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856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现象的科学阐释.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8/14,1,2023/8/14,2,第三讲 重点内容,2023/8/14,3,心理从何而来?,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2023/8/14,4,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却而已。亚里士多德心之官则思 孟子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2023/8/14,5,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2023/8/14,6,一 脑是心理的器官,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P.Broca.)发现“布罗卡区”的存在。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受到损伤 产生“感觉失语症”;额叶的额中回受到损伤产生“失写症”

2、;顶叶的角回受到损伤产生“失读症”。,(一)心理以脑和生理基础的遗传为前提而产生,2023/8/14,7,脑的一定部位控制、支配着人的言语活动,2023/8/14,8,(二)“两半球机能”(斯佩里R.Sperry.1971),2023/8/14,9,二 心理活动的主要生理基础,(一)神经元(二)神经系统(三)反射(四)两种信号系统,2023/8/14,10,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作用:接受和 传递信息,1.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神经元的结构,2023/8/14,11,按突起的数目分类: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收 集和传递刺激到达脊髓和脑按功能分类 导神经元(运动神

3、经元):传出 刺激,支配效应器官 中间神经元:联络作用,神经元的形态,2023/8/14,12,位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总数1000亿以上,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功能: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路线。某些特异化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髓鞘,在神 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 以快速传递。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 经递质。,胶质细胞(glial cells),2023/8/14,13,2.突触和神经冲动的传递,突触的结构,神经细胞之间并无直接的连接,突触结构是神经元连接方式。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在突触间,借助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来完成的。,2023/8/14,14,神经冲动的传递,当任何一

4、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是,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神经冲动两种方式:神经细胞内的电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化学传导。,2023/8/14,15,3.神经回路,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回路(nerve circuit)。神经回路有一对一的连结方式、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reflex arc)。,2023/8/14,16,目前研究证明:抑郁寡欢和兴高采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回路的活动,这种活动取决于神经元间的突触。某些化合物能够增强或者降低体内天然神经递质的活动

5、效率、或模仿天然化合物的功能,如吗啡和海洛因,它们能与体内天然产生的类吗啡物质功能相同。大量常见的变态行为似乎与多巴胺的失常有关,例如网络成瘾。,返回,2023/8/14,17,1.起源“进化”的观点,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水螅的反射弧的雏形),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的链状神经系统),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管状神经系统),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的脑),2023/8/14,18,2.人类神经系统的层次结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脊髓、脑干、间脑和小脑);高级中枢(大脑);,2023/8/14

6、,19,3.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结构,脊髓与脑连接的神经纤维通路,小脑调节协调运动,脑干(延脑、桥脑、中脑)决定脑的警觉水平和警报系统,丘脑传递感觉信息,下丘脑管理身体内部状态,调节情绪与动机行为边缘系统,参与复杂心理过程大脑皮层,2023/8/14,20,初级感觉区: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初级运动区: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和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大脑皮层的四个分区及机能,2023/8/14,21,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联合区:范围较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

7、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和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的关系。,2023/8/14,22,一个裂脑人,他的任务是用手在桌子上取和在视野中相匹配的物品。现在,他的左视野内呈现一个梨子的图片,他能用哪只手准确的拿起桌子上的梨子?,返回,半球功能一侧化(单侧优势)割裂脑的研究,2023/8/14,23,包括: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因为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次多次重复以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经典条件反射中的几个概念:泛化;分化;强化;动力定型;经典实验:狗唾液的分泌。,反

8、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映。,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2023/8/14,24,2023/8/14,25,在一定的情境下,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增高。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经典实验:白鼠取食。,2.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2023/8/14,26,返回,2023/8/14,27,1.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指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止渴”属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由梅子的视觉印象形成的。

9、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在这种反射系统的基础上,只能形成对现实的直接反映,如感知觉及萌芽状态的思维等。,2023/8/14,28,2.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由语言中的词组成的刺激,它是信号的信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可以代替第一信号而起作用。例如,人们看到单词“梅子”,也能引起由实物所引起的反映。第二信号系统:由第二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系统,借助于这个系统的活动,人才能间接而概括地反映现实,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传递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2023/8/14,29,3.两个系统的关系,密切联系、协同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永

10、远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 对人来说,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人的第一信号系统与动物的第一信号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2023/8/14,30,第二节 心理是对现实的主观反映,2023/8/14,31,人的心理是在人与社会以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心理的物质基础是生理,但是心理的内容总是社会和文化的,一 人与社会,2023/8/14,32,一 人与社会,2023/8/14,33,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生活中的全部财富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二 人与文化,2023/8/14,34,二 人与文化,2023/8/14,35,(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精

11、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时间、观念、经验、感受,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大众文化的特点:商业性;产业性;娱乐性;流行性;复制性;平面性;世俗性;,2023/8/14,36,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的物象那样,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例如:“狼孩”“狗孩”“熊孩”,右图为哈萨克斯坦“狼孩”。这个事实有力的说明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社

12、会条件,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更谈不上人的心理的发展。,三 人与活动,2023/8/14,37,(一)实践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二)实践活动也是检验人对现实反映是否正确的标准,校正着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的正确性。(三)心理执行着实践活动的调节机能。实践活动总是受心理调节支配的,人的活动受其需要、动机、价值观所推动。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现实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直接决定人的心理。(四)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社会性为人们形成不同的个性提供了基础。,三 人与活动,2023/8/14,38,思考题,脑是如何进化的?脑为心理的产生发展 提供了怎样的条件?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受损会对人的心理行为 产生什么影响?试举出能够反映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的 例子。4 中西方文化有哪些差异?5 代际心理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6 查阅相关资料,试述“狼孩”在进入人类社 会后心理发展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2023/8/14,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