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099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指导.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活动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正确理解幼儿的活动区活动,目标:理解游戏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认识活动区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自主学习,单元9.1,一、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专业性体现,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幼儿园工作规程(89年,96年)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4、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011.12.28.),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幼儿园至今仍然存在小学化倾向,未能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们为什么要提前教小学的内容,为什么要用小学的方法而不用幼儿园的方法教?什么是有别于

2、小学的幼儿园的方法?,指南告诉我们什么?指南中的目标告诉我们:幼儿阶段应该学习什么;指南的说明和教育建议告诉我们: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是什么。,阅读指南说明部分 任务:1、请找出两段文字中的两个关键词,说明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2、说说为什么这两个词与游戏的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个体差异 直接经验,要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实施指南中的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素养和能力,哪怕教再粗浅的知识,照样用小学的方法来教。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小结:,游戏最能体现个体差异和直接经验,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园有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专业特殊

3、性体现。创设能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环境,和能有效推进幼儿发展的游戏指导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与发展关系的把握是防止小学化的根本保证。,二、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案例分析:阅读资料卡:角色游戏案例“分食物”阅读资料卡:运动游戏案例“滑滑梯”问题:从案例中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要求:小组讨论结果以关键词的形式写在纸片上。,角色游戏案例:分食物 沙池里,妮妮用铲子快速地将沙池表面上的干沙拨开,从底下挖出湿沙,一铲一铲装进一个盆子里,装满后又用铲子将盆里的沙拍紧,再装,再拍紧,直到满满的、紧紧的。然后快速地将盆倒扣下去,小心翼翼地将盆拿起来。“一个蛋糕做好了

4、,”她自言自语道。又用铲刀从中间切开,一分为二。半个铲到一个纸盘里,另外半个铲到另一个纸盘里,一手拿一个盘,走到两个客人老师面前,说“请吃蛋糕吧”。马上,她又做了一个蛋糕,这次她用铲子从中间横一刀,竖一刀,分成了四块,放到四个盘子里,嘴里叫喊“卖蛋糕唻”。活动室一角的小餐厅里,妮妮将六颗汤团(木珠子)放在两只小碗里,每只碗里放了3颗,准备给两个小娃娃吃,强强又抱来一个娃娃,说“我的宝宝饿了”。妮妮便从一只小碗里拿出一颗汤团放到另一只小碗里,这时三只小碗里分别是3颗、2颗、1颗,她看了看,又从装3颗的碗里,拿出1颗放到只有1颗的碗里,这时每只碗里都是2颗汤团了。她对强强说:“三个宝宝吃汤团”。,

5、运动游戏:滑滑梯 户外场地上,强强从滑梯上坐着滑下来后,便直接从滑道爬上去,没爬两步就趴着滑了下来,他尝试了几次不同的方法往上爬,如两手分别抓住滑道两边双膝跪着爬,弓着身体双脚向上爬,一条腿膝盖跪着另一条腿用脚一次又一次。他又从楼梯走上滑梯,然后趴下头朝下试图倒着滑,但估量了一下没敢滑,还是正趴着身体向下滑去,感到很满足。,小结:,游戏反映发展已有经验表现与发展同步游戏巩固发展重复性行为自发练习游戏促进发展 尝试性行为自我发展,分食物的案例说明,幼儿的游戏行为反映了幼儿的发展水平,但隐含了新的发展。,滑滑梯案例说明,幼儿总是在已有水平基础上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三、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效应,问题讨

6、论:为什么会玩的孩子聪明?1、分别以木棒或方木或矿泉水瓶为游戏材料,假想一下幼儿在游戏中会如何使用这种材料。就某种使用方法为例,想想如果没有这种材料,幼儿还会寻找哪些材料替代。用大白纸写下来。2、阅读资料卡9.1.4:不断重来,不亦乐乎 从案例中发现幼儿的游戏行为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一特征说明什么?,不断重来,不亦乐乎 下面是活动区里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建构区:轩轩刚刚搭好了一个高塔,随着一声“地震啦”,便把它推到了;重新又开始搭,这回他是把积木一横一竖搭的,可是刚搭完,一声“爆炸啦”,又推到了。再搭 美工区:小宝刚画完一艘船,就用笔涂掉了,嘴里说“沉下去了”。接着又拿出一张纸,再画。画了又画,

7、边画嘴里边念念叨叨的,一共画了四五张关于轮船的画 益智区:皮皮用夹子把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圆片片一个一个连起来,说:“一条毛毛虫”,接着就把它拆了,重新用大的圆片和小的圆片分别连接了一条“大的毛毛虫”和一条“小的毛毛虫”,但很快又拆了。第二天他用红色的圆片连了一条“红色的毛毛虫”“一条特别特别长的毛毛虫,1,2,3,4,”他数了一下,“一共用了16个圆片”。,小结:,材料的转换替代功能表现为: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的材料,充分体现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幼儿的游戏行为具有重过程轻结果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变换着花样地做同一件事情,这有助于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8、;自发性游戏的不确定性使幼儿有更多机会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使幼儿增长智慧。游戏中的学习对幼儿发展具有长远的效应。,四、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的关系,分析图片:“纸花”、“纸棒”问题:两种投放方式,将分别诱发幼儿怎样的行为?两种投放方式所诱发的两类行为所实现的目标有什么不同?将结果记录在稿纸上,以备交流,小结:,游戏是所有幼儿都喜欢的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诱发游戏行为的;活动区材料有两种投放方式,一种是开放式投放,对材料不做任何玩法规定;一种是封闭式投放,规定了玩法,附加了任务;开放式材料将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控制材料;封闭式材料将诱导幼儿个别化作业活动,材料控制幼儿;(值得我们反思

9、的是,我们现在投放的那些封闭式材料所预期的经验,有多少是不能在游戏中自然习得的呢?)活动区只是一个空间区隔的概念,幼儿在活动区是通过游戏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的。,支持和指导幼儿的活动区活动,目标:理解教师对活动区环境的预设作用。知道如何用指南中的目标来支持幼儿发展,单元9.2,一、教师对活动区材料的预设作用,1、案例分析 阅读资料卡:夹玻璃珠 阅读资料卡:一个教师的困惑问题(1)夹珠子案例中教师的介入说明什么?(2)幼儿为什么不喜欢老师预设的材料?(3)如何处理教师对材料的预设性与幼儿行为自发性的矛盾,夹玻璃珠 操作区:几个男孩在玩弄夹玻璃珠的材料,喆喆向老师告状:“老师,他们几个不好

10、好夹珠子,用手拿着玩。”老师走过去,只见他们把几个碗都倒扣着,手里抓着珠子往碗底里放呢。很生气地把碗放正说:“好好夹珠子,看谁夹得又快又好。”孩子们慢吞吞地用筷子把玻璃珠夹到碗里。等老师走后,他们又重新把玩倒扣过来,把珠子往碗底里放,极其小心翼翼地不让珠子掉下来,还数着珠子,看谁放的多。突然发现老师又向这里走来,赶紧把碗正过来,将珠子放到碗里,离开了操作区。,一个教师的困惑 我发现幼儿总是喜欢一些区域和不喜欢一些区域。令我十分困惑的是,凡是我花了功夫精心创设的活动区环境,却是幼儿却最不感兴趣的区域,表现为选择率最低,逗留的时间短。由于我尽可能地将学习目标融入了这些活动区的操作材料中,所以当幼儿

11、不选择这些材料时,我很着急,则不停地引导这个去,引导那个去,因为那是一些很重要的操作活动,是为实现某些必要教育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幼儿既实现我们的目标,又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呢?,2、编制活动区材料投放计划 以指南中的目标为依据,尝试为以下活动区投放材料,小结:,既然活动区活动是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所以投放的材料主要应当是游戏性材料,而非作业性材料;开放性的环境和材料体现了多层次和多功能性,能引发不同水平的幼儿的不同兴趣;有两类游戏:一类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如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等,一类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如探索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不同的游戏材料投放具有不同程度的预设性,

12、但幼儿作用于材料的行为总是自发自主的。,二、介入和推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阅读资料:动物园的围栏问题:根据案例,你会用什么方法支持和指导幼儿的游戏?你的这种指导方法会帮助幼儿提升或获得何种经验?每组介绍12种指导的方法,用下面的方式记录。,动物园的围栏 建构区:圆圆正在用小积木为小动物搭建一个动物园的围栏,围栏两边靠墙不用积木来搭,一边全都用了红色的积木,另一边他用了“红黄红黄红黄的规律来搭,但是搭到最后一段的时候,红色和黄色的积木没有了,他犹豫了一下后,开始不加选择地使用各种颜色随便搭。老师看到了,小结:,在活动区活动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很重要,但一定要把握介入时机,适时适宜介入;判断教师是否

13、有效介入,就看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支持并推进了幼儿游戏的开展,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水发展水平;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智慧源自不断观察与解读幼儿行为的过程中,源自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的熟悉程度。,结语:,正确领会指南的精神,必须清楚:指南不仅告诉了我们幼儿阶段应该学什么,也告诉了我们幼儿阶段应该怎么学。活动区活动是实施指南的重要形式,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教师通过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游戏是有别于小学的幼儿园教育的专业特殊性体现,要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实施指南,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