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5928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的发展史.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你眼中?,在化学家眼中?,它们由什么微粒构成?,原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万物都是由简短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哲学臆测!,1、古希腊哲学家,2、道尔顿实心球模型,3、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4、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5、波尔电子分层排布,6、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7、夸克的发现,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十八世纪末,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科学进步,化学科学从物质的变化的简单研究进入到定量研究,陆续发现了一些元素相互化合时的基本定律,为化学新理论的诞生打下了基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变。,定组成定律:一种纯净物不论来

2、源 如何,各组分元素的质量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倍比定律:当甲和乙两种元素相互化合生成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时,在这些化合物中,与一定质量甲元素相化合的乙元素的质量间互成简单整数比关系,资料卡,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实心球模型,假说科学!,道尔顿的原子学说,1、一切物质都是由不可见的,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自生自灭2、同种类的原子在质量,形状和性质上都完全相同,不同种类的原子则不同3、每种物质都是由它自己的原子组成,单质是由简单原子组成,化合物是由复杂原子组成,而复杂原子又是由为数不多的简

3、单原子组成,复杂原子的质量等于组成它的简单原子的质量之和。,原子是否真的是一个不可再分的球体呢?,简比定律:十九世纪初,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对气体研究发现,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后的气体的体积都有简单整数比关系。归纳为: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中各气体体积互成简单整数比,例如H2+Cl2=2HCl,思考?如果用道尔顿的原子论解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用道尔顿的原子论解释,则会出现在HCl中存在半个H原子和半个Cl原子,或者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原子数,资料卡,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原子论,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引入分子的概念。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是

4、物质能够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则是构成分子的不可再分的更小微粒,它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原子是不能独立存在的2、同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质量相同3、单质分子由相同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原子组成。分子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量之和。,原子论,分子原子论,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用实验方法测出电子的质量,并确定了质荷比 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之中,电子则散布在正电荷之中。,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葡萄干面包式”,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结构,体积很小相对质量为4的带正电粒子,现象:1、大部分粒子穿过薄的金箔2、极少数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全反弹回来。3、少数

5、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科学探究,1911年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断出:1、原子大部分是空的。2、中间有一个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且体积很小的粒子原子核。3、电子随意地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中心,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周围空间做高速运动,打破原子不可再分的神话,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发现核外电子的能量,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核外电子在这些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中子,揭示了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规律

6、、认识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建立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数学模型。,道尔顿模型(1803),汤姆生模型(1904),卢瑟福模型(1911),波尔模型(1913),电子云模型(1935),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符合认识世界的普遍规律,古代原子学说观察、猜想,大量实验,事实、推测,道尔顿原子学说,发现电子,元素放射现象,原子可分结论,葡萄干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实验、推测,原子有核模型即行星模型,原子光谱实验,量子理论,电子云模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对照实验(若不符合)再假设再实验再证实。,如此循环往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为了形象、简单的表

7、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18,第1层,第2层,第3层,K层,L层,M层,2,8,8,1、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分析稀有气体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其性质有什么联系?,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般规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后再排M层。,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上述规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8、,请写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He Ne Ar H O MgN Na S,随堂演练,Ar,Ne,Kr,+12,+8,O,O2,Mg,Mg2+,观察化学反应中,原子微观结构的变化,思考元素得失电子与原子微观结构有什么联系?,Cl,Cl,8电子稳定结构,镁条燃烧,+12,Mg2+,2 8,2,Mg,+8,O2,2,6,O,8,镁条燃烧,Mg2+,O2,MgO,镁条燃烧,+12,+17,+17,Cl,Cl,Mg,氯化镁的形成过程,+12,+17,+17,Cl,Cl,Mg,氯化镁的形成过程,Cl,Cl,Mg2+,+12,氯化镁的形成过程,Cl,Cl,Mg2+,MgCl2,1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9、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2镁等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易失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3氧、氯等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与活泼金属反应时,易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要点总结,讨论:化合价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最外层电子数目之间的关系。,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探寻规律,结论:最高正化合价=失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得电子数=8最外层电子数,负价得电子数(8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排布的阳

10、离子(稳定结构)。(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超过4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排布的阴离子(稳定结构)。(3)原子核在反应中不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元素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关系:(1)金属元素为正化合价,失去电子的数目即为化合价的数值。(2)非金属元素既可以为正化合价也可以为负化合价,活泼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的数值即为得到电子的数目。元素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活泼金属元素化合价=_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最低价=_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

11、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只有 B只有C只有 D有,反馈练习,D,2、根据硫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硫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2、2 B.+6、2 C.+4、4 D.+2、6,反馈练习,B,3、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的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下列原子中,与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反馈练习,D,4、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反馈

12、练习,B,5、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反馈练习,D,6、画出下列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1)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2价阴离子:。(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3)L层电子数为K层、M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4)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阳离子:。,反馈练习,7、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反馈练习,8、下列微粒中,最外层是8个电子,并与Li+相差两个电子层的是()AF BMg 2+CS2-DNa+,反馈练习,C,9、在118号元素中,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是;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是;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是。,反馈练习,Be,C,Li Si,Li P,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