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156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高邮市秦邮幼儿园 党 进 2015年11月13日,游戏活动与儿童,游戏活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增强儿童体能(1)促进儿童身体动作发展(2)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3)增强儿童身体的环境适应性,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游戏提高儿童认知(1)拓展与深化儿童见识(2)发展儿童语言能力(3)施展儿童的想象(4)锻炼儿童思维(5)创造良好认知的心理氛围,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游戏推动儿童的社会化(1)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2)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3)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4)有助于

2、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游戏丰富儿童的情感(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4)游戏中的情绪渲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一、游戏作为教学实践的基本手段(一)游戏是一种活动形式 1.含义解读 游戏是由特定的、可见的行为或行为系列而呈现出的一种活动形式。即游戏的活动形式 2.构成要素 物的形式:玩具、设备、场境等。人的形式:语言、动作、角色等。关系形式:规则、情节、玩法等。

3、,一、游戏作为教学实践的手段,(二)手段价值的实现1.游戏活动作为教学实施的手段便主要体现为是对于幼儿园正规的、集体化的教学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的支持、辅助与补充,而更注重于直接为正规教学目标与要求而服务的功效发挥。2.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环节都可以游戏的形式得以组织和完成。3.把游戏作为教学实施的手段,凸显出游戏作为显性课程的有效形式资源。,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二、游戏作为教学实践的基本内容(一)游戏是一种活动内容1.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2.游戏的内容要素(1)主观:困惑与好奇;尝试与探究(2)客观:社会的经验人的环境,二、游戏教学实践的内容,(二)游戏的本

4、体价值1.游戏的本体价值突出表现为游戏本身所具有的之于儿童的发展、之于早期教育的根基性意义和能动作用。2.这种价值跨出了仅拘于教学形式或手段之微观操作上的论域,而具有更为深刻和广泛的意义。3.关于游戏之本体价值的思考:(1)一种顺应儿童天性的法则;(2)一个观照童年文化的视角;(3)一条向童年生活回归的道路。,二、游戏教学实践的内容,(三)游戏价值的实现1.就是基于游戏活动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和基本成长经验,使之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或者说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纳入到幼儿园的整个教学体系之中。2.其实质就是将儿童自己的游戏,或者说是自发或自由状态下的游戏赋予或引入教育的目标以及教与学的

5、因素而转化为幼儿园教学的内容与过程。,二、游戏教学实践的内容,(三)游戏价值的实现3.就操作的方式或实践路径而言,实际上就是幼儿园自选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即幼儿园需提供时间、空间与机会,给予幼儿自主活动的权利,鼓励与支持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4.把幼儿的自选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类型无疑便是将游戏转化成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基本体现。,二、游戏教学实践的内容,(三)游戏价值的实现6.自选游戏可以发生在班级幼儿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里。(1)在时间上:幼儿入园或离园的等待时间;常规教学活动之间的间隙里;幼儿生活活动时间里;班级专门安排的自由活动时间里都可以进行游戏活动。(2)空间上:室内和室外

6、;楼道里,走廊上,班级里,特别是区域环境中。7.自选游戏发生依托就是区域活动。,二、游戏教学实践的内容,(三)本体价值的实现8.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1)区域环境的创设:要具备操作性、趣味性、新颖性、生态性、安全性。(2)区域活动的时间安排是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制度;时间长度的把握(3)区域活动的观察方式:环视扫描式观察;定点蹲守式观察;重点跟踪式观察。,二、游戏教学实践的内容,(三)游戏价值的实现 教师及时记录观察记录:XXX区活动观察记录:人,时间,行为,过程,问题,策略,材料,交往,分析。XXX小朋友观察记录:时间,区域,活动:材料操作,人际交往。困难与问题,策略与方法,言行状态,分析。,

7、二、游戏教学实践的内容,(三)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评价(1)是否自主积极专注(2)目的性、计划性如何持续(3)能否自觉遵守活动常规 爱惜材料、合作他人(4)能否创新 主题、内容、方法(5)能否解决问题和困难挑战(6)能否自我照顾生活 观察与评价要始终考虑幼儿发展和班级实际情况!,游戏作为教育追求的精神,二、教育实践中游戏精神的缺失案例之一:蓝印花布可以做什么教师:“蓝印花布还可以做什么?”幼儿:“可以做新衣服。”幼儿:“好去举行婚礼。”教师:“这样漂亮、快乐、欢喜。”幼儿:“我想做成蹦蹦床在上面跳。”幼儿:“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做好了去航海。”教师:“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成船吗?”稍做停

8、顿后,教师又进一步说明:“布是不可以做成船的,会沉掉的。”,评论:在这个对话中,教师依据成人式的科学规则或标准,很轻易地否定了孩子的一个创意。在幼儿的心里,白云可以扯下来做衣裳,星星也可以飞下来做梦里的灯笼,蓝花布就为什么不可以做船去航海呢?在儿童充满游戏意识的意愿和幻想面前,成人们却常常在固守现实逻辑和理性标准的同时,而让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游离于儿童的精神世界之外。,游戏作为教育追求的精神,二、教学实践中游戏精神的缺失 案例之二:丢沙包 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活动,如扔沙包、跑步等。大班有一位老师认为在扔沙包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她把幼儿带到户外。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

9、泥砖铺成的。她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幼儿:“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幼儿回答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呢?”在教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的方法。教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的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却变得索然无味了。这个活动的问题何在?剥离了游戏精神的游戏,只能是游戏的外壳。也缺失游戏的精神!,游戏作为教育追求的精神,二、教育实践中游戏精神的缺失案例之三:一个故事之后的“故事”在中班的一次语言教学中,教师给孩子讲了一个很美的故事。大概的意思是:冬天,雪后的一个清晨,大雪将整个原野覆盖了起来,大公鸡和小白兔等小动物们

10、都出来散步。它们在雪地上都用自己的脚画出了很美丽的图画,并有公鸡画出了竹叶片片,小兔画出了梅花瓣瓣云云。故事讲完了,教师为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向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蛇和青蛙没有出来?不一会,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老师,因为蛇和青蛙没有毛衣服,怕冷,所以呆在家里没出来。”老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接着老师又问全班的孩子:“谁知道?谁能告诉大家正确答案?”此时,教室里静极了,再没有人回答。看到这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蛇和青蛙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明白了。”这些事例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出现的。,谢谢!,结语:儿童教育就是充满“爱”的教育!游戏不仅仅是教学实施的手段,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更是贯穿教学全部实践的灵魂!,童心如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