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264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托机构常见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病的定义: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三个组成部分,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传染病的三个组成部分,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等水、食物、苍蝇 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等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

2、活接触传播,消化道和肠道病 毒均可通过此种途径进行传播虫 媒 传 播 蚊子、跳蚤等,如疟疾等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土 壤 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 径,如破伤风等,传染病常见症状,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 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 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 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 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 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幼托机构常见传染病

3、,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麻疹猩红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呼吸道流行性感冒,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约7天)都有传染性。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流行病学: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一般多发生在冬季。一次流行持续约68周后会自然停止。潜伏期:13天。临床表现: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腹泻。发热35天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流感预防,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

4、境卫生。(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七)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

5、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呼吸道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一般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1周左右消退,持续710天。2、少数有发热、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呼吸道麻疹,传染源: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者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

6、出疹后10日。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618天,约10天临床表现:1、发热:一般逐渐升高。2、上呼吸道炎: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3、眼部充血、怕光、流泪、眼睑浮肿。4、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于双侧近第一臼齿颊粘膜上,为0.5-1mm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逐渐增多,相互融合,23天内消失。,呼吸道麻疹,临床表现:5、出疹:一般发热34天后出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皮肤正常。皮疹自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四肢,3-5天出齐。,呼吸道猩红热,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通常23天临床表

7、现: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皮疹出现之前发生。3、皮疹: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 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 色,伴有发痒的感觉。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 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舌”。,猩红热皮疹,呼吸道猩红热,猩红热草莓舌、杨梅舌,呼吸道猩红热,水痘,传染源:病人为惟一传染源,从发病前12天至全部皮疹干燥结痂这段时间都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与患者接触的同学约90%发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被服及用具等都可能被传染。所以,一旦患了水痘应注意隔离,在完全

8、治好以前不应上学。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水痘病毒感染不是立即发病,家长和老师在潜伏期要密切注意儿童的情况,发现可疑的症状,需及时到保健室或医院检查作出及时的诊断,不要延误病情。,临床表现,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2、皮疹:一般经12天开始皮肤上出现皮疹,也有的并不出现上述症状而直接出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开始出的为红色小丘疹,经至天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围呈淡红色,至天疱疹干缩结痂,至周痂皮脱落,痂盖表浅,不留疤痕。因皮疹是在发病后一批批陆续出现的,所以在皮肤上可见到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疹的特点。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

9、典型。,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潜伏期:27天。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粪便中排出病毒。,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传播方式: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10、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和夏秋季高发,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尔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玉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

11、,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手、足等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疱疹里面有混浊液体,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山东南部临沂市的手足口病案例,4月下旬以来,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临沂市在其辖区的农村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4月29日晚,一名2岁女婴因疑似手足口病并发症死亡,成为首例死亡病例。截至5月23日,临沂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263例,其中872人已经康复。5月18日,全市住院病人有223例,5月23日,住院病人已减少到188例。截止5月21日,2007年全国已报告手足口病

12、病例5459例,死亡2人。与去年同期(2488例)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了119.41%。,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37种传染病,其中有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手足口病并不在其列。我们托幼机构需传报的传染病: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37种传染病外,还包括了手足口病和水痘。,传染病管理常规,托幼机构儿童聚集,抵抗力差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为了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加强传染病的管理。(1)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做好各环节消毒隔离工作,定期检查落实情况。(2)做好各种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率须达100%。(3)发现传染

13、病患者立即送医院隔离,按照不同传染病做好消毒工作,接触者进行隔离检疫。对可疑病例应安排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观察。(4)做好传染病报告制度,报辖区内卫生所或疾控中心。(5)发生了传染病或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清洁消毒工作应每天进行,如房屋空间消毒至少连续两周,被检疫的班级不参加园内集体活动。玩具、用品在班级单独消毒,人员不得串班走动。(6)需隔离检疫班级的传染病类别为:肝炎、脑炎、菌痢、结核、暴发性流感或患病人数众多的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结膜炎(红眼病)等。检疫期以最后一个人发病算起。(7)如发生了甲肝病人后,全班师生应每人查肝功能,以排除传染源,凡是和病人接触有关的一切物品均须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

14、毒。(8)须通知卫生所或疾控中心来消毒的传染病类别有:肝炎、菌痢、脑炎、霍乱、鼠疫、伤寒、猩红热、白喉、疑似非典等。(9)对患传染病后归园的幼儿要掌握好原则,做好家长的工作,除了有医院的痊愈证明外,还要符合传染病规定隔离期限方可入园。(10)家庭中有密切接触下列传染病的家长、幼儿暂缓入园。如家长患肝炎(甲肝)、结核、菌痢、霍乱、伤寒、鼠疫、破伤风、白喉、疑似非典等。,隔离室工作内容,托幼机构的隔离室附属于保健室,如果园内只有一名保健人员,隔离室必须紧挨保健室,便于照顾;如果有两名以上的保健人员,允许隔离室分开。隔离室在托幼机构是用来观察隔离具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幼儿。为解除幼儿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15、隔离室内应有小桌子、小椅子、玩具、图书,有水喝及临时备有点心、糖果,即必须人性化管理。需要隔离的对象:(1)不明原因的红眼睛、结膜充血,但要和过敏性眼炎区别。有个别过敏性体制的幼儿,早上起床眼睛痒、打喷嚏、揉眼睛后引起充血,但2-3小时后恢复。(2)身上有可疑的疹子,且有1-2颗类似水痘的幼儿,但不发烧,但有水痘接触史或近期园所内正在发生水痘。(3)幼儿自诉嘴巴痛、张嘴痛、发热或不发热,须留隔离室观察,以排除腮腺炎。(4)晨检时发现幼儿皮肤较黄或角膜黄,问家长有无肝炎接触史,除隔离室观察外,叫家长带幼儿去查肝功能。(5)流感发热。(6)腹泻次数多、腹痛,大便中有冻冻黏液或脓血,疑是菌痢,须隔离

16、。(7)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手、脚有疹子或脓血,比水痘疹大,怀疑是手足口病,须隔离。(8)咳嗽一阵连续10多声,尾声有鸡鸣一样声音,而且表情痛苦、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丝明显),要隔离排除百日咳。(9)皮肤上有一个以上的脓疱。,隔离室工作内容,隔离期间的工作:(1)对可疑病例进行隔离观察,不需要卧床休息的只要坐在小椅上玩玩具、看书即可。(2)对不同可疑病例要分室观察,一般一个放保健室、一个放隔离室。(3)隔离观察期间一般不用什么药物,但如有发热、疼痛等必须临时处理,可用点退烧药、抗病毒药,如板兰根、抗病毒冲剂等。(4)对隔离幼儿要给予特殊的护理,按时供应饭菜、点心,烹饪要特

17、殊,半流质食物,营养丰富一些。(5)特殊较重病例请家长接回。(6)隔离期间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健人员进出隔离室应穿工作服(隔离室专用),出来时要脱去,必要时戴帽和口罩,用消毒水洗净双手。(7)“非典”时期对发热可疑病例一律不留观,请家长接回,立即转发热门诊就诊。(8)早上进园和下午离园前,对隔离室进行消毒,可用消毒灯照射30分钟,消毒液抹洗室内用品。对隔离幼儿用过的物品,放入消毒柜消毒;对呕吐物及粪便倒入消毒液处理,并开窗通风。(9)对隔离幼儿的记录要全面仔细,用专用记录本或记在保健室全日观察表中,一般上午、中午、下午各记一次。(10)隔离室没有隔离幼儿时,室内用具不得随便挪作它用。(11)对

18、发热幼儿要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主要预防措施,1、根据不同季节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规律,采取预防措施。2、加强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对儿童家长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家长掌握一般疾病预防常识,如有传染病接触史要及时联系。3、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 分钟,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传染病流行季节保健室、隔离室空气及时用消毒灯消毒,卧室、教室、活动室空气每天消毒一次,玩具、楼梯扶手、窗台、门把手等每天消毒一次,抹布、拖把每日在消毒液中浸泡一次。教室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开来。4、儿童茶杯、毛巾尽量

19、专用。5、学校每日进行晨间检查,及早发现幼儿异常情况,必要时可以试体温,对疾病可疑者应及时隔离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及时了解缺席儿童缺席原因,如果缺席幼儿已患传染病,并且在潜伏期已和园(所)的儿童接触过,那么,对接触者也要及时地采取措施,以预防和消灭传染病。6、严格掌握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及检疫期限。7、儿童按规定及时接种相应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检疫、观察一览表,发现传染病患者的处理,有专人负责报告疫情。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要立即对该班级进行检疫,需隔离检疫班级的传染病类别为:肝炎、脑炎、菌痢、结核、爆发性流感或患病人数众多的水痘

20、、腮腺炎、手足口病、结膜炎(红眼病)等。检疫期以最后一个人发病算起。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隔离期满后方能复学,检疫班级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幼儿暂不参加园内任何集体活动直至检疫结束。检疫班级空气、物品需彻底进行消毒,床单、枕巾、被套、枕套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或用蒸汽消毒20分钟,被褥、床垫、床上卧具等不能蒸煮物品可在烈日下曝晒3小时以上。,有专人负责报告疫情。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要立即对该班级进行检疫,需隔离检疫班级的传染病类别为:肝炎、脑炎、菌痢、结核、爆发性流感或患病人数众多的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结膜炎(红眼病)等。检疫期以最后一个人发病算起。患病学生必

21、须在家隔离治疗,待隔离期满后方能复学,检疫班级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幼儿暂不参加园内任何集体活动直至检疫结束。检疫班级空气、物品需彻底进行消毒,床单、枕巾、被套、枕套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或用蒸汽消毒20分钟,被褥、床垫、床上卧具等不能蒸煮物品可在烈日下曝晒3小时以上。,传染病管理流程图,发现患者,报告各镇卫生所、疾控中心等机构,病人隔离治疗,登记密切接触者做好医学观察,对物体表面、食具、空气等进行消毒,医学观察,无续发病例可解除医学观察,做好卫生宣教工作,解除管理、符合返校条件者凭痊愈证明返校,保健老师督促及时复检,疫情报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甲肝/戊肝:

22、1 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伤寒(副伤寒):1 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麻疹:1 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风疹:1 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 天内,同一幼儿园发生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流感:1 周内,在同一幼儿园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流行性腮腺炎:1 周内,同一幼儿园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猩红热:1 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水痘:1 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谢谢 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