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1433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呼吸二科:排日代姆,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 识别“患者身份,评审要点,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进行患者身份确认,同时使用三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患者身份的重要性,患者: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患者身份识别的主要内容?,姓名 性别 年龄 床 号 科室 住院号,腕带?,患者腕式识别带(简称腕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是对在医院接受诊疗患者的一种信息识别,是整个医疗活动

2、的基本组成部分。手腕带为一次性无毒防过敏的医疗专用材料制成,不易损伤患者皮肤,所写的信息不会因水或摩擦而褪掉。我院目前采用手腕带为机器打印类型。,使用腕带的必要性?,腕带使用的重要性,腕带,查对,正确执行,腕带使用流程,患者身份识别程序,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腕带双向核对),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除床头卡以外,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

3、核对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不同场所患者身份的识别,急诊科,1、接诊护士应评估患者的意识、精神、语言、行为能力,与神志清楚、行为正常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确认患者的姓名、年龄、就诊原因,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与主诉是否相符。2、遇到成批患者救护时,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红、黄、绿、黑4种颜色,对危重、重、轻、死亡人员作出标志。系于患者手腕或脚踝上。,身份不明(无名)患者的身份识别,、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病历号)、性别、年龄(不详)。命名方式:

4、无名日期数字 例:无名氏201401011 2、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单子均无名日期数字、住院号、性别等,并在必要时报告行政总值班/医务部。无名患者其身份得到确认,急诊室医生护士应分别在检查报告单、病历、护理记录单等相关资料注明,患者真实姓名,年龄等。,患者转接时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因手术或因治疗需要科室间转接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之间),双方应认真查对交接,确保病人身份正确。转出科护士:1、完善病历记录,全面评估患者,检查腕带信息是否准确清楚。2、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腕带特殊标示,医务人员专人护送。3

5、、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记录患者身份信息及病情变化。转入科护士:1、详细交接患者,反向查对,由患者(或家属)自述姓名。2、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核对腕带信息。3、无名氏患者,护送人员详细交代,核对腕带信息。4、核实无误后签写转科交接记录,挂床头牌,修改腕带信息:科室 和床号。,(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历、入院病证;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2)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

6、,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检查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准确填写患者信息。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人员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3)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例:用药治疗、输血前患者身份识别,1、查对用药、输血医嘱,保证给准确的患者实施治疗。2、用药治疗、输血前必须严格查对,核对床头牌信息,使用反向查对,让患者和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核对正确无误

7、后执行。核对患者姓名的标准用语:应使用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的标准问句,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回答为准。不得采用“你是xxx病人吗?”等含患者姓名的问句。3、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核对“腕带”信息。4、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床号、性别等。不可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5、查对患者身份信息与输液卡、输血单上信息查对完全一致后,方可执行。,如何提高身份识别的依从性?,身份识别对策,对策一 规范护士行为:一方面向全体护理人员耐心讲解身份腕带,对快速确认患者身份、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尽量减少护患纠纷的作用,另一方面转变护士传统的查对模式,将腕带查对纳入患者身份确认的常规工作。,身份识别对策,对策二 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规范护士对腕带佩戴的健康宣教,随时提醒患者:为了您的安全,请随时戴好腕带,解决患者心理上的拒绝。,我们的工作目标 安全第一 患者康复 患者满意 护士满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