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技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4018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技巧.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复习,一、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一、文言文句子的翻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直译),也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示例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只要把句中的“美”:认为美;“私”:偏爱;“畏”:害怕;“欲”:想,想要。这些关键词的意思理解了,句子的主要意思就基本显现出来了,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意译),全句的意思是: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翻译文言文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2、,一、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不译;示例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句中的“庆历四年”、“滕子京”等词就可以不译,直接保留即可。全句的意思是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当太守。,意译时该留的留,该删的删,该补的补。,“删”即删去不需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中起标志作用的助词补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示例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焉”等词就可以删去。此句的意思是大国是难以估计的,恐怕有埋伏。,“补”即将文

3、言文中的省略的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示例4:“孙权劝(?)学”题目本身就省略了孙权劝学的对象:吕蒙,所以在翻译时应补出。示例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句中是谁见渔人?谁大惊?谁问谁?谁答之?根据句意原来是“桃花源人”见渔人,“桃花源人”大惊,“桃花源人”问“渔人”,“渔人”答之,所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才能使句意通畅。,“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如前所讲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等等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示例6(主谓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4、。”该句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示例7(宾语前置句):“忌不自信”此句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忌不信自”,意思是邹忌不相信自己。,其次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调换。,“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语言,使译文通达明快。示例8:“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行阵”要换成“军队”,全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去问问他,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

5、的坏的各得其所。,总之,文言文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流畅自然,生动活泼,能完美地展现原文的写作风格。在初中阶段,只要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准确到位,使语句通畅连贯,就可以了。,文言文字词复习,2014年中考考题,捕蛇者说(选段)柳宗元 蒋氏大威,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路,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

6、窃,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询询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向吾不为斯役 向:则弛

7、然而卧 然:谨食之 食:故为之说 故: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君将哀而生之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21选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2015年中考考题,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8、,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山峦为晴雪所洗 为:红装而蹇者 蹇:始知郊田之外 始:夫不能以游堕事 以: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2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2016年中考考题,(四)四知(10分)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

9、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闻其贤而辟之 闻:当之郡 之:何谓无知 谓:故旧长者 故: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21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2分),想一想,从三年的文言文中考考题看到了

10、题型有那些相同点?1、第一题都是词的翻译 2、第二题都是句子的翻译 3、第三题是对文意的理解,2018年对中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要求:,古诗文阅读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及用法(见附录)。2理解古诗文句子的意思,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 装句),翻译文言句子。3能借助古诗文的相关知识理解基本内容,概括古诗文的大意.,古诗文字词积累(共 124 字),A 安 案 B 把 比 C 才 彻 诚 辞 从 D 但 对 E 而 F 发 方 不(否)夫 负 复 弗 G 盖 更 固 顾 故 H 恨 或 J 及 济 既 见 间 将 僵 竭 解 就 举 俱 军 K

11、 克 L 劳 理 怜 良 临 零 M 莫(暮)N 乃 曩 Q 期 其 且 窃 情 请 穷 趋 去 却 阙 R 然 忍 若 S 稍 少 胜 师 斯 时 食 使 市 事 适 是 孰 数 说 虽 私 素 遂 T 徒 W 危 为 委 谓 遗 闻 亡(无)X 悉 习 咸 偕 鲜 相 向 晓 谢 信 行 修 许 Y 焉 要 已 以 阴 于 予 与 狱 缘 Z 再 造 贼 曾 章 朝 辄 之 走 诸 作 注:活用现象的词、通假字,虽未列入上表,但也在考查范围内。,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向吾不为斯役 向:则弛然而卧 然:谨食之 食:故为之说 故:,2014年中考考题文言考题第一题:,古诗文字词积累

12、(共 124 字),A 安 案 B 把 比 C 才 彻 诚 辞 从 D 但 对 E 而 F 发 方 不(否)夫 负 复 弗 G 盖 更 固 顾 H 恨 或 J 及 济 既 见 间 将 僵 竭 解 就 举 俱 军 K 克 L 劳 理 怜 良 临 零 M 莫(暮)N 乃 曩 Q 期 其 且 窃 情 请 穷 趋 去 却 阙 R 忍 若 S 稍 少 胜 师 斯 时 使 市 事 适 是 孰 数 说 虽 私 素 遂 T 徒 W 危 为 委 谓 遗 闻 亡(无)X 悉 习 咸 偕 鲜 相 晓 谢 信 行 修 许 Y 焉 要 已 以 阴 于 予 与 狱 缘 Z 再 造 贼 曾 章 朝 辄 之 走 诸 作 注:

13、活用现象的词、通假字,虽未列入上表,但也在考查范围内。,向,然,食,故,一、文言实词的辨析,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1.通假字辨析,“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军士吏被甲”中的“被”通“披”,“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的“还”通“旋”。,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曾益其所不能百废具兴入则无法家拂士,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岳阳楼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反”通“返”,返回,“曾”通“增”,增加,“具”通“俱”,都,“拂”通“弼”,辅佐

14、、辅弼,2.注意例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着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今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以下这几种情况:,有些词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义仅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的江河,有些词的词义缩小了,如上面例子中的“妻子”,有些词的词义发生了转移。(考点上这种类型出现得最多,所以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现在的词义去理解)如上面例句中的“绝境”,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词义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牺牲玉

15、帛,弗敢加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练习,3.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公问其故 故克之,“故”是“原因、缘故”的意思,同样是“故”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像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故”是“所以”的意思,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予观夫巴陵胜状君之病在肌肤/则久已病矣,解释下面各组中划线词语:,景观,观赏,疾病,困苦不堪,练习,4、词类活用辨析,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中的“诏”,原本是

16、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下诏令”,下面例题: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人恒过,然后能改,“过”是名词用作动词,指犯过失、犯错误,相互讨论下面几道题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公将鼓之 愿为市鞍马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朝服衣冠,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市:名词作动词,“买”,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服:名词作动词,“穿戴”,练习,二、文言虚词辨析,例题: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愿陛下亲之信之B:君将哀而生之乎C:而乡邻之生日蹙D: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他们),(代词,我),(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C,

17、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划线文言虚词的用法:,苛政猛于虎也/战于长勺/积于今六十岁矣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可以一战/太医以王命聚之,比,介词,在,介词,到,介词,因为,介词,凭借,介词,用,介词,小结,文言文复习,实词辨析,虚词辨析,1.通假字辨析,2.古今异义词辨析,3.一词多义辨析,4.词类活用辨析,如:百废具兴“具”通“俱”,都,如:汪然出涕曰,公问其故 故克之,如:,如:公将鼓之,苛政猛于虎也 战于长勺,如:,常用虚词有: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作业:练一练:如果你是老师,请为下面的文言文出中考题的词的解释。,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 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循,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