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4332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8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2.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气象服务的经济学属性(一)认识气象产品1.产品概述产品、产品分类及其特性(1)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是指,生产过程中由劳动、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投入所创造的结果,这个结果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形态的服务。产品凝结着劳动,因而具有价值,同时具有满足人们使用需要的效用,因而产品具有使用价值。(2)以消费性区分不同类型的产品的标准排他性 可以阻止人们使用这些产品。以支付价格为排他形式 法律承认并强制执行私人财产权利。竞争性 一个人使用这种产品减少了其他人对该产品的享用。(3)四种类型的产品 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共有资源、自然垄断产品,私人产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公共产品:既没有排他

2、性又没有竞争性共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自然垄断产品:具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用数学式给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定义:私人产品即某一商品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Xi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产品是能在消费者之间分割的。公共产品 X=Xi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为了消费而实际可支配的公共产品的数量Xi就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X。这意味着公共产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俱乐部产品:一种混合公共产品,消费者在付费或不付费共同使用的情况下,边际拥挤性成本不为零。俱乐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俱乐部成员的最佳人数问题,超过最佳人数则变得拥挤。如公共游泳池、公共图书馆、影剧院等。当具备排

3、他性,但存在非竞争性时,俱乐部公共品提供可以是有效率的(对成员而言,满足Samuelson rule)俱乐部产品:固定使用 俱乐部成员的效用函数:x 私人品,G公共品,n 俱乐部人数 预算约束:M 收入;C(G)俱乐部产品成本 效用最大化:一阶条件:,Samuelson rule增加一个消费者所增加的拥挤成本(以效用的减少度量)反映拥挤效应,取等号时,没有拥挤效应,此时最优的人数为无穷多。俱乐部产品:可变使用找到俱乐部成员的最优使用次数 v为每个成员的使用次数,总的使用次数V=nv 效用函数 U(x,G,v,V)Uv 0,使用的边际效用 UV 0,使用的拥挤效应 俱乐部产品:可变使用 最优提供

4、满足Samuelson rule:最优的人数满足:最优的使用次数满足:,对成员一次性收费,每次使用不再收费。成员有可能过度使用(超过最优使用次数),需要限制使用次数(4)搭便车问题搭便车者是指得到一种产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支付的人。既然并不能排除人们享用公共产品的利益,那么,每个人就可以不为公共产品付费而希望他人付费。搭便车问题就排除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如果总利益超过成本,政府可以决定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而使每一个人的状况变好,并用税收来支付。一些重要的公共产品 国防 反贫困 基础研究(区别于特殊技术知识,特殊技术知识可以通过获得发明专利权得到排他性和竞争性)灯塔是公共产品

5、吗?从公共产品向私人产品的转换。(5)成本-收益分析为了决定是否提供公共产品,使用公共产品的总收益必须与提供并保养公共产品的成本相比较。成本-收益分析 比较提供一种公共产品的社会成本与利益的研究。,由于不存在需要估量社会收益和资源成本的价格,所以,进行收益和成本分析 是艰难的工作。生命的价值、消费者的时间以及美学是很难估计的。(6)共有资源(公共地)共有资源,像公共产品一样没有排他性。想使用共有资源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共有资源 是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因为一个人使用了共有资源就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全球气候是一种典型的共有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7)公共地的悲剧(Garrett H

6、ardin,1968)公共地悲剧:是一个有一般性结论的故事:当一个人用共有资源时,他或她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当个人可以免费使用共有资源时,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这就产生了负的外部性。设想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牧场,每个放牧人都从自己的牲畜中得到直接利益。但是,在他或其他人在牧场上过度放牧时,每个放牧人又因公共牧场退化而承受延期成本。这是一个悲剧。每个人都被锁定进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迫使他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无节制地增加他自己的牲畜,在一个信奉公共地自由使用的社会里,每个人追求他自己的最佳利益,但公共地的毁灭是所有人的结局。,公共地悲剧的早期表述亚里士多德: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

7、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的事物。霍布斯:自然状态中的人们寻求他们自己的利益,最后彼此相互厮杀。里奥德(1833):公共财产会被不计后果地使用。戈登(1954):属于所有人的财产就是不属于任何人的财产。所有人都可以自己得到的财富将得不到任何人珍惜。如果有人愚笨地想等到合适的时间再来享用这些财富,那么到那时他们便会发现,这些财富已经被人取走了。气候变暖是典型的公共地悲剧一些人反对共产主义的理由:共产主义社会集体拥有一切资源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但当人们集体拥有所有资源时,如何有效率地利用资源?(8)产权的重要性(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多种使用的权利

8、。Alchain)当没有很好地建立产权时,市场则不会有效地配置资源(例如,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所有者,所有者可在法律上有权控制它)。当没有产权而引起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潜在地解决这个问题。私有产权是将权利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人,它可以同附着在其他物品上的类似权利相交换。私有产权的建立在阻止气候变暖方面似乎失效了!(9)自然垄断产品,垄断一个企业被认为是垄断的条件:它是产品的唯一卖者。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垄断的基本原因是 进入障碍 进入障碍有三个主要来源: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中产品或劳务的权利;生产成本使得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自然垄断 当一个企业能以

9、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时,这个行业是自然垄断。当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自然垄断产品由自然垄断行业生产提供。自然垄断一般指由于技术的原因而非人为的限制进入而形成的垄断。自然垄断产业划分为三类:一类是依靠独有的资源而形成的垄断;一类是依靠信息独占和特权而形成的垄断;一类是依靠该产业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垄断。,一些自然垄断产品消防、有限电视、数字电视、城市自来水、天然气供应、不拥挤的收费道路自然垄断产品的特征规模经济 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作为垄断原因的规模经济,产量,成本,0,2.气象产品及其划分(1)气象产

10、品:从事各种气象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的总称。(2)气象产品的划分依据:产品的形态有形产品:气象能源产品、气象观测产品无形产品:气象信息产品(气象服务)、气象人工产品、气象延伸产品气象经济学着重探讨第二类即无形产品气象能源产品:利用气候资源(如热量、风、水、空气、太阳光等)形成的产品。是一种实物(有形)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电池、风电机、风电站等。气象观测产品:各种气象观测的仪器实物(有形)产品:卫星云图接收器、气压仪、湿度传感器、测风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梯度测风站等。气象人工产品:人为改变天气的活动以达到趋利避害目的的劳务。是一种无形产品,如人工增雨、人工消雾、

11、人工防雹、人工防雷、人工削弱台风、人工防霜冻、人工消云。气象延伸产品:为维持正常的气候条件而付出的劳务以及为减缓气候变化而进行的市场交易活动的总称。是无形产品如碳排放权交易,3.气象信息产品(气象服务)气象信息产品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 气象服务是指以气象知识为基础,应用气象服务的技术方法,实现用户充分合理地利用气象资源、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从而提高运行效益的途径或过程。在这里,气象服务=气象信息产品 4.气象服务产品的性质(1)气象服务产品经历了从纯公共产品到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共存的状态最早的气象服务是为军事服务的国外:1802年,美国陆军开始进行地面气象观测。1

12、870年,美国国会授权陆军部长贝尔克内普负责组建天气服务,同年11月8日发布了第一份天气预警格雷特湖区风暴警报。1851年,英国的J.格莱舍利用电报传送的气象观测资料,绘制出了当日天气图。1855年2月17日法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天气预报服务的国家。1915年12月,俄国成立军事气象总局,并在各军的司令部设立了气象机构。同年,法国成立了军事气象局。1914年,英国皇家飞行联队在South Fornhoroph机场建立了第一个军事气象室。1916年,英国成立了陆军气象机构英国皇家陆军工程兵气象科,1920年在国防部设了了陆军保障处,负责陆军气象保障工作。1917年8月,美国通信兵气象局成立。,191

13、3年,意大利成立了皇家高空气象学会,学会的任务是建立第一个大气追至探空系统,这是意大利气象服务的起点,1925年,该学会开始于军方建立联系,建立了隶属于航空委员会的国家气象福、预测办公室。军事气象服务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当军事气象服务逐步走向为大众提供气象服务时,气象服务产品就不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并存。纯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一般是为政府部门提供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包括军事、政治等方面(2)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属于自然垄断产品,包括为公众提供的公共气象信息原因:公众在获得气象信息方面是需要支付费用的,但一个人使用并不阻止其他人消费,因此气象信息产品具有排他性但不具竞争

14、性。同时,生产气象信息产品具有规模经济的效应,是依靠信息独占和特权而形成的垄断。一种是消费的气象信息是消费其他耐用消费品的附属消费品,在消费耐用消费品的同时不需再支付气象信息费。如使用家庭购买的电视机、收音机、电脑、手机,就可以获取气象信息。这是一种间接捆绑式消费,消费气象信息的费用不是直接表现出来。另一种是直接支付费用,通过气象台站发布气象信息往往有固定的时间限制,公众获取时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才能取得,这本身就意味着花费了时间的机会成本,如果为了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随时获得气象信息,消费者则需要支付成本。考虑:准公共气象产品是否会反过来转化为纯公共气象产品?技术?理念?,(4)私人气象服务

15、产品戈尔丁(Goldin)和德姆塞茨(Demsetz)认为,没有社会产品或服务是由其内在性质决定它是公共产品或不是,存在的只是供给产品或服务的不同方式,即“平等进入”和“选择性进入”。公共产品包括准公共产品,当其受益主体数量减少,并形成具有产权主体的限定后,将会转化为私人产品,而这种转化会由于需求主体对财产独占的意愿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获得。这就是说,市场范围缩小时,存在需求弹性越来越富有弹性的情况,产权的限定存在可能,从而公共产品可转化为私人产品。私人气象服务产品可以由政府也可以由私人提供的私人气象信息产品,主要消费者是营利性企业、特殊的个体消费者。私人气象信息产品由政府提供往往缺乏效率5.气

16、象服务产品的知识产权(1)困难:出现搭便车现象,难以保证气象信息的不侵权。(2)特性:是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可以复制等(3)归属:有观点是归属著作权的保护。(4)侵权:没有可附着的实物载体,侵犯署名权和获酬权;媒体以气象台站的名义发布虚假信息等。(5)生产者与提供者相分离所 产生的产权归属问题,(二)气象产业1.气象产业的概念界定产业是具备生产产品的功能的各个行业和部门。气象产业是生产、销售气象产品的行业。产业的划分(宏观)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 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

17、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第三产业的特征产品是无形的服务产品;范围广泛、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城市化过程中大力发展的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低反应了城市化进程的高低。气象产业是典型的第三产业,2.我国气象产业的总体概况气象产业的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气象部门的业务同样包括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我们探讨的是社会服务方面,即气象服

18、务。,(1)我国气象产业(气象服务)的运行结构 外围 有偿或无偿服务 内层 提供气象信息 有偿服务 无偿服务 提供气象信息 有偿服务,广播、电视、报纸、移动通信、网络等,中央及各地方气象局、气象站及各直属单位,企业集团或专业气象台,公众,企业及部门购买气象信息,政府决策,(2)我国气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气象产业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气象部门的生产活动被定位为基础性的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并不承认其产业性特征。对气象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我国的气象投入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不足,气象投入量约为美国的1/8,日本的1/2。对气象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没有认识到

19、气象信息商品的投入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气象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仍处于初始阶段,据统计,2004年我国一些省份专业气象服务的收入不足300万元,经济发达的上海市,2003年开始,气象服务收入勉强突破1亿元,但随后几年的增幅也只有10%左右。仅日本天气新闻公司一家,每年的气象服务收入就高达3亿美元。气象部门走向市场的动力不足服务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制度的约束 3.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分析需求的分类:不同群体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内容不同而决定了不同的气象服务产品,政府部门:纯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公众: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自然垄断产品)企业或个人:私人气象服务产品纯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和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不存在个人的

20、需求曲线,只存在社会的需求曲线,并且社会需求曲线是没有弹性的一条垂直线 P 0 Q0 Q,私人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遵循着一般私人产品的需求性质,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P 0 Q,4.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分析由于气象服务的需求类型的非单一性,所以供给也不是单一的方式(1)目前存在的几种供给模式第一,国家气象部门只开展公益性服务,商业性气象服务由私营气象公司开展,如美国、日本 第二,国家气象部门除了开展公益性气象服务,也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与私营气象公司竞争,如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第三,国家气象部门改组为气象公司,整个国家的气象服务工作都商业化,如新西兰第四,国家行政垄断气象服

21、务业务,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同时进行商业性气象服务,几乎不存在私营企业进行气象服务(2)气象服务生产与提供的统一与分离气象服务的生产过程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气象服务的部门是自然垄断部门(既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是私人部门),但由于需求对象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产品类型: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因此,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气象服务可以由不同的部门提供,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3)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于不存在个人的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所以提供公共产品是困难的。理论上,个人支付的公共产品价格是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偏好程度高,需要支付的税收价格就越高,但由于“

22、搭便车”的存在,使得个人隐瞒自己的公共产品偏好,于是,无法获得个人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a.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模型,萨缪尔森(Samuelson)规则在一个由H个家庭或个人组成的社会里,如果提供一种公共产品G的社会成本是已知的,那么,该提供多少数量的G,对这个社会来说才是最优的?假设家庭h私人产品的消费组合为,这里h=1,2,3,H,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其中,注意:公共产品的生产与私人产品的生产是替代关系,所以有选择任何一个家庭,该家庭消费私人产品的消费品束为,同时消费公共产品G,则其余家庭消费私人产品数量为,于是其余家庭的效用水平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则构造全社会消费所有产品的效用最大化水

23、平的拉格朗日方程:,其中 为其余家庭必须达到的效用水平,则每个家庭特定的效用水平都同时达到时有极大值解的必要条件为(1)所有的私人产品i都成立,则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条件为:(2),由(1)和(2)解得:即:左侧为家庭h关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i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右侧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i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上式称为萨缪尔森规则。,庇古(Pigou)模型庇古(ACPigou,1877-1959)运用功利主义方法,研究了一个人为一种公共产品支付税收的问题。他从基数效用理论出法,指出个人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受益(获得效用),但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个人为了享受公共产品,必须交纳税收;纳税会给纳税人(

24、即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带来负效用。庇古把税收产生的负效用,定义为放弃私人产品消费的机会成本。他认为,公共产品应该持续提供到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正边际社会效用,等于为最后一元公共产品而纳税的负边际效用相等时为止。,图中GG是公共产品提供带来的正边际社会效用,TT表示为提供公共产品而纳税所带来的负边际社会效用,NN是两者相抵之后的边际社会净效用。庇古模型给出了一个人对公共产品提供水平的需求的决定条件,即个人对公共产品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庇古模型的数学证明:设Gi为个人i得到的公共产品,也是公共部门(政府)对i的支出;Ti为个人i支付额公共产品的税收;Mi是个人i的收入,Ui是个人i得

25、到的效用,NUi是个人i的净效用假定其中,Xi是个人i消费的私人产品数量,Pi是其支付的价格。设拉格朗日函数L如下所示:分别就L对Gi和Ti求偏导,并令结果为零,即:所以:,即:个人对公共产品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鲍温模型,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鲍温(H.Bowen)在一篇题为“经济资源配置中投票解释”的论文中,通过局部均衡分析,比较了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提供之间的差异,给出了公共产品提供的均衡条件。私人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有效提供私人产品的条件: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假设一个社会中有A和B两个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种产品,A对私

26、人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A,B对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B,市场需求则为D=DA+DB,用DD表示。私人产品的供给曲线是SS。SS与DD相交,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P和数量Q,A和B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对应于均衡价格P下的消费私人产品数量分别为QA和 QB且Q=QA+QB,P=MC,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个人A和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A和DB,市场需求D=DA+DB,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P和数量Q,相交于一点,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p和数量Q,A和B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A和B消费的公共产品的数量都是Q,但是两者支付的价格分别为PA和PB,且P=PA+PB,对于公共产品

27、的价格而言,P等于边际成本,于是:P=MC=PA+PB,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私人产品的市场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这是由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私人消费性和共同消费性所决定的。由于个人随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队公共产品的消费,因而个人A和B所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是一样的。与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不同的是,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虚拟的。消费者购买私人产品所支付的货币数量,会反映其对私人产品的实际需求,但市场无法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信息。这里所假定的某人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只是模拟市场作出的。这种假定的意义在于突出私人产品与公

28、共产品需求上存在的差异。图2-3中向下倾斜的虚拟需求曲线,表明个人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纯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所必须满足的条件:(1)(2)(3),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W-L模型),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简称“威-林模型”)是一种局部均衡模型,重在说明,公共产品的供应是由社会中的个人经过讨价还价和磋商来确定的。其最佳条件,是每个人所愿意承担的成本份额之和等于1。威林模型与现实联系更为密切,对以后的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威-林模型描述的是公共产品提供的虚拟均衡过程。在该模型中,有两个消费者A和B,或者说具有共同偏好的两组选民的两个政党。该模型假定两(组)人

29、拥有相同的政治权力,所通过的预算是两组人都同意的预算。如果是一种公共产品,那么假定每一位拍卖者报出不同的税收份额和预算规模(支出),经过某一拍卖程序,就可得出一个均衡结果。该模型还假定每个人都准确报告了各自的偏好。,纵轴h代表消费者A承担的提供公共产品总成本的份额。如果A的税收份额为h,则B的份额为1-h,假定税收份额就是税收价格。横轴G代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或公共支出量。曲线AA和BB分别代表个人A和个人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每个消费者所具有的对公共产品G和私人产品X的效用函数为:UA=UA(XA,G)UB=UB(XB,G)其中,XA和XB 分别为A和B所消费的私人产品的向量,G为所消费的公

30、共产品的向量。A和B都力图在各系的预算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其中,YA和YB分别指个人A和B的收入,p是私人产品的价格向量曲线AA和BB表示A和B的需求曲线,并为既定。均衡的税收份额(h*)和均衡产出水平(G*)是通过某种拍卖程序进行的,均衡的结果是双方权力的较量,在均衡点h*处,双方都同意公共产品的产出水平是G*,A 支付税收份额h*,B支付1-h*,h*和G*的组合被称为林达尔均衡,相应的税收价格就是林达尔价格。,林达尔均衡的数学证明:个人A和B的预算约束为:效用函数分别为:UA=UA(YA-hG,G)UB=UB(YB-(1-h)G,G)分别对G和h 求偏导,得:对B同样有:,即:公共产

31、品提供的效率条件为:,这样的结果,是A和B一致通过的。这是一种纳什均衡。它意味着任何个人或一组人,如果改变配置都将使处境变坏,就会阻止这种结果发生。因此,林达尔均衡实现时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威克塞尔和林达尔注意到预算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根据特定的社会公平标准,对全社会的福利分配进行调节。在形成了公正的福利分配之后,下一步再找出合理的公共支出和税收份额。这一结果在西方国家中采用一致同意的规则就可以得到,据此只有得到100的选票所通过的税收和公共支出议案时才会被接受。任何人对任一组可能导致其处境恶化的提议案,都拥有否决权。纯公共产品一般均衡模型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不同。前者仅限于单个公共产

32、品的情况。一般均衡分析通常是以两个人和两种产品经济进行分析。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1955)提出了公共产品最优提供的一般均衡模型。他假定一个社会有两名消费者A和B,两种产品(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其生产可能性组合既定,消费者的偏好既定。现在寻求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条件。,一般均衡条件下,公共产品最佳供应的条件与私人产品不同。一般均衡分析的结果是:消费上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生产上的边际转换率,即:MRSA+MRSB=MRT。这就是著名的公共产品提供的萨缪尔森条件。,b.准公共产品最佳供应分析,准公共产品如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教育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发展基础教育会促进国家民族文

33、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世界各国所认可,并纷纷建立起不同年份的义务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它同样具有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功能,另外还具有保存知识和推进科学研究发展等功能,因此政府同样需要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c.公共产品供应的困难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前面分析了在不同背景之下公共产品最佳提供的最优条件,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每个人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以上分析表明,个人支付的公共产品价格取决于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越是喜欢该种公共产品,需要支付的税收价格就越高。这就存在着利益动机促使人们去隐瞒自己的公共产品偏好。由于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私人信息,其他

34、人无从得知,“免费搭车”心理以及相关的回报激励(少支付税收),使得政府要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佳提供难上加难。d.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公共产品不一定要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私人就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一般要由公共部门提供,是因为私人或不愿意或无力提供某些公共产品,或者无法提供充足数量的公共产品。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的捐赠现象,就是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典型例子。中国的希望工程也是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范例,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也是评价公共部门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所有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才有效率。公共产品私人提供的几种形式:第一,合同外包:通过一个竞争性投标体系而被授予投

35、标人,在这一体系中最低投标人通常会被选中。第二,特许经营:一个私营公司获得一项特许经营权,向一个特定地区内的居民提供一项服务,而且提供商直接通过使用者付费获利。第三,为特定服务拨款:地方政府为多种多样的社区团体与活动提供的,这些社区团体与活动包括志愿者团体、慈善组织、休闲与文化活动等。第四,凭单制:城市政府直接将凭单在那些被认为符合一项特定服务条件的居民中进行分配,然后,使用者将凭单交给其选择的私营部门提供商,继而,提供商将凭单转交给政府来获得支付。还有志愿者、自助团体: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多是通过非盈利性组织进行的。非盈利性组织为了吸引私人捐款,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当然,个人是否为特定的公共产品

36、捐款,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文化因素。我国沿海地区海外华侨捐资助学,兴办医院,从事各种慈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传统的影响。经济学家认为,符合某种特定条件,政府作为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促进者,有可能比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更有效。英国经济学家迈尔斯(Myles,2000)研究了政府存在挥霍现象、逃税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政府挥霍、逃税可能是对不公平的政府政策的最好反应,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可能更有效率。,(4)私人气象服务的供给,遵循着一般私人产品的供给规律 P 0 Q,6.气象服务的定价问题,(1)产品定价的主要依据 稀缺性 边际效用 边际成本 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生产要

37、素:土地、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每一种要素都将获得收入,即都有价格。要素成本即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生产物品与劳务量的所有机会成本要素收入=机会成本(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土地租金;资本利息劳动工资;企业家才能利润规模生产将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福特流水线替代商品以及互补商品的价格高低也决定了产品的价格水平:产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价格反方向变动;与其互补品价格成正方向变动。替代品:牛肉、猪肉、鸡蛋等;汽车和自行车;私家车和出租车互补品:汽车和零部件;边际效用的高低决定了价格的高低:水和钻石的定价秘密。“价值悖论”效用 价值;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2)产品定价的方法

38、成本导向定价法:以营销产品的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价格的方法 又分为总成本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等需求导向定价法: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习惯定价法:按照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价格定价。(3)完全竞争产品的定价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根据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来给产品定价,此时企业的利润为零。,边际成本曲线和企业的供给决策,数量,0,MC,ATC,AVC,产量,0,需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平均总成本,(4)垄断企业的产品定价高于竞争企业的产品定价,(5)自然垄断产品定价存在定价难题:如果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对消费者有利,资源配置有效率。但是存在问题:第

39、一,对企业是亏损的,因为自然垄断的平均总成本高于边际成本,按照边际成本定价,价格将低于平均总成本,使企业亏本。第二,不能激励垄断者降低成本 因为,垄断者越降低成本,政府管制者将越要降低价格。,自然垄断的边际成本定价,数量,0,价格,需求,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采取边际成本定价,同时政府给予补贴优点:既保证市场效率,又保证企业的合理运作。(5)气象服务产品定价:气象服务产品的定价存在困难,对于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无所谓价格,对于收益进行效益评估对于私人气象服务产品,西方国家也通过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或者引入价格机制,由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均衡决定在我国,是行政垄断提供各类气象信息产品,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获得价格。气象信息产品的一种定价方法:二部定价法依据:气象信息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制作成本和传输成本,制作成本较高,而传输成本越来越低。所以新用户的边际成本很低。二部定价法基本原理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合一的定价方式。一方面,与使用量无关的按一段时间支付“基本费”,是不论用户使用多少而收取的固定费;另一方面,按使用量支付“从量费”。其他例子:固定电话收费、出租车收费,气象信息产品二部定价公式模型其中 是从量费,是基本费(基础价格)。表示单位平均需求量。思考题:1.我国气象服务的供给模式?2.如何给气象服务产品定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