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4253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脚手架的类型,脚手架的类型按照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按照用途分为操作脚手架、防护脚手架、承重和支撑脚手架;按照其构造分为多立杆式、框式、吊挂式、悬挑式、升降式以及工具式;按照搭设部位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二、扣件式脚手架,单排脚手架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1、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双排脚手架1、落地式脚手架2、悬挑式脚手架,(一)构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通过扣件将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抛撑、扫地杆、连墙件以及脚手板等组成。,构配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2、 钢管脚手架钢管宜采用外径48 mm、壁厚3.5 mm的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外径51 mm,壁厚3.1mm的焊接钢管。用于横向水平杆的钢管最大长度不应大于2m;其他杆不应大于6.5 m,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超过25kg,以便适合人工搬运。,2 扣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铁铸造的扣件,其基本形式有三种: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直角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旋转扣件以及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对接扣件。,螺栓,对接扣件,旋转扣件,直角扣件,3 脚手板 脚手板可用钢、木、竹等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竹脚手板,则应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串片板及竹笆板。,冲压钢脚手板是常用的一种脚手板一般用

3、厚2 mm的钢板压制而成,长度24 m,宽度250 mm,表面应有防滑措施。,木脚手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50 mm的杉木板或松木制作,长度34m,宽度200250 mm,两端均应设镀锌钢丝箍两道,以防止木脚手板端部破坏。竹脚手板,则应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串片板及竹笆板。,钢筋网片脚手板,4 连墙件 连墙件将立杆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可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刚性连墙件(脚手架高度大于24m),也可采用钢筋作拉接筋的柔性连墙件(脚手架高度小于24m)。,连墙件作法,连墙件作法,柔性连墙件(图中有拉无顶),5.底座底座形式有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 内插式的外径D1比立杆内径小2 mm,外套式的内径D2比立

4、杆外径大2 mm。,a)内插式底座;b)外套式底座 扣件钢管架底座1承插钢管;2钢板底座,脚手架构造示意图,(二)扣件式脚手架设计,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一般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三)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 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

5、 常用的脚手架规格如下表所示,纵向水平杆的搭设,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不同

6、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纵向水平杆搭接要求,5.设抛撑在设置第一层连墙件之前,除角部外,每隔6跨应设一根抛撑,直至装设二道连墙件且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上端与脚手架中第二步纵向水平杆连接,连接点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 mm。抛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30。,6.搭设连墙件(1)连墙件数量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满足下表要求。,注:h步距;la纵距。,(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

7、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或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对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对高度在24m 以上的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3)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

8、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为4mm 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 的钢筋。架高超过40m 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剪刀撑、横向斜撑:(1)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 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 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高度在24m 以下的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高度

9、在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且应符合规定要求。)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且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每道剪 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 刀撑。,()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

10、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规范规定。)一字形、开口形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 跨设一道。)高度在24m 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 以上的闭形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 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扣件安装(1)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2)扣件规格(48或51)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3)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l50mm。(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主节点处两个扣件

11、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铺设脚手板(1)脚手板的探头应采用直径为3.2mm(10号)的镀锌铁丝固定在支撑杆上。(2)应铺满、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10.搭设栏杆、挡脚板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栏杆上皮高度l.2m,中栏杆居中设置。(2)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立柱的内侧。(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1)上栏杆上皮高度l.2m,中栏杆居中设置。(2)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立柱的内侧。(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脚手架拆除()拆除脚手

12、架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 步,如高差大于2 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各

13、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安全要求,7 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3)每搭设完1013m 高度后。4)达到设计高度后。5)遇有级大风或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6)停用超过一个月。(2)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1)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2)技术交底文件。(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4)高度在24m 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表6-4 项次1、2 的规定。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是否超载。,悬挑式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的要点1、底部悬挑架的设计2、钢丝绳、吊环、花篮与钢丝绳绳夹的计算与选用3、卸荷层数的确定4、卸荷装置的要求5、悬挑架及卸荷装置所处楼层结构的承载力复核,卸料平台,卸料平台应注意的问题1、卸料平台应与脚手架分离设置。2、卸料平台的限制措施。3、卸料平台的安装与拆卸的安全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