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122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大班科学:有趣的惯性玩具,设计意图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欲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活动目标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

2、具。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活动过程(一)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3、。(二)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

4、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三)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活动延伸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

5、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一、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活动的概念,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探究是什么?探究式学习是什么?牛津英语词典中,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查的活动,是提问和置疑的活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

6、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果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科学探究指: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二、幼儿园应如何开展探究式活动?是不是只要让儿童体验了、动手了,就是探究了?“探究”就是所谓的“做科学”,而“做科学”又主要是动手的事情,因此“探究”等同于动

7、手的学习活动。事实上,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探究”要求孩子学习的过程必须是一个能动得过程,而动手活动并一定是能动的,能动与否关键在于孩子是否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光是动手活动还不够儿童还必须有动脑的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一个活动是否是探究活动:首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一起提出了可以引发孩子探究的问题;其次,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主动地进行了知识经验的建构;再次,活动中孩子收集了有关证据进行解释;最后,活动中孩子们之间有充分的合作与交流等。,三、幼儿园探究活动的步骤及教师指导策略,第一步:确定探究的题目/主题,提出问题第二步:推测与讨论第三步:进行试验和观测第四步:处理信息和数据

8、,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第五步:表达和交流,五个步骤要实现的教育目的,第一步:提出问题 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第二步:推测与讨论 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第三步:实验和观测 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第五步:表达和交流 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第一步:确定探究的题目/主题,提出问题 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适合引领孩子探究的?怎么样促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炎炎夏日来临,孩子近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风的问题,如:怎么知道今天有风?风是从哪儿来的?有些什么样的风?哪儿的风最大?哪些东西喜欢风?哪些东西不喜欢风?我能造风吗?哪些东西方便造风?如果是老师,你会

9、引领孩子探究哪些问题?为什么?,1、适合引领幼儿探究的问题是:适合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能反映出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关键概念或称核心概念通俗地说,核心概念是反映某一学科领域本质特点的关键概念。,两种目标表述:例如:当我们设计让儿童认识植物的活动时,一是把目标描述为:能指认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说出各种部分的名称。二是把目标描述为:植物由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对比这两个目标?哪一个指向了关键概念?,以蜗牛为例;蜗牛长的什么样?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吗?蜗牛喜欢住在哪里?蜗

10、牛身上的粘液有什么用?蜗牛的长触角是干什么的?蜗牛的短触角是干什么呢?蜗牛能听见声音吗?蜗牛有很多看不见的腿吗?白色的粒粒是什么?思考:从幼儿的问题表述可以指向哪些科学核心概念,应采取何种探究方式?,以下两个预设性的科学主题活动有没有指向核心概念。活动1:腌萝卜活动目标:知道萝卜可以腌制成萝卜干,尝试自己腌制萝卜。活动过程:1.观看奶奶腌制萝卜的录像。2、让幼儿自己说说怎么样腌制萝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尝试自己腌制萝卜。,活动2:种植萝卜活动目标:了解萝卜从种子到萝卜的生长过程,并了解萝卜的多样性。活动过程:1、观察认识几种不同的萝卜子。2、分组种植不同的萝卜。3、照料、观察、比较、记录;

11、在适当的时间讨论萝卜的相同与不同。4、收获并回顾萝卜生长变化的全过程。5、品尝各种萝卜制品。,促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二是: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幼儿引入情境,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成转化途径。,阶段二:推测与讨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实验的想法和做法。要引导幼儿有依据地进行推论,而不是瞎猜乱想。要积极鼓励幼儿同伴间观点的相互碰撞,形成小组一致的设想。最后形成预测并记录和表征

12、。,教学片段1:中班沉浮(T代表教师,C代表幼儿)T:“看看,桌上有什么?”C:“红枣、树叶、石头、苹果、积木、围棋子。”T:“如果把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样?”C:“石头会沉下去”T:“你为什么这样说呢?”C:“在我家的鱼缸底下就放了很多小石头。”,教学片段2:小班吹泡泡(T代表教师,C代表幼儿)T:“老师的泡泡器是什么形状的?”C:“是圆形的”。T:老师吹泡泡后提问“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C:“圆圆的”。T:给每为幼儿发不同形状的泡泡器“你的泡泡器是什么形状的?”C:“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花形”T:“猜猜,你们的泡泡器会吹出什么样子的泡泡呢?”C:“三角形的泡泡”“圆形的泡泡”“

13、正方形的泡泡”“花形的泡泡”T:“为什么呢?”C:“因为我的泡泡器是三角形的”。,阶段三:实验与观察幼儿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尽可能让幼儿直接地接触实际的客观世界,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客观世界。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定量测量工具。不要过多干涉,但要给予必要的帮助。,怎么样做才是:不过多干涉,但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呢?保持必要的沉默,倾听幼儿的想法,观察幼儿的做法,思考和判断幼儿的需要和已经达到的水平;为幼儿提供材料上的支持和帮助;在幼儿发生情感危机或遇到挫折时给予必要的安慰、支持和鼓励,引导和帮助。记录重要的信息,如孩子们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的观点、所有的发现;进行必要的提问,通过提问、建议等

14、方式引导孩子们向科学概念和原理迈进。,4、整理和记录信息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孩子进行记录的方式有:,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蔬菜沉浮记录表,蔬菜榨汁记录,拉动红线,可调节温度高低,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在幼儿期主要以绘画形式为多,另外还使用符号、纸工粘贴、图片粘贴、情景照片、实物呈现等方式,同时配上简单的文字及表格,记录这一环节主要过程和关键步骤。教师指导要点:指导幼儿把握好记录的时机和内容,以免错过重要信息。,科学记录的意义,第一、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第二、记录有助于幼儿

15、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第三、记录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有助于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第四、幼儿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而不同的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记录可以是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集体记录。描述性记录和统计性的记录记录应伴随着科学活动的始终,它包括活动前猜想记录、活动过程中记录、结果记录。,阶段五:表达和交流幼儿表达自己和倾听同伴的观点教师的作用倾听、鼓励并重复幼儿的关键陈述;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探究结果的矛盾和不一致;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同伴间的差异、矛盾,使他们懂得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伴和老师提出质疑,但争论必须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为依据。,有关幼

16、儿探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探究式(做中学)是幼儿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注意探究式方法与其他科学学习方法的结合。,使幼儿的科学探究的主题和内容指向核心概念例子:探究蚂蚁。幼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蚂蚁的问题:院子里有蚂蚁吗?蚂蚁住在哪里?长的什么样,有鼻子吗?蚂蚁爱吃什么?蚂蚁怎么样传递信息?怎么搬运东西?怎么生宝宝?等等。哪些问题是适合于幼儿探究?请围绕选择的问题设计导入,与“引导”孩子进行“推测与讨论”的环节。,使幼儿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真刀真枪”做科学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思考:通过看这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请谈谈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纲要

17、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拉瓦特里说:“教师的作用是刺激和指导,不是去教特别的反应,也不应去告诉儿童正确的答案,甚至不用去告诉他的错处。教师应该相信儿童自己的学习能力,当他犯错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提醒,使他可以有更多的顺应的信息,而给他正确的答案不能使他信服。”,总体上说:教师的角色就是使孩子们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方法去调查和理解他们身边的科学现象。教师是幼儿科学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操纵者和主宰者。,具体来说教师的角色1、找出幼儿学习的起点,创设合适的环境,激起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什么样的环境能激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呢?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指这些环境

18、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陌生的指环境虽然是幼儿日常经验范围内德,但通过教师的变化和组合,使得它具有新奇性,具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出的另一面。,2、帮助幼儿获得探究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达成其他目标的重要保证。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测量、实验、制作等。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体现幼儿自己的操作性,这是科学教育的关键。,3、帮助幼儿与探究材料建立联系。强调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索,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无所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从不同视角来知觉材料。具体方法是教师自己对材料表现出好奇和探究的欲望;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帮助幼儿摆脱对探究材料的日知觉(往往表现为不去关注和思考,只是想

19、当然地认为它的存在),而走向对材料的好奇和探究。,4、在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证实自己猜测的环境和材料。如在“沉浮”活动中,教师应该提供称量工具(让幼儿获得物质重量和沉浮的关系)、不同性质的实物、不同容积的水、不同性质的水(盐水、淡水)、尺子等。,5、引导幼儿证实自己的想法和推测,并针对幼儿现有的推测和认识创设矛盾的情境,引起进一步的探究。因为孩子往往止于自己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也许离科学非常遥远,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幼儿的认识离科学认识近一点。,6、对幼儿的探索提供心理的支持。具体体现为:允许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愚蠢想法和错误行为;对幼儿的探索行为给予积极和及时的反馈,表示老师很

20、在意、关注他们的活动;有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探索行为。当然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教师的参与应该以不影响幼儿的自由探索为前提,参与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帮助幼儿充分经历探索过程。,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作用,1、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2、提供丰富的材料。注意:教师在发给幼儿材料时讲的话不应带有任何指导性,常用语言应是:“也许你会用到这个。”3、不干涉,但给予必要的帮助。给予帮助的方面有:一是,幼儿发生情感上的危机。(在探究时心理上出现不安全感;由于对生命的关爱而引发的情感危机。)二是,发现中遇到挫折。4、指出矛盾,引起进一步的探究。注意:教师在指出幼儿明显矛盾的说法时,态度不应带有任何的导向性。,5、组织讨论,使幼儿向概念迈进注意:教师组织幼儿研讨时的作用不是替幼儿概括,更不应脱离幼儿的直接经验向幼儿传授知识或直接告诉他什么,而是作一个倾听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具体做法:第一步:鼓励幼儿轮流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第二步:教师从幼儿看上去不相干的观察和发言中把矛盾抽出来,引导幼儿深入思考。第三步:在幼儿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把幼儿的探究和发现地简明地整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