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4258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精测加密及施工测量.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精测网复测、加密及施工测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工程处 2010年6月1日,2,精测网复测、加密及施工测量,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第三章基础平面控制网(CP)测量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第六章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第七章施工测量,3,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一、基本术语工程独立坐标系,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边长投影在对应的线路轨面设计高程面上,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1

2、0mm/km。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为基础,高程控制测量应以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基准。,4,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III),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第一线路水准

3、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III),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5,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框架控制网(CP0)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建立的三维控制网,作为全线(段)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坐标起算基准。满足线路平面控制测量起闭联测的需要。基础平面控制网(CPI)在框架控制网(CP0)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测量提供起闭的基准。在勘测设计阶段建立,点间距4km左右,测量精度为二等。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

4、阶段的线路平面测量和轨道控制网测量提供平面起闭的基准。可用静态相对定位原理测量或常规导线网测量,在勘测设计阶段建立,点间距400800m,测量精度为三等。,6,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平面控制网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CPII 采用GPS测量时,CPI可按4km一个点布设;2.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平面X、y坐标分量中误差。,7,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CP0、CP、CP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8,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CP控制网导线测量的

5、主要技术要求,9,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CP0控制网应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坐标基准,以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控制点作为约束点,进行控制网整体三维约束平差;CP控制网应附合到CP0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CP控制网应附合到CP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增设或补设控制点可采用同精度扩展(内插)的方法测量。,10,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各等级GPS控制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当基线长度短于500m时,一、二、三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5mm,四等边

6、长中误差应小于7.5mm,五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10mm。,11,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重复基线较差 环闭合差改正数 改正数较差 式中:n闭合环边数;GPS接收机标准差;a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d相邻点间距离(km),或GPS网的平均基线边长。,12,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各等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13,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平面观测迁站方式 4台仪器一组,重新设站(重新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14,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

7、一般规定,二、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仪器检校的各项要求应符合规定。使用精度较高的气温表和气压表。,15,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三、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测段长(km);n测段数;W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环线闭合差(mm);N水准环数。,16,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三、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及布点要求,17,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三、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各级高程控制测

8、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山岭、沼泽及水网地区,水准测量有困难时,三等及以下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二等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段重测,并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要求进行取舍。,18,第一章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的基本术语和一般规定,四、主要技术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9、(GBT/18314-2009);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7新建铁路项目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以上为控测部分要遵循的规范和要求,其它施工测量工作需要遵循额外其它规范。,19,测量任务,复 测 工 作 流 程,资料收集、数据准备,人员、仪器准备,编写作业方案,测量外业,数据处理,复测报告,不合格,合格,20,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1 布网CP0控制网在初测前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全线一次性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也可收集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点(A,B级)或地壳运动监测网点等国家高精度大地点。CP0控制点沿线路走向每50km左右布设一个点,在

10、线路起点、终点或与其他线路衔接地段,应至少有1个CP0控制点。,21,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2CP0观测CP0观测技术要求,22,第二章框架控制网(CP0)测量,3 CP0数据处理软件基线向量解算应使用适合长基线解算的高精度GPS解算软件,主要有GAMIT、BERNESE、GIPSY等;网平差应采用国家或铁道部主管部门评审通过的软件。4CP0基线向量解算5CP0控制网基线处理结果质量检核6CP0网平差,23,第三章基础平面控制网(CP)测量,1 布网全线(段)一次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CP控制网沿线路走向布设,并附合于CP0控制网上。控制点宜设在距线路中心501000m范围内不易

11、被施工破坏、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CP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CP控制网应与沿线的国家或城市三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点联测,一般每50km宜联测一个平面控制点。2 CP控制网应按二等GPS测量要求施测。,24,第三章基础平面控制网(CP)测量,3 CP基线向量解算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同一基线不同时段重复观测基线较差检核;由若干条独立基线边组成的独立环或附合路线各坐标分量(Wx、Wy、Wz)及全长Ws闭合差的检核。4 CP控制网平差改正数;边长相对中误差应小于1/250000;改正数较差;不同坐标系分段平差;转换到国家或城市平面坐标系统时,应

12、以联测的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点作为固定点进行CP控制网的二维约束平差,计算CP控制点的国家或城市平面坐标。,25,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一、一般地段CPII测量1 布网 CP控制网沿线路布设,并附合于CP控制网上。CP控制点宜选在距线路中线50200m范围内、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并按规定埋石。2 采用GPS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CP控制网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并与CP联测构成附合网;CP控制网按三等GPS测量要求施测;CP基线解算应符合规定;改正数的绝对值和约束点间边长相对中误差的规定;CP网坐标转换应在GPS基线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的基础上,

13、以联测CP控制点作为约束点进行平差,计算CP控制点的工程独立坐标。,26,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一、一般地段CPII测量3 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导线应起闭于CP控制点,导线附合长度2km以上时,应采用导线网方式布网,导线网的边数以46条边为宜。水平角和边长观测应符合三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导线成果计算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计算。应采用具有严密平差方法的软件。,27,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二、隧道内CPII测量洞内CP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28,第四章线路平面控制网(CP)测量,二、隧道内CPII测量导线点宜充分利用洞内

14、施工平面控制桩,单独布点时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安全稳固、方便设站、便于保存的地方,点间视线应距洞内设施0.2m以上。隧道洞内CPII导线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2)观测前应先将仪器开箱放置20分钟左右,让仪器与洞内温度基本一致;(3)洞口测站观测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隧道洞内观测应充分通风,无施工干扰,避免尘雾;(4)目标棱镜人工观测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度,受光均匀柔和、目标清晰,避免光线从旁侧照射目标;采用自动观测时应尽量减少光源干扰。,29,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1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强CP0、CP、CP及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

15、复测维护工作。控制网复测维护分为定期复测维护和不定期复测维护,定期复测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不定期复测维护由施工单位实施。,30,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2 定期复测维护是对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网全面复测,复测内容包括全线CP0、CP、CP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频次要求如下: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对CP、CP和线路水准基点进行复测。CP建网前,CP0、CP、CP和线路水准基点应复测一次,并应同时考虑为CPIII建网提供基础数据。工程静态验收前,CP0、CP、CP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一次。特殊地区、地面沉降地区或施工期间出现异常的地段,适当增加复测次数。,31,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3 控制网复测前应收

16、集原测或复测成果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CP0、CP、CP控制点成果及点之记;CP、CP测量平差计算资料;线路水准基点成果及点之记;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资料;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联测示意图)。CP0、CP、CP控制桩和线路水准基点桩。,32,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4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开展不定期复测维护,复测周期不宜大于6个月。不定期复测维护内容包括CP、CP、线路水准基点及施工加密控制点复测,检查控制点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位移,点位的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当复测较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由监理单位确认。5 控制网复测应遵循以下原则:编写复测技术方案。复测采用的方法和精度应与原测相同。

17、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坏的控制点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补设。6 CP0复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复测方法与原测相同。,33,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CPI、CPII控制点复测坐标较差限差要求单位:mm GPS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较差满足上表规定时,采用原测成果。当较差超限时,应进行二次复测,查明原因,并采用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成果,提交监理和设计单位确认。,34,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导线复测较差的限差 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6 L,35,第五章控制网复测与维护,复测完成后应进行成果分析,编写复测报告。复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任务依据、

18、技术标准。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情况。复测控制点的现状及数量,复测外业作业过程及 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复测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需说明的问题及复测结论。,36,第六章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1 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施工控制网加密前,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技术设计书。2 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采用导线或GPS测量方法施测,施工控制网加密必须就近附合到CP或CP 控制点,采用固定数据约束平差。3 加密控制点应布设在坚固稳定、便于施工放线且不易破坏的范围内,并按规定埋石。,37,第六章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4 采用

19、导线加密时,导线边长以200400m为宜,应按四等导线的精度要求施测。加密导线附合在就近的CP或CP 控制点,采用固定数据约束平差。平差后相邻点点位中误差5mm,点位中误差10mm。5 采用GPS测量方法加密时,按四等GPS精度要求施测,GPS基线边不宜短于300m。6 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起闭于线路水准基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38,第六章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7 施工控制网加密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测量技术设计书;加密测量成果(含点之记);外业测量观测数据资料;平差计算资料;加密测量技术报告。,39,第七章 施工测量,1测量准备工作 为了紧密结合施工的需要,测量技术

20、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熟悉测量仪器,理解有关设计提供的资料和图纸;检查图纸,核实图纸的有关数据,做好施工测量的数据准备;了解施工工作计划和安排,协调测量和施工进度关系,落实施工测量工艺;了解施工现场,确认导线控制点的点位准确可靠。,40,第七章 施工测量,2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横断面测量 在路基的边桩放样以前,先核查横断面的地面线,测设垂直线路中线的两侧地形变化,绘制路基横断面图,以计算、核实土石方施工数量及测设边桩。测量横断面的宽度和密度应根据地形情况及施工需要而定。横断面的测量方法:全站仪置于导线控制点(或线路上某一适合点),采用极坐标法,根据设计路基横断面图里程、断面宽度放样,定出中桩和边桩。

21、然后采用花杆和钢尺量测。,41,第七章 施工测量,2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放样 在路基的边桩放样完成后,可进行路基的土石方施工。路基施工前应首先在地面上把路基的边界点放样出来,钉上边桩。边桩放样采用极坐标进行放样。为路基填筑和路堑开挖提供施工依据。在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放样前应了解路基面设计的基本尺寸,以便在进行放样测量时计算放样数据。,42,第七章 施工测量,2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放样(一)平坦地面的边桩放样 根据路基面的宽度、边坡率率及填挖高度按下列公式求出边桩距离:D1=D2=b/2+mH 式中b路堑在路肩标高面的宽度(含侧沟和平台),或路堤在路肩标高面的宽度;m路基边坡率;H中桩处的填挖高度

22、。按求的D值用钢尺从中桩开始顺横断面方向各量D1、D2距离定出两侧边桩。,43,第七章 施工测量,2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放样(二)倾斜地面的边桩放样 在有横坡的地面上放边桩,其中D1、D2不等,只能采取试算的方法,D2=b/2+mH+mh D1=b/2+mH-mh1 式中h路堑中桩与上坡侧边桩试算点间的高差;h1路堑中桩与下坡侧边桩试算点间的高差。式中用于路堤放边桩,则上坡侧用D1式,下坡侧用D2式。,44,第七章 施工测量,2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放样(三)路基放样注意事项 现场放样边桩应以实地核对,减少错误。机械填土时,每填高1m左右,要重新恢复中线或边桩,并测设填土面标高,计算路基填土边线

23、,同时考虑路基两侧多填宽0.200.30m,以免路基两侧少填或超填;路堑开挖时,应测设边坡、复核路基宽度,并在开挖边线位置正确洒出石灰线做为开挖边线。,45,第七章 施工测量,3桥梁施工测量 桥梁施工测量的工作主要包括:桥轴线长度测量,桥墩、台中心位置的放样,墩台细部的放样,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其它测量工作,如基坑的放样、模板的定位等。在桥梁施工测量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准确地定出桥梁墩、台的中心位置和它的纵横轴线。直线桥梁墩台定位所依据的桥图资料为桥轴线控制桩的里程和墩、台中心的设计里程,根据里程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按照这些距离即可定出墩、台中心位置。曲线桥所依据的桥图资料,除了控制桩及墩、台中心的

24、里程外,尚有桥梁偏角、偏距及墩距或结合曲线要素计算出墩、台中心的坐标值。水中桥墩的基础施工定位时,由于水中桥墩基础的目标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其上无法使测量仪器稳定,一般采用方向交会法;如果墩位在干枯或浅水河床上,可用直接定位法;在已稳固的墩台基础上定位,可以采用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或极坐标法。,46,第七章 施工测量,3桥梁施工测量 直线桥梁的墩台定位 位于直线段上的桥梁,其墩、台中心一般都位于桥轴线上。根据桥轴线控制桩A、B及各墩、台中心的里程,即可求得其间的距离。墩位的测设,根据条件可采用方向交会法或坐标法。,47,第七章 施工测量,3桥梁施工测量 曲线桥梁的墩台定位 位于曲线上的桥梁,线

25、形虽然是曲线,但各孔的梁仍采用直线。桥梁的工作线;桥梁的工作线交点。桥梁的偏距E;桥梁偏角;桥梁中心距Li 在桥梁设计时已确定。,因此,在测设墩中心之前,必须详细核对这些资料,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放样曲线桥和直线桥一样,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墩台中心的坐标,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测设。,48,第七章 施工测量,3桥梁施工测量 墩台纵横轴线的测设 墩台中心测设定位之后,还要测设出墩台的纵横轴线,以作为墩台细部放样的依据。墩、台的纵轴线是指过墩、台中心平行于线路方向的轴线,而横轴线是指过墩、台中心垂直于线路方向的轴线;桥台的横轴线是指桥台的胸墙线。对于双线曲线桥放样时,应注意不等跨梁或高低梁存在墩台

26、中心的横向或纵向预偏心值。在桥梁设计中,L、E这些数据在桥梁图纸上已经标定出来,可直接查用,并根据左线和右线的关系、墩台标准跨径计算墩台中心的坐标,直接放样墩台中心位置,墩台中心定出后,请注意检查桥梁工作线偏角和跨距以资复核。,49,第七章 施工测量,4桥涵施工放样 桥涵基础标高放样(一)水下孔桩标高测量 现以桥台钻孔桩为例来说明桩底标高的确定。一般采用测绳下悬重物进行施测。如图所示,施测时,先将高程引至护筒顶A处(A处高程需常复测),并在护筒顶A处作好标志,钻孔过程中可根据该标志以下的钻杆长度(每节钻杆均为定长)判定是否已经钻到设计高程。清孔结束及浇筑混凝土前均可用测绳检测孔底标高,方法是:

27、在测绳零端悬挂一锥形铁块,从B处放下测绳,当感觉测绳变轻(注意不要让测绳太靠近钢筋笼)后,读取测绳读数,则桩底B处高程=护筒A处高程-测绳长度L。,(二)基础标高放样 桥涵基础较浅,直接在基底或基础侧壁立水准尺进行观测。,50,第七章 施工测量,4桥涵施工放样 桥墩、桥台标高测设 对于混凝土桥墩、桥台,当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及时测设墩、台顶面标高,以确定墩、台顶面距设计标高差值。由于此时墩、台顶距地面已有相当高度,水准搭尺“正尺”看不到,采用“倒尺”方法。,51,第七章 施工测量,4桥涵施工放样 涵洞基础定位与轴线测量 对于涵洞,设计资料一般会给出中心桩号、斜交角、涵长等,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测

28、设涵洞中心桩以及轴线。涵洞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设涵洞中心桩位以及涵洞轴线方向。涵洞基础定位即测设涵洞中心桩。对于附近有可以利用的导线点时,也可利用路线附近的导线,根据计算的涵洞中心坐标,计算距离和夹角,采用极坐标的放样方法测设涵洞中心。,52,第七章 施工测量,4桥涵施工放样 桥涵细部施工放样 桥涵细部施工放样内容很多,不同结构形式放样方法也不一样。(1)明挖基础的施工放样 根据基底尺寸、开挖深度、放坡情况等计算出原地面的开挖边线,然后根据墩台中心及其纵横轴线即可放出基坑的边线。(2)桩基础的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提供的桩与墩中心的相对位置,计算出孔桩坐标,再用坐标法放出各桩的中心位置。(3)

29、桥梁墩台的细部放样 根据墩台设计尺寸,预先计算在立模板边缘四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测量;或测设护桩,利用护桩恢复墩台的纵、横轴线。,53,第七章 施工测量,5隧道施工放样 通常隧道的开挖从两端洞口开始,也就是隧道开挖只有两个开拓工作面。如果隧道工程量较大或隧道长工期紧,为了加快隧道开挖隧道,必须根据需要和地形条件设立辅助坑道,增加新的开挖工作面。隧道的正洞和辅助坑道都是整个隧道工程的组成部分。隧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在地下测设出设计中轴线的方向,保证两个相对开挖面的方向与高程按要求的精度贯通。在隧道没有贯通前,中心线只能以支导线的型式向前伸展。一般采用往返观测。测设数据的计算和测量工作都要特别细心。

30、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中,因为施工现场场地狭窄,测量与施工相互干扰,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54,第七章 施工测量,5隧道施工放样 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基本放样工作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要进行下面几项放样测量工作:隧道中线方向、曲线、隧道坡度与高程、隧道横断面形状。,采用极坐标法原理测设隧道中线点的方法。随着隧道的不断开拓延伸,利用全站仪拨角在隧道内测设中线点位,不断指示隧道掘进的方向和位置。,55,第七章 施工测量,5隧道施工放样 隧道定向定位的测量检核 隧道定向定位的测量是决定隧道按设计施工,准确贯通的重要工作。为了保证隧道定向定位测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隧道洞口附近导线点上安置仪器,AM、AN、AO三

31、方向都可作为洞口B定向定位的起始方向。起始方向不同,确定AB方向的角度也不同。在定向时不能混淆起始方向与角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否则必然造成定向错误。横洞是增加隧道AB开挖工作面的辅助坑道,为获得横洞中隧道开挖点F,从隧道洞口附近导线点C及洞内点E,分别按角度、和边长S1、S2确定AB线上的F点位。在洞内场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特别应清楚地辨识点位及相应的数据关系。,56,第七章 施工测量,6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导线控制测量 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传递,以免隧道前进方向的定向定位出现偏差,必须在洞内进行导线控制测量。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应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57,第七章 施

32、工测量,6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导线控制测量 对于短隧道,洞内导线布设一般采用支导线形式。(1)隧道开挖超过30m,应设立二级导线点,进行导线测量;(2)以二级导线测量的成果检查原有中线点,指示隧道开挖的正确方向,设立新的中线点;(3)隧道内的二级导线向前推进300m,应设立一级导线点,进行一级导线测量,检查二级导线点。一、二级导线点与一般中线点可以共用同一个点。若点位为一级导线点,必须加固保存。,58,第七章 施工测量,6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导线控制测量 对于长隧道,洞内导线布设采用导线环(网)形式。,59,第七章 施工测量,6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观测中注意的一些事项:(1)洞内的测角,宜在

33、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重新对中,观测采用两次照准、两次读数的方法,即减少仪器对中误差及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2)由洞外引向洞内的测角工作,宜在阴天(或夜间,具有足够亮度)进行,即克服目标成像不稳定和避免折光的影响。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洞内高程严格按水准测量等级进行,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60,第七章 施工测量,6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平差 多边形闭合环的平差计算采用近似平差法解析法。当仅形成一个闭合环时,平差方法与普通闭合导线相同。当形成两个及以上的闭合环时,采用如下方法平差:首先计算各闭合环的角度闭合差,列出角度误差方程组,求出联系数,据此求得各导线环内角改正数;然后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34、同理求得各导线边坐标增量改正值;最后计算出各导线点平差坐标。,61,第七章 施工测量,6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控制网精度评定(1)实际测角中误差 式中:B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内角闭合差,n各个导线环内角个数,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个数。(2)导线全长闭合差及相对误差 式中:XX坐标增量改正值,YX坐标增量改正值,D测距边平距。,62,第七章 施工测量,6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隧道控制测量贯通精度的评定(1)导线环测角误差影响所产生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2)导线环测边误差影响所产生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3)导线测量误差影响所产生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式中 Rx 导线环导线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m)dy 导线环导线点至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m),63,以上介绍,如有不妥,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王 澄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