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771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 辉,报告人简介,李辉,心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应用心理学教学名师,注册心理督导师,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专家委员会(应用心理学)学科召集人。兼任共青团云南省少工委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委员,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云南大学、昆明武警消防指挥学院以及多家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心理健康顾问。中国心理学会向国务院推荐的心理援助专家。联系方式:;,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讲授内容:,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

2、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二、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良好的适应社会!,大五因素模型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大五个性模型(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Model),经验开放性(一个人的兴趣范围),外向性(与人打交道的舒适度),顺从性(顺从他人的倾向),勤恳性(踏实勤奋程度),情绪稳定性(抗压能力),研究发现:,勤恳性和情绪稳定性几乎是所有工作绩效的最

3、佳个性预测指标;外向性与顺从性在要求高人际关系的工作中是重要的。,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高相关,大数据研究发现:,阳光的力克.胡哲,精神残疾比生理残疾更可怕!,2.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1)基础,可塑;(2)状态特质。,抑郁症的认知模式,贝克认为,情感障碍与认知曲解(负性自动想法)有关,其认知模型包涵两个层次,即浅层的负性自动思维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说。,早年生活经验,功能失调性假设形成,严峻的生活事件,“假设”被激活,负性自动想法,抑郁症的症状,3.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资讯发达、文化多元需要自我定向及抉择能力物欲横流需要心理平衡及抗诱惑能力竞争需要

4、竞争的勇气和能力失败、失落、失意需要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美国一位资深心理医师曾经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推进,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的威胁远远大于生理疾病的威胁,这并非危言耸听。,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令人担忧,青少年儿童的犯罪率和精神疾病攀升-不少孩子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精神残废比生理残疾更可怕-),中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学习障碍是当今中小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障碍是中小学生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性格缺陷是当今中小学生心理困扰的深层次问题;青春期心理困惑亟待疏导。,“云南省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系统方案研究”,根据云南省中小学分布情况,分层随机抽取12个县市的58所中小学

5、,共10353人。其中,男生占48.8%,女生占51.1%。,研究发现:,(1)极端外显问题行为的比例为3.6%,从高到低依次是:偷盗、说谎、厌学、暴力行为、伤害行为、自杀行为、其它、看黄色录像、和成瘾行为。,(2)6.4%的中小学生内隐情绪问题十分严重。从高到低次序排列是:敌对、偏执、焦虑、抑郁和人际敏感,(3)男生的外显行为问题多于女生,女生的情绪问题(人际敏感、抑郁、焦虑)高于男生。,(4)初一年级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最不和谐、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反社会行为问题最多。,(5)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瘾行为、看黄色录像行为显著高于汉族的学生;汉族学生的自杀行为、说谎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学生。,(6)不

6、完整家庭的中小学生在问题行为、内隐情绪、自尊、适应上都差于完整家庭类型的中小学生。离异家庭儿童在心理上需要承受家庭破裂的压力,因此与正常家庭子女相比,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及自我方面的发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7)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 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内隐情绪问题较多、自尊、适应状况较差。而高收入家庭的中小学生的外显问题行为较多。,(8)农村学校的学生内隐情绪问题更多、自尊、学校适应状况更差。,(9)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内隐情绪和反社会行为最少,自尊水平和社会能力最高。,结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 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好的教育不但要帮助学生升学,而

7、且要帮助学生良好地适应社会!,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到了很重要的位置。,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正式文件里提到心理素质,并且把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相提并论。这标志着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行为。,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8年,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了初一的思想政治课。,

8、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1999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针对新形式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999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表关于适应新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小学校都要加强心理健

9、康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各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教育部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2002年4月,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残联联合发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将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高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减缓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列入今后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目标之一。到2005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2010年,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降低到12。到2005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40;到201

10、0年,达到60。,2004年8月,由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共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等日益突出,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通知,2012年,为

11、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在认真总结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纲要进行了修订完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2年月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要求“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三、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创建健康

12、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重视个体心理健康与整体背景的关系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开设心理健康课(讲座)提供咨询辅导开展心理测量,建立心理档案 学科渗透心育 活动育人 家教辅导 危机干预,特别提示:在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要盲目照搬大城市的经验.应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1.建立心理健康维护的系统观,布朗分的“生态系统理论”,建立健康正确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成长的助力),老师,求学经历,社群经历,称,被 了 解,被,被,受,支,持,肯,定,爱,护,赞,接,纳,欣,赏,被,关,心,被 注 意,受,拥,护,被,重,视,(同事、同学)

13、,破坏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成长的阻力、破坏力),老师,求学经历,社群经历,被,被 放 弃,被,被,被,忽,略,责,骂,虐,待,讥,笑,被,误,会,被,羞,辱,被,贬,斥,被 轻 视,被,否,定,被,孤,立,(同事、同学),现象中的问题,重视学生自身的问题,忽视教育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社会环境复杂,家教功能低下,学校教育“分数至上”导致的问题,“教师、家长、学生三维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题理论依据及效果,要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重视个体心理健康与整体背景的关系,检讨整体要求,完善整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整体气氛,注意心理和行为导向完善教育措施,营造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Mental

14、illness心理疾病,Mental health心理健康,Its all about balance!所有都关乎平衡!,增加“保健因素”,减少“危险因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自我强度,生活压力,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三大因素。故要减少生活压力与“生活事件”成长中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我强度和增加社会支持成长中的“保护因素”案例:一颗小草为何压倒了一头骆驼女中学生的自杀(她可以不死),2.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减少学生的“师源性”问题),有健康的教师才有健康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教师抓起-教师的性格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与学校社会处境分化教师的情绪管理,3.重视教育评价对

15、学生心理的影响,班杜拉关于自我效能感的三个来源:既往的成败经历、他人的评价、社会比较。,教师在评价方面应该“四个转变”!,1)改变传统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学习好的才是(都是)人才!“转变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2)变单一的学习评价为多侧面评价,单一的学习评价会发展学生以偏概全的不良的思维方法。“一美遮百丑”而目空一切“一丑遮百美”而自卑自贱甚至自暴自弃。,单一的学习评价会导致学生只重视学习而不注意其他,甚至重智轻德,其恶果台湾中信学校的校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3

16、)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如何看考59分?尽力了,进步了,OK!,由于人类生理、心理的局限,“欲速而不达”的情况经常出现。加上每个人的潜力不一样,因此同样的努力常常不一定得到相同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苛求学生。拿学习来讲,如果已经尽力了,即便是低分也不应该挨批评。,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的好处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尽力则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承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4)变多否定评价为多肯定评价,让学生享有机会受到表扬从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学得心情舒畅;让学生充满自信的、

17、快乐的面对学习和生活。,4.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教育作用,关系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教师要尤其注意:,避免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引导;增进对学生 心理和行为的全面了解;(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几个现实问题:,(1)对小学寄宿制学校教师角色的思考-增加”母爱替代”;(2)如何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依恋的重要性,不是由其生母抚养大的猴子当处于陌生环境而其替代母亲又不在时表现得非常恐惧,身体接触,Harlow做的替代母亲实验小猴喜欢与舒服的布妈妈接触,甚至在挂有奶瓶的铁丝妈妈那吃奶的时候也是如此,几个现实问题:,(3)家访怎么访?家长会怎么开?有无“偏爱”或“偏恶”,“云南

18、省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系统方案研究”发现:,25%的学生与教师处于高冲突状态;35%高回避状态;师生关系对学校适应和问题行为影响很大.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亲其师信其道”。,把师爱公平的洒向每一个学生,“有教无类”与和谐社会构建。警惕歧视对和谐社会的威胁破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5.家教辅导,“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纲要-,“正常儿

19、童、轻度行为问题儿童与重度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变量比较”发现工读学校学生和少管所青少年的家庭离异、单亲、重组家庭所占比率大于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学生的家庭气氛明显好于其他俩组人群。,我省家庭教育现状:八成的家长家庭教育有问题。,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或团体辅导等措施提升亲职教育能力。,对贵州死在垃圾箱的孩子的思考,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共同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指导与情绪上的支持-。有研究发现,轻度症状组和明显症状组的家庭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得分有显著差异。,6、学科渗透心育,“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

20、动中。”(纲要)合作和谐,成功愉快、主动参与、启发创新。,7、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实施辅导。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8、提供咨询辅导,团体辅导(解决同类问题)个别辅导(解决个别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咨询辅导要注意,谁咨询?(专业人员)在那咨询?(心理辅导室是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9、开展心理测量,建立心理档案,,“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

21、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纲要-,量表的选择“死档”与“活档”,10、活动育人,结合学校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一些学校的做法:,勤工俭学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理的需要,培养劳动态度和能力;“一带十活动”把对学生的关心帮助责任化(落在实处)“大手拉小手”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等作文面批制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把传统游戏引入学校教育培养动手能力,而且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但让学生玩得愉快。利用24孝图培养孝顺;,11.各种宣传教育,内容: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要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挫折、表达思维和情绪的能力,培养心理求助的能力。途经:宣传册、墙报、广

22、播、电视、报纸、网上专栏等。,12.学生心理自助团体(阳光使者活动),可以组建学生心理自助团体,学生可自愿参加。在这里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减轻学生日常所面对的压力。,13.心理危机干预,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对于通过各种方式筛查出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约谈和评估,提出处理意见,如咨询或治疗,或转介等。,危机干预要有系统思想,事前预防事件干预事后处理,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类型,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伤害、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日常

23、经历负性事件比较多的学生:如亲人故去、与同学关系不好、受到学校的惩罚、考试不及格等。有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如吸烟、饮酒、上网成瘾,反社会行为,易冲动,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学生。,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类型,身体患有严重疾病,治疗周期长个人又很痛苦的学生。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家庭环境特殊或家境极度贫困、严重自卑的学生。学习不适应、极度自卑的学生。,14.建立督导机制,提升专业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避免几种不良倾向:,形式化:要把心育落在实处;医学化:走发展性心理教育之路;课程化:不

24、能以课代育,要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测量化:不过分推崇心理测验,不建“死档”,要建“活档”。,一定要注意:,科学化:重实效;本土化:有针对性;发展性:不仅仅拘泥于问题。全员化: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师;专业性: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结束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重要需要。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口素质,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结束语:,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让我们一起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努力探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