拆井口,不动油管,可以冲砂至井底。,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5.漏失井冲砂:在一些地层压力低的井中,冲砂时往往由于液柱压力过大而产生漏失,严重时会无法进行循环。因此,常采用气化液冲砂(又称混

22、气冲砂)。气化液是用水泥车打出的油(或水)和压风机供给的气混合成的,气化液冲砂时,压风机与水泥车并联。要先开水泥车,后开压风机,使泵不受气体影响,保证上水正常。压风机出口与水泥车之间要装单流凡尔,以防液体倒流。接单根前要先停压风机,继续开泵510分钟,使液体充满冲砂管柱。液体的气化程度按需要而调节。气化液冲砂时,返出管线要用硬管线固定好,以防管线跳动而发生事故。,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三)冲砂操作1.将冲砂笔尖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底部,并用管钳上紧。下油管710根后,在井口装好自封封井器。2.继续下油管至砂面以上1020m时,缓慢加深油管探砂面,核实砂面深度。3.提油管1根,接好冲砂施工管线后

23、,循环洗井,观察水泥车压力表及排量变化情况,正常后缓慢加深管柱,同时用水泥车向井内泵入冲砂液。4.一根油管冲完后,为了防止在接单根时砂子下沉造成卡管柱,要循环洗井10min以上,同时把由壬用管钳上在欲下井的油管单根上。水泥车停泵后,接好单根,开泵继续循环加深冲砂。冲砂施工按上述要求重复接单根冲砂,直到人工井底或设计冲砂深度。5.冲砂至人工井底或设计要求深度后,要充分循环洗井一周以上,当出口含砂量小于0.3时,上起冲砂管柱,结束冲砂作业。6.严重漏失井冲砂作业多采用低密度泡沫修井液或气化水冲砂。泡沫液冲砂与一般冲砂操作相同。,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四)冲砂技术要求1.气化水冲砂排量为500Lm

24、in左右,压风机排量为8m3min左右,冲至砂面时加压小于10KN。2.禁止用带封隔器、通井规等大直径的管柱冲砂。3.冲砂施工必须在压住井的情况下进行。4.冲砂过程中要缓慢均匀地加深管柱,以免造成砂堵或憋泵。5.冲砂施工需有沉砂池,进、出口罐分开,不得将冲出的砂又带入井内。6.需有专人观察出口返液情况,若发现出口不能正常返液应停止冲砂施工,迅速上提管柱至原砂面以上30m,并活动管柱。7.用混气水或泡沫冲砂施工时,井口应装高压封井器,出口必须接硬管线并用地锚固定牢。,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8.冲砂施工中途若作业机出故障,必须进行彻底循环洗井。若水泥车或压风机出现故障,应迅速上提管柱至原砂面以上3

25、0m,并活动管柱。9.因管柱下放快造成憋泵,应立即上提管柱,泵压正常后,可继续加深管柱冲砂。10.对冲砂地面罐和管线要求同压井作业,尤其是气井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爆、防中毒事故。(五)冲砂质量标准 冲砂的质量标准是冲砂至井底循环洗井至含砂为0.3%以下,替入净液为井筒容积的1.21.5倍,停泵2小时以上探砂面,砂面上升不超过井深的0.2%。,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六)冲砂注意事项1.不准带泵、封隔器等其他井下工具探砂面和冲砂。2.冲砂工具距油层上界20m时,下放速度应小于0.3mmin。3.冲砂前油管提至离砂面3m以上,开泵循环正常后,方可下放管柱。4.接单根前充分循环,操作速度要快,开泵循环

26、正常后,方可再下放管柱。5.冲砂过程中应注意中途不可停泵,避免沉砂将管柱卡住或堵塞。6.对于出砂严重的井,接单根前必须充分洗井,加深速度不应过快,防止堵卡及憋泵。7.连续冲砂5个单根后要洗井一周,防止井筒悬浮砂过多。8.循环系统发生故障,停泵时应将管柱上提至砂面以上,并反复活动。9.提升系统出现故障,必须保持正常循环。10.泵压力不得超过管线的安全压力,泵排量与出口排量保持平衡,防止井喷或漏失。11.水龙带必须拴保险绳。,第三节 探砂面、冲砂,(七)资料录取 1.探砂面深度、冲洗时间、冲洗方式。2.冲砂液名称、水泥车型号、排档、泵压。3.返出物的描述。4.加深油管的根数、规范、长度、冲砂深度。

27、5.冲砂中有无漏失,井喷情况。6.替清水数量,最后探砂面深度。,第四节 洗 井,一、洗井的概念把管柱下到预定位置或利用井内原有管柱,用准备好的洗井液(多为清水),在井内进行循环、冲洗,清除井筒内脏物的过程就是洗井。二、洗井的目的通过洗井可以清除套管内壁及油管内外粘附的杂质,污物、以确保井筒的清洁。三、洗井的方式洗井有正循环、反循环和正反交替循环三种方式,,第四节 洗 井,四、洗井的质量要求 1.洗井要求达到“一大,二平,三一致”。“一大”是洗井要求排量大而稳定;“二平”是控制进出口水量平衡,做到不喷、不漏、连续平稳,一次将井洗好;“三一致”是洗井必须达到进口、井底、出口水质三点分析一致并合格为

28、止。2.洗井要连续进行不许中断,以保证洗井质量。对漏失井可用混气水代替清水进行洗井,这不但降低了静水柱压力,而且通过气水比的调节使井筒液柱压力变成可调节的,从而避免洗井水漏入地层。3.控制好进出口水量,达到油层微吐,严防漏失。4.要彻底清洗油管、油套环形空间、射孔井段及井底口袋内杂物。5.洗井的排量应由小到大,最大排量不超过30m3/h。6.从井内返出的原油要回收,返出的污水或清水要进排污池,不准乱排,洗井液对地层无伤害。7.井中返出的水含铁量不超过0.5mg/L,机械杂质不超过0.2为合格。,第四节 洗 井,五、洗井操作1.按施工设计的管柱结构要求,将洗井管柱下至预定深度。2.连接地面管线,

29、地面管线试压至设计施工泵压的1.5倍,经5min后不刺不漏为合格。3.开套管闸门打入洗井工作液。洗井时要注意观察泵压变化,泵压不能超过油层吸水启动压力。排量由小到大,出口排液正常后逐渐加大排量,将设计用量的洗井工作液全部打入井内。4.洗井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泵压、排量、出口排量及漏失量等数据。泵压升高洗不通时,应停泵及时分析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憋泵。5.严重漏失井采取有效堵漏措施后,再进行洗井施工。6.出砂严重的井优先采用反循环法洗井,保持不喷不漏、平衡洗井。7.洗井应准备井筒容积24倍的洗井液。洗井液要清洁,性能符合施工要求。然后开泵连续大排量(500Lmin以上)进行循环。当循环两周以

30、上,从井内返出液体与注入液体密度、水色及水质一致时,洗井即可结束。,第四节 洗 井,六、安全要求1.劳保用品必须上岗;2.洗井管线应试压合格,启泵后关小待出口正常方可大排量进行,防止管线爆、脱、摔伤人;3洗井施工中,提升动力设备要连续运转、不得熄火;4出口管线连接平直、末端用地锚固定。七、洗井应收集的资料洗井地面应取的资料有:时间、洗井方式、洗井液性能、排量、泵压、深度、出口液体、密度、漏失量、水泥车型号等。,第五节 通 井,根据套管或油管的内径和施工技术要求,选择相适应直径和长度的通井规,用油管或绳索连接,从套管或油管内自井口下到井底或设计深度,再起出的全部工作叫通井。一、通井的目的通过通井

31、可以了解井内套管的变化情况,探出人工井底位置,清除套管内壁上的杂物或毛刺,使套管内畅通无阻,核实人工井底深度,以确保下步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通常向井内下入施工管柱前都要进行通井,特别是射孔、补孔前后,试油施工开始和处理任何井下事故及下入大直径工具前都必须通井。现多用油管带通井规在套管内通井。,二、通井规及选择通井规是通井用的专用工具,结构如下图:,通井规结构图,第五节 通 井,在选用通井规时,通井规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的68mm,壁厚为3.55mm,有效长度为1.2m1.5m,当向井内下入直径较大工具时(如封隔器等),大端外径不能小于工具刚体最大直径,大端长度L不小于下井工具长,大端不得为锥体;

32、特殊作业井其有效长度应大于下井工具的大直径管长度50100mm。对于水平井、斜井,通井规尺寸选择要根据套管记录而定,采用橄榄形状,最大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的68mm,有效长度为3040mm。,第五节 通 井,套管通井规的选择,第五节 通 井,三、通井前的准备1.根据油层套管内径在技术规范数据中选择通井规尺寸。2.了解套管的技术情况,丈量油管,测量通井规直径、长度、壁厚、表面状况,画出草图。3.排放和丈量油管。4.检查、安装井场照明。5.地面设备的安装,包括在油层套管头上安装井口以下部分、检查并安装防喷器、安装井口作业操作台。,第五节 通 井,四、通井1.施工过程(1)按要求选好通井规,接在下井

33、油管第一根的底部,并上紧。下入油管810根时装好自封封井器。(2)正常通井,油管下放速度要求40根/小时,通到距人工井底l00m时,要减慢下放速度,仔细观察指重表的悬重变化。(3)通井规中途遇阻或到人工井底,加压不得超过30kN。通井遇阻后,记录下井油管根数,并在最后一根油管与自封封井器上平面平齐的位置打上标记。(4)起出最后入井的一根油管,丈量油管方入长度并记录:油管方入=自记号到油管公扣螺纹消失端的长度-自封封井器高度,第五节 通 井,(5)根据下井油管根数计算井底和遇阻深度,复查与钻井等所给数据是否相符,如相差较大则请有关部门制定措施。(6)通到人工井底或设计深度后,卸掉自封封井器,坐好

34、井口,反循环洗井。当进出口水质一致时,停泵,装好自封封井器,起出井内油管,起到最后35根时,卸掉自封封井器,起出通井规。(7)对起出的通井规要详细检查,发现印痕,进行描述,并分析造成印痕的原因。2探人工井底的方法在预计人工井底附近,下放管柱三次,每次所加钻压30kN不变,遇阻深度不变,则可认为此深度即为实探人工井底的深度。,第五节 通 井,3通井时应注意的问题(1)通井操作要平稳,中途遇阻应上下活动管柱,或起出检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通井,决不许硬下。(2)通井管柱要能循环。必须通到人工井底或设计深度。(3)严禁带通井规冲砂、注灰。(4)裸眼井通井,通井规不准出套管鞋,裸眼井段另下管柱

35、探底。(5)老井起通井规时要注意防喷。通井管柱下到一定深度后,应随时检查井架绷绳、地锚等地面设备是否完好。,第五节 通 井,五、通井的质量标准1.通井深度必须通至人工井底或设计要求深度,起出通井规后无伤痕、无变形。2.通井规通至规定的深度后,进行充分循环洗井,清除从井壁上刮下的脏物。3.通井过程中遇阻或通至人工井底时,加压不得超过30kN。六、通井操作要求1.普通井通井(1)通井时,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0.5ms。通井规下至距人工井底100m时,要减慢下放速度。(2)通井规下至人工井底后,上提在人工井底2m以上,用1.5倍井筒容积的洗井液反循环洗井,以保持井内清洁。(3)起出通井规后,要详细

36、检查,发现痕迹需进行描述,分析原因,并上报技术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第五节 通 井,2.老井通井通井规下放速度小于0.5ms,通至射孔井段、变形位置或预定位置以上100m时,要减慢下放速度,缓慢下至预定位置。其他操作与普通井通井相同。3.水平井、斜井(1)通井规下至45拐弯处后,下放速度要小于0.3ms,并采用下一根提一根下一根的方法。(2)通井至井底时,加压不得超过30kN,并上提在井底2m以上,充分反循环洗井。(3)提出通井规,起钻速度为10m(4560s),最大负荷不得超过油管安全负荷,否则停止作业,研究好措施后再干。(4)起出通井规后,详细检查,并进行描述。,第五节 通 井,七、通井注

37、意事项1对于井斜小于45和未射孔、大修等作业时的井采取普通通井操作。2老井通井前,一般要探清井内砂面位置,特殊情况下要进行热洗和刮削。然后,再进行通井施工。通井中途暂停施工,无特殊情况通井规应提至射孔井段顶界以上30m,并彻底反循环洗井后,方能坐井口暂停。3水平井、斜井通井时,在通井规进入井斜45井段后,必须连续作业,通井规通至预定位置后,必须用低固相修井液循环替出井内液体,并彻底洗井。,第五节 通 井,八、安全管理要求1劳保用品必须上岗。2井场注意防火,不许将火种带进井场,井场配备消防设备,摆放位置距井口l0m以外的合理位置,使用顺手,消防器材要求清洁、无油污、无杂物,处于有效完好状态,且不得乱拉、移做它用。3施工井场注意环保,不得破坏井场外的土地,所有废物不能随便乱扔,必须妥善处理。4井场照明配备有防爆灯具。九、资料录取1、管柱类型、规格、单根长度、下入根数。2通井规型号、外型尺寸。3、通井深度,遇阻位置、指重表变化值及对应深度。4起出通井规上的痕迹描述。,第五节 通 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