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5891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差分方法基础-研究生课程.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有限差分方法应用-研究生课程讲义 有限差分法基础,材料学院 周建新Tel:027-87541922Email:,2,主要内容,1、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2、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3、收敛性与稳定性4、Lax等价定理,3,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差分原理(1/8),1差分原理 设有x的解析函数y=f(x),从微分学知道函数y对x的导数为,(1-1),是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又称微商;,、,分别称为函数及自变量的差分,,为函数对自变量的差商。,4,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差分原理(2/8),向前差分,(1-2),向后差分,(1-3),中心差分,(1-4),0,5,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

2、差/差分原理(3/8),上面谈的是一阶导数,对应的称为一阶差分。对一阶差分再作一阶差分,所得到的称为二阶差分,记为。,以向前差分为例,有,(1-5),6,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差分原理(4/8),依此类推,任何阶差分都可由其低一阶的差分再作一阶差分得到。例如n 阶前差分为,(1-6),7,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差分原理(5/8),函数的差分与自变量的差分之比,即为函数对自变量的差商。一阶向前差商为,一阶向后差商为,(1-7),(1-8),8,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差分原理(6/8),一阶中心差商为,或,(1-9),(1-10),9,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差分原理(7/8

3、),二阶差商多取中心式,即,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取向前或向后的二阶差商。,(1-11),10,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差分原理(8/8),以上是一元函数的差分与差商。多元函数f(x,y,)的差分与差商也可以类推。如一阶向前差商为,(1-12),(1-13),11,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逼近误差(1/4),由导数(微商)和差商的定义知道,当自变量的差分(增量)趋近于零时,就可由差商得到导数。因此在数值计算中常用差商近似代替导数。差商与导数之间的误差表明差商逼近导数的程度,称为逼近误差。由函数的Taylor展开,可以得到逼近误差相对于自变量差分(增量)的量级,称为用差商代替导数的精度,

4、简称为差商的精度。,现将函数,在x的,邻域作Taylor展开:,(1-14),(1-15),2逼近误差,12,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逼近误差(2/4),一阶向后差商也具有一阶精度。,(1-16),13,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逼近误差(3/4),将,与,的Taylor展开式相减可得,可见一阶中心差商具有二阶精度。,(1-17),14,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逼近误差(4/4),将,与,的Taylor展开式相加可得,这说明二阶中心差商的精度也为二阶,(1-18),15,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非均匀步长(1/3),在有些情况下要求自变量的增量本身是变化的,如图2-1中的,,是不

5、相等的,相应的差分和差商就是不等距的。,图1-1 非均匀步长差分,3非均匀步长,一阶向后差商,一阶中心差商,(1-22),(1-23),16,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非均匀步长(2/3),图1-2 均匀和非均匀网格实例1,17,第一节 差分原理及逼近误差/非均匀步长(3/3),图1-3 均匀和非均匀网格实例2,18,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差分方程(1/3),从上节所述可知,差分相应于微分,差商相应于导数。只不过差分和差商是用有限形式表示的,而微分和导数则是以极限形式表示的。如果将微分方程中的导数用相应的差商近似代替,就可得到有限形式的差分方程。现以对流方程为例,列出对应的差分

6、方程。,(2-1),19,图2-1 差分网格,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差分方程(2/3),20,若时间导数用一阶向前差商近似代替,即,空间导数用一阶中心差商近似代替,即,则在,点的对流方程就可近似地写作,(2-2),(2-3),(2-4),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差分方程(3/3),21,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截断误差(1/6),按照前面关于逼近误差的分析知道,用时间向前差商代替时间导数时的误差为,用空间中心差商代替空间导数时的误差为,,因而对流方程与对应的差分方程之间也存在一个误差,它是,这也可由Taylor展开得到。因为,(2-5),(2-6),22,

7、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截断误差(2/6),一个与时间相关的物理问题,应用微分方程表示时,还必须给定初始条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初值问题。对流方程的初值问题为,这里,为某已知函数。同样,差分方程也必须有初始条件:,初始条件是一种定解条件。如果是初边值问题,定解条件中还应有适当的边界条件。差分方程和其定解条件一起,称为相应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差分格式。,(2-7),(2-8),23,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截断误差(3/6),FTCS格式,(2-9),FTFS格式,(2-10),(2-11),FTBS格式,24,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截断误差(5/6),(a)

8、FTCS(b)FTFS(c)FTBS图2-2 差分格式,25,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截断误差(6/6),FTCS格式的截断误差为,FTFS和FTBS格式的截断误差为,(2-12),(2-13),3种格式对,都有一阶精度。,26,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相容性(1/3),一般说来,若微分方程为,其中D是微分算子,f是已知函数,而对应的差分方程为,其中,是差分算子,则截断误差为,这里,为定义域上某一足够光滑的函数,当然也可以取微分方程的解。,(2-14),(2-15),(2-16),如果当,、,时,差分方程的截断误差的某种范数,也趋近于零,即,则表明从截断误差的角度来看,

9、此差分方程是能用来逼近微分方程的,通常称这样的差分方程和相应的微分方程相容(一致)。如果当,、,时,截断误差的范数不趋于零,则称为不相容(不一致),这样的差分方程不能用来逼近微分方程。,(2-17),27,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相容性(2/3),若微分问题的定解条件为,其中B是微分算子,g是已知函数,而对应的差分问题的定解条件为,其中,是差分算子,则截断误差为,(2-18),(2-19),(2-20),28,第二节 差分方程、截断误差和相容性/相容性(3/3),只有方程相容,定解条件也相容,即,和,整个问题才相容。,(2-21),无条件相容 条件相容,以上3种格式都属于一阶精度、

10、二层、相容、显式格式。,29,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收敛性(1/6),所谓相容性,是指当自变量的步长趋于零时,差分格式与微分问题的截断误差的范数是否趋于零,从而可看出是否能用此差分格式来逼近微分问题。然而,方程(无论是微分方程或是差分方程)是物理问题的数学表达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借助数学的手段来求问题的解。因此,除了必须要求差分格式能逼近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表明这两种数学表达方法在形式上是一致的)外,还进一步要求差分格式的解(精确解)与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解(精确解)是一致的(表明这两种数学表达方法的最终结果是一致的)。即当步长趋于零时,要求差分格式的解趋于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解。我们称这种是否趋

11、于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解的情况为差分格式的收敛性。更明确地说,对差分网格上的任意结点,,也是微分问题定解区域上的一固定点,设差分格式在此点,的解为,相应的微分问题的解为,,二者之差为,称为离散化误差。如果当,、,时,离散化误差的某种范数,趋近于零,即,则说明此差分格式是收敛的,即此差分格式的解收敛于相应微分问题的解,否则不收敛。与相容性类似,收敛又分为有条件收敛和无条件收敛。,(3-1),、,(3-2),30,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收敛性(2/6),31,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收敛性(3/6),相容性不一定能保证收敛性,那么对于一定的差分格式,其解能否收敛到相应微分问题的解?答案是差分格式的

12、解收敛于微分问题的解是可能的。至于某给定格式是否收敛,则要按具体问题予以证明。下面以一个差分格式为例,讨论其收敛性:微分问题,的FTBS格式为,在某结点(xi,tn)微分问题的解为,,差分格式的解为,,则离散化误差为,(3-6),(3-5),(3-4),32,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收敛性(4/6),按照截断误差的分析知道,以FTBS格式中的第一个方程减去上式得,或写成,,则,式中,表示在第n层所有结点上,的最大值。,(3-7),(3-8),(3-9),(3-10),33,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收敛性(5/6),由上式知,对一切i有,故有,于是,综合得,(3-11),(3-13),(3-12

13、),(3-14),34,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收敛性(6/6),由于初始条件给定函数,的初值,初始离散化误差,。并且,是一有限量,因而,可见本问题FTBS格式的离散化误差与截断误差具有相同的量级。最后得到,这样就证明了,当,时,本问题的RTBS格式收敛。这种离散化误差的最大绝对值趋于零的收敛情况称为一致收敛。,。,(3-15),(3-16),此例介绍了一种证明差分格式收敛的方法,同时表明了相容性与收敛性的关系:相容性是收敛性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条件,还可能要求其他条件,如本例就是要求,。,35,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稳定性(1/8),首先介绍一下差分格式的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14、。还是以初值问题,为例。先看FTCS格式,如图3-1(a)欲计算第二层p点的函数值,必先知道第一层上a、b、c这3点的函数值,故说p点的解依赖于a、b、c这3点的解。而a点的解又依赖于第0层(初值线)上A、d、e的初值,b点的解依赖于d、e、f的初值,c点的解依赖于e、f、B的初值。因此p点的解依赖于初值线AB段上所有结点的初值,故称AB段上所有结点为p点的依赖区间。又,三角形pAB区域内任一结点的依赖区间都包含在AB之内,即该区域内任一结点上的解都由AB段上某些结点的初值所决定,而与AB以外结点的初值无关,故称此三角形区域为AB区间所决定的区域。这里为方便起见,是以第二层的p点为例的,事实上

15、对任意层的任一结点,都在初始层上有一对应的依赖区间,而初始层的任一区间都有一对应的决定区域。,(3-17),(a)FTCS(b)FTFS(c)FTBS 图3-1差分格式的依赖区间,36,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稳定性(2/8),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函数值将影响以后某些结点的解。如图3-2,设p为第n层的某结点,当用FTCS格式计算第n+1层上的结点值时,a、b、c这3点的解必须用到p点的函数值,在第n+2层上则有更多点的解受p点函数值的影响。所有受p点函数值影响的结点总和为p点的影响区域,如图3-2中阴影所示区域。,FTCS格式(b)FTFS格式(c)FTBS格式图3-2差分格式的影响区域,3

16、7,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稳定性(3/8),例如微分问题,(3-18),(3-19),(3-20),38,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稳定性(4/8),(1),n,39,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稳定性(5/8),(2),n,40,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稳定性(6/8),(3),n,这个例子一方面显示了该格式的影响区域,另一方面还显示了当,值不同时,计算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在数值上有很大的不同。当,时,所产生的影响在数值上不再扩大;当,时,所产生的影响,在数值上将越来越大。数值上的差别引出了质的不同,因而出现了稳定性问题。,41,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稳定性(7/8),42,第三节 收敛性与稳定性

17、/稳定性(8/8),现在以适当的数学式子给出稳定性定义。为此将差分解,表示为连续函数Z(x,t),则稳定性的一种定义为,这里K是某个有限常数,称为Lipschitz常数,不随,、,而变。这就是说,当上述不等式成立时,,其中,和,分别是对应于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的差分算子,K1、K2分别是对应于,、,的Lipschitz常数。若取,则为,在建立了稳定性概念之后,可以进一步判定格式是否稳定,或在什么条件下稳定,因篇幅关系,这里不再详述。,(3-21),只要差分问题初始值所含的误差为小量时,此后的解与差分问题的精确解的误差也一定为小量。由于计算误差不仅可以来自初值(包括在某一时刻前的任一时刻),还可以

18、来自边界值,而且可以来自右端项,所以也有将稳定性定义为,(3-22),(3-23),(3-24),43,第四节 Lax等价定理(1/4),前面讨论了差分问题的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已经知道,相容性是收敛性的必要条件;还发现,稳定性与收敛性有一定的联系。Lax等价定理就是阐述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三者之间关系的。,Lax等价定理:对一个适定的线性微分问题及一个与其相容的差分格式,如果该格式稳定则必收敛,不稳定必不收敛。换言之,若线性微分问题适定,差分格式相容,则稳定性是收敛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这也可表示为,44,第四节 Lax等价定理(2/4),下面对此定理作一些简略的说明。由于在定解域内有,

19、和Z分别为微分解和差分解。两式相减得,改写成,(4-1),(4-2),(4-3),(4-4),45,第四节 Lax等价定理(3/4),若定解条件为,及,其中,是截断误差。若差分格式是稳定的,按稳定性的定义,应该有,将(4-4)式、(4-6)式代入得,当差分格式相容时,可得,从而保证了收敛性。,(4-5),(4-6),(4-7),(4-8),(4-9),46,第四节 Lax等价定理(4/4),根据此定理,在线性适定和格式相容的条件下,只要证明了格式是稳定的,则一定收敛;若不稳定,则不收敛。由于收敛性的证明往往比稳定性更难,故人们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稳定性的研究上。,47,参考文献,1顾尔祚编.流体力学中的有限差分法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2钱壬章等编.传热分析与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3日大中逸雄.计算机传热凝固解析入门铸造过程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4美施天谟著.计算传热学,科学出版社,1987。5傅德薰主编.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