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4692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健全完善种粮主体收益保障机制,提升农户种粮合理收 益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重要举措。为深入了解全市早稻种植效益情况,根据省统计 局调研工作安排,某某市统计局成立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 了某某县、某某市部分种粮主体。调研结果显示,虽然今年早稻收益情况好于去年,但收 益依然微薄,提振早稻种植意愿仍需努力。一、调研基本情况(一)调研样本分布情况这次实地走访调研活动发放调查问卷62份。按种粮主体 分,农业企业5份,家庭农场5份,农民合作社6份,专业 大户(50亩以上)25份,农户21份。按年龄分,18-29周岁1人,30-49周岁8人,50-59

2、周 岁32人,60周岁以上21人。某某市早稻收益情况调查问卷样本分布情况种粮主体农业企业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专业大 户农户合计 62 5 5 6 25 21某某县31 2 4 1 14 10某某市31 3 1 5 11 11年龄结构18-29周岁30-49周岁50-59周岁60周岁 以上合计 62 1 8 32 21某某县31 1 2 16 12某某市31 0 6 16 9(二)早稻生产情况从市农业农村部门调研了解到,全市落实早稻生产任务 体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提高站位压责任。全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 高规格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常委会成员联点县市 区制度;主要领导深入基层

3、调研指导早稻育秧和粮食生产工 作;召开现场会推动早稻种植任务完成。调研的某某县、某 某市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高规格推动早稻种植任务落实。二是创建示范促带动。全市积极主动有序推进“百千万” 梯级示范,目前全市已落实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 34个、千亩示范片227个、百亩示范片2268个;其中某某 县万亩示范片4个、千亩示范片30个;某某市万亩示范片5 个、千亩示范片35个。三是强化装备推应用。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 行优机优补,引领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今年 全市共实施购置补贴资金915.83万元,补贴各类机具1489 台(套)。全市7个县市和1个区实施湖南省机插机抛作业补

4、 贴试点,已经完成机插机抛作业补贴面积34万亩以上。四是科技护航优服务。目前全市拥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 织3938户(其中省级示范组织8个),服务10.30万小农户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90余万亩。组建各类农技专家服 务团78个,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农业 气象联动工作机制的预测预警作用,及早发布气象灾害信息, 迅速制定应对技术措施。制定抗灾减灾技术方案,做好病虫 害防控,确保全市没有发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灾害。五是优化结构提效益。市优质稻产业协会组织评选发布 26个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在全市推广。采取“六统一”行动,推 进优质稻一村一品”种植,目前全市885个村实行”一村一品 ”

5、种植,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三)明年早稻种植意愿从62份调查问卷汇总情况看,2023年早稻种植22249 亩,比2022年增加1518亩,增长7.3虬 关于明年早稻的种 植意愿,扩大种植面积的7户,降低种植面积的4户,51户 保持不变。多数种粮主体之所以愿意种植双季稻,首先是出 于家国情怀,为粮食安全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其次是早稻种 植方面的补贴,可以弥补一部分成本。再者是衍生收益,如 农机服务收入,种粮主体利用自有农机帮助中小种植户,一 年收入约8万左右,有的甚至高达几百万;衍生收益还包括 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等。二、影响早稻收益的主要因素分析从调研情况看,种植早稻的收益微薄,多数种

6、粮主体反 映基本是收支两抵,略有节余。调研结果显示,在不计算补 贴收入的情况下,今年早稻每亩纯收益只有66. 37元。(一)积极的影响因素L气象条件较好,单产提高较多。从调研汇总数据看, 2023年平均每亩单产为848.31斤,提高9斤左右。约七成 的种粮主体认为,气象条件是提升早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今 年单产提升较多,主要是因为去年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单产 相对较低。而今年风调雨顺,没有出现自然灾害。2,收购政策利好,市场价格提升。2023年国家继续在稻 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生产 的早釉稻、中晚釉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6 元、129元和131元。与

7、去年比,早釉稻上涨2分,中晚粕 稻和粳稻上涨1分。从市场反应看,今年早稻价格提升。售 出平均价格每50公斤为126.97元,上涨3. 82元。3 .农资储备充足,化肥成本下降。调研结果显示,2023 年平均每亩化肥农药成本为267.16元,下降23元左右。主 要是去年农资冬储工作做得好,农资储备充足,今年化肥价 格下降较多。在某某县了解到,尿素每吨2600元,下降400 元;复合肥由于品种多,常用的复合肥每吨3500元,下降 500元;在某某市了解到的情况与某某县差不多。4 .订单农业发展,收购渠道畅通。全市推动早稻订单生 产,由某某市优质稻产业协会牵头,今年有20家加工龙头企 业与L 8万户

8、种植大户成功签约,订单面积突破100万亩, 订单产量达50万吨。在某某县调研时了解到,该县建设产销 对接高档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60万亩,引导加工龙头企业、 优质稻产业协会与种粮大户签订加价收购协议,订单收购价 格高于国家保护价10%以上,其中早稻收购价每百斤129元, 晚稻每百斤147元/百斤,中稻在去年基础上每百斤加价10 yc o(二)不利的影响因素L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农村人口流 动活跃,大批有文化的青年、有能力先富起来的人员流向城 镇,回到农村的微乎其微。”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 90后不提种地、00后远离土地”的现象普遍,农村青壮年劳 动力严重不足,专业人才

9、、高素质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种田 主力军靠65岁以上老人,劳动力紧张时甚至有80岁以上老 人参加“双抢”。劳动力紧张导致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在某某 县了解到,今年点工每天170-180元,比去年高50元;包工 每亩300元,比去年高80元。由于从业人员年龄偏大,隐性 人工成本具有不确定性。在某某市了解到,超过60岁的人员 不能买意外伤害险,如果发生农机操作失误、高温中暑等意 外安全事故,那么一次性赔偿就吞没了一年的收成。2 .种粮比较效益不佳,扩种意愿不太强烈。调研了解到, 种双季稻不如种一季稻,种粮食不如种经济作物,做农不如 务工。部分种粮大户反映,加上国家政策性补贴,早稻每亩 利润大概为200

10、元左右,而种红薯每亩利润大概为600元左 右、烟叶每亩利润为1500元左右,利润相差较大,导致种粮 户更倾向于种经济作物。即使不在家种粮,外出务工也可达 到150元-200元/天,都比单纯种粮效益要高。因此,无论 是大户还是中小散户,扩种意愿不太强,倾向于维持现有种 植规模。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略显不足。水利是农业 生产命脉,但用水难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去年下半年旱情的 影响,山塘水库储水普遍是以往年份的七成左右;而且有的 毛渠年久失修,用水很不通畅,对今年抗旱工作提出了严峻 的考验。高标准农田标准不高,在某某县台源镇了解到,该 镇的高标准农田大多二十年前建设的,对比现在高标准农田

11、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成后,由于 设施共有、无人管理,又受洪水滑坡、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 出现设施老化、损毁现象。4 .社会服务类型较少,精准服务能力较弱。调研的种粮 主体有六成反映农业社会化服务类型较少。农业社会化服务 主要集中在机耕、机播、机收等环节,我市是丘陵地形,有 的乡镇还有大片的山区梯田,大型农机无法使用,小型农机 厂家不愿意投入研发,技术落后。烘干环节网点布局不合理,没有全覆盖所有乡镇,有的 大户直接出售湿谷给烘干中心,减少来回运费,30%内水分的 湿谷出售价每斤0.83-0.86元,折成干谷后价格低于最低保 护价。镉含量检测第三方机构欠缺。由于没有第三方机构

12、开展 临田检测,有的地方开展临田检测也没有相关证书,历年来 都由粮食收储企业在收购时检测,但检测结果与农户心理预 期差距大,增加卖粮难度,也增大各级政府财政压力。保险服务的范围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前面提到的60岁以 上人员不能买意外伤害险,以及农业保险只限制于农业种植 大户,小户和散户想购买却买不到,大棚蔬菜和养殖业也无 法参保。三、提升早稻收益的建议(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双季稻种植意愿一是提粮价,让种粮有利可图。双季稻比较效益低,对 粮食生产负面影响较大,会严重挫伤农民的双季稻种植积极 性。要稳步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格,增加早稻种植收益,让 农民觉得种双季稻有利可图,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

13、人员 返乡种田,从而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 高质量发展。二是增补贴,让种粮功臣有重奖。积极探索制定更加合 理的财政补贴或激励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鼓励专业合作 社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合成立农业企业,进一步推动双 季稻种植规模扩大。对于双季稻种植规模达到万亩以上农业 企业,实行重点补贴。三是重保险,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支持保险公司在 农业保险险种和保险范围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更加符合现阶 段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统筹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完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 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灌区毛渠改造,加大山平塘、 骨干塘清淤和维修,打通农

14、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确保粮食 生产安全。二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公共设施管理。高标准农田不能只 建不管,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经费, 细化管护措施。三是合理布局粮食定点储备收购点。为方便广大老百姓 卖粮,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建成与粮 食生产需求相匹配且功能齐全的仓储物流体系。(三)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提升早稻种植收益一是技术指导巩固收益。作为有色金属之乡,镉超标问 题一直困扰广大种植户,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 降低稻谷的镉含量。调研中了解到,某某市在降镉试点上取 得了一定成效,推广具有阻镉基因的臻两优8612,去年推广 了 IOOO多亩,今年推广了 6000多亩。二是转型升级提高收益。进一步创新生产模式,大力发 展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双收、一水两用。设立优种引 导资金,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建立粮食 产供销联盟,打造粮食公用品牌。鼓励发展多环节托管、关 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模式,提升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 规模化水平。三是融合发展延伸收益。从单纯种植向加工服务领域延 伸,加快促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粮食产中产后 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产中利用现有农机具和技术开展 服务,获取农机服务收益;产后向收贮和加工延伸,进一步 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即由种植向大 米加工再向米面制品转变,从而提高附加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