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4489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4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教材把“求未知加数”安排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单设一个 课时进行教学。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启发学生运用1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未知加数的问题。教材把求和是10的算式中的未知 加数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 的。教学例题要先弄清图意,联系操作过程思考“8个再放几个就放满10 个”,列出“8+( )=10”的算式,再引导讨论()里填几。“想想做 做”安排了 “信鸽送信”、“拔萝卜”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反馈、巩固所学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未

2、知加数”的不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探 索,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 方法。2初步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3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智慧爷爷奖给我们一个智慧盒,想不想知道 里面装的是什么呢?边讲述边打开礼盒,指名看看,并说给大家听,里面装了 8个大苹果,还 空着两格。评:由智慧爷爷送礼盒引起学生的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 动中。二、观察探索,积极思维1出

3、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你们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吗?可以怎样提出问题?想不想把这个问题用 算式表示出来?板书:8+( )-10o揭题:这个()为什么没有数?(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里的数填上。(板书课题:求未知加 数)2动手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里可填2。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里应填2?小组长组织讨论,然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情况。板书:(1)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2)8 和 2 合成 10,所以 8+(2)=10(3)10-8=2,()里填 2。教师评价:从小组长汇报的情况看,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4、很多,这是大家讨 论交流的成功之处,祝贺你们。评:这一层次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内容用语言叙述出来,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良 好习惯。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时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 具,积累感性认识,再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上升为理性认识。 学生不仅知道了()应填几,还明白了求未知加数的几种方法。让学生互相 评价,不再向老师汇报,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 功感,对数学产生兴趣。三、应用拓展1独立完成6+()=10o2 “想想做做”第1题一一信鸽送信。讲述: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

5、方向,智慧爷爷想 请同学们帮帮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愿不愿意?请用铅笔引 路,把信和邮局用线连起来。在书上完成,小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评价: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好事告诉给了小白兔。你们瞧,小白兔为了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卜呢!3出示课件“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分两组进行拔萝卜比赛,初步体会+口=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8+9+6+7+4+=105+=102+3+O+1鼓励拔得慢的小组不要灰心,以后继续努力,不要互相责怪。4“找朋友”。(方法:4个学生持得数卡片,4个学生持算式卡片,边唱边找,手拉手成好朋友)5“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你是怎么比的?把

6、想法告诉大家。评: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把8+()=10的思维过程迁移到6+()=10中,让学生独立求出()里应填4这个未知数,巩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把练习 题设计成活动形式来呈现,安排了学生喜欢的“信鸽送信”、“小兔拔萝卜” 和“找朋友”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 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让学生领悟口+=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四、总结点拨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一 件事自始至终有个交待的责任心,也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 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总评:这

7、节课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 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了 11-20各数、掌握了 20以内数的大小排 列顺序、培养了数感。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 动,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接受。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合作交流 的活动中,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学得轻松活泼。教师的点拨引导恰到好处,充 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P68-6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 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

8、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 对的。 “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 位置。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 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 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提问

9、: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 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边做手势边解释) 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 ”(左手)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 固左、右的方位。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 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 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

10、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 边。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 右边。评: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 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 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左、 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这样的教 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 相对的位置关

11、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1 “想想做做”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注意叙述完整,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2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3选横排里三个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同向,位置如:ABC),请小朋 友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又说B在右边?说明:说B在右边是相对于A来说的,即B在A的右边;说B在左边,是 相对于C来说的,即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 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

12、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 右边。评: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所以在描述某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它在谁的左边(右 边);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应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教师慢慢读题,学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相互检查,帮助摆错位置 的同学纠正。2说一说。(1) “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 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即它在谁的左 边,它在谁的右边,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2) “想想做

13、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 就行。(3)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学或某一个物体说一说所处的位置。评: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 运用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描述物体位置。由于学生所选的参照物 不同,说法、摆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对不同的说法、摆法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 相互评价,若学生有疑问应及时组织讨论予以解答,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 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 初步的空间观念。3 站一站。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与其他小朋友同向),2号站他的左边,3 号站1号的右边,4号站3号的后

14、面,5号站2号的前面,6号站3号的右边, 7号站6号的左边等。4听口令,做动作。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举右手,用右手 摸你的鼻子;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用左手摸你的左耳等。评: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巩固性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考考你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一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 了”。评:在图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就此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培养。总评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始认识左与 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 在轻松愉快

15、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活地综合运用 知识解决实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 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和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熟悉、感兴 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努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 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例1从小白兔采蘑菇引入0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 示,0和3、2、1 一样也是一个数;例2通过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明白“没 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认识直尺上的数“

16、从0开始”, 体会O可以表示起点,并认识已学过的数的排列顺序。接着教学O的写法。 “想想做做” 一方面巩固0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0 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3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 识。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I (出示O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 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那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O的认识)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

17、认识0。揭示课题:。的认识。评:O对小朋友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 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再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 0,体会O的含义。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1。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 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Oo教师在写O时,注意动作慢一 点,让学生看清楚O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O表示,O与1、 2、3一样也是一个数。2教学例2及O的写法。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

18、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 一说。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O表示。你会写O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出字格里书写Oo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 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 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3教学例3。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 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 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4小结

19、。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评:教师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 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 的思维动中体验、理解、掌握知识。即使是写字,也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 何写,然后再书写,让学生养成有步骤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1 “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 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 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 表示?(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

20、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O所表示的意思。3 “想想做做”第3题。(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 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4 “想想做做”第4题。(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评: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巩固所学知识,同 时也较持久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中体验成 功。四、全课总结1 (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

21、道我可以表示哪 些意思吗?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3 (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 歌。评:总结中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总评本课的特色首先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 动之中,0的卡通形象与学生的对话、小兔采蘑菇、小猴摘桃、小青蛙找家, 这些童话无不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其次,在本课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还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0的意义到写0,到学习活 动的总结,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独立思考

22、、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学 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的内容。教材简析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生的合作 和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学生通过“滚 一滚”、“堆一堆”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突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这些不同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摸一摸”是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既可以培养 学生的应战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搭一搭”既可以 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像力,又可以体会不同形体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并 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教材最后安排了 “数一数”活动。教学目标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

23、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 能力。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 (出示小红花)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 交朋友吗?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学生说,教 师相机贴出四种立体图形)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 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板书)评: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性的活动“包装”数学 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

24、学中玩。在课始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下面进一步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基 础。二、组织活动1 “滚一滚”。交代: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 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 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1)听口令操作。(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3)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由于准备的圆柱 和乒乓球的重量不同,为此可能是圆柱滚得快些,如有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这一 现象,只要说出理由,也给予肯定。)(4)师生共同总结。(5)评价。主要针对在合作学习时有没有

25、争抢积木,哪组学生听、说都能做 到专心、响亮来评价,奖励好的学习小组。评: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旁人是无法替代的。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其内心蕴藏着无穷的创造潜 力。教师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初步感知各类立体 图形的特征。同时,适时地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行为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 地参与下一阶段的 活动。2 “堆一堆”。谈话:(放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 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D操作: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 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

26、?(2)讨论交流。(3)学生评价。评: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应不剥 夺、不示范、不包办,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 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3“摸一摸”。讲述:看着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出示木偶:圣 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1)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2)分小组摸,请每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 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搭一搭”。讲述:下咱们来轻松一下,(放轻音乐)

27、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大家来做一 回“小小设计师”,把你刚才拿出来的物体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东西来?(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2)(音乐停,学生静)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 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3)评选优秀设计师。评:学生边讨论、边琢磨、边试搭,你拼一块我搭一块,偶尔还为不同 的创意产生小小的争论。结果,很多学生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造型,并设置最 佳创意奖鼓励学生大胆创新。5“数一数”。谈话:刚才小朋友分别用这四种物体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创作,小朋友真是 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数一数。(1)投影出示三幅图,说说图中搭出的图形像什么

28、。奥运会的领奖台;麦田;小火车。(2)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用了哪些几何形体,各有多少个?(3)打开课本,自己看图填数。(4)第三幅图用了几种物体,分别是小火车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要这样搭?评: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先 让学生说说每一幅图像什么,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 述;再让学生按要求数出物体的个数;最后让学生说说用了几种图形,使学生 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 融合。三、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看看你们组得到什么花,你觉得你们应该向哪个组 学习?为什么?(2)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什么呢?小

29、结。总评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这 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掌握知,同时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主要特色在:不代替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的内容,组织小组合 作;不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提供创新机会,促进学生积 极思维;不代替学生表述,教师重视语言训练,让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表述出 来,尽量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完 整、正确。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第IlO页例1、 例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 .

30、在学生掌握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运用 迁移,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2 .能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比较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 目。3.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数学城堡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出示动物口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进行。9+5 9+3 8+5 8+3 7+49+4 9+2 8+4 7+5 6+52、电脑出示一个数学城堡,数学城堡上写有“5、4、3、2加几”。告诉 学生要成为城堡的主人,必须闯过一些关卡。【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数学城堡主人的情境导入,能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第一关:5+7= 5+8= (课件出示)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 算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现在谁来 闯第一关,说说口算5+7时应该怎样想? ”先同桌两人互讲自己的想法,再请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口 算过程。对于各种想法都要给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哪一种想法最好。教师评价:在用“凑十法”进行口算时,一般是“看大数,分小数”。如 果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加数大,可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较快。2、第二关:4+8= 3+9= (课件出示)指名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用词准确、表述完整,教师板书 算过程。3、第三关电脑显示2+

32、9二口指名三、四人讲出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给他们充 分展示个性的机会】三、反馈练习,发展思维现在大家都胜利闯过这些关,学会算5、4、3、2加几,恭喜你们成为这 个数学王国的小主人。下面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国王解决一些问题。1、做一做(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2)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讲口算过程,指名回答。(3)小组比赛形式做第2、3题。2、练习二十一第1题。3、数学游戏。4、开放题:5+ ( ) =135+ ( ) =144+ ( ) =122+ ()=11【设计意图: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游戏的形式

33、呈现在游戏中学习, 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把归纳本课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 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了什么,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分页代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时,依照 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 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L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游戏情境,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34、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课始通过“开火车”形式复习 旧知,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然后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 “闯数学王国”这个情境,提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 习。2 .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探究新知中,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计算方法,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 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反馈 练习中,练习形式多样化,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并在开放 题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3 .展现学生的思维多样性

35、,鼓励不同方法计算。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 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灵活性、独创性。算法多样化不能 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课堂上 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研 究算法,并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 思考角度不同,势必有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 习,把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智慧汇拢在一块

36、。在出示5+6=后,学生想 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 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 人。但在最后的“开放题”中我没有为学生创造了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间,处 理得有点仓促。本次单元测试,从卷面上分析,一年级的平均分成绩还算比较理想。所有 的学生成绩都是优秀(一个人除外),由此说明学生们基本掌握了第九单元的知 识。具体分析如下:1、第1题。照例子画圈,再写得数,主要考察学生能根据加法的意义,先 画出圈,再得出得数。但是一些孩子没有注意区分画左右两边的圆圈。2、第2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计算的能力,通过连一连,找到各算式的得数

37、。3、第3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基本上学生都能正确 填出数字,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不熟练,从而导致 失分。4、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算式得出得数再进行比较。也有学生因粗心 大意没有正确填出“” “二”的符号。5、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数的组成的知识,能根据数位的数字来写数。因 部分学生没有看清楚题目的数字,还学生对第4小题中的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 名称不熟,求不出和,从而导致失分。6、第6题,考查学生对加法意义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大部分学生都能掌 握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个别学生计算能力出现错误,从而失分。7、第7题是考查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有

38、个别学生对进位加法 不熟练,从而失分。8、第8题考查学生的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掌握数量之间的关 系,但是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已知条件忘记填写,2、求部分 数时搞错了位置,3、观察图意时,只看局部,没有看整体。例如:原来树上有 6只猴子,看成只有4只或5只,把其中1只或2只看成是地上的猴子,造成 部分数出错。4、没有注意文字与图意相结合,错把文字表述的车上原来有16 人变成直接去数图中看到的9人是总数来计算,看图经验不够。努力方向:1、加强识字训练。2、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3、加强看图列式的数量关系分析训练。比长短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 5、6题。教学要求:1

39、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 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教、学具任务:L十二袋不同的物品。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1 .引导观察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 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2 .交流、汇报(1)问: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

40、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 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 色,一根是蓝色等。(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6ng dun板书:长、短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L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 .小组汇报。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 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

41、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 肯定。)4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 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三、反馈练习L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 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5 .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

42、、巩固练习L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 时说一说想法。2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 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L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3 .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4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 个装进袋里。5 .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6 .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

43、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六、全课小结(略)求未知加数教学内容:教材P57例题,“想想说说”习题。7 学目的: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反站解决 问题的策略。8 .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能力、追求思维的灵活性。9 .对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兴趣愿意互助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透发参与1 .小猴子聪聪想把书上结的又大又红的桃子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的好朋 友。瞧!他已经装好一些了,盒子没有装满。你愿意帮小猴子算一算应该再采 几个桃子吗?2 .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已经装了几个桃子,一共要采几个桃子,列 出含未知加数的算式:8+ ( ) =10二

44、、自主探索,体验合作1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一下子说出了应该再采2个桃子,你们一定有自 己的好方法,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吗?2 .学生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3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1)观察,发现有两个空格,就知道再放2个桃子进去就满10个了。(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 该再采2个桃子了。(3)前面学习的加法非常熟练,一看就知道。(4)联系减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1 .演示,聪聪来到小河边,河上的五彩桥是由许多块大石头拼成的。现 在小桥只剩了半边。只有让两块石头的数字相加等于10才

45、能拼好小桥,快来帮 帮聪聪吧!学生看屏幕,聪聪拼好小桥。2 .小游戏:找朋友。3 .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来解决,你们想自己出几道这样的题 吗?请每个小组合作出两道这样的题。我们来个小组比赛号码?学生在小组中 讨论怎样出题,然后个组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各组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 价。4 .师:小猴子聪聪过了桥,来到了城堡的门口,特的朋友就在里面。城 堡的门上三把大锁。(锁上有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9,六把钥匙上各 有一些数字)你能帮小猴子选好钥匙吗?学生同桌交流,作为兴趣题。四、小结:略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

46、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 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 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 不但复习了 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L教学小号图。(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 问题的能力。(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