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知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241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9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认知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幼儿认知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幼儿认知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幼儿认知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幼儿认知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认知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认知发展.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For Example,这天,文清一家和珍妮一家相约来到动物园游玩。可爱的动物和美丽的风景不仅让大人们放松心情,也让我们的天天和小土豆和大人们一样玩得尽兴无比。他们最喜欢看海狮表演了,还有机灵的猴子在山林间穿梭跳跃。天天大声叫着:“Monkey!Monkey!”这是她上周在幼儿园学到的新单词。晚上大家围桌吃饭的时候,天天更为大家复述起了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虽然讲得不连贯而且还结结巴巴的,但还是把大家逗得开心极了。,第七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思维的发展象征机能形成幼儿思维的特征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的自言自语早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生与发展维果斯基和幼儿教育幼儿记忆的发展

2、注意记忆策略的发展,大 纲,幼儿智力的发展智力观与智力理论幼儿的智力测验影响幼儿智力发展的因素幼儿认知发展领域特殊性研究儿童早期的心理理论儿童的朴素生物学数概念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发展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句子和语法的发展语用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大 纲,第一节 幼儿思维的发展,一、象征机能形成,假装游戏 假装与相联系的现实生活日益分离 以“儿童自己”身份加入游戏的方式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假装游戏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一、象征机能形成,绘画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经历 三个阶段:乱涂开始描述外形和形状更现实的绘画,二、幼儿思维的特征,自我中心性,皮亚杰三山实验,二、幼儿思维的特征,泛灵论前运

3、算阶段的幼儿认为周围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儿童的思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小草被踩了会疼的,月亮怎么老跟着我。幼儿不仅认为万物有灵,也认为万物有情。泛灵思维和“万物有情”思维会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自我中心思维的逐渐消退,逐渐被科学的生命观和生物观替代。,二、幼儿思维的特征,数量守恒长度守恒液体守恒质量守恒,直觉思维,二)前运算阶段(2-7岁),可分为两阶段:一是:象征性思维阶段(2-4岁)二是:直觉思维阶段(4-7岁)特点:思维易受所知觉事物显著特征的影响。,二是:直觉思维阶段(4-7岁)特点:思维易受所知觉事物显著特征的影响。,象征性思维期(2-4岁)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自我中心主

4、义2、象征性游戏,1、自我中心主义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到大约8岁以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完全以自己的方式来知觉和阐释世界。,如:整个世界都听我使唤;月亮只跟着他走;只有他在的地方在下雨。,这种无能力从他人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局限限制了诸如“公平对待”、“道德评价”和“共享”等这些良好行为的发展。,对年幼儿童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不是他特意的选择或缺乏经验和训练的结果,而是他这个年龄必然出现的思维方式。就象此时的儿童和成人相比一定身材矮小。,自我中心主义可以说令人又喜又恼。喜:此时的儿童真诚,不会戴“假面具”。(天真无邪;童言无忌。)恼:他们无能力察觉自己的行动对他人造成的后果。如:,3岁儿童在用棍子敲

5、击物体以体验音响效果时,会用棍子去敲击另一名儿童的头颅,而这另一名儿童因疼痛而发出的尖叫只会引起他的“惊讶”,而不是“内疚”。,前概念期的儿童无能力处理物体和人的复杂特征。,2、象征性游戏游戏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儿童通过游戏懂得了世界上的生活,以及如何生活。游戏是幼儿期的儿童的主要“工作”。,随着表象和语言能力的日益发展,3岁儿童学会了用一件事来象征另一件事。,直觉思维(4-7岁)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是:1、守恒缺乏在4-5岁儿童身上容易发现这种特征。,先问儿童A和A杯子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当着儿童的面,把A杯里的水倒入B杯里,问儿童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儿童的回答可能有这样两个:要么

6、A杯里的水多,要么B杯里的水多。原因是什么呢?,2、泛灵论(万物有灵)幼儿期儿童身上存在一种泛灵思想。表现在他们认为所有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儿童身上这种泛灵论的消失可分为4阶段。,在直觉思维阶段,从认为所有物体都有生命(4-5岁)转变到只有移动着的物体有生命。然后认为只有处于自发运动状态、即无明显推动力而运动的物体才具有生命。第四阶段,即认为只有植物和动物才具有生命,要到11或12岁时才出现。,泛灵论思想有两个作用:第一,通过儿童把情感和态度投射到外部物体身上,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第二,这种投射可以帮助他脱离自我中心主义。,3、实在论此时的儿童认为,一切事物,包括物体、图片、梦境或语词,都具

7、有同样的真实性。(这是自我中心的另一表现)他们还不能把思维过程和现实世界区分开来。,表现为,他们会全身心进入冒险故事的世界。实在论也是成年人为什么应该对儿童谨言慎语的一个理由。,一个不能兑现的允诺,对敏感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颗破碎的心;一个妖怪来了的恐吓,可能会使孩子夜不能寐或噩梦连连。,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关于自我中心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然而,这个结论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事例并不一致。有许多研究表明,皮亚杰低估了学龄前儿童认识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如果给儿童一些不太复杂的视觉景象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任务时,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具有对他人的所见所闻作出正确推

8、断的能力关于错误信念(False Belief)。,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关于泛灵思维皮亚杰过度评价了泛灵论的作用。幼儿之所以表现出泛灵倾向,更可能是因为儿童对物体具有不完整的认知,认为那些不熟悉而又会动的物体是有生命的,而不是象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具有认为会动的无生命物体具有生命特征这一信念。除了知识和经验以外,学龄前儿童的泛灵论减弱和对自然科学的掌握还受到文化的影响。,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关于守恒 皮亚杰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去中心化和可逆性这两种认知操作能力。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只要运用多种训练技术,即使是4岁儿童,甚至是智力迟钝的儿童都可以达到守恒(Gelman,1969;H

9、endler&Weisberg,1992)。不过,这些守恒训练虽然能够取得显著的实验效果,但是只是使儿童学会了某些经验规则,或者说是某些具体的守恒物理经验,并没有使儿童获得守恒的逻辑结构。,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关于分类能力皮亚杰把儿童的分类能力分为三个阶段。皮亚杰之后的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并非完全缺乏等级分类的能力,也并非完全不了解各级分类间的包含关系,这要看等级分类的复杂程度、抽象程度以及儿童对事物的熟悉程度。,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关于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2.5岁儿童缺乏双重表征能力,不能同时从两个维度考虑事物。3岁儿童已经具有了双重表征能力,但这种能力还是极不稳定的。随

10、着年龄的增长,到儿童早期末时,这种能力会逐渐稳定并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儿童是如何掌握模型、绘画或其他符号的双重表征的呢?成人的教导是非常有效的。,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关于表象与真实皮亚杰认为,由于自我中心的影响,学龄前儿童无法对表象和真实作出区分。有研究者认为,导致学龄前儿童不能区分表象和真实的原因是儿童还未掌握双重表征,他们很难同时建构一个物体的心理表征及这个物体与其他类似物体的心理表征(Flavell,1989)。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学龄前儿童表现差并不是因为皮亚杰所说的儿童不能区分表象和真实,而是因为实验的语言问答存在问题。,概念核查对儿童思维中的缺陷和转折点的理解考查你对儿童思

11、维多个方面的理解。(a)可逆性(b)不能守恒(c)系列化(d)双重表征(e)泛灵论(f)假设演绎推理(g)假设推理1.约翰成功地把他的海贝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2.当本看见妈妈弄坏了一只泥鸽子时,他哭着说:“你把它杀了!”3.萨拉把他的橡皮泥拍成饼状,并说道:“瞧,现在我有更多的橡皮泥了。”4.乔希用一只巧克力制手枪对准他姐姐,然后,从枪口处咬了一口,他知道这样会使姐姐大吃一惊的。5.朱迪满怀幸福地憧憬着没有种族歧视的美好生活。6.德克斯特在选择“最佳走法”之前,要预测出对手所有可能的走法。7.比利打破一只花瓶,他决定用胶水重新粘起来,希望没有人会注意到。,第二节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一

12、、儿童的自言自语,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是儿童认知不成熟的表现。随着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的发展,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并被社会化言语所代替。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发展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儿童的自言自语除了单纯的表达功能之外,还担负着自我指导的功能。近20年来,大多数研究都支持维果斯基的观点。现在,我们通常称儿童的自我指导的语言为自言自语而不是自我中心语言。,二、早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生与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所有较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发展,都源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儿童的许多重要的学习和发现并不是仅仅来自于个体的探索,而是产生自与成人和儿童的合作。这种社会性的合作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并促进认知的

13、发展。讨论成人与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合作时必须考虑到两个重要特征:内部主观性(Inter Subjectivity)支架(Scaffold),三、维果斯基和幼儿教育,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使我们看到社会背景和合作在教育和学习中的重要性。维果斯基和皮亚杰的课堂具有明显的共同点:给儿童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和接受儿童的个体差异。不过在维果斯基的课堂中不仅仅存在儿童的独立发现,而是更强调儿童的支持发现。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早期的假装游戏是培养儿童认知发展的理想的社会背景,通过假装游戏儿童发展了认知技能并且学习到其所处文化中的重要活动,而且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其所处社会的文化内涵。,概念核查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

14、论的理解 考察你对维果茨基理论一些基本假设的理解。请把下面列出的描述与概念相匹配:(a)智力适应工具(b)自我语言(c)最近发展区(d)初级心理机能(e)指导学习(f)合作式学习练习(g)支架1.计划和自我指导的重要手段。2.儿童不能独自掌握的问题需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完成。3.两代人间文化传递以及进行重要认知加工时所要借助的手段。4.对新手学习者进行灵活指导的能力。5.在和许多富有经验的同伴共同协作的活动背景中传递的东西。6.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方法。7.同伴成为认知发展重要促进者的一种机制。,第三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一、注意,注意广度的变化年幼儿童的注意广度很小,他们不能

15、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项活动上,即使是在儿童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整个幼儿期,由于大脑中调节注意的区域网状结构,尚未完全髓鞘化,故注意保持的能力是较弱的。选择性注意幼儿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所吸引而导致分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学会了注意刺激中信息量最大的方面而忽略无信息量的方面。,二、记忆策略的发展,复述 作为一个简单策略,当被要求记住一系列相似的玩具时,学龄前儿童就已经出现了复述。其复述行为要到6岁时才会对记忆产生作用。组织我们可以在学龄前儿童的表现中找到组织这一记忆策略。在恰当的情境下,学龄前儿童会使用特定的组织来帮助记忆。精细加工 精

16、细加工策略直到青春期时才出现。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精细加工策略的训练是不大有效的。,二、记忆策略的发展,再认、回忆和重组 再认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回忆是在2岁左右逐渐出现的;重组在儿童早期几乎不出现;脚本记忆幼儿的脚本开始是作为行为的主要顺序而出现的;脚本一旦形成,就可以帮助儿童组织、解释重复的事件和预测以后类似情况下儿童会表现出何种行为;幼儿把熟悉事件组织成脚本也有不利的一面;自传式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一些在儿童生活中发生的非常规的、特别有意义的事件容易成为自传式记忆的内容。,幼儿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容量:在短时记忆中记忆容量即记忆广度,是指:信息短暂出现后,

17、能够回忆的最大量。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认为,人类认知系统在信息加工容量上存在显著限度,尤其在儿童身上表现的犹为突出。,如:对数字、字母和词的广度5岁 45个9岁 6个成人 7个,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渐长。记忆容量的扩大,使得儿童可以进行更复杂和更高级的认知。从而显示出他们在认知方面的发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记忆容量?1、加工速度这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加工速度越快,则活跃的工作记忆中能够处于活动或工作的信息量越大。,有研究表明,加工速度的年龄差异似乎并不随着任务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暗示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起着某种强有力的作用。如:较早成熟的9岁和10岁儿童,其信息加工的速度快于成熟较迟的同龄儿童。

18、,2、经验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的儿童,在这一领域的记忆容量相对较大。,二、幼儿对事件的记忆,幼儿期的儿童在语言的帮助下,他们能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更好的进行编码,并且也形成了概括化事件顺序的程式表征。如:吃饭、洗澡。以下介绍幼儿事件记忆中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两个研究领域:自传体记忆、目击证词。,自传体记忆实例埃米莉,两岁半,就在入睡前,追忆地叙述她的一天:我们买了一个娃娃,因为,对,因为,当她,对,我们将它当作圣诞节的礼物,但是当我们去商店时,我们没有穿短上衣,但是我看到一些洋娃娃,我冲着妈妈叫喊,说我想要其中的一个洋娃娃,所以在我们逛完商店后,我们走到洋娃娃那里,并且她给我买了一个。所以我有一个

19、洋娃娃。(Nelson,1997.),(一)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包含着记住发生在你身上的某个具体事件,这类事件常常发生在早些时候的某个时间。幼儿的自传体记忆有多好?,儿童对新异事件的自传体记忆常常是非常好的。3到4岁的儿童去过大型游乐园后,甚至在一年半后,还记得大量关于这次游玩的事件。当然,年幼儿童通常比年长儿童需要更多的提示。,成人的提示对幼儿自传体回忆会有什么影响呢?有两个实例:实例1实例2,1,自转体记忆实例1(成人对儿童回忆的精细化提示)父母:我们看过大鱼吗?哪一种鱼?孩子:大,大,大。父母:它们叫什么名字?孩子:我不知道。父母:你记得那些鱼的名字的。我们叫它们什么啊,迈克尔喜欢的那种

20、鱼。又大,又坏,又难看的鱼。孩子:是的。父母:哪一种?孩子:恩父母:鲨鱼?孩子:是的。父母:记得鲨鱼吗?,孩子:是的。父母:是吗?在水族馆的大水箱里我们还看到了什么?孩子:我不知道。父母:记得我们刚进去时,记得我们刚刚走进水族馆 的时候吗?我们往下看,看到水中的一整群小鸟吗?记得这些小鸟的名字吗?孩子:鸭子。父母:不,它们不是鸭子。它们穿着小衣服。企鹅。记得企鹅在做什么吗?,孩子:不知道。父母:你不记得?孩子:是的。父母:记得它们从大石头上跳下来,并在水里游泳吗?孩子:是的。父母:真快,你看它们在水里跳来跳去,是吧。(Reese&Fivush,1993.),自传体记忆实例2(对幼儿回忆的重复型

21、提示)母亲:我们在哪里吃的早饭?我们到哪里吃早饭?孩子:什么?母亲:我们到哪里吃的早饭?爸爸、你和我一起出去,记得吗?我们到什么饭馆?孩子:汽油。母亲:汽油?不对,我们到哪一个饭馆吃的早餐?孩子:恩母亲:你记得吗?在伯杰孩子:金!(Reese,Haden&Fivush,1993),这两段对话都是亲子对话,但是,它们在对话的质上有显著的差别:实例1属于精细化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母亲对儿童部分回忆加以精细化,提出进一步的问题以激发儿童的记忆,并在必要时更正儿童的记忆。,实例2属于重复型对话。重复型母亲往往重复提同样的问题,经常转换话题,并且没能对儿童的努力加以精细化。与精细加工型母亲的孩子相比,

22、重述型母亲的孩子在18个月或32个月后,往往只能回忆较少信息,而且记忆缺乏组织性。,研究表明,儿童对于发生于有意义的熟悉情境的真实事件的记忆,优于他们在以诸如词表等材料进行的实验室研究中的记忆。,概念核查注意和记忆的发展考察你对注意和记忆发展的理解,请将下面的陈述与概念进行适当的匹配:(a)复述(b)知识基础(c)精细加工(d)错误记忆(e)故事体叙述(f)脚本(g)元记忆(h)注意力保持(i)提取(j)自传式记忆1.由于神经网状结构的成熟而导致的_能力的不断提高。2.在青春期之间没有出现的策略性记忆策略。3.儿童早期组织和表述经历的策略。4.儿童在专长领域中优异成绩表明了_在策略性记忆中的重

23、要作用。5.婴幼儿所缺乏的记忆。6.线索提示辅助下的记忆过程。7.自传式记忆的发展所导致的表述方式。8.询问年幼儿童引导性问题而容易造成的后果。9.促进记忆成绩提高的执行控制过程。10.包含重复记忆材料的记忆策略。,第四节 幼儿智力的发展,一、智力观与智力理论,智力的定义桑戴克(R.L.Thordike)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当反应的能力,表现为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比纳(A.Binet)和推孟(L.M.Terman)等人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韦克斯勒(D.Wechsler)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的思维和有效地处理环境的总合的整体能量。”加德纳(H.Gardner)认

24、为,智力是一种在文化情境中有用的技巧和发现问题、制造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一、智力观与智力理论,经典智力理论1、二因素论C.斯皮尔曼(Spearman,1927)一种是“一般因素”(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因素”(special factor),简称s因素。,一、智力观与智力理论,经典智力理论2、群因素理论瑟斯顿(Thurston,1938)智力活动中蕴含的7种基本能力:言语理解(V)、语词流畅(W)、数字(N)、空间(S)、联想记忆(M)、知觉速度(P)、推理(R或I)。,一、智力观与

25、智力理论,经典智力理论3、层次结构模型伯特(Burt,1949)这个理论把二因素论和群因素论结合起来,构成关于智力的谱系性质的层次结构模型,简称为层次模型。,一、智力观与智力理论,经典智力理论4、三维结构模型 J.P.吉尔福德(Guiford,1967),一、智力观与智力理论,当代智力理论1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H.加德纳(Gardner)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

26、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一、智力观与智力理论,当代智力理论2三元智力理论(triarchic theory)R.J.斯腾伯格(Sternberg)智力的情境亚理论智力的经验亚理论智力的成分亚理论,二、幼儿的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适合于3-8岁的儿童。测量两种广泛存在的智力因素:语言和操作。

27、斯坦福-比纳量表适合于2岁至成人。1986年版的测量包括四种智力因素:字词推理、定量推理、空间推理和短时记忆。,二、幼儿的智力测验,智商的稳定性智力的绝对分数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增长。智力的相对分数是否也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呢?1、计算儿童在重复的测试中得分的相关性。2、计算IQ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绝对值变化。,三、影响幼儿智力发展的因素,双生子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的IQ相关比异卵双生子的IQ相关要高得多。家庭环境的质量和特点 对儿童的智力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概念核查为了检查你对各种智力理论的理解,请将这些理论提出者的名字和对他们理论的简要概述搭配起来:(a)卡特尔和霍恩(b)加德

28、纳(c)吉尔福特(d)斯皮尔曼(e)斯滕伯格(f)瑟斯顿1.认为人具有180种心理能力的理论家。2.提出智力是由一般智力因素g和一些特殊能力s组成的。其中每一种能力在特定的测验中都会得到印证。3.提出存在9种独立的智力,有几个还没有相应的测验(比如音乐智能)。4.用因素分析法确定了7种智力形式的心理测量学家。5.该理论认为一般心理能力g和基本心理能力可以被区分为两种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6.强调智力由三个因素构成:情境、经验和信息加工过程。,第五节 幼儿认知发展领域特殊性研究,一、儿童早期的心理理论,对思想与信念的认识2岁以后,儿童就可以用“喜欢”、“假装”或“想”这样的词正确地指出自己内

29、心的状态,并将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3岁时,儿童开始能够将“想”与行为区分开来,开始意识到思维是发生在他们头脑中的,但只是认为在有刺激出现或需要解决问题时成人才会思考。从4岁起,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具有思想和信念,并且意识到这些思想和信念可能会不同于自己的思想和信念,也可能会与现实不匹配。,一、儿童早期的心理理论,对错误信念的认识所谓错误信念(False Belief),是指他人或自己的一些与现实不一致的信念。两类经典的错误信念理解任务:第一类是意外位置任务;第二类是意外内容任务;,一、儿童早期的心理理论,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语言和认知技能、假装游戏等因素产生了一些影

30、响。对心理状态的理解要求具有反映思维的能力,而语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和语言一样,某些认知技能帮助儿童反映出他们的经验和心理状态。假装游戏可以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背景。,二、儿童的朴素生物学,儿童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小龄儿童能区分生物是“活的”,非生物是“死的”。18-24个月的儿童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拥有者进行区分。4岁儿童就能认识到,动物和植物受到损害后,可以自己愈合,但非生物只能等人来修。这说明幼儿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儿童对生长的认识儿童可以从自己身上体验到生长,也可以从家里或外面的环境看到植物或一些动物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3-6岁的幼儿对生长现象有所认识。,三、数概念的发展

31、,计数能力的发展儿童在计数时遵循以下原则(Gelman,1978):一一对应原则稳定次序原则基数原则抽象原则次序无关原则 集合比较能力的发展3岁开始,儿童具备了给物体分类的能力,这为他们抽象出同类物体的数量特征提供了基础,是数概念发展的准备。5岁时期的儿童在点数的时候可以脱离实物,甚至可以按群点数。,三、数概念的发展,初步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在成人的示范下,3岁儿童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前提是这种加减运算必须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儿童必须在实物运算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即通过点数实物得出结果。5岁以后,儿童开始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字运算过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数概念,具有了初步的加减运算能力。,第六节

32、幼儿语言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发音器官趋向成熟,语音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4岁是语音准确性进步最快的年龄。以中国普通话发音为例,到四岁时,城市儿童声母发音准确率为97%,而三岁时为66%;四岁时韵母发音准确率为100%,而三岁时为66%。,二、词义的发展,词义的理解是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儿童早期是儿童词汇量和词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三、句子和语法的发展,3岁儿童使用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完整的简单句,并且开始使用较复杂的修饰语,如“我家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3.5岁左右是儿童使用复杂修饰语句子的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从这时起,儿童使

33、用复杂修饰语的能力逐渐增长。4-5岁时,儿童使用复合句的数量增长最快,包括并列复句、连贯复句、补充复句、因果复句等。5、6岁时,少数儿童会使用“因为”、“如果”等关系连词和“如果就”等成对连词。学龄前儿童喜欢和成人交谈,喜欢听成人讲故事和念儿歌,并能记住它们的内容。,四、语用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除了词义和语法,儿童必须学会在社会环境中有效地、以适合的方式与他人交谈,如发表看法、谈论同一个话题、清晰地表述信息。在儿童早期,语用技能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与他人交谈中,学龄前儿童开始意识到信息的充分性。儿童与成人的交谈有助于促进儿童语用技能的发展。,五、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儿童早期是语言发

34、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需要环境的支持。在成人与儿童的交谈中,成人作为听众要给予儿童恰当的回应,那么儿童作为说话者,就会期望变成更有能力的说话者。敏感的、关心儿童的成人会利用明确的、外显的交谈技术来促进儿童语言技能的发展。,概念核查 婴幼儿的语言学习检验对早期语言学习某些方面的理解,将每个描述性陈述与下面的一个术语或概念进行匹配:(a)谈话的交替性规则(b)句法引导(c)表达型风格(d)电报式言 语(e)以词代句言语(f)语调线索(g)过度泛化(h)指示型风格(i)物体范围限制(j)手势(k)词汇对比限制(l)无义词早期语言方式,在非头胎儿和亚洲国家儿童中比较普遍。照顾者言语传递不同意思的很早线索。描述儿童一个词言语的术语。早期语言方式,在头胎儿和西方社会儿童中比较普遍。儿童学会的第一个语用学规则。新单词指代整个物体而不是物体某部分的假设。描述儿童最初句子特点的术语。每个单词有独一无二的意思的假设。儿童第一个单词的前体。根据单词在句子中使用的方式推断单词的意思。由于对年龄较大的同伴产生影响,从而可能促进词汇量发展的语义错误。听力正常儿童和耳聋儿童都会随年龄增长而产生较多_。,简述儿童在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儿童对数的概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成人需要教给孩子数的概念吗?信息加工理论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有何贡献?孩子是如何会使用语言的?,请你思考,?,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