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3736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中国的宇宙观——从李约瑟问题谈起 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中国的宇宙观 从李约瑟问题谈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陈世锋E-mail:,中国,印度,希腊,希伯莱,1552年利玛窦诞生,历 时 1500 年,1529年王阳明去世,格义比附、潜隐外化、互镜创新,李约瑟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一种观点:因为中国传统是实用的,1、中国传统是实用性、经验性的,没有形而上的超越诉求我们在就餐时,他(指德里达)说了一句:“中国没有

2、哲学,只有思想。”这句话一说完,在座的人不禁愕然。他马上作解释,说他的意思并不含有褒贬,而哲学和思想之间也没有高低之分。他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这话丝毫没有文化霸权主义的意味。他对这种看法作的解释是:西方的哲学是一个特定时间和环境的产物,它的源头是希腊。其实在他以前,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也曾经说过中国没有哲学,孔子的论语只是道德箴言,因为其中没有思辨思维,甚至也没有严密的逻辑系统。王元化,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P139。,【德里达】(Derrida,19302004),一种观点:因为中国传统是实用的,哲学上少一个纯粹形而上的理念的天空,数学上少一个纯粹的欧氏几何空间,宗教上少

3、一个纯粹超越的上帝。,一种观点:因为中国传统是实用的,2、中国传统科学如数学等是实用性的,与中国实用性的文化传统相对应,而西方是超越性的,所以中国不会发展出近现代科学。因为中国经验科学在起始阶段固然可以因实用而较好发展,但西方科学有更强的后劲。,一种观点:因为中国传统是实用的,中国传统,西方传统,一种观点:因为中国传统是实用的,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刘徽及割圆术,古埃及、古希腊人曾用谷粒摆在圆形上,以数粒数与方形对比的方法取得数值。或用匀重木板锯成圆形和方形以秤量对比取值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叫做:“周三径一,方五斜七”。但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

4、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刘徽以极限思想为指导,提出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刘徽断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一直算到了正3072边形,并由此而求得了圆周率 为3.14和 3.1416这两个近似数值。这个结果是当时世界上圆周率计算的最精确的数据。到了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在刘徽的这一基础上继续努力,终于使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在西方,这个成绩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于1593年取得的,比祖冲之要晚了一千一百多年。,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在 的

5、数值式中各数码出现的概率相同吗?当位数太少时,人们有理由对猜想的正确性做出怀疑。如,数字0的出现机会在开始时就非常少。前50位中只有1个0,第一次出现在32位上。可是,这种现象随着数据的增多,很快就改变了:100位以内有8个0;200位以内有19个0;1000万位以内有999,440个;60亿位以内有599,963,005个0,几乎占110。其他数字又如何呢?结果显示,每一个都差不多是110,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虽然有些偏差,但都在110000之内。,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

6、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按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欧几里德与几何原本,第一卷 几何基础 第二卷 几何与代数第三卷 圆与角 第四卷 圆与正多边形 第五卷 比例第六卷 相似 第七卷 数论(一),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第八卷 数论(二)第九卷 数论(三)第十卷 无理量第

7、十一卷 立体几何第十二卷 立体的测量第十三卷 建正多面体,五条公理: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2.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4.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5.整体大于部分。,回应:1、中国传统科学确实重实用性、经验性,五条公设: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4.凡是直角都相等;5.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回应:2、但中国传统文化却是重超越性的,中国传统科学确实有重视经验实用性的特点,但中国传统文化不是

8、实用主义,而是实践主义。为什么是实践主义而不是实用主义呢?两者有何区别呢?,“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11.12)“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5.13)孔子不关心超越性吗?“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6.2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四十一章)不是不关心,而是宣讲的时机问题。上人何其少:圣人五百年一见,颜回三月不违仁。超越到底在哪里?,超越就在人的内心里“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9、(孟子-尽心上7.1)惠能与玄奘。如来藏之衣服喻。是以人为本,不是神本也不是物本“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运第九“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只是一个浑沌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而“宇宙间有了人,有了人的心,即如于黑暗中有了灯。”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为天地立心”张载,如何达到超越呢?超越之路不是分析和论证超越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而是在一条现实之路中去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境界,境界达不到说也白说,境界达到之后自然明白。所以儒家有知行合一,佛家讲闻、思、修。那达到了超

10、越境界又是个什么?“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章句第二十七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惠能坛经 禅宗讲“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儒家讲“洒扫应对,可以尽性致命”。,中国传统有真超越,但为何有实用主义的表象呢?此超越要求太高,所以达到者太少;此超越太难理解,所以容易庸俗化;此超越太难说明,寻求之法不是直接谈论,而是指出一条现实世间的实践之路;此超越即使达到之后亦不离世间;所以,看起来就象只有实用主义了。此道德境界之超越是真超越 超越不是冷冰冰的“理”;亦不是一个外在化、对象化的人格神崇拜者;而是道德境界之创生。,回应:3、科学对外在力量的不同诉求:实用性与超越性,中国传统文

11、化实际上是有很强的超越性诉求的,但中国传统科学为何又表现为实用性呢?,“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元首,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四时之终始,五物之祖宗,六艺之纲纪。”孙子算经序“世间六艺任纷纷,算乃人之根本。知书不知算法,如临暗室昏昏。”算法统宗伟大数学家刘徽生卒年都不详,只知约生于公元250年。,回应:3、科学对外在力量的不同诉求:实用性与超越性,回应:4、中国传统科学与超越性诉求断裂的原因,a、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点在于道德境界之提升安己立人,内圣外王b、思维方式更倾向于非逻辑的直觉诗性语言之启示,践行。如桥流水不流,是辩证的跳跃,是艺术的直觉。是当下的禅机

12、。,读者或因其本身实验的忙繁任务,期于极少的时间,得知古代与中世的中国科学思想较之古代希腊与中世欧洲的科学思想究有若何差异。就此等研究者来说,首须了解中国自然主义中极端有机的与非机械的性质。最后,几乎一切中国自然哲学所具最要的特点之一便是免陷于欧洲有神论的与机械唯物论的世界观的持续辞论是即西方迄未全然解决的对立论题。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P1-2。,回应:5、中国科学的有机论特征,回应:5、中国科学的有机论特征,有机论的重要特征就是精神与物质可以相互影响作用,在中国传统天地人均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心身相应如中医之七情致病 天人相应如子午流注以德敬天 天地相应如天时之说及传统天文气象之研究(参张庆祥.风雨溯源天上星.洪定国编.科学前沿集C.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断裂,精英与大众实用与超越科学与人文,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