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要点.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4001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学习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文言文学习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文言文学习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文言文学习要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文言文学习要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学习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学习要点.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实词,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总原则:因文生义 讲究方法,1、利用造字特点判断,心惮远役,情在骏奔,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持其璧睨柱(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怅然慷慨,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害怕,失落,骏马,用绳子吊下,用绳子吊死,斜着眼睛看,1、利用造字特点判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关吏絷之,劓而纵之,扪鼻而止,抓住,割鼻子的刑罚,用手捂住,高大其垄,使其饿踣于草野,坟墓,跌倒,2、利用词语的语法位置判断,生生所资,心惮远役,当敛裳宵逝,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名动 维持生活,名状 在远方,名状 在

2、夜里,名动 穿上,名动 驻军,2、利用词语的语法位置判断,烟涛微茫信难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楚王贪而信张仪,怀信侘傺,(实在 副词),(诚信 名词),(相信 动词),(忠诚 动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实在 副词),3、利用词语结构特点判断,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追亡逐北,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则思慎始而敬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挽回,逃兵,消灭,谨慎,任用,不得志,3、利用词语结构特点判断,求全责备,化险为夷,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丁壮苦军旅,老弱罴转漕,春省耕而补不足

3、,秋省敛而助不给,完备,平安,细小,感激,恼怒,疲倦,收获,4、利用通假字判断,乃瞻衡宇,衡通横,云销雨霁,销通消,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而征一国者,而通耐,4、利用通假字判断,距关,勿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手裁举,则又超忽跳跃,裁通才,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通尔,至莫夜月明,莫通暮,5、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幼稚盈室,饥冻虽切,当敛裳宵逝,命篇曰归去来兮,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满,急切,收拾,命名,图谋、考虑,继承,沿袭,5、联系所学知识判断,求之靡途,亲故多劝余为长吏,遂见用于小邑,眷然有归欤之情,质性自然,违己交病,犹望一稔,朋友,没有,表示被动,思念的样子

4、,本质,一齐,风雨交加,成熟,6、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判断,瓶无储粟,脱然有怀,会有四方之事,于时风波未静,非矫厉所得,皆口腹自役,情在骏奔,米缸,想法,泛指出使外地,代指战争,勉强自己,能够(改变),为了谋生,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1、利用造字特点判断,2、利用词语的语法位置判断,3、利用词语结构特点判断,4、利用通假字判断,5、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实词词义推断方法,日积月累 聚沙成塔,6、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判断,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二、虚词,总原则:注重积累 归纳对比,考纲规定必须掌握的虚词仅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

5、之,不足以自给,以惠爱为德,介词,用来,介词,把,以余贫苦,介词,因为,虚词,以,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表被动,介词,在,于是怅然慷慨,连词,因此,于,求之靡途,四方之事,代词,代做官这件事,助词,的,生生所资,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虚词,之,非矫厉所得,助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接受动作的事物,所,劝余为长吏,以惠爱为德,动词,做,动词,当作、作为,为,总原则:关注标志 古今结合,考纲解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三、特殊句式,现代汉语中多用“是”表示判断,但古

6、汉语中“是”多作代词,很少作判断词。,(一)、判断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判断句,(一)、判断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2、用副词“乃、即、则、皆”表示判断,例: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判断句,(一)、判断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3、用“为、是”表示判断,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故今之

7、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判断句,(一)、判断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4、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判断句,(一)、判断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5、直接表示判断,例: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判断句,(一)、判断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判断句,2、用副词“乃、即、则、皆”表示判断,3、用“为、是”表示判断,4、用“非”表示否定判断,5、直接表示判断,(二)、被动句:,三、特殊

8、句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被动句,(二)、被动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动句,(二)、被动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被动句,

9、(二)、被动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动句,(二)、被动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5、直接表示被动,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阿房宫赋),被动句,(二)、被动句的标志:,三、特殊句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被动句,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5、直接表示被动,(三)、省略句:“省略了主、谓、宾、介词等成分的句子。”,三、特殊句式,(三)、省略句标志:,三、特殊句式,1、省

10、略主语(承前、蒙后、自述等形式),例: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省略句,(三)、省略句标志:,三、特殊句式,2、省略谓语,例: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略句,(三)、省略句标志:,三、特殊句式,3、省略宾语,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省略句,(三)、省略句标志:,三、特殊句式,4、省略介词,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今以钟磬置(

11、于)水中。(石钟山记)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省略句,1、主谓倒装:,三、特殊句式,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矣哉为欺也!(卖柑者言),倒装句,作用:强调和突出谓语,2、宾语前置:,三、特殊句式,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倒装句,标志: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2、宾语前置:,三、特殊句式,例:沛公安在。(鸿门宴)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倒装句,标志: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2、宾语前置:,三、特殊句式,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何陋之有?(爱莲说)唯利是图 唯

12、命是从 唯你是问,倒装句,标志:“之”或“是”将宾语提前,3、定语后置:,三、特殊句式,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倒装句,标志: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4、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三、特殊句式,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具告以事。(鸿门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倒装句,标志:介词结构放在动词之后,考纲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四、翻译,翻译要点:,1、寻找得分点,字字有着落;,2、直译为

13、主,意译为辅;,3、“留、删、补、换、调”五字法。,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翻译五字要诀,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通常应该保留的特殊名词: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2、“删”即删除文言文中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某些虚词。,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矣。(劝学),翻译五字要诀,3、“补”即补充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4、。(鸿门宴),公,择,于,于,翻译五字要诀,4、“换”即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特别注意古今异义的词语。,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翻译五字要诀,5、“调”即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调换文言文中倒装的成分。,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何陋之有?(爱莲说)具告以事。(鸿门宴),项伯,翻译五字要诀,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翻译下列句子,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翻译下列句

15、子,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翻译下列句子,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我)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翻译下列句子,于是(我)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我)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翻译下列句子,于是(我)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我)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我)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翻译下列句子,于是(我)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我)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我)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注意事项:,1、注意重要实词翻译的准确性;,2、注意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3、注意补充省略部分的内容;,4、注意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