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857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4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教学结课技能训练.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结课技能,一堂好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端,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教师应当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束,精心设计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课的结语,做到善始善终,给课堂教学画上完整的句号。,教学结课技能,是指在一节课内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或活动时,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该节课教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提升、拓展延伸,从而顺利且有效地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一、教学结课技能的含义,结课的一般过程,在结束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时,一般需经过以下几个环节:(一)简单回忆。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整理认识的思路。(二)提示要点。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必要时可做进一步的说明,进行巩固和强

2、化。(三)提出问题或采用其他形式检验学习结果。(四)巩固应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在应用中解决新的问题,巩固知识,并进一步激发思维。(五)拓展延伸。有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需要在结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二、教学结课的原则(一)目的性原则 结课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应以课时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确定课堂教学结束的实施方式和方法。结课要及时精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二)启发性原则,充满情趣的结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不管怎样结课,都要给学生以启发,以激

3、起他们努力探索的积极性。,结课实际上就是对导课设疑的总结性回答,或是导课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要注意首尾呼应,只有前后一致,主线清晰,才是一节完美的课。,(三)一致性原则,结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科目、不同课程,结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结课呈现多样性。,(四)多样性原则,结课要严格控制时间,按时下课,既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结课要遵循适时性原则。,(五)适时性原则,三、教学结课的作用(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和乐趣,内化所学的知识,或留下悬疑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以及需要不断挑战的阶梯,让学生不断享有进步的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能

4、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耐人寻味的教学结尾则能够维持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总结整理知识要点 结课教师应抓住关键,对所讲的知识进行总结与整理,使知识条理清晰,要点突出明白;使得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明了知识的核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三)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教师在结课时,一定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部分,不要重复该节课的所有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和理解教学内容,加深记忆,从而巩固强化所学的内容。,(四)帮助学生情感升华 结课时,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触动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五)铺垫后续内容 教学结课要求教师在进

5、行教学结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课与课之间的内容衔接,不仅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和概括或延伸,有时还要为下节课创设教学情境,为后续学习做个铺垫工作。,四、小学语文课堂中常见的结课方式(一)归纳总结式结课 归纳总结式结课时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最常用的语文结课方式。准确、明了、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是归纳总结式结课所追求的准则。它要求教师对所传授的知识要有学科的整体意识,明确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及学生掌握知识容易发生的普遍问题,使得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

6、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案例分析惊弓之鸟,特级教师杨明明执教惊弓之鸟片段:师:课文已经学完了。能总结一下,我们学会了什么?生:(立即举手)师:建议大家先想想,理一理,做个准备,然后再有条理地说。(教师适时作引导,教会学生有条理的按要求发言。)师:准备好了?好,请发言。生:我懂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了读书时做读书记号。师:很好!学会做读书记号,(指黑板)这是本单元的训练目标。希望大家常用。生:学会了本课的字词,特别记住了这个“赢”怎么写。师:真的,能默给大家看吗?(生上讲台,在黑板上默写“赢”)生:我学会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师:应该说“我懂得了”或“我明白了”是吗?,生:

7、我能把大家说的作个总结:1学会了读书要作读书记号。2学会本课的字词,像孤单失群、悲惨、愈合等3明白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生:我补充,学会了用“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知道这篇课文按“结果、原因”分段。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全面,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现在下课!(众笑),(二)联系现实式结课 联系现实式结课是指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现实、学生学习或生活现实等来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联系社会现实,便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联系学生学习现实,便于学生了解自己,激励学习积极性,树立良好学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充分地理解和体会课文,还便于学生明辨是非,革除陋习,弘

8、扬正气。联系现实,要自然贴切,恰如其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案例分析:特级教师胡君执教四季的脚步,(三)拓展延伸式结课 拓展延伸式结课时教师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延伸拓展以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运用拓展式结课时要注意,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所提出的要求应是学生能够做到的,要考虑到学生课外资源的利用程度,避免提出的教学要求落空。案例分析: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孙双金只拣儿童多处行结课教学设计:拓展,走近冰心:1、是的,正如冰心老人所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我们来看看冰心的其它作品:作品一:雨后体现爱儿童作品二:纸船体现爱母亲作品三:片

9、段体现爱大海2、结束语(配乐)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巴金,(四)回应式结课 回应式结课是指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导入或教学过程中设置的悬念、问题、假设、困难等进行回应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回应式结课强调教学的首尾呼应,不仅要回答、照应前面提出的问题,而且要在已学习的基础上升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有“思路遥遥,惊回起点”的茅塞顿开之感。案例分析:王崧舟执教万里长城 一夜的工作,王崧舟万里长城教学设计:导入:老师动情地朗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长城后

10、留下的题词,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结课:鼓励学生为长城题词并交流。,王崧舟万里长城教学实录:(课始)师: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个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比沉重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师有感情的诵读)你是这样的人(课终)师:人民群众比总量的一切还要重要,甚至生命。总理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现有你相信了吗?这样的劳苦,你信了吗?这样的呕心沥血,你相信了吗?因为我们的总理,我们的好总理,就是这样的人啊!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用这首诗来表达好吗?(生齐声诵读这首诗你是这样的人)师:199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

11、有一位叫三宝的作曲家,谱写了极其感人的旋律。(播放歌曲你是这样的人)。这是一首凝聚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极其崇敬的诗;这是一首凝聚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无限爱戴的歌!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心底呼喊你是这样的人,(五)震颤式结课 震颤式结课是指教师用富有情感性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以分享教师的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结束方式。运用这种结课方式要密切注意教学内容,紧紧抓住学生心理,寻找能够拨动学生情思的结合点。可以使用抒情式的语言、警醒式的语言、感悟式的语言、鼓舞性的语言或含蓄深沉的语言,抒发教师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教师的情感,达到以情共鸣的教学效果。案例: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圆明园的

12、毁灭,(六)悬念式结课 悬念式结课是指利用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探究欲望,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承上启下的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优秀教师在结课时常常使用悬念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戈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思考的热情,让“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和探索动力。运用悬念式结课,要注意设置的问题或悬念要有启发性,要能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它常被优秀教师所采用,一般使用在上下两节课具有内容或形式上密切联系时。案例:傅贵成执教美丽的丹顶鹤,(七)畅想式结

13、课 畅想式结课是指教师以授课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展开想象、发表见解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不要轻易作出结论,要倾听学生的表达。这种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训练他们的多向思维,使其思维品质具有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案例:盛新凤执教去年的树,(八)激励式结课 激励式结课是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以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利用学生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和富有激情的年龄特征,结合教

14、学内容对其进行激励,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案例:王崧舟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九)评价式结课 评价式结课是指在学习写人的文章时,采用评价作品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的方式来结束教学的一种行为方式。要注意的是,这种结课方式不宜在低年级运用,同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和见解,切不可一言堂,或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案例分析将相和,(十)比较式结课 比较式结课是指教师把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比较来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否运用这种结课方式,一定要根据被比较事物的内容和学生对这种事物的熟悉程度而定。这种结课可以引导学生同中探异,既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

15、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但要注意,进行对比的内容要有可比性,注意通过分析进行比较,既要比较相同点,又要比较不同点,让学生看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从而澄清认识,加强理解,帮助记忆。案例分析雨,(十一)活动式结课 活动式结课是指教师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好动、好奇、好探究的特点,采用让学生活动的方式来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结果通过学生自己参与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还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要注意的是,活动的选择一定要与课文的内容相关,要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活动不时目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培养活动能力的探

16、究精神才是目的。案例:于永正执教草,(十二)朗读式结课 朗读式结课就是在教学过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或重点段落,体验或品味文章意境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结课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背诵的任务。同时还可以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放松过于紧张的神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案例分析周总理,你在哪里,(十三)训练式结课 训练式结课是教师通过训练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语言,进而形成技能的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案例:薛法根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让学生用“我感到自豪的是”句式说话,(十四)电化式结课 电化式结课是教师采用如电视

17、、录音、录像、多媒体技术等电化等教学手段,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来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这种结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案例分析一夜的工作,(十五)自然式结课 自然式结课是指教师讲完一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或最后一句话时,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从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地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自然式结课不强调结课的形式技巧,而讲究课堂教学进程和时间的精心设计,自然而然,一气呵成。,五、结束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概括起来有五个字:无、残、浅、散、拖。“无”:有的课堂教学没有“结束”这一环节。“残”:有的课堂教学,有

18、结束一节,但结束的内容抓不住重点,击不中要害。“浅”: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环节,但很肤浅,缺乏深度,平平淡淡。“散”: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环,但内容不集中,支离破碎,没有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知识网络。“拖”:有的教师很重视结束,但内容安排得过多,时间过紧,造成拖堂。,教师在应用教学结课技能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结课善始善终,忌虎头蛇尾二、结课要画龙点睛,忌画蛇添足三、结课要余音缭绕,忌淡而无味四、结课要协调一致,忌前后矛盾 五、结课要干净利落,忌延时拖堂,应用须知,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挑选篇课文,仿照“技法点拨”中的教学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下训练:(1)每人设计不同类型的结课方案,并写成结课教案。(2)运用自己设计的结课方案,在小组中进行模拟练习。同组的同学之间要相互进行评价。(3)对不满意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修改后再进行练习,直至达到技能训练的要求为止。(4)小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汇报。,实战演练,作业于9月29日之前,发送到邮箱: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