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340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双向细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纸笔测验之探讨.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應用雙向細目分析表於自然科紙筆測驗之探討,白榮銓93年05月18日,2,自然科紙筆測驗編製計劃,確立測驗的目的和目標設計雙向細目表(參考台南市復興國中國文段考評析範例),選定測驗的題型,3,基本學力測驗以能力指標為依據,試題取材之一般性原則如下:以能經由紙筆測驗評量之能力指標為主以評量學生所習得之基本能力為目的以符合綱要不涉及素材(版本)之選取為方針,4,教育目標型:動詞加名詞,假定的主詞是學生。2-4-4-1知道大氣的主要成分2-4-2-1探討植物各部位的生理功能,動物各部位的生理功能2-4-4-2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4-4-1

2、-1了解科學、技術與數學的關係6-3-3-1能規劃、組織探討活動,分段能力指標的分析,5,表現水準型-動詞加名詞,另有形容詞與副詞的加入1-4-5-1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5-4-1-3了解科學探索,就是一種心智開發的活動6-3-3-2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6-4-4-1養成遇到問題,先行主動且自主的思考,謀求解決策略的習慣6-4-4-2在不違背科學原理的最低限制下,考量任何可能達成目的的途徑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

3、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分段能力指標的分析,6,分段能力指標的分析,教學活動型:在教育目標型句型或是表現水準型句型之前,加了一個教師教學活動或學生學習活動的語句。1-4-2-3能在執行實驗時,操控變因,並評估不變量假設成立的範圍1-4-5-2由圖表、報告中解讀資料,了解資料具有的內涵性質1-4-5-6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2-4-5-7觀察力的作用與傳動現象,察覺力能引發轉動、移動的效果。3-4-0-8認識作精確信實的紀錄、開放的心胸、與可重做實驗來證實等,是維持科學知識可信賴性的基礎7-4-

4、0-2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發展目標型:在教育目標型句型或是表現水準型句型之後,加了一個更一般的發展目標語句。3-4-0-3察覺有些理論彼此之間邏輯上不相關連,甚至相互矛盾,表示尚不完備。好的理論應是有邏輯的、協調一致、且經過考驗的知識體系3-4-0-4察覺科學的產生過程雖然嚴謹,但是卻可能因為新的現象被發現或新的觀察角度改變而有不同的詮釋。6-4-1-1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6-4-2-1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6-4-4-2在不違背科學原理的最低限制下,考量任何可能達成目的的途

5、徑。6-4-5-2處理問題時,能分工執掌,做流程規劃,有計畫的進行操作。8-4-0-2利用口語、影像(如攝影、錄影)、文字與圖案、繪圖或實物表達創意與構想。,分段能力指標的分析,8,Revised Bloom Taxonomy(Anderson&Krathwohl,2001),能力=知識+認知歷程,9,知識向度事實知識,術語的知識特定細節和元素的知識,10,知識向度概念知識,分類和類別的知識原理和通則的知識理論、模式、結構的知識,11,知識向度程序知識,特定學科的技能和演算知識特定學科的技術和方法知識運用規準的知識,12,知識向度後設認知知識,策略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認知任務知識:因應不同情境

6、表達自我知識:自己的意見、自己能力優缺點、偏好的策略、動機信念察覺,13,認知歷程向度(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1.記憶(Remember)1.1 再認(Recognizing)1.2 回憶(Recalling)2.了解(Understand)2.1 詮釋(Interpreting)2.2 舉例(Exemplifying)2.3 分類(Classifying)2.4 摘要(Summarizing)2.5 推論(Inferring)2.6 比較(Comparing)2.7 解釋(Explaining)3.應用(Apply)3.1 執行(Executing)3.2

7、 實行(Implementing),14,認知歷程向度(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4.分析(Analyze)4.1 辨別(Differentiating)4.2 組織(Organizing)4.3 歸因(Attributing)5.評鑑(Evaluate)5.1 檢查(Checking)5.2 評論(Critiquing)6.創造(Create)6.1 產生(Generating)6.2 計畫(Planning)6.3 製作(producing),15,1.記憶,再認:從長期記憶中提取重要知識和所呈現的訊息加以比較回憶:當給予提示或線索時,可以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

8、重要訊息,16,記憶/再認示例_1,圖(三)為洋蔥根尖的組織切片,下列何者為箭頭所指的構造?(A)葉綠體(B)染色體(C)細胞壁(D)細胞核,17,記憶/再認示例_2,有關汽油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沸點比水高(B)是液化石油氣的俗稱(C)主要成份是甲烷(D)是數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18,記憶/再認示例_3,雙氧水進分解反應,產生水與氧氣的化學反應式如下:2H2O2 2H2O+O2下有關此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A)反應式中係可表示反應的快慢(B)加熱雙氧水溶液,可加快雙氧水分解(C)溶液中雙氧水的濃愈高,反應速愈快(D)反應中用MnO2 做催化劑以增快反應速,19,命題說明,能指標:2

9、-4-7-1 認化學反應的變化,並指出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測驗內容:化學反應快慢的影響因素,20,記憶/回憶示例_1,阿威早餐吃了饅頭,下列何者可以消化饅頭中的澱粉?(A)唾液(B)膽汁(C)胃液(D)大腸黏液,21,記憶/回憶示例_2,下列各種家庭廢棄的物質中,何者可用來作為製造肥皂的主要原料?(A)食醋(B)廢紙(C)回鍋油(D)吃剩的米飯,22,命題說明,日常生活題能指標:2-4-8-3 認識各種天然與人造材料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並嘗試對各種材料進行加工與運用內容:218-4e 能在生活中具體實踐,減少廢棄物與資源回收的行動。,23,2了解,了解:從教學訊息(在課堂中、在書本中或電腦

10、螢幕上的口語、書面與圖形訊息)中創造意義(make sense);建立所學新知識與舊經驗的連結。了解的認知歷程包括:詮釋、舉例、分類、摘要、推論、比較、解釋。,24,2了解-2.1詮釋,詮釋:在不同知識表徵間從事表徵轉換。從文字表徵轉換到另外其它的文字表徵(可稱為轉述)從圖畫表徵轉換到文字表徵(可稱為讀圖的能力)從文字表徵轉換到圖畫表徵從數字表徵轉換到文字表徵從文字表徵轉換到數字表徵,25,了解/詮釋示例_1,小文在實驗中使用伏特計測量某種電源之電壓結果如圖(一)下列何者為該電源的電壓?(A)2伏特(B)10伏特(C)20伏特(D)30伏特,26,了解/詮釋示例_2,圖(四)為學力湖近一百年來

11、每一個月的平均水位變化圖,具有下列何種演化適應的魚類最有可能終年在此環境生存?(A)需較深的池沼生活環境(B)具流線型身體能快速游動(C)在淺水的下層泥濘中仍能存活(D)在環境惡劣時具改變性別的能力,27,了解/詮釋示例_3,有關臭氧的分子組成,用下列哪一圖形來表示最適宜?(代表氧原子),(A),(B),(C),(D),28,了解/詮釋示例_4,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物質的過程,若圖中與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原子,則此圖用來表示哪一個反應最適當?(A)2O2N22NO2(B)2CO22CO(C)N2O22NO(D)2COO22CO2,29,了解/詮釋示例_5,如圖為雙氧水分解反應的示意圖

12、。若以與 分別表示氧原子和氫原子,則圖中空格內應填入下列何者?,(A),(B),(C),(D),30,了解/詮釋示例_6,已知氧化鈉中鈉與氧的原子數比2:1,則鈉和氧反應產生氧化鈉的反應式,下列何者正確?(A)2NaONa2O(B)Na2O22NaO(C)4NaO22Na2O(D)NaO2NaO2,31,了解/詮釋示例_7,大智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生物,發現一種會動的微小生物,其形描繪如甲圖,經專家鑑定得知此生物屬於原生動物。大智設計四組實驗培養這種生物,在每一組實驗的個培養液中只改變一種變因,而讓其他因素控制一樣且適合此生物的生存,最後測此種生物在一小時期間的存活百分(假設此生物在一小時期間的

13、繁殖可忽計),並將結果作成圖。圖(一)、(二)、(三)、(四)所改變的變因分別是溫、溶液的pH 值、化合物甲的含和化合物乙的含,其結果如下:,32,題目附圖,33,命題說明,題組取材融合生物學與化學課程學習內容,及統整實驗與圖表判的基本能。題組試題設計用以評自然學科知整合學習成效,並進而鑑別學生學習內化的科學素養。學生在國中自然學科課程中正常學習,使用哪一版本均可學得本題組評所需之基本能與知,毋須習所有版本。,34,了解/詮釋示例_7_1,1.下有關該生物的敘述何者錯誤?(A)具有細胞核(B)為一種單細胞生物(C)分酵素在體外消化食物(D)細胞膜外的纖毛可助其運動,35,命題說明,能指標:2-

14、4-2-2 由動物生及生殖、遺傳與基因,瞭解生命體的共同性及生物的多樣性。測驗內容:細胞構造與功能的暸解,36,了解/詮釋示例_7_2,2.下有關此生物的敘述何者正確?(A)在圖(一)的實驗條件下,此生物在60溶液中仍可生存(B)在圖(二)的實驗條件下,此生物適於生活在微酸性的溶液中(C)在圖(三)的實驗條件下,化合物甲為此生物生存必需的物質(D)在圖(四)的實驗條件下,此生物無法生存於化合物乙含低於0.4ppm 的溶液中,37,命題說明,能指標:1-4-5-2 由圖表、報告中解資,瞭解資具有的內涵性質。測驗內容:實驗資蘊涵意義的解明:只要經過國中階段正常實驗課程學習,即能判實驗值(紀曲線)及

15、轉化值大小所蘊涵的意義,使用哪一版本均可以作答,毋須習所有版本。,38,了解/詮釋示例_8,大智為探索不同固體溶質對水的降溫效果,設計了一個實驗。以下是大智的實驗步驟:一、室溫下取4克乾淨的試管貼標籤以作為識別,在每一試管中分別倒入5克的水。二、分別在每一試管中加入固體甲14克,攪拌混合後立即測量所達到的最低溫度,並記錄所降低的溫度。三、分別以固體乙、丙、丁取代固體甲,重覆前面的步驟,結果如表(四)所示。表(四),(上表中各試管中的固體皆完全溶解於5克水中),39,了解/詮釋示例_8_1,若以不同的曲線分別表示甲、乙、丙、丁等四種固體的降溫效果,則下列各圖形,何者可表示大智的實驗結果?,(A)

16、,(B),(C),(D),40,了解/詮釋示例_8_2,室溫下分別在5克的水中,加入下列哪一項固體,所得的水溶液溫度最低?(A)1克甲(B)2克乙(C)3克丙(D)4克丁,41,了解/詮釋示例_8_3,在5克的水中,比較加入溶質的降溫效果,下列敘述何者符合大智的實驗結果?(A)對不同的溶質而言,當溶質為1克時,甲的降溫效果最佳(B)對不同的溶質而言,當溶質為4克時,乙的降溫效果最佳(C)對同一種溶質而言,當加入溶質為4克時,其降溫效果最佳(D)對同一種溶質而言,當加入溶質為3克或4克時,兩者降溫效果相等,42,了解/詮釋示例_9,某分子的結構模型如圖(十三)所示,圖中黑球表碳原子,白球表氫原子

17、。下列有關分子的敘述何者錯誤?(A)此分子是有機化合物(B)此分子的分子式是C3H8(C)此分子在常溫常壓下是液體(D)此分子是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份,43,了解-2.2舉例,舉例:對一般概念或原則知識,給一個特定的例子。舉例涉及:指認出一般概念或原則的定義性特徵;使用這些特徵來選擇或建構一個特定的例子。,44,了解/舉例示例_1,下列各種生物的作用,何者所產生的變化為物理變化?(A)動物體內對食物所進行的消化作用(B)生物為獲得能量所進行的呼吸作用(C)水份由葉片散失到空氣中的蒸散作用(D)植物在葉綠體中製造養份的光合作用,45,了解/舉例示例_2,水於下列各種狀態的變化過程中,何者會放出熱量

18、?(A)山中的雪熔化成水(B)大氣中水氣的凝結(C)水潑在地上後蒸發變成水蒸氣(D)空氣中的霧變成水蒸氣消散掉,46,了解/舉例示例_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何種狀況沒有光的折射現象?(A)戴近視眼鏡所看到的像(B)使用放大鏡看報紙的小字體(C)站在水深及膝的溪中看水中的腿,有變短的感覺(D)山路轉彎處所設的凸面鏡,可看到另一方向來車,47,了解/舉例示例_4,由於月球缺乏地球表面上的大氣層和水,因此容易造成那項事實?(A)溫室效應比地球表面強(B)流星數目遠比地球上所觀察到的多(C)在同樣的面積,月球表面所偵測到的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量較地球為高(D)月表上的水循環速率較地球上的為快(水循環:蒸

19、發凝結降雨和降雪),48,了解-2.3分類,分類:指認出某物(特定的例子)隸屬於某一特定類目(概念或原則)。分類涉及:偵測出相關特徵或組型,使其匹配於示例與概念或原理之間。,49,了解/分類示例_1,李老師利用圖(一)、圖(二)兩圖和學生玩遊戲,大部份學生認為圖(二)中的黑圈較圖(一)中的大。這是哪 一種訊息處理的結果?(A)錯覺(B)遺忘(C)記憶(D)視覺疲勞,圖(一),圖(二),50,了解/分類示例_2,小茹根據表(一)所示之檢索表,可查出圖(一)昆蟲所屬的類別為下列何者?()甲()乙()丙()丁,51,了解/分類示例_3,如圖為有機化合物分類的簡單架構,依此架構將不同的物質歸類,則下列

20、敘述何者錯誤?(A)純酒精屬於甲(B)蛋白質屬於乙(C)保鮮膜屬於丙(D)保利綸屬於丁,52,了解/分類示例_4,小暘取鈉、鋅、銅三種金屬元素任意標示為甲、乙、丙並進行實驗,如圖所示,根據小暘實驗的流程及觀察的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為銅,乙為鈉,丙為鋅(B)甲為鋅,乙為銅,丙為鈉(C)甲為銅,乙為鋅,丙為鈉(D)甲為鋅,乙為鈉,丙為銅,53,2了解-2.4摘要,摘要:對所呈現的資訊,提出單一陳述來表徵,或提取出一個主題。摘要:建構一個資訊的表徵。,54,了解/摘要示例_1,做完一個實驗或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寫一簡短摘要或總評。摘要中陳述此一事件的主旨、探討方法、結果、結論的可信度及可

21、能的應用等。總評中陳述此一事件的主旨、探討方法、結果外,特別評估方法的好壞、資料的可信度及可以改進的建議。,55,2.了解-2.5推論,推論:由一系列的例子或項目間找到一組模式,並能夠解釋每個例子的特點和彼此的關係。,56,了解/推論示例_1,小祐使用四根管子裝入水銀,倒插於水銀槽中。已知其中甲、乙兩管直立於槽中之液面,丁管上半部為真空,且乙、丙、丁三管內部之液面在同一高度,如圖(八)所示。下列何者為當時的氣壓?()70cm-Hg()76 cm-Hg()80 cm-Hg()90 cm-Hg,57,了解/推論示例_2,假設甲、乙二物體的質量比為1:2,且使甲物體有1公尺/秒2的加速度,需施F牛頓

22、的力。若將兩物體綁在一起,使它們有1公尺/秒2的加速度,則需施力多少?(A)(F/3)牛頓(B)F牛頓(C)2F牛頓(D)3F牛頓,58,了解/推論示例_3,已知使1公克的水溫度上升1所需的熱量等於1卡,而使1公克的酒精溫度上升1所需的熱量小於1卡。若將100克、20的酒精與100克、60的水混合,且在液體的混合過程中並無熱量散失,也未產生揮發或蒸發的現象,則下列何者為此混合液體的末溫?(A)小於30(B)介於30與40之間(C)等於40(D)介於40與60之間,59,了解/推論示例_4,分別取油 85克與水 85克,以相同的熱源加熱,其溫度與加熱 時間的關係如圖(二十)中甲、乙兩線所示。若取

23、 170克的某液體,以相同的熱源加熱,則其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係,下列何者正確?(1克的油上升1需0.6卡的熱量,1克的水上升1需1.0卡的熱量,1克的某液體上升1需0.5卡的熱量)()落在區()落在區()與甲重疊()與乙重疊,60,了解/推論示例_5_1,表一是84年度台灣地區中小學生近視率調查統計表,根據此資料,無法得到下列哪一個推論?,61,了解/推論示例_5_2,表一是84年度台灣地區中小學生近視率調查統計表,根據此資料,無法得到下列哪一個推論?(A)國民小學畢業時,患有近視的學生百分比已超過50%(B)高中階段的學生,患有近視的人數百分比已超過80%(C)台灣地區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的情

24、形,在高中階段較緩和(D)84年度國中三年級學生,到了85年度時其近視率為84.6%,62,了解/推論示例_6,右圖為學氣象站於冬季所測得續日的濕(甲)、溫(乙-)變化記圖。由圖中的資推,下敘述何者正確?(A)第一天的雨機會較高(B)第二天的雨機會較高(C)日的雨機會相同(D)日皆會雨,63,命題說明,能指標:2-4-3-3 探討台灣的天氣,知道梅雨、季風、寒、颱風、氣壓、氣團、鋒面等氣象語彙,認溫、濕及紫外線對人的影響。測驗內容:溫與濕變化的解,64,了解/推論示例_7,阿都對學校一窩螞蟻作了三天的觀察,計算離開蟻窩的螞蟻數目,每次觀察5分鐘,其結果如右表。由結果可得到下列哪一項推論?(A)

25、第二天覓食活動旺盛(B)上午7:00前螞蟻並不活動(C)11:00 15:00螞蟻活動頻繁(D)螞蟻上午的活動情況比下午好,65,命題說明,能指標:1-4-4-2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觀點。測驗內容:510-4b 了解族群及生態系,並知道不同的棲息地形成不同的生態環境。,66,2.了解-2.6比較,比較:檢視兩個(或以上)的事物的相似和相異之處(類比的推論),67,了解/比較示例_1,比較已知冰塊總是漂浮在水面上及水結成冰時體積會膨脹得大一些這兩個現象,你能關連起來解釋嗎?就你認識的蜘蛛與蚊子,說出它們的相同及相異之處各三個。,68,了解/比較示例_2,下列有關等重的冰、水和水蒸氣三者的比

26、較,何者正確?(A)密度:冰水水蒸氣(B)分子數目:水冰水蒸氣(C)分子本身的體積:冰水水蒸氣(D)分子的自由移動速度:水蒸氣水冰,69,了解/比較示例_3,如右圖,甲、乙兩個組織均勻的實心球體置於已歸零的等臂天平左右兩秤盤中,天平兩臂呈現水平,則甲、乙兩球體密度何者較大?(A)甲(B)乙(C)兩者相等(D)無法判斷,70,命題說明,典型題能指標:1-4-3-1 能針對變項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1-4-3-2 依資料推測屬性及因果關係。測驗內容:130-4a 探討物質各具有的性質(例如熔點、沸點、密度、比熱、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71,了解/比較示例_4,在距地面h 公尺處,將甲球

27、水平拋出,同一時間,乙球從同一高由靜止態自由下。假設此時無風,則下關於球從開始運動至地過程中的描述,何者正確?(A)球地過程中,它們所走的程等長(B)球地過程中,甲球所走的程比乙球短(C)甲球地過程中,它的加速(大小及方向)一直在變(D)乙球地過程中,它的加速(大小及方向)維持一定,72,命題說明,能指標:2-4-6-1 由的觀點看到交互作用所引發物體運動的改變。改用能的觀點,則看到能的轉換。測驗內容:物體運動(自由體、抛體運動)差的辨別,73,了解/比較示例_5,在環境中,存在一些化合物,當它進入生物體時,會產生像激素一樣的作用,而干擾生物正常的生理機能,例如:有些土壤含有多氯聯苯、DDT(

28、一種殺菌劑),空氣含有戴奧辛,以及水中的TBT(三丁基錫)等,這些化合物稱為環境荷爾蒙。大約四十年前,美國生態學家發現DDT會使某些鳥類的卵殼變薄;最近我國的海洋學者發現TBT會使多種雌性貝類產生雄性生殖器。,74,TBT常被添加於船舶油漆中,以防止貝類或藻類附著於船身;且由於它能殺菌,也常添加於工業用水中,甚至添加在衣物以防止汗臭。TBT會微量溶於水中,而散布至其它地區。一旦TBT進入生物體內,將經由食物鏈轉移並累積。例如:蚵螺喜食牡蠣,而牡蠣會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曾發現,在某些牡蠣及蚵螺體內含有相當高量的TBT。TBT的汙染若持續下去,可能會加強雄化現象,使雌蚵螺變性成為雄蚵螺,以致於

29、雌雄性別失去平衡,進而造成族群銳減甚至消失。目前我們還不知道TBT對人體的影響為何,但世界糧食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TBT對人類可能造成傷害。某些國家已禁止使用TBT,我國也已公告TBT為毒性物質,廠商必須申報才能製造、輸入及販賣。,75,了解/比較示例,2.根據上文推斷,在同一受TBT汙染的水域中,下列何者含TBT的濃度最高?(A)海水中(B)牡蠣族群(C)蚵螺族群(D)浮游生物,76,命題說明,領域內整合題能指標:6-4-2-1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測驗內容:510-4a 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環、氮循環及碳循環,以及了解不同物種之間依存的食性關係(食物

30、鏈、食物網與食物塔)。,77,2.了解-2.7解釋,解釋:能建構和運用一個系統的原因效果模式。評量“解釋”的方式有推究原因(reasoning)、偵錯(troubling)、再設計(rdesigning)和預測(predicting),78,了解/解釋示例_1,瓦拉依下圖所示的步驟作實驗,下列何者最可能為此實驗的結果?,放無鏽之鋼絲絨於兩端開口的中空玻璃管內。,燒杯裝水半滿將玻璃管固定於燒杯內。,取軟木塞塞緊玻璃管頂端,用滴管調整水位,使內外水面相等。,用油性筆在燒杯上記錄水面位置,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79,了解/解釋示例_1,(A)鋼絲絨與氮反應,使玻璃管內部水面下降(B)鋼絲絨與氧反應

31、,使玻璃管內部水面上升(C)由於玻璃管內外的水相通,故水面維持等高(D)玻璃管內的水蒸氣無法蒸散,故內部水面下降,80,了解/解釋示例_2,在某河流沿岸有一製造TBT工廠,因為意外事故導致TBT外洩並流入該河河口附近。海流沿著海岸由南朝北流,如右圖。圖中甲、乙、丙、丁四處,何地的雌蚵螺產生雄性生殖器的機會最大?(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81,命題說明,領域內整合題能指標:6-4-2-2依現有理論,運用演繹推理,推斷應發生的事。測驗內容:510-4c 了解生態穩定的意義和造成生態系不平衡的原因。說明:題組(選文)設計以環境議題為基礎,綜合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知識及文中資絡料用以

32、評量學生是否能推斷新事物(環境荷爾蒙)的特性,及做出合理的推論。,82,應用/解釋示例_3,電鍋正在煮飯,辰辰把雞肉放進烤箱,啟動烤箱的瞬間,廚房的電燈熄了,電鍋、烤箱也沒有電了,經檢查發現總電源的無熔絲開關跳開了,下列何者為啟動烤箱瞬間造成停電的原因?(A)流經無熔絲開關的電流變大(B)流經電鍋的電流變大(C)總電源的電壓變大(D)總電源得電壓變小,83,了解/解釋示例_4,汽水開罐後產生大量的氣泡,有關此現象的推論,下列何者不適當?(A)此氣泡主要是二氧化碳(B)此氣泡因受外界壓力擠壓而逸出(C)開瓶前,瓶內氣體壓力大於外界壓力(D)開瓶後,氣體溶解度減少,84,命題說明,領域內整合題能指

33、標:2-4-4-2 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測驗內容:224-4b 能了解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以及濃度(百分濃度)的意義與日常生活的應用(例如製作泡菜、衣物洗滌與去漬),並藉由實驗了解飽和溶液的意義與配製。,85,3.應用,應用:運用程序以表現表現動作(熟悉或熟練)或解決問題(不熟悉)應用的認知歷程包括執行(Executing)和實行(Implementing)。,86,3.應用-3.1執行,執行:執行例行的程序於熟悉的工作(程序性知識)如:運算,解方程式,87,應用/執行示例_1,安心牌瓶裝礦泉水的體積約為600mL,其中所含的分子數與下列哪一式所得的數值最接近?(A)(18/6

34、00)61023(B)(600/18)61023(C)(18/600)1023(D)(600/18)1023,88,應用/執行示例_2,已知常溫下100克水最多只能溶解36克食鹽,小嬋稱取20克食鹽置於杯子內,再加100克水入此杯中,攪拌至完全溶解時,此杯中食鹽水的重量百分濃度為下列何者?(A)20/100100%(B)20/(10020)100%(C)20/(10020)100%(D)(3620)/100100%,89,應用/執行示例_3,甘胺酸的分子式為C2H5O2N,則下列何者是0.5莫耳甘胺酸中所含元素的質量?(原子量:C12,H1,O16,N14)(A)氧32克(B)氮14克(C)碳

35、12克(D)氫5克,90,應用/執行示例_4,如圖所示,在同一水平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同時作用在原本靜止於光滑水平面的甲物體。有關甲物體受這兩個力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合力大小為7牛頓(B)合力的作用無法使甲物體的動能增加(C)甲物體從A移動到B,合力對它作功為15焦耳(D)甲物體從A移動到B,做向右為1公尺/秒的等速度運動,91,3.應用-3.2實行,實行:將概念化的知識(理論模式或結構)應用到情境或事例,92,應用/實行示例_1,以下是大豐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對於各成員的飲食建議,何者最適當?(A)大豐體重超過標準20%以上,不可吃含澱粉及油脂的食物(B)爺爺有高血壓的症狀

36、,應減少攝取含高血脂的食物(C)姊姊懷孕6個月,應多多進補,並多喝一些補酒(D)妹妹正值青春期,只宜食用高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93,應用/實行示例_2,某日,小明全家要到淡水的紅樹林,觀察退潮時招潮蟹、彈塗魚等生物的活動情形。從報上得知當日潮汐預報,如下表,小明應選在下列哪一個時間到達比較適合?(A)凌晨一時(B)上午十時(C)下午一時(D)下午四時,94,4.分析,分析:將材料打散成不同的組織成分,並提出成分間與整體結構間的關聯性。應用的認知歷程包括辨別(differentiating)、組織(organizing)和歸因(attributing)。,95,4.分析-4.1辨別,辨別:從整

37、體結構中區分重要和不重要的部分,96,分析/辨別示例_1,辨別下列何種物質的燃燒產物溶於純水後,會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A)鎂帶(B)硫粉(C)鈉粒(D)氫氣,97,分析/辨別示例_2,小美買了一盒真珠粉,懷疑裡面可能摻了澱粉。她可利用下列何種試劑檢測?(A)碘液(B)本氏液(C)亞甲藍液(D)氯化亞鈷溶液,98,命題說明,日常生活題能指標:6-4-5-1能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設測驗內容:218-4c 認識實驗中各種不同的變化(三態、沉澱、顏色與溫度的變化)。,99,分析/辨別示例_3,欲將沙粒與食鹽的混合物分開,按下列步驟操作,哪一個步驟是應用物質顆粒大小的概念而操作的?(A)步驟甲:加適量水

38、溶解混合物(B)步驟乙:以濾紙過濾水溶液(C)步驟丙:加熱濾液(D)步驟丁:冷卻濾液,100,分析/辨別示例_4,浩文測試一種無色水溶液。當加入酚酞指示劑時水溶液呈無色,放入大理石則產生氣泡。下列何者最可能為此水溶液中所含的溶質?()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氯化氫()氯化鈉,101,分析/辨別示例_5,汽車發生事故時,除了碰撞的傷害,也有產生燃燒爆炸的危險。基於安全的考量,汽車常加裝安全氣囊以保護汽車上的人,安全氣囊被啟動時,氣囊內迅速被充入下列哪一種氣體?(A)氮氣(B)氫氣(C)氧氣(D)氨氣,102,分析/辨別示例_6,如圖(七),在水循環的過程中,水氣凝結成液態水主要發生在那一個階段?

39、(A)降雨(B)蒸發(C)降雪(D)成雲,103,4.分析-4.2組織,組織:建立系統性和連貫性的要素的連結,104,分析/組織示例_1,自然界的碳元素在大氣、陸地、海洋和生物間不停的循環,其主要路徑如圖所示。,105,分析/組織示例_1_1,C6H12O6+6O26CO2+6H2O可用來表示圖中哪一路徑的化學反應?(A)途徑甲(B)途徑乙(C)途徑丙(D)途徑丁,106,分析/組織示例_1_2,根據圖,下列何種化學反應可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A)燃燒化石燃料(B)植物的光合作用(C)動物的呼吸作用(D)細菌分解有機物,107,4.分析-4.3歸因,歸因:確定溝通(文章、資料)材料中,隱含的

40、觀點、偏見、價值觀和意圖,108,分析/歸因示例_1,鉛是熔點低(327)、密度高的金屬,不易與水反應;不溶於濃度80%以下的硫酸溶液中,這是由於表面生成不溶的硫酸鉛所致。鉛的應用範圍很廣:40%用於製造蓄電池,20%作為汽油添加劑,12%用於建築材料。鉛加入其他金屬製成低熔點的合金,用於焊接金屬或維護電路安全;蓄電池的兩極分別為鉛及二氧化鉛,放電後生成硫酸鉛固體;白色的碳酸鉛可作為油漆的顏料;四乙基鉛則被加入汽油中,用來降低汽車引擎的震爆程度,經燃燒後形成的鉛化合物隨著廢氣一起排出。,109,鉛或鉛化合物會隨空氣、食物或飲水進入人體,被人體吸收的鉛約有90%蓄積於骨骼,鉛在骨髓中會抑制紅血球

41、的合成,造成貧血;在腎臟中,會造成腎水踵;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更會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懷孕的婦女吸收過量的鉛,可能造成新生兒智能發育遲緩;成人血液中的鉛含量達0.60.8毫克/升時,就會出現頭痛、疲乏、記憶力減退、食慾不振、腹痛等症狀;幼兒血液中的鉛含量達0.6毫克/升時,即會出現智能和骨骼發育的障礙。,分析/歸因示例_1,110,分析/歸因示例_1_1,根據鉛的性質,下列各項物品使用鉛或加入鉛來製造,何者最不適當?(A)可以用鉛作為製造低濃度硫酸的容器(B)汽車用的鉛蓄電池其外殼以鉛來製造(C)加入鉛來製造保護電器的保險絲(D)加入鉛來製造焊接金屬的焊接劑,111,分析/歸因示例_1_2,下

42、列那一種鉛化合物的使用,所造成大氣之鉛污染範圍最大?(A)碳酸鉛(B)硫酸鉛(C)四乙基鉛(D)二氧化鉛,112,分析/歸因示例_1_3,有關鉛污染對人體影響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鉛只傷害人體之中樞神經系統(B)鉛可經臍帶由母體進入胎兒體內(C)鉛只能由消化系統進入成人體內(D)鉛在人體內會促進紅血球的合成,113,分析/歸因示例_2,氫在氧中點火就會燃燒,產生熱量,其產物並不像燃燒煤 和石油一樣,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是一種乾淨的能源。現代科學家更設計了一種電池,利用氫和氧直接來發電,其裝置如圖(二十四)。這種電池是用表面覆有特殊金屬的碳棒作為電極,氫氧化鉀作為電解液,將氫和氧分別通入負

43、極和正極,藉著特殊金屬的幫助,將氣體吸附在碳棒表面,產生反應即可放電。放電時,電池的總反應與氫燃燒的反應相同。這種電池稱為氫氣燃料電池,在25下可產生0.75伏特的電壓,其能量轉換的效率非常高,但是由於造價昂貴,所以目前未能普及。,114,分析/歸因示例_2_1,氫是一種乾淨的能源,不會造成空氣污染,下列敘述何者為其主要原因?(A)氫為易燃性氣體(B)氫燃燒產物為水(C)氫是最輕的元素(D)氫會被碳棒吸附,115,分析/歸因示例_3,甲烷和乙烷的分子結構如圖(二 十五)所示,圖中一個氫原子可被一個氯原子(Cl)或氟原子(F)取代,若將甲烷或乙烷分子中的氫原子換成氟原子或氯原子,就形成氟氯碳化合

44、物。這類化合物有好幾種,常以CFC來代表。常溫常壓下CFC大多是易揮發的液體,具有無毒無臭、性質安定、不易燃燒的特點,適於作冰箱或冷氣機的冷媒、噴霧器的推進劑、製造軟性塑膠的發泡劑及清理電子零件的洗潔劑。這些產品使用後若沒有適當的處理,很容易讓CFC擴散到大氣中。它在對流層內幾乎不會被分解,可以慢慢的上升到平流層。在平流層中由於高能輻射線的照射,使CFC分解而釋放出一個氯原子,此氯原子可與臭氧分子(O3)反應生成(O2),已反應的氯原子又可再生,重複與其他臭氧分子反應。經一連串反應後,一個CFC分子甚至可以使十萬個臭氧分子產生反應。因此為了使臭氧層不會繼續被破壞,先進國家已協議禁用CFC。【註

45、】離地面約10公里以下的大氣層為對流層,對流層之上到離地面約50公里之間的大氣層為平流層。,116,分析/歸因示例_3_1,文中提到CFC可作冷媒、噴霧推進劑、發泡劑及洗潔劑等用途,此與CFC的何項性質無關?(A)無毒無臭(B)容易液化和揮發(C)安定不易燃燒(D)遇高能輻射線容易分解,117,分析/歸因示例_3_2,大量使用CFC,最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為下列何者?(A)使地面的紫外線指數增加(B)照光分解產生有毒的氟化物(C)使人呼吸的氧濃度增加而造成身體不適(D)產生大量的氯氣造成居家環境的空氣污染,118,分析/歸因示例_3_3,一個CFC分子甚至可使十萬個臭氧分子反應生成氧分子,下列何

46、者為其主要原因?(A)一個CFC分子分解一次可產生許多氯原子(B)一個CFC分子可與許多個臭氧分子直接反應(C)一個CFC分子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可重複與許多臭氧分子反應(D)一個CFC分子與一個臭氧分子反應產生許多活性大的氧原子,119,5.評鑑,評鑑:學生根據歸準或標準進行判斷,這些規準通常是品質、有效、效率和一致性。評鑑的認知歷程包括檢查(checking)、評論(critiquing)。,120,5.評鑑-5.1檢查,檢查:測試操作過程或產品與內在標準的不一致性或錯誤。,121,評鑑/檢查示例_1,下列那一種科技高度而不當的發展會對人類帶來最大的危害?(A)研發效果強大的抗生素(B)運用基

47、因複製增進人類優生學進展(C)研發各種能源資源取代漸漸缺乏的能源(D)設計更多功能的衛星,加強通訊與國防功能,122,評鑑/檢查示例_2,下列有關核能發電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核燃料可產生比同質量的煤或石油更多的能量(B)核電廠的反應爐須使用能阻擋放射線的圍阻體來遮蔽(C)核燃料中具放射性的原子經核反應後,變成不具放射性的原子(D)為了抽取大量水以冷卻發電機組,核電廠常建立於海邊或河邊,123,5.評鑑-5.2評論,評論:基於外在的歸準或標準判斷一個產品或操作過程,124,評鑑/評論示例_1,做完一個實驗或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寫一個簡短摘要或總評。摘要中陳述此一事件的主旨、探討方法、結果

48、、結論的可信度及可能的應用等。總評中陳述此一事件的主旨、探討方法、結果外,特別評估方法的好壞、資料的可信度及可以改進的建議。,125,評鑑/評論示例_2,小彤研究擺的運動時,其實驗數據如表(八)。假設擺動週期與擺長、擺錘質量及擺角等因素有關,根據下表資料,可證實下列何者推論?(A)擺動週期與擺長無關(B)擺動週期與擺錘質量無關(C)擺角介於2。5。時,擺動週期與擺角無關(D)擺動週期與擺長、擺錘質量及擺角皆無關,126,6.創造,創造:將要素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協調或具功能的整體。共分三類別,分別屬於達成的三階段:問題描述、如何解決的計劃、如何解決的執行。創造的認知歷程包括產生(generating)、計劃(planning)和製作(producing)。,127,6.創造-6.1產生,產生(通則化):再呈現問題並達成符合某些規準的多種選擇方向或假設。,128,6.創造-6.2計劃,計劃:計劃一個符合問題歸準的解決方法,129,6.創造-6.3製作,製作:執行一個計劃或創造一個產品,而得以解決(符合某些特徵的)問題,130,創造/計劃&製作示例,假如想測量物體所受的浮力和它浸在水中的體積的關係,你能設計一個實驗嗎?你需要什麼器材?打算怎麼做?,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