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896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 内一科,患者:朵景明,男,61岁,主因:突发性心前区疼痛伴后背疼痛1小时,于2015年2月7日以“急性心梗”收住我科,患者家属代诉患者于入院1小时前在静息状态下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后背疼痛,疼痛呈闷痛,持续发作,伴大汗淋漓,休息后无缓解。伴有胸闷、气短症状,无头晕、恶心、呕吐,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腹胀、腹泻等症状,急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缺血。急查肌酸激酶同工酶49u/L,肌酸激酶373U/L,即刻遵医嘱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3g嚼服,卡托普利12.5mg口服,硝酸甘油1mg舌下含服,持续吸氧,心电监护溶栓,扩冠,对症治疗。,病例报告,概 念,心肌梗塞是指

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侧支循环尚未建立,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发生急性严重缺血所致心肌部分坏死。,病因,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由于某些病因 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官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悸耗氧量剧烈增加冠状动脉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有:休克、脱水、出血、外科出血或严重心律失常,使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重体力活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高脂肪饮食后、情绪激动或血压剧升,心肌需氧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临床表现,先兆:患者发病前数天有

3、乏力,心胸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症状,疼痛: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疼痛更剧烈。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h48h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物质所引起。心律失常:大部分病人都有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h内最为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到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和休克:主要为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

4、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宽而深的Q波及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和T波倒置。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采用心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快速诊断试剂,可做为心肌梗死突发时快速的辅助诊断。,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肌酸激酶 同工酶及肌钙蛋白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1)心肌肌钙蛋白在起病34h后升高,710天降至正常;(2)肌红蛋白于起病后2h内即升高,12h内达高峰,2448h内恢复正常;(3)肌酸激酶在起病6h内升高,12h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他: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链增高。,诊断要点,缺血性胸痛的

5、临床病史;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治疗要点,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强调及早发现、早入院治疗,加强入院前的就地处理,并尽量缩短病人就诊、各种检查、处置、运转等耽误的时间。一般治疗休息:病人未行再灌注治疗前,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吸氧:间断或持续吸氧23天。监测:急性期应住在冠心病监护室,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3-5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解除疼痛:杜冷丁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溶栓治疗:所有在症状发生后12h内就诊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若无禁忌症均可考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一般护

6、理:急性心梗发生后,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进食、洗、漱、大小便均给予协助;第2周可在床上做四肢活动,日常活动均在床上进行;卧床期间,要做好肢体的活动锻炼和皮肤护理,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等并发症;保持大便通畅;进半流质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和纤维素,一定要避免过饱和便秘。,镇静止痛,心梗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吸 氧,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急性心梗时动脉血氧下降,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缺

7、氧状态,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梗死的面积的扩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非常重要的。吸氧速度和流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d,流量46L/min,以后可间歇吸氧,流量为12L/min.,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总量:24h液体总量不超过1500ml,滴速不超过30滴/min,过量及过速输液可致心脏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加重患者的病情。,溶栓护理,溶栓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抗凝过度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及患者大小便颜色及呕吐物,特别注意患者意识、瞳孔有无异常变化,以观察有无颅内出血。此外还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心

8、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突然,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为此患者需要一个安静、整洁、舒心的治疗护理环境,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时,要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坚定战胜疾病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医护人员要满腔热情,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健康指导,饮食调节: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的病人均应采用饮食调节,可减少再发。戒烟:戒烟是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照顾指导:心肌梗死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应教会家属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以备急用。,康复指导:建议病人出院后做康复训练,适当运动可以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 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进行康复训练时必须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经济因素,体力活动量必须考虑病人年龄、心肌梗死前活动水平及体力状态等。,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并教会病人定时测脉搏,定期门诊就诊。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较差时,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应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