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研究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研究报告.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环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研究综述,循环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研究综述,一.前言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三.循环农业概念 四.循环农业的评价体系五.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六.对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一.前言,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型机械化设备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以及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农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就引起了人们对现代农业的深刻反思,学者们试图找到一条能够改善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污染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现代循环农业思想应运而生。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
2、基础薄弱。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够永续利用。这就要深刻理解循环农业的概念、原则及其发展模式。,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现代循环农业的思想萌芽直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影响。20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等。这些农业方式都是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
3、、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都可以被看作是“循环农业”。,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展开。(1)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2)卡伦堡模式工业园区模式。(3)德国DSD模式社会层面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4)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国内“循环农业”一词首先由陈德敏提出。他认为,根据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和中国的实际国情,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借鉴循环经济在工业发展中取得的经验,我国农业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应该向循环农业发展。吴天马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他
4、认为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技术措施。宣亚南等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建设融为一体,认为循环型农业是农业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国循环农业的模式,1从营养链条角度分析 1.1种植业自身循环模式。1.2种养循环模式。1.3农村生产生活循环模式。1.4农工商循环模式。2从循环的空间范围角度分析 2.1农业家庭循环模式2.2农业园区循环模式。2.3农业城乡循环模式。,三.循环农业概念,循环农业就是既要满足当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又要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农业发展能力;既要保持农业适度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持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
5、优化,从而达到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循环农业的核心理念是把传统“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单环式”的线性农业,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向多环式”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农业综合模式。循环农业可以概括为“三R”农业,即实现资源的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Reduce)的农业。,四.循环农业运行状态评价体系,可采用技术贡献增长率、智力性资源消耗、污染治理率、能值货币比率和节约指数等指标对循环农业运行状态进行评价。4.1技术贡献增长率应高于资源消耗的增长率循环农业是结构更为复杂而适度增长的经济。它不以更多的资源消耗来
6、实现,而是以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创新来完成,所以实现循环农业的经济适度增长条件应为:技术贡献增长率大于资源消耗的增长率。,4.2智力性资源消耗应高于物质性消耗有的学者提出用产生同样的经济价值时,精神资源与物质资源的配置来衡量循环经济的程度,即知识和信息为形式的消耗越是大于能源和材料消耗,农业生态环境就越安全。4.3提高污染治理量应不小于污染物排放量循环农业是一个耗散系统,不可能实现完全封闭的循环,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达不到100%,耗散的结果使系统熵增大,若维持系统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地输入负熵流。,4.4降低环境负荷率和能值货币比率发展循环农业会降低农业系统的环境负荷率和能值货币比率。经济系统中
7、能值利用强度对环境系统的压力,引起环境系统恶化和衰退的高环境负荷率,主要是农业生产中过度利用本地非更新资源如来自石油、煤炭的发电等,造成农业生态系统外界大量的能值输入所致。4.5降低节约指数,提高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节约指数也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强度或污染物排放强度与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比值的加权平均值。当节约指数 1时,说明该国或地区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低于世界及全国的水平;当节约指数1时,说明该国或地区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高于世界及全国的水平。,4.6综合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循环农业的最终效果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三大效益的比重是不同的。
8、在传统经济的区域待开发阶段,生态效益大于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工业化初期的区域成长阶段,以经济效益为主并迅速上升,到全面工业化的区域成熟期,经济效益减速增长,而社会和生态效益加速上升。,五.我国目前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5.1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 我国的循环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对循环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只注重投资项目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重视不够,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也不够,使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流失,而最终形成循环农业是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的误区。5.2政策少、资金缺 当前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少,缺乏有利于循环农业发
9、展的良好环境。治理污染,综合利用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有较多资金的投入。目前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认识不到位等原因,还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支持和发展循环农业。,5.3理论实践刚起步、对路技术少 我国的循环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成熟对路的循环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少,发展规模小,在农业中的比重较小。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依托,不断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在强调和实施3R 原则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领域、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需要有多种对路的技术,但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成熟对路的技术更少,还不能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要求。5.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差、组织化程度低 农村劳动力受文化素质的影响
10、,存在着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的能力较差的现象,而且市场适应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易受传统观念和现有条件束缚,往往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忽视市场的需求,盲目生产,由此造成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对农业资源进行掠夺性使用,生产效率较低,制约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六.对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6.1建立多位一体的循环农业持续投入体系发展循环农业应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投入聚合体,它既包括各级政府、集体和农户,也包括信贷、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社会个人等。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投入应向科技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倾斜;加强农业技术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环境的治理以及节约型管理
11、培训;把政府投入的重点放在循环农业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中;建立谁经营,谁投资,谁主管,谁受益的投资运行机制。,6.2实施循环农业和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在生态村建设的同时,政府的农业部门应进行农业循环程度的评价和生态考核,把循环经济的投入、运行状态和效果等指标充实到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中,发挥信息反馈激励作用,推动农村每个经济主体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政府要实施农业综合公共预警抗灾应急行动,为生态安全常态建设积累经验;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安全评价,加强农业生态安全体系的职能建设;大力开展以农村为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为新农村建设搭建政府服务的平台。,
12、6.3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在我国北方已形成了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渭北高原区开发了“果、沼、畜、草、水”模式;在南方桑基鱼塘成果的基础上,已发展了多种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如粮果茶、粮蔬果、粮果茶蔬等;许多地方实行了农林牧、农林果或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园模式以及项目+农户型、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区域型循环经济模式等,实现了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再利用环节(田间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消费农业再生资源田间)的最优化。,参考文献,1 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经济师,2002,(11):8-
13、92 陈红兵,卢进登,赵丽娅等.循环农业的由来及发展现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65-693 黄涛,陈文俊.论循环农业的技术构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3):34-35.4 赵金龙,何玲.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6-1767.5 史小红.循环农业及发展模式.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4):99-102.6 王钧.循环农业初论.江南论坛,2005(2):18-19.7 何玲,刘秀娟.循环农业运行状态评价体系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802-2803.8 戴丽.云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86-919 谷曼.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07,(2):8-1210 谷曼.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简析.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68-6369,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