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7013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2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都是有利的()3基因工程育种中所用的工具酶有3种()4杂交育种一定需要时间长()5基因工程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一、杂交育种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进而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原理:。3方法:杂交。4目的: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5特点: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不能创造;育种过程。,基因重组,新基因,缓慢,1.在杂交育种中,如果新品种是杂合子,如玉米、水稻应注意什么?如果新品种是纯合子,如小麦应该注意什么?提

2、示:在杂交育种中,如果新品种是杂合子,每年都要育种。如果新品种是纯合子,要通过多代自交淘汰杂合子,直到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二、诱变育种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2原理:。3过程:选择生物诱发基因突变选择 培育。,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理想类型,4优点(1)可以提高,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2)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5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的个体往往不多,需处理大量材料。,突变频率,有利,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最大的区别是诱变育种能创造出新基因。,三、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概念又叫 技术或 技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

3、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原理:不同生物间的。,基因拼接,DNA重组,修饰改造,定向,基因重组,限制性核酸,DNA连接酶,质粒,目的,运载体,受体,表达,检测,2.运载体和细胞膜上的载体相同吗?提示:不同:运载体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专门运输工具,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细胞膜上的载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系。,育种方法的分析:(1)杂交育种是最简捷的方法,而单倍体育种是最快获得的纯合子的方法,可缩短育种年限。(2)染色体加倍可以是以秋水仙素等方法使其加倍,也可以是细胞融合,且细胞融合可在两个不同物

4、种之间进行。(3)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运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诱变育种。,1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和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和培育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B用培育出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培育出常用的是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D图中培育出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用和培育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分别称为杂交和自交。培育出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属于多倍体育种。图中培育出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答案:B,2(2012咸阳模拟)用纯种的高秆(DD)抗锈病(TT)小麦与矮秆(dd

5、)易染锈病(t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育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新性状的植株B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基因型为dTC通过过程处理后,得到的植物是可育的,而且能稳定遗传D如果F1自交,那么F2矮秆抗锈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答案:C,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的“剪刀”(1)存在场所:主要是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2)特性: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够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3)作用结果:得到平末端或黏性末端。,2DNA连接酶基因的“针线”作用:连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的断口。3运载体基因的运输工具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6、:(1)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2)含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和外源基因相连;(3)含有标记基因,以便于筛选。,1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2动物一般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植物一般用去掉细胞壁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可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形成新个体。3基因工程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培育新品种,且可突破生殖隔离,实现不同物种间的基因重组。,3(2012北京模拟)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运载体上的

7、抗性基因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表达答案:D,育种方法的选择(1)将两亲本的两个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可利用杂交育种,亦可利用单倍体育种。(2)要求快速育种,则运用单倍体育种。,(3)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4)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5)杂交育种选育的时间是从F2代开始,原因是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选育后是否连续自交取决于所选优良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2012浏阳模拟)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8、基因突变B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解析:如图所示,a为单倍体育种,b为杂交育种,c为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将YyRr通过连续自交可以得到yyRR,以提高纯合率。c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a过程能够缩短育种年限,但不能提高突变率。答案:B,1.a、c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什么?2如图由亲本到yyRR过程与诱变育种相比,本质区别是什么?提示:1.a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而恢复育性,c

9、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多倍体。2由亲本到yyRR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或杂交育种,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只是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诱变育种过程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新的基因。,理清基因工程中的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只是一个切开,一个连接。(2)要想从DNA上切下某个基因,应切2个切口,产生4个黏性末端。,(3)DNA酶即DNA水解酶,是将DNA水解的酶;DNA聚合酶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催化形成新DNA分子的酶,是将单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加到DNA片段上,需要模板;但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不

10、需要模板,两者作用的化学键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键。,(2012潍坊期末)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解析:,答案:A,DNA连接酶和限制酶分别作用于图中的()ABC D解析:两种酶都作用于核苷酸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而非氢键等其他化学键。答案:B,杂交育种实验1培育杂合子品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作为种子直接利用,如水稻、玉米等。(1)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2)特点:高产、优质、抗性强,但种子只能种一年。,

11、2培育纯合子品种(1)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种植推广。(2)培育双显纯合子或一隐一显杂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自交F3选出稳定遗传的个体推广种植。(3)特点:操作简单,但需要的时间较长。,1(2012安徽蚌埠二模)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

12、1/4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D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解析: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目信息联想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单倍体育种的知识,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DDTT和ddtt,为双显性和双隐性纯合子,可知其子二代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是正确的。单倍体育种所得子代均为纯合子,B错;单倍体育种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错;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植株,D错;故选A。答案:A,2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

13、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常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 _。ABC的途径表示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 _。(2)B常用的方法为_。,(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所用的方法如_、_。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是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 _。(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_,其作用的原理是_ _。,(5)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和_。(6)KLM这种育种方

14、法的优越性表现在_ _。,答案:(1)杂交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单倍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3)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照射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处理(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4)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5)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范围,1(2012山东潍坊高三抽样)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B培育八倍体小黑

15、麦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青霉菌高产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相同D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解析: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青霉菌高产菌种的选育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异源八倍小黑麦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答案:B,2(2012苏北四市二次联考)以下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A太空椒和抗虫棉B无子番茄和“番茄马铃薯”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解析:太空椒、青霉素高产菌株属于人工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番茄马铃薯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利用了杂交育种方法,原理是基因重组;抗虫棉属于基因工程

16、,原理是基因重组;无子番茄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八倍体小黑麦和无子西瓜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多倍体育种。答案:D,3如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一步骤需用到的工具是(),ADNA连接酶和解旋酶BDNA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答案:C,4(2012郑州市四校联考)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种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种生物的细胞中获得甲种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过程要用限制酶

17、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D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A、U、G、C,解析:过程是逆转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片段,需要的原料是A、T、G、C;过程是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需要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时,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则不应该用致病菌,而炭疽杆菌是致病菌;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原料中含有A、U、G、C。答案:B,5(2012黄山质检)将某种植物、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到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

18、是基因突变B由过程形成的植株能培育出新物种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到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如果原植物为二倍体,则为二倍体,为四倍体,它们杂交形成的为三倍体,由于三倍体没有可育性,所以不能培育出新物种;基因型为AaBbdd的自交形成的,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1/211/4;由形成花粉时发生减数分裂,基因要发生重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使细胞中基因发生突变,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B,6(2012商丘模拟)水稻是湛江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

19、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例是_。(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填数字)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途径的常用方法是_。,(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_(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的过程:提取目的基因、_ _、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该育种方式所遵循的原理为_。(4)图中_(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答案:(1)3/432(2)、花药离体培养(3)、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或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基因重组(4)、,练规范、练速度、练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