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158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方式,二、常见的自然灾害及自救方法,意外伤害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约占人类死亡总数的6%,是除自然死亡以外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在这其中,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占有主要的比例。在美国近年来非生产性意外事故中,其死亡人数是生产死亡人数的4倍;十万人的死亡率是8.7,是劳动生产事故死亡率的2.5倍。我国占总数26.1%的中国儿童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万多人,平均一天300人。,常见的意外伤害:1、脚扭伤 2、触电 3、烫伤 4、溺水 5、骨折,一、脚扭伤,定义:各种原因造成双脚或一脚的内外踝关节

2、受到猛烈牵动所致,以外踝韧带损伤多见病因:1、平时走路不小心 2、道理不平 3、上下台阶不当心 4、跳跃运动时站立不稳,处理方式:,应立即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敷扭伤部位,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防止肿胀。24小时后,再改为热敷。热敷后作一些关节屈伸或按摩动作。同时根据伤情用红花油、云南白药等外伤药外敷、按摩。,二、触电,处理方式 第一步: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有绝缘性能的木棍棒挑开和隔绝电流,如果触电者的衣服干燥,又没有紧缠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带电体;但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触电急救最重要的是要动作迅速。快速、正确地使触电者

3、脱离电源,第二步,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 一般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但这不是死亡。触电急救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1、人工呼吸法 施行人工呼吸法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紧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口内吹气,时间越为2秒钟,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时间约3秒钟。如此以每分钟约12次的速度进行。2、胸外心脏挤压法 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触电者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1/3-1/2处。掌根用力垂直向下(

4、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O次为宜;触电者如系儿童,可以只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宜挤压1OO次左右;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迅速脱离现场。火面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衣服,用毯子、被压盖,就近用自来水冲淋。持续30分钟,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酸、碱烧伤:立即脱去沾有化学物品衣服,大量清水冲创面,历时30分钟。生石灰烧伤:先去除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电烧伤: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使伤者脱离,如呼吸心跳停止即施行心肺复苏。,三、烫伤,现场处理:,千万不要揉搓、按摩

5、、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擦拭。水疱可在低位用消毒针头刺破,移动身体时创面应以消毒敷料或干净衣被遮盖保护。创面不要用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药液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也不要用碱面、酱油、牙膏等乱涂,以免造成感染或使创面加深。,注意:,四、溺水,溺水时的急救可分为自救、他救:自救:尽可能的呈仰泳姿势,头向后,口鼻露出水面,呼气宜浅,吸气要深,慢游至岸。他救:救护人员下水要从溺水者背后救,或扔下救生圈等浮力大的物品。他救时的注意点:伤者上岸要迅速清除口鼻内污泥、杂草、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采取头低脚高体位,使溺水者体内的水从口、鼻流出,但不要为此耽误太长时间。如果呼吸、心跳停止,

6、立即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五、骨折,骨折的判断:疼痛和压痛。伤者表现为剧烈疼痛,移动时剧痛加重,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肿胀。由于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会有外表局部肿胀现象。畸形。骨折时伤肢会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转向等,功能障碍。骨折后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骨折的急救步骤:,一般原则:先止血、后包扎、后固定、后搬运。首先检查伤者情况,如有出血应先止血;如开放性骨折有伤口,现行伤口包扎。根据伤者骨折部位,选择相应的规定材料,其长短与肢体相一致。行骨折固定操作时,做到放(骨突部位放置敷料垫)、轻(动作要轻)、牢(固定松紧适宜,固定要牢靠)

7、、挂(要挂标志)。伤者固定时要放置好功能位,并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活动状况。严禁现场复位。上、下肢骨折,固定伤肢上下关节,上肢可贴胸固定,下肢可用健侧下肢固定患侧下肢。对颈椎、脊柱和盆骨骨折者应注意选用合适的固定器材,注意搬运动作要领,防止再度损伤。,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1949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亿。,自然灾害,世界范围内重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灾害(海啸、地震、火山)

8、水旱灾害(洪涝、干旱)气象灾害(台风、风暴潮、雪灾、雹灾、沙尘暴、酸雨、雷灾)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和火灾等。,一、地震灾害,定义: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分类: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地震的相关知识,2、室内自救,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即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

9、子等坚固物体的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原则是尽快缩小目标并使身体保持在结实的屏障之下,以免被击中。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 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切勿使用电梯逃生。,3、室外自救,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室外,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可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地震时如果你正在郊外,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如果你在开动的汽车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留在车内。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

10、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活命三角区”难预测,不可靠!,辟谣:,所谓的“活命三角区”最早是由加拿大人库普提出的,他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并在1996年做了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事实上,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等几种形式。但在地震发生时,我们无法预先知道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预知什么地方有所谓的“活命三角区”。,二、火灾,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温度达到燃点(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控制可燃物、减少氧气、降低温度,1、火灾的相关知识,2、自救与互救,扑灭小

11、火,将初期火灾及时扑灭;沉着冷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火灾发生后应及时逃生,不要因为财物耽搁逃生时间;遇到浓烟时,尽快用湿毛巾、湿衣物捂住口鼻,采用低姿势爬行,;善于利用楼梯、通道及安全通道进行逃生;合理巧妙的利用建筑物内的缓降器、救生绳或自制简易救生绳逃生;留守或开辟新的避难场所,等待救援人员施救;到容易获救的地方等待救援;,3、火灾逃生时的错误行为,发生火灾后大喊大叫,慌张失措;原路返回逃生;逃生中盲目追随;由高处往低处逃生;冒险跳楼逃生。,三、雷电灾害,雷电是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长距离放电现象,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强电磁辐射等特征。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对人的伤害方式

12、:1、直接雷击 2、接触电压 3、旁侧闪击 4、跨步电压,1、雷电的相关知识,2、在室内遇到雷电时怎么办,立刻关闭门窗关闭家用电器,拔出电源插座。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不要使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洗澡不要使用固话和手机。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为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接地引线。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旗杆等。不在山顶、河边、旷野等地停留。如果身上有刺痛感或头发竖起时,应立刻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头部下俯,减少暴露面。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等。如果正在开车,要赶紧停车,躲在车里,但不能触摸车内金属物。可以利用山洞、防空洞等掩体。但不要挤在入口,3、在室外遇到雷电时怎么办,安全出口,禁止触摸,禁止攀爬,看图识标,禁止通行,禁止跳下,禁止烟火,注意安全,当心中毒,当心火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