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041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沙霞幼儿园 2016.4,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有39种甲类2种:强制管理 2小时内报告乙类26种:严格管理 12小时内报告丙类11种:监测管理 24小时内报告,传染病的基本概念,1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动物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脑膜炎、流感、百日咳、白喉、结核等,有一定季节性。经食物、水传播: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经接触传播:手足口、水痘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菌痢、登革热、乙脑医源性传播:艾滋病、乙肝土壤传播:蛔虫、炭疽、破伤风杆菌垂直传播:艾

2、滋病、乙肝3、易感人群:对该病缺乏免疫的人,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虫)有传染性: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季节性 冬春季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等传染病流行为主夏秋季5-10月,以手足口病为高发。,以水痘的流行为例,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什么?,水痘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由水

3、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病人(急性期)为传染源,是最容易传播的疾病之一,在儿童中的传播占90以上。传染期: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严重进展性水痘传染期更长。传播途径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有,冬春季多发,多在15岁以前感染,婴幼儿和59岁儿童为主。90以上为显性感染,1,水痘的临床表现,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多先有发热等全身症状(3839),起病急,12天后出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部为多,其次为头面部,四肢较少,口腔粘膜常有损害。皮损陆续发生,可同时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世同堂),皮疹不是一下子都出来的,特点是一批一批地出现,因此患儿身上有的皮疹是刚刚发出的丘疹样

4、小红点,有的已经开始结痂了。典型为散在性绿豆大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疱顶有脐窝状。病程23周,水痘潜伏期:10-24天医学观察内容:注意观察儿童主要在胸腹部 有无皮疹,向心性分布医学观察期:21天 返园条件:痂皮硬结干燥后5天,无新疹出现 有相关诊断医院的返园证明,2、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患者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易感人群:515岁患者多见(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多发,常在托幼机构、学校中引起爆发,临床表现,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一侧或双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病程1014天可侵犯睾丸、

5、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腮腺炎潜伏期:14-25天医学观察内容:注意观察儿童有无发热、单侧或双侧腮腺肿痛,有疑似患者立即隔离医学观察期:21天返园条件: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发病后10天,约3周,有相关医疗单位的证明,猩红热,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通常23天医学观察 期:12天隔离期:隔离到咽部炎症消退为止,一般为710天(2次咽培养阴性)。临床表现: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皮疹出现之前发生3、皮疹: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有发痒的感觉。4、“草莓舌”、“

6、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舌”,、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组16型、EV71等病毒引起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发(5-10月),主要发生在5岁儿童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急性期患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1、主要是通过肠道传播 2、人群间的接触 3、呼吸道(空气飞沫)也可传播,28,29,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手足口病潜伏期 2-7天医学观察内容 注意观察幼儿精神状况,口腔粘膜、手足掌部有无散在疱疹医学观察期7-10天返园条件 幼儿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一周(不少于发病后周)并取得有关诊疗单位证明。,2015年辖区内托幼机构散发传染病分析,近两年嘉定区手足

7、口病发病日期分布,、菌痢菌痢是肠道传染病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 1、消化道(通过粪食物手口传播)2、蝇媒传播:苍蝇是痢疾的传播途径之一。易感人群 人对此普遍易感好发季节 夏秋季多发,以儿童发病较多,菌痢潜伏期 1-7天医学观察内容 注意观察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以及有无果冻样大便医学观察期 7天返园条件 急性期症状消失后,第5、7天粪检阴性后解除隔离,并取得有关诊疗单位证明。,诺如病毒临床特征-1,潜伏期 多在2448h,少数在1872h。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粪检白细胞阴性。幼儿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有胃肠型感冒之称。此

8、外,头痛、轻度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临床特征-2,自限性疾病,症状轻,病后没有后遗症;病程:一般1-3天,年幼、年老及住院人群病程可至4-6天;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同型病毒抗体保护可维持8周至6个月,可反复感染。,传染源,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 病毒可以在粪便和呕吐物发现,潜伏期末有传染性感染后在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平均持续4周,感染后2-5天病毒量最高隐性感染者 30%的人感染后没有症状,但可以排出病毒,也具有传染性诺如病毒的传染性极强18个病毒可以导致感染在排毒高峰期,每克粪便含有50亿个感染剂量,诺如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人-人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气溶胶)食用

9、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牡蛎、冰、鸡蛋、色拉及水等最常引起暴发性胃肠炎流行。生吃贝类食物是导致类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最常见原因。通过污染水源可以引起社区大暴发可由患者周围的人吸入含病毒的微粒(患者排出的呕吐物在空气中蒸发)而传播在一次暴发中可以有多种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所有人群均易感,具有症状较轻、自限性、易引起暴发和冬春季多发等特点。护理院、医院、学校、托幼机构常发生暴发,预防,落实晨检和全日健康巡查,做好因病缺勤缺课网络直报和原因追查加强校内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加强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的过程管理,做好餐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设备,督促幼儿勤洗手、正确洗手,强调用流

10、动水洗手落实好教室、食堂、厕所等重点公共场所和环境的预防性消毒(高度公共接触的部位:水龙头、门把手、走道扶手等)。加强厕所的通风,厕所大门尽量敞开。,2023/8/13,43,特殊时期,需要您教导孩子正确洗手,搓手七步骤,控制,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学校应巩固完善“疫情报告人”制度,一旦发现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和等,按照要求及时报告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同一学校、幼儿园3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疑似病例的,同一班级,1天内发生3例及以上,一旦呕吐腹泻情况,应注意:1、切忌马上用拖把清理。有案例表明,由于没有按要求消毒而直接用拖把清理,产生的气溶胶将加速诺如病毒扩散,形成拖到哪里感染到哪里的

11、现象。2、应及时掩闭覆盖,并严格掌握时间和浓度。应先使用蘸有浓度为15000mg/L(60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布,或卫生纸覆盖在呕吐物上,作用30min后;将覆盖物包裹呕吐物一起丢弃到待进一步消毒的容器中。3、从外向里擦拭消毒。以呕吐物为中心,从外围2m处,由外向内采用蘸有浓度为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擦拭各类污染场所和物体表面,如桌椅、墙面及地面等,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清洗;本措施可以与上述有关呕吐物处理同时进行。如患者呕吐于洗手盆中,则以洗手盆为中心,从外围1m处,由外向内采用蘸有浓度为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擦拭各类物体表面,如水池、水龙头

12、、墙面及地面,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清洗。三、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发生传染病后的处理,1.控制传染源做到三个及时:及时隔离、治疗、报告了解幼儿的治疗与疾病的转归情况;熟知各类传染病的隔离期限(返园条件),把好返园关。,2.切断传播途径,终末消毒。按“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要求”进行消毒。有专用消毒间,检疫班内的餐具、毛巾需与其他班级分开放置、分开消毒。玩具在全部消毒的基础上,可以分批投放、分批消毒。,3.保护易感儿,设立检疫班,确定检疫日期(医学观察期)。如有新病例出现应从最后一例算起重新观察至期满。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加强晨检(直接

13、进班级晨检初检保育员负责、复检8:30后保健医生负责)。坚持“四不”原则。即不并班、不串班、不收新生、不转园。传染病的班级幼儿有专用通道加强对幼儿、家长的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指导督促幼儿正确洗手。,传染病发生后物品的消毒方法,1)玩具:用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半小时,用一批消毒一批。2)毛巾:清洗蒸汽消毒30分钟太阳爆晒。3)患儿的被褥:清洗蒸汽消毒30分钟太阳爆晒。4)桌面和厕所消毒浓度在原有基础上加倍分别为500和1000mg/L。5)餐具:(肠道传染病蒸汽消毒30分钟清洗蒸汽消毒30分钟。6)教室空气:如果是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其他传染病不需要,只要经常开窗通风即可。备注:发生传染病班级物品进入传染病专用室消毒,并与其他班级分开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