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品管圈活动展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品管圈活动展示.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诊科抢救室品管圈活动展示,提高急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安全率 急诊科 黄海玲,救生圈 圈徽及其意义,圈徽以绿色为基色,代表急诊科绿色通道的职能,以绿色橄榄枝为边代表平平安安,生命顽强。中间以红、黄、绿三基色构成的坚固的三角形表示急诊科的就诊三区划分。用护士帽和英文急诊科抢救室代表我们抢救室护理工作人员对生命的守护。整个圈徽寓意在茫茫的大海中,给予生命一个救生圈,呵护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使生命的光芒永远闪烁。,救生圈成员,主 题 选 定,十人参与投票,依次根据护士重视程度,急迫性,可行性和圈员能力予以评分,总分后取平均值,给予依次排序,得出重点。,主 题 选 定,降低抢救室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
2、发生率。衡量指标:一月内由急诊科抢救室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发生率%=,一月内由急诊科抢救室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总数,一月内由急诊科抢救室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总数,100%,理由,我院为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每年的门诊量高达八万,入抢救室的危重病人数也达到了五千多,科室间转运病人的数量大。东院病房分布分散,路途遥远,转运带来较大风险。急诊病人集中,临床护士对患者转运压力大。导医人员对转运患者的风险意识较差。大夫未意识到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病人要求日益增加,小组活动计划表,插入链接,现况调查,对象:急诊科转运急危重病人 时间:2013年02月03日29日方法:跟踪
3、调查、数据收集,2013年2月份转运的703例患者当中的缺陷数为161例,占到了23%,缺陷例数161例,原因分析,通过大家一起讨论头脑风暴法,找出各个环节所存在的不足及相关的改进措施附: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发言!,患者转运不安全因素,仪器设备和床,系统各部门,导医人员,医护人员,监管力度不到位,培训未到位,业务学习不到位,转运仪器设备掌握不好,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同,培训不到位,未正确及时的沟通及发现病情变化不及时,仪器故障,仪器固定不良,床固定失灵,急救药品、物品未携带充足,特殊时段人员安排不到位,2013年2月危重患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分类表,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23%(161/703),急
4、诊病人转运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解析并明确重点,一、途中护送人员行为不规范及应急能力欠缺二、急救设备或急救药品、物品未携带充足三、无医生或护士陪同,对策拟定,P 目标的设定,目标值设定 改善前不安全因素发生率23%目标值=11%改善幅度=48.02%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23-(230.60.84)=11在8月31日前将急诊病人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由23%降至11%。,P 目标的设定,问题一、护送人员转运过程中行为不规范,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对各级人员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及应急能力培训,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对各级人员加强急救技能培训,D对策拟定及组织
5、实施,对各级人员加强急救技能培训,D 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组织人员认真学习2010危重患者转运安全指南,提高大家对转运风险的认识和重视,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急危重症的识别,提高病情识别的能力与应急能力,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交接本的改进,问题二、转运仪器设备的良好保障和急救物品准备齐全;,我们先进及改进后的转运装置,铲式担架转运呼吸机转运心电监护仪转运急救箱增加了儿科用气管插管氧气瓶,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加强仪器设备、急救物品的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问题三、危重病人转运无护士或(和)医师陪送,科主任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附:相关照片,科主任和大夫们的全力支持!,推选出有经验的护士
6、成为夜间小组长,明确夜间小组长的责任1、负责夜间各区域的工作情况,特殊时间段的人员调配;2、处理各单元的突发事件;3、负责各区域夜间的工作情况。,效果评价(8月危重患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效果评价(客观效果):不安全因素发生率由23%(161/703)下降至5%(47/932),改进前后效果比较,改进前后效果比较,效果确认,目标达标率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523)/(11 23)100=150%,效果评价(隐形成果),找到能凝聚人心而且有使命感的目标,使得我们的小团队集体感日益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团队整体实力提升。在2012年被山东护理学会评为了山东省急诊专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一起努力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隐形成果,隐形成果,检讨与改进,质量持续改进之路漫漫吾等将上下而求索,祝愿我们大家,应用好品管圈的管理工具,在工作上如鱼得水,干出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