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190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病对身体的危害,一、概 述,20世纪中叶以前,急性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20世纪中叶以后,慢性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主。根据WHO报告,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中国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占了750万。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困扰人们,特别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符合慢性病特征的主要疾病,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如胃癌、

2、肺癌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理异常和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慢性病一般具有下述特点,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临床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好,并发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病程迁延持久,是终生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慢病病因、病情复杂,具有个体化的特点;诊断治疗的费用较高,治疗的成本效益较差,对卫生服务利用的需求高。,慢性病定义,慢性病:通常所指的慢性病主要是指上述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对人群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危害最大,其发病

3、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二、慢性病的流行概况,(一)全球慢性病现状(二)我国慢性病现状(三)慢性病危害,(一)全球慢性病现状,在发达国家或西方国家中,NCD在总发病或死亡中占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比例。美国“全国生命统计报告”最近报告了1999年、2000年两年前10位的死因,按死亡数高低顺序均为:心脏病、恶性肿瘤(癌症)、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事故、糖尿病、流感与肺炎、老年痴呆、肾脏疾病和败血症,这10类疾病的死亡数占80%。其中7类疾病,均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就占总死亡数的71.2%。前一、二位为心脏病与恶性肿瘤,在2000年占总死因的52.6%。半数以上是由

4、这两类疾病引起。,(二)我国慢性病现状,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和患病情况是“发展迅速,形势严峻”。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与流行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三)慢性病危害,慢性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2003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51.1。2006年5月,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居民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及糖尿病等五种慢性病就诊高达6.51亿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数的14.5,其中,仅心脏病就相当于所有传染病门诊人次数的2.8倍。,慢性病病程长,多为终身性疾病;预后差、并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及残疾。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我国现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

5、75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40重度致残;又如,随着糖尿病人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上升,糖尿病致盲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糖尿病致肾衰竭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高17倍。,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还表现在造成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对家庭的压力。慢性病首次发作,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轻的出现适应障碍、主管感觉异常、焦虑等,重的可出现愤怒、失助、自怜等心理过程。在慢性病反复发作或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时,又出现失望、抑郁、甚至自杀倾向等。慢性病对家庭的影响是长期的,消耗家庭经济积蓄和家人精力。,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和宿主危险因素。常见的有10多种,最主要的

6、为不合理膳食、吸烟和体力活动不足,其次是病原体感染、遗传和基因因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等。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控制危险因素和难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可控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运动不足、膳食不平衡、心理压力等;难以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疾病家属族史、年龄、性别等。针对可控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缓生活方式病。,1吸烟:,吸烟可以引起很多NCD,有人认为至少有20多种,如心脑血管病;肺癌、食管癌、膀胱癌、胃癌、唇癌、口腔癌、咽喉肿癌、胰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上世纪末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达400万,据预测到2030年时,这个数字将增至1000万,而其中7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

7、国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为75万人,至2025年后将增至300万。这主要是我国人群中吸烟状况严重,全国约有3.2亿人吸烟,不少地区的男性吸烟率可达60%以上。,2饮酒:,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据报告,每天饮6次酒比饮3次酒者会有60%超额发病(癌症);在大量饮酒的人群中,肝癌的死亡率可增加50%;在中度严重饮酒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酗酒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3不合理膳食:,食物中脂肪过多,和心血管疾病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维生素缺乏可以引发很多NCD。近期关于维生素与癌症发生的研究很多,发现摄入的维生素不足与某些癌症的发病有关;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与肠道肿瘤的

8、发病有关:还有微量元素,食盐,食物的加工与烹调以及进食方式,4.肥胖与超重:,肥胖与超重可以引起很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等。在超重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4倍。在癌症中,与超重密切有关的为停经后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与肾癌。,5.缺乏体力活动,缺乏体力活动是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多种癌症、骨质疏松、龋病等发生有关。缺乏体力活动可使人体超重与营养分布不均衡,而体力活动可以对体重,血脂,血压,血栓形成,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抗性,某些内分泌激素等发挥作用,使其产生有利于机体健康的变化,从而减少发病的危险。,6病原体感染:,病原体感染

9、与慢性病的关系也很密切,其中病毒感染与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有15%20%癌症与病原体感染,特别是病毒的感染有关。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HBV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与宫颈癌;EB病毒与各种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鼻咽癌;HIV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7.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精神和社会因素对慢性病发生也有很大影响。长期压抑和不满,过于强烈的忧郁、悲哀、恐惧、愤怒,遭受巨大心理打击而不能及时自拔都容易诱发癌症。,8遗传与基因因素:,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有遗传因素的参与。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家属史是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

10、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慢病监区防制目标,通过实施以健康促进为主要策略的干预活动,减轻乃至消除人群中慢病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控制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通过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随访管理与规范化治疗与干预,控制和稳定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分类健康指导和个性化防治策略,青少年:培养良好地行为习惯,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健康心理的培养,性知识教育,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等;青壮年:以保护第一生产力要素为出发点,控制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控烟戒烟限酒,减少食盐摄入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消除紧张,避免过度劳累,实施必要的健康监护和健康风险评估;老年人: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加强医学监护,控制吸烟、酗酒,高血压,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等心血管糖尿病高发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进行防癌普查;更年期的人群:调节劳逸,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和体能锻炼,必要时补充性激素。,制作人:孔雪婷(2012518083)解说人:张俊杰(201251500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