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762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第二节 什么是心理异常 第三节 常见的心理障碍,2,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绪和意识行为方面的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3,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需要参考一定的标准,但国内外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而这些标准也不尽相同。(一)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心理健康标准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的“经典十条”;奥尔波特“成熟者”模式;4.弗姆的“创发者”模式;.坎布斯的“四种特质”;6.舒茨的心理健康标准,4,1.国际心理卫生大

2、会关于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心理健康的标志,即: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5,(一)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心理健康标准2.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的“经典十条”充分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恰当评价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有自知之明;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表达、宣泄和控制情绪;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6,

3、(二)我国台湾地区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台湾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力图把西方学者的经典研究用中国文化来表达,在心理健康中国化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7,1.王钟和等人1979年提出的心理健康的9项标准 幸福感。和谐,即内在情绪平衡,记忆欲望和环境之间协调。自尊感,包括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个人成长,即潜能充分发展,是自我实现的人。个人成熟,就是个人发展达到了该年龄应有的行为。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保持与环境良好接触,生活于现实生活中,免于疏离感。有效适应环境,即能面对问题做理性思考,有效解决。从环境中自我独立,即独立自主

4、,自由而自律。,8,2.台湾心理健康专家黄坚厚于1976年提出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他通常是乐于工作的。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9,(三)中国大陆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许又新三标准论(1)体验标准,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主要是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两项。,10,1.许又新三标准论。(2)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的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主要是工作及学习效率

5、高和人际关系和谐两项。(3)发展标准,是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11,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12,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

6、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13,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5)心理活动耐受力。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14,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8)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识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7、15,2.郭念锋十标准论。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9)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10)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适应下来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16,3.马建青七标准论。马建青(1992)从临床表现方面考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条基本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4)人际关系和谐;(5)能动地适应环境;(6)保持人格完整;(7)符合

8、年龄特征。,17,孔屏心理健康的八标准论: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考试),18,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1.精神医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清除心理疾患为目标,采取心理治疗方法,以特定的场所和专职的心理治疗师,解决求助者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其基本技法有:精神分析治疗法、存在主义治疗法、格式塔治疗法、行为主义治疗法、认知治疗法、现实治疗法等。,19,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2.社会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改善心理障

9、碍和行为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性为目标,采用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的社会学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技法有:放松治疗法、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认知行为矫正等。,20,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3.教育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自我的潜能发展为目标,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心理辅导和心理预防相结合,立足教育,重在指导。使个人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21,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4.心理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运用心理咨询技巧探讨个人的心理问题,以解决或消除

10、具体的心理问题为目标,采用专门心理咨询促进心理发展及预防心理异常。,22,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5.整合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发展健全人格为目标,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创造适宜的教育干预环境,设计有效的教育策略达到生理心理社会教育诸多模式综合,作用协调。整合模式要做到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差异相结合;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尊重、理解和真诚与威严相结合;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辅导与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23,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要保持并促进心理健康需要多种模式相结合,在遵循基本的道

11、德法律原则下,以一种模式为主导,综合运用多种模式方法进行心理卫生工作是最恰当的。,24,复习提问:1.心理健康的八标准论的内容是什么?2.樊富珉关于心理健康的五种模式是什么?,25,1.心理健康的八标准论的内容 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2.樊富珉关于心理健康的五种模式精神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整合模式,26,第二节 什么是心理异常 了解了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但是我们却无法判断这个人是否达到了异常心理状态,这样以来,

12、还需要我们了解心理异常的概念以及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和原则。,27,一、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 李心天(1991)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为以下几种:1.从统计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例如智商在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28,2.从文化人类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行为的标准不同,在某一文化下是异常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下却属于正常的行为,这一观点被称之为“文化相对论”,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被认为是与神交流信息的方式;以前曾经对同性恋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被认为是异

13、常心理,现如今,学术界却对这种现象越来越宽容,甚至将其从疾病分类中剔除。,29,3.从社会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带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于身体的、政治的、经济的破坏,触犯了社会准则,如果有明确的动机,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动机不明确,就被认为是异常。,30,4.从精神医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例如幻觉、错觉、性欲倒错这些古怪的心理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31,5.从认知心理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根据个体的言语信息(诉说为情绪低落,或紧张不安)或非言语信息(面部表情,形体表现),推断

14、个体有着和以前不一样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即为心理异常的表现。,32,二、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一)常识性的区分 由于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判断标准,所以非专业人员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依然是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尽管这种做法不太科学,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33,1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心理正常的人言谈、思想和行为符合逻辑和社会标准,而心理异常的人言谈、思想和行为往往怪诞异常。,34,案例:一名高三在读学生,她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可是她在高考前三个月突然不去上学了,无论家人怎么劝说都没用,甚至一劝她,她就以更高的声音(比如唱歌、读文章)盖过劝说的声音,她的班主任老师也专程来家劝说她,可是老师

15、说了整整两个小时,她都没有反映,两个小时一言未发,老师的劝说甚至起了反作用,老师走后,她变得更加奇怪,连家里人都躲着不见,而且老是作一些比较傻的动作,比如吐舌头、傻笑,更是宣称所有人都是她的敌人。案例中的学生,言谈举止离奇古怪,我们有理由怀疑她的心理已经出现异常。,35,2.有无过度或与事实相反的情绪反应 人是感情动物,自然有喜、怒、哀、乐、忧等情绪的变化。但心理正常的人,其情绪反应适度,而且与事件本身表达的情感反应一致,则易于被大部分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心理异常的人,情绪反应过度,或者兴奋异常,手舞足蹈,语速快而缺乏逻辑;或者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厌世,有强烈的无望感和绝望感,令大多数人难以

16、理解和接受。另外,当一个人对高兴的事情却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对悲伤的事情表现出高兴的情绪,我们就应该怀疑这样的人心理出现了异常。,36,3.自身生活功能是否完整 一个人怕与他人的目光相对,为此而不敢见人;又如,一个人,由于他的耳朵长的比别人大一些,所以他不允许别人摸耳朵,他认为别人摸耳朵,就是讽刺他,为此常常与别人吵架。你碰到这样的人,也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定他的行为偏离了正常轨道。,37,4.是否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心理正常的人,不会无辜地骚扰他人、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而心理异常的人会没有任何缘由地骚扰他人,比如不顾劝阻地打骚扰电话、搞恶作剧等。,38,(二)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

17、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1.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根据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便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疾病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患。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他们深信心理障碍病人的脑部应有病理过程存在。有些目前未能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的心理障碍,可能在将来会发现更精细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认为这种病理变化的存在才是心理正常与异常划分的可靠根据。医学标准使心理障碍纳入了医学范畴,对心理障碍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标准也比较客观,十分重视物理、化学检查和心

18、理生理测定,许多医学的概念现在仍为心理障碍学所采用。,39,2.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对于人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显示常态分布,其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段则被视为“异常”。因此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显然这里“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所谓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以统计数据为依据。这与许多心理测验方法的判定是相同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也便于比较,操作也简便易行,因此,受到很多人欢迎,但这种标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

19、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但很少被人认为是病态。再者,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成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所以,统计学标准也不是普遍适用的。,40,3.内省经验标准 这里的内省经验标准指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病人的主观体验,即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或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需要寻求他人支持和帮助。其二是从观察者而言,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望、问、切)。当然这种判断具有很多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但由于接受过专业训练以及通过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观察者们也形成

20、了大致的评判标准,故对大多数心理障碍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而对少数病人仍可能有分歧,甚至截然相反。,41,4.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着生理心理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需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不适应现象,则认为人有心理障碍。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行为的社会常模比较而言的。,42,三、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郭念锋(1986)认为具体标准一时难于确定,但

21、基本原则是可以说清楚的。为此,从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定义出发,明确提出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理解心理正常与异常应从心理活动本身的特点去考虑:,43,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案例分析:一初三女生,住校。因为在宿舍经常听到同学骂她不要脸,无法忍受,遂要求走读。其家离学校足有15公里路。但回家住宿后,该生仍然坚持说有同学半夜在窗外骂她不要脸,后经父亲证实确无此事,但该生坚信不疑。父亲怀疑她精神出了问题,于是带她找某心理专家咨询。咨询期间,该生一直在强调她在来省城的长途汽车上都听到同学骂她不要脸,在咨询师的咨询室里也能

22、听到同学骂她的声音。咨询师问该生:“我怎么没有听到呢?”该生回答说:“你当然听不到,因为你大脑里没有脑电波,而我有。”,44,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相反,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态。典型的强

23、迫性神经症,也可以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45,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没有明显外界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土如金,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

24、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46,根据以上三原则,判断以下案例中的来访者的心理是否正常,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案例1:某男,22岁,由父母陪同前来,系独生子。该青年仪容及衣服服饰正常,入座后说自己主要是情绪不好,后悔以往学习不努力,现在只是个专科生。回忆小学及初中学习都很优秀,升入高中后,不适应寄宿生活,也未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高中毕业考入一所大专,由于不是自己的理想大学,学习无动力,心烦意乱,只好上网打发日子。近半年来,上床迟迟不能入睡。家长虽然自小宠爱自己,但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感受,说不到心里去,因此向他们发脾气。自己开始不愿来,是因为自卑,见到心理咨询师后,觉得也很愿意

25、请咨询师帮助走出困境。,47,案例2:某男性,12岁。自小受循规蹈矩和“很传统”的父亲的教育,要求自己当一个好孩子。上课时遵照老师的要求将双手放到课桌上,自己克制尽量不变换姿势;见到姐姐穿的衣服“露脐”,批评她“这样不文明,会污染环境”;控制自己“不看女孩子的胳膊”,怕学成“坏孩子”。自去年开始每次洗手都反复数十遍,晚上入睡还要下床反复检查煤气气阀和自来水阀是否关闭。自己虽然知道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地要反复做。,48,案例3:某女性,22岁,初中文化,待业。来访者5岁时,父母因有外遇和母亲离婚。母亲再次结婚后,跟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家庭基本和睦。自幼学习很好,老师也很喜欢。初中时,老师很喜

26、欢她,做社会工作也很积极。有一次打扫卫生,有一堆土没有人收,老师错怪是她的责任,批评了她,当时觉得很委屈,哭了一场,但此事没和任何人讲,只是闷在心里。不久,和老师的关系不太好了,觉得班里的同学也躲着自己。后来突然闻到自己的脚有一种怪味。心想,可能是别人感觉到我的脚有怪味而不愿意与自己接近。去医院治疗,咨询师说是心理作用,脚没有任何病。自己不甘心,上街买各种药洗脚,但自己还是能闻到脚的怪味。现在待业,几次别人介绍工作也不敢去。因为怕自己的脚有气味影响别人,招致别人的讨厌。,49,第三节:常见的心理障碍 就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的人极少求助于心理咨询,他们虽然在生活中也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但他们靠自己

27、的力量完全可以解决。而心理异常属于精神疾病范畴,心理异常患者应该介入精神科医生的治疗,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对象。所以,求助于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大多数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之间的人,即心理不健康者,其中最常见的是一些典型的神经症患者。所以,本节重点介绍各种神经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病因。,50,一、焦虑性神经症(一)具体临床表现 1.惊恐发作即急性焦虑症 焦虑严重的突发状态;频死感;躯体症状明显,往医院急诊室跑,医学检查一切正常。患者觉得行将死亡,或奔走、惊叫、四处呼救、伴胸闷、心跳过速、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头疼、头昏、眩晕、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出汗、心惊肉跳、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等植物

28、神经症状。惊恐发作起病急,终止也快,一般历时520分钟,可反复发作。,51,一、焦虑性神经症(一)具体临床表现 2.广泛性焦虑 持续的焦虑状态,不安伴恐惧,但不明白自己怕什么,没有具体的情景存在;心情不好,惶惶如热锅上的蚂蚁;吃不好玩不好睡不好,患者感到难以忍受,但又无法摆脱,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紧张和过分警惕。,52,(二)诊断依据何薇、王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一书中认为,诊断焦虑性神经症时应要参考以下标准:1.在过去六个月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对某些事件和活动过度担心 2.个体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 3.焦虑和担心与下面六个症状中的三个相联系,某些症状在过去六个月中经常出现(注意:在儿童中,只要

29、有一个下述症状就可以了)。坐立不安或者感到心悬在半空;容易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内心一片空白;易激惹,易紧张;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或不踏实。,53,4.焦虑和担心的内容不是其他障碍的特征内容也就是说焦虑和担心的内容,不是关于被细菌感染(强迫症)、惊恐发作(惊恐症),当众出丑(社交恐怖症)、长胖(神经性厌症)、严重疾病(疑病症)等。5.焦虑、担心和躯体症给个体的社交、工作和其他方面造成的临床显著意义的困难。,54,诊断时,应注意焦虑症与以下几种情况的区别:1.躯体疾病所致焦虑:躯体疾病伴发焦虑可见于甲状腺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类惊恐发作可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癫痫等。因此,必须进行相应

30、得神经生理检查,避免误诊。2.药源性焦虑:许多药物在中毒、戒断或长期使用后可导致焦虑症。如苯丙氨、可卡因等长期使用,均可能产生焦虑,应依据服药史进行鉴别。,55,3.恐怖症性焦虑。恐怖症也常常伴随焦虑体验,但恐怖症性焦虑有明确的焦虑对象,比如面对具体的人物、场景时产生焦虑情绪,但焦虑性神经症没有明确的焦虑对象。4.精神疾病所致焦虑: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均可伴发焦虑症或惊恐发作。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焦虑时,只要发现精神分裂症症状,就不应考虑焦虑症的诊断。当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主次分不清楚时,首先考虑抑郁症的诊断,以免延误抑郁症的治疗而发生自杀等不良后果。其他神经症伴发焦虑时,焦虑症状

31、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56,(三)病因1先天因素 遗传因素在焦虑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焦虑倾向的个体在受到精神刺激时易产生病理性的焦虑。焦虑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遗传度约为30%,且某些专家认为这不是家庭和环境因素的影响。,57,(三)病因2.个体因素 有人认为,焦虑症患者在病前存在焦虑性格,即易激惹、易焦虑、自信心不足、缺乏安全感。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在婴幼儿、少年时期,如因受精神刺激而有过强烈或深刻的情绪反映,继而又被压抑下去,在成年后就可能成为某些特殊焦虑的原因。有人认为,个性内向和追求完美的人更易于产生焦虑症,因为个性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追求完美的

32、人总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体验到焦虑情绪。,58,(三)病因3.环境因素 首先是家庭环境,父母有一方存在严重的焦虑情绪,经常无端地担心一些事情发生;家庭居住环境过于狭窄和嘈杂;父母感情不和睦,家庭战争不断。这些因素都会诱发个体的焦虑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易导致个体形成焦虑性人格。其次是学校环境,个体因为在学校里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关注,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在同伴中经常无辜受到欺负,因而对上学容易产生焦虑。,59,二、强迫性神经症(一)具体临床表现 1.强迫性思维的临床表现:(1)强迫性穷思竭虑。(2)强迫性怀疑。(3)强迫性对立观念。(4)强迫性意向。,60,

33、2.强迫行为的临床表现:(1)强迫性仪式动作(2)强迫性洗涤(3)强迫性询问(4)强迫性计数,61,(二)诊断依据 1.以强迫症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下述症状之一:(1)以强迫观念为主的临床表现,包括强迫观念、强迫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2)以强化动作为主,表现为反复洗涤、反复核对、反复检查、反复询问或其他反复的仪式性动作等。2.严重影响到个体的现实生活,如体力消耗,上班老迟到等;,62,3内心产生痛苦体验,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4.持续3、5年以上;通过摄入性谈话排除精神病性。同时,在临床上,还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的区别:(1)精神分裂症(2)抑郁症(3)器质性疾病,63,(三

34、)病因1.遗传因素 家族调查发现,约有5%7%的强迫症患者的父母也患有该症,远比普通人群高。,64,(三)病因2.个体因素 人的个性特点与强迫症的产生有一定关系。有许多学者报告,约有1/31/2的强迫症患者的病前个性属强迫型。有人将强迫型人格分成两种类型:多疑虑,缺乏决断力,遇事犹豫不决,类似轻微的强迫症。固执、倔强、易激动、脾气坏,缺乏决断力。这两种类型都具善良、注重细节、求准确、爱整洁的共同点。第一种人做事缓慢,迟疑不决。后一种人固执求全。,65,(三)病因3.环境因素 强迫人格的形成除与遗传和个体因素有关外,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具有强迫个性的父母对患者有着潜移默化

35、的影响。对儿童的教育不当,如过分苛求,对生活制度的过于刻板化要求,使他们形成遇事谨小慎微、遇事忧柔寡断,过分琐碎细致。务求一丝不苟,十全十美,事前反复推敲,事后后悔自责。在与人交往中过分严肃、古板、固执。在生活上过分强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均要求井井有条,甚至书橱内的书,抽屉内物品,衣柜里的衣服都要求排列整齐有净,干干净净。看上去做事认真、心细。为此经常需花费时间整理,而影响其他工作的完成和个人的休息。另外,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能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势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66,三、恐怖性神经症(一)具体临床表现 1.社交恐

36、怖。2.单一性恐怖症。3.广场恐怖。4.旷野恐怖。,67,(二)诊断依据 1.对某些客观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常常伴有显著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慌、脸红、出汗、颤抖等。这些构成病人就医时诉述的主要内容 3.对所恐怖的处境存在回避行为,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 4.知道恐怖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68,对于恐怖症,首先要了解健康人与恐怖症患者的区别。因为健康的人也会产生恐怖反应。但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健康的人会面对现实,而恐怖症患者则回避现实。例如:做同样一份工作,工作收入对个体来说非常重要,选择2楼工作只能挣1000元,选择10楼工作却能挣20

37、00元。健康的人会选择10楼工作,而恐怖症患者则会选择2楼工作。,69,在临床上,要注意恐怖症和其他疾病的区别:1.焦虑症。焦虑症和恐怖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恐怖症的焦虑是由特定的物体或处境所产生的,为了减轻焦虑,恐怖症患者往往都存在回避行为。而焦虑症的焦虑则是没有明确的焦虑客体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2.强迫症。强迫症可因恐惧而生,也可以恐惧为外在体现,但强迫性恐怖是患者害怕自己会丧失理智和时空,而恐怖症患者害怕的则是外在的客体或处境。,70,3.疑病症。疑病症是以过分关注自身的健康,不切实际地解释躯体征象或感觉异常,并深信患有严重疾病,而以恐惧不安为特点。患者害怕自身患

38、有严重躯体疾病而反复就医,反复要求进行医学检查。而恐怖症患者有对可疑病人甚至医院的回避行为,不要求进行检查,也不诉述所惧怕的疾病的身体症状。4.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分裂症急性发病时,有时以突然产生恐怖为前驱症状,但其特征性症状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出现。,71,(三)病因 1.遗传因素。Slater等报道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官能症,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该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某些恐怖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怖症患者,约2/3的生物源亲属患有相同疾病。这类患者对恐怖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与一般的恐怖症患者不同,他们表现为心动过缓

39、而不是心动过速,易发生晕厥。,72,(三)病因 2.个体因素。患者在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某些研究发现,社会恐惧症患者出现恐惧症状时,血浆肾上腺水平生高。如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就提示本病患者可能是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失调。,73,(三)病因 3.社会因素。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怖症的发生机理,认为恐怖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这也是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

40、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恐怖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焦虑的象征作用和取代作用的结果。,74,四、癔病性神经症(一)具体临床表现 1.躯体障碍(1)感觉障碍(2)运动障碍 2.心理障碍(1)情感爆发(2)癔症性朦胧状态(3)心因性遗忘(4)神游症(5)癔症性身分障碍(6)癔症性假性痴呆(7)癔症性木僵,75,(二)诊断依据癔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急剧或持久的精神紧张刺激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2.大多数病人具有癔症性格特征,可因联想到初次发病时的情景而引起发病。3.症状多种多样,但情感爆发及精神发作

41、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并有表演、夸张的特点;其躯体功能障碍则具有可伪装性和可模仿性,无病理的生理基础。4.暗示和自我暗示对症状的发生和消失有着明显的影响,76,(三)病因 1.遗传因素 国外资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7.3%,较一般居民高。女性亲属中发生率为20%。我国福建地区报导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提示遗传因素对部分患者来说比精神因素更为重要。,77,(三)病因 2.个体因素 有情感丰富、鲜明而既不稳定,易接受暗示、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的人格特征的人易患癔症。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于发生。,78,(三)病因 3.社会因素 家人病故、婚

42、姻破裂、生活稳定性受到影响、无安全感等均可是发病的诱因。部分患者的发病与卫生宣传不正确、医务人员的言语与行为不当等有关。部分患者在患躯体疾病之后,因体质的衰弱而导致发病。本病的发生也与青春期或更年期内分泌功能不稳定,或对部分生理现象错误理解有关。童年的创伤性经历,往往是成年后发生分离性或者转换性癔症的重要原因。部分患者多次发病后,虽无明显的精神刺激,也可由于触景生情或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79,五、疑病性神经症(一)具体临床表现 1.在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情况下,患者确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并有反复就医的行为。2.患者在叙述病史时,常常以迫切的心情详细叙述症状,他们的思想和言语完全集中在症

43、状上,表现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度关注,身体上有一点不适,就会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紧张和焦虑。3.当医生的检查得出否定的诊断结论时,患者常常持怀疑态度,无法消除和摆脱内心对疾病的疑虑和恐惧。,80,(二)诊断依据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至少表现为下述项目中的一项:(1)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2)对经常出现的异常感觉或生理现象做出疑病性解释;(3)存在顽固的疾病观念,缺乏充分依据,但不是妄想。3.不接受医生的合理解释而反复就医 4.排除抑郁症、强迫症和以疑病妄想为主要症状的偏执性精神病,81,(三)病因1.遗传因素 癔症

44、患者家族中癔症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但孪生子的研究并不支持遗传的假说,因为在孪生子中未发现相同的患病者。,82,(三)病因2.个体因素 患者的性格大多谨慎、敏感、多疑又主观,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总要求十全十美,若略感不适便会反复思考是否患有某种疾病,还将道听途说得来的有关此病的消息联系起来,成为自己的症状。由于生性敏感多疑,情绪又紧张、恐惧,加上富于联想,容易接受暗示,从而易形成疑病观念。之后,又把体内轻微的感觉病理性地联系到一起,并固定下来,以致成“病”。相对来说,女性更容易罹患此病。,83,(三)病因3.社会因素 有些人是在患了某些疾病之后引起,所谓“事出有因”。有些诱因是属于“医源性”的,

45、例如接受了医生不谨慎的语言暗示,或者医生随便给药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或者医生的诊疗水平不高,发生误诊,或反复检查仍不能及时确诊。还有的是病人轻信道听途说,断章取义地查阅医学书籍、期刊并胡乱“对号入座”,久而久之,形成疑病观念。另外,父母在养育孩子中的不良强化也易导致疑病症。,84,(三)病因3.社会因素 例如,一个平时对孩子漠不关心的母亲,只有当孩子生病时才表现出充分的母爱,那么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患上疑病症。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把不存在的疾病当作一种财富,他可以用此来寻求所希望的注意、关心和同情,同时也可以作为满足欲望的适当手段。总之疑病症患者在不存在的疾病中获得了许多“好处”。这使得他们“乐此不疲”地坚信自己那“不可救药”的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