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结视域下社会组织的统战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团结视域下社会组织的统战意义.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团结视域下社会组织的统战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 战线”时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 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 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最广泛”“大统战”“大团结”“大联合”以及“全体中 华儿女”,统战工作的这种新定位,需要我们以大视野和大思 维来运筹统战工作中面对的问题,超越传统统战工作偏向于 政治领域和少数精英人士的做法。换言之,新时代的大统战, 旨在构建“全社会共同体(某某)。当然,这种共同体不能 仅是形式上的一致和整合,还
2、必须形成“真正的共同体”(某 某)。“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 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这种共同体中的自由,就是 活力和秩序的统一:“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 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使每个社会 细胞都健康活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J 统战目标的顶层设计确立之后,还需落实具体的路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同时也要清楚,“我国社会结构 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 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 化,尤其体现为社会结构的多样化。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导 致职业群体的不断分化,相应的不
3、同社会心态随之形成;在 改革开放中为激发动力和活力,差异化的分配策略以及优势 累积导致的阶层分化,还有居住空间上的区隔,都使得共同 体的建构必须克服诸种有形无形的障碍。在新时代,我们需 要不断夯实大团结大联合的社会基础,而社会组织,无疑是 统战工作需要关注的一个领域,也是一种方式。社会组织是由社会成员自愿组成,以实现特定目标为宗 旨,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根据法律规定,社 会组织必须到民政部门登记或备案,通常包括从事非营利活 动(中介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社会团体、民办非 企业单位和利用社会捐赠财产从事公益事业的基金会。目前 登记的社会组织已有近百万家。相较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
4、, 目前社会组织存在着数量不多、结构不优、规模不大、功能 不强、活力不足以及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现代化的社会中, 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通常超过50家。当然,纵向来看,我 国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 激发社会活力、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参与和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必将走出一条中国式道 路。目前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中,加强党建引领无疑是关键。 对于如何加强社会组织本身的统战作用,似乎关注得不够。 其实,加强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必须将之与发挥社会组织更 大的统战作用联系起来,借此来夯实大团结大联合的社
5、会基 础。党建具有跨层级跨领域的优势,应该是凝聚中心、联结 纽带、定序因子,发动和动员一切有利因素,以实现某某亿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目标。社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有 着重要作用。当然,在党的领导之下,也可以是主动分权治 理。当前,在地区、城乡、阶层之间以及经济、文化、社会、 生态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社会组织可 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和需要社会组织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 社会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自治性、平等性的特征,能 够提供道义资源,补充乃至支撑市场和行政体系的运作。社会组织的目标和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就是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的基础,包括交往
6、纽带、共同利益、价值共识或制 度,等等。简言之,相互的信任、公认的规范、依存的网络, 即社会资本,可促进社会团结。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团结的途 径,可以是平台、渠道,也可以是通过项目活动而形成的信 任纽带;任何能够起到连结作用的交往、关系、活动乃至空 间分享,都可以成为社会团结的契机。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 实际上也是为构建不同的共同体而存在。目前的社会组织按照功能来分,存在着三种类型,即群 团型、行业型和项目型。群团型社会组织针对和围绕特定人 群提供特别关注和动员;行业型社会组织关乎社会经济的运 行和发展的中介性职业,需要协调和自律;项目型社会组织 则为特定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源和支持。按照促进社会团
7、结的作用范围,又可分为基层社区、行 业系统、面向公众、维护价值四种类型。其中,前两者因空 间的接近和职业的关联,分别可构建为邻里守望的生活共同 体和分工协作的职业共同体;后两者则因推动的项目和倡导 的理念,分别可构建促进公平的公益共同体和强化认同的价 值共同体。特别是价值共同体,在当今社会愈发重要。“人类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 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J在通过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团结方面,需要处理一系列特 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包括引领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志愿性与公益性的统一、调控性与首创性的统一、自组织与 他组织的统一等。具体而言,就是需要
8、处理一系列特定的“一 致性和多样性关系”问题,做到四个统一:包括既要加强领 导,积极引导,也要发挥社会组织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引领性 与自主性的统一;既要通过有计划的分权治理来培育社会组 织,也要鼓励社会组织首创性和探索精神的调控性与首创性 的统一;此外,社会组织由社会成员志愿组成,本身具有自 组织倾向,因此,还有坚持、强化利他和公益向导以产生正 面外部性的志愿性与公益性的统一;以及所有社会组织都要 服从党组织领导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种类型和层级的社会组织,都可 促进社会整合,尤其是在纵向的行政体系之外,社会组织可 以形成横向的社会纽带,进而强化社会团结。社会组织之所 以有
9、利于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就在于其可为构建重叠交叉的 多种共同体和实现整体性治理发挥作用。在日益个体化和原 子化的时代,社会组织可以充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居间结构, 为置身于商品化世界的个体提供慰藉,发挥政府和市场不能 替代的作用;在不确定性因素日益突显的时代,社会组织在 应对风险和增强社会韧性上也有独特作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中最为关键的在于情感 和意义。社会组织在情感联结(通过参与和联系)与意义赋 予(通过利他和公益)上,都可发挥重要作用。非制度性弥 散的日常生活中,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动员和汇集社会资源, 很好地回应不同人群的需求,通过服务来倡导积极的价值观。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行动,是切身的,是附近的,可以抵消现 代抽象社会带来的冷漠感,激发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高度分化而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同心圆的建构,既 需要高瞻远瞩的擘画,也需要洞悉自发秩序,因势利导,引 领社会组织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