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62281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ppt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应急处置,实验室相关性感染Laboratoryassociatedinfections,实验室感染简史实验室感染,又称,实验室获得性感染Laboratoryacquiredinfections定义?,实验室感染简史,1886年 Koch报告第一例霍乱病的实验室感染:德国柏林的一名学生在处理霍乱弧菌培养物时被感染并发病,1893年 Reincke报告第一例实验室伤寒感染,1899年 Birt和Lamb报告第一例布氏杆菌引起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1905年 Johnston报告第二例布氏菌实验室感染并作了评价,1931年 Findlay报告第一例实验室感染肝炎的病例,1932年

2、有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被恒河猴咬伤后患猿猴疱疹病毒性脑炎,这是该病毒感染人类的第一例,1943年 在巴西的黄热病实验室,两周内8名实验室人员发生了委内瑞拉马脑炎,1967年 在德国有26名实验室人员因接触黑尾长猴的血液和组织而感染一种病毒(马堡病毒),最终有9人死亡,实验室感染简史,1969年 尼日利亚北部一家医院3名护士感染砂粒病毒,其中2人死亡。这是该病毒感染人的首次报告,(1951、1965、1976)美国实验室相关感染调查,实验室感染简史,5000个实验室,累计感染总数:3921例与已知事故相关的20%,未确认的例数80%(气溶胶?),最常报告的感染:乙型肝炎、肺结核、伤寒、委内瑞拉马脑

3、炎、布鲁氏菌病,1999年 Walker等报告实验室人员感染率,19941995年为16.2人/10万年19881989年为82.7人/10万年,2003年后 新加坡、台湾和北京先后发生了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CoV的报告,2004年 中国CDC病毒所形态室SARS-CoV感染事件导致9人感染,其中1人死亡,747人被隔离,实验室感染简史,经血传播的病原体,HBV,7.8%的感染率(1.2亿),3000万的,慢性乙肝患者;,HCV,3.2%的感染率(3800万);,HIV,梅毒,寄生虫,细小病毒B19,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TT病毒,关于飞行的海恩法则,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个

4、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隐患;,几乎所有灾难是多个隐患的叠加,只有认真落实已有的,规则、规定,很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对所有他人都按传染源警惕(除已知者外),把要工作的各类设施设备都按污染物对待(除已知者外)每天先做清洁消毒再开展实验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预防原则把所有未知病原都按HIV/HBV处理,最常见的感染方式与感染途径,穿白褂到处走,戴手套随意开手柄台面/器皿不清洁,动物感染时自己被感染(咬)不做善后工作,清洁区与污染区不分,粗心与意外-针刺、器皿破碎、离心、穿拖鞋,亲切握手-手口传播热烈交谈-空气传播,无知最危险,学会安全操作的基本

5、原理和技术在日常工作和紧急情况时,都能得到同事的信任让彼此的信任和尊重成为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核心价值理念,良好的生物安全行为是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保护自己和同事、环境的安全是一线实验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强调个人责任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只有每个相关人员都受过良好培训、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并且以自己和同事安全、社区安全和环境安全为己任,安全健康的实验室环境才会有最基本的保障。个人责任也包括当所要开展的工作涉及新的规程或新的病原体时,应预先做风险评估,评估这些活动的危险性。,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负责制定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

6、度并监督落实。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气溶胶(aerosols),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粒径一般为 0.001100m)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生物安全柜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一级生物安全柜气流组织,19,二级生物安全柜气流组织,三级生物安全柜气流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

7、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包括手套和眼、面、足及呼吸防护装置,一、个人防护二、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操作三、HIV实验室的十条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四、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个休防护装备的必要性:感染性材料或其它有害因子在实验室操作时难免发生沾染或溢洒,发生身体暴露任何物理防护设备的保护功能都有一定限度,都不是绝对的。譬如标准的二级生物安全柜也可能有少量气溶胶粒子扩散到室内,所以在围场操作时还要进行个体防护。实验室生物安

8、全防护是一项受制于多环节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长期运转中难免有意外发生,此时个体防护就是保障安全的关键。,一、个人防护,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体防护要求,BSL-1:工作服、手套,工作服不穿离实验区,出实验室前洗手。BSL-2:背开式防护服、手套、帽子、口罩、必要时面部保护装置BSL-3:两层防护服、两层手套、帽子、专业防护口罩、必要时防护镜和呼吸保护装置。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要先去除污染再清洗。BSL-4:进入BSL-4实验室时要更换全套服装,工作后脱下所有防护服,出口淋浴后离开。不同类型的BSL-4实验室中,个体防护装备有所不同:在生物安全柜型BSL-4 实验室,个体防护装备同BSL3,在防护

9、服型实验室中,使用正压防护服。混合型实验室同时使用三级生物安全柜和正压一体式防护服。,眼睛防护装备安全眼镜和护目镜在所有可能发生眼睛损伤(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作时,必须采取眼睛防护措施。此要求不仅适用于在实验室中长时间工作的人员,也适用于进入实验室进行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的工作人员。所有的眼睛防护装备技术质量要求应该符合有关质量标准的规定。,眼睛防护装备安全眼镜和护目镜当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质溅出的实验时,必须佩戴护目镜。护目镜应戴在常规视力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外面来对飞溅和撞击提供保护。当进行更为危险的操作时,如进行有潜在爆炸的反应和使用或混合强腐蚀性和强酸溶液

10、时,必须佩戴面罩或同时佩戴面罩和护目镜或安全眼镜。,配戴隐形眼镜的人员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作时要使用护目镜。原因如下:如果腐蚀性液体溅至眼睛,本能反射会使眼睑夹紧关闭而使取出隐形眼镜更为困难。实验室中某些水汽能透过隐形眼镜,而引起对眼睛的广泛的刺激(这种情况下要使用特殊的护目镜加以保护)。镜片能阻碍眼泪洗去刺激物。,安全眼镜能够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大部分实验室操作所带来的损害,但是对某些特殊的操作如腐蚀性液体喷溅出或细小颗粒飞溅出时,佩戴安全眼镜显然是不够安全的。又如在用铬酸类溶液洗涤玻璃器皿,或使用玻璃器皿进行极具爆破或破损危害(例如在压力或温度突然增加或降低的情况下)的实验室操作时。在这些

11、情况下,有必要保护整个面部和喉部,应该配戴面罩。安全眼镜、护目镜或面罩使用后未经去除污染,不得带离实验区。,洗眼装置BSL-2和BSL-3实验室应配备紧急洗眼装置或淋浴设施。洗眼装置应安装在室内明显和易取的地方,并保持洗眼管道的通畅,便于工作人员紧急时使用。工作人员应掌握其操作方法。如果发生感染性物质或腐蚀性物质溅至工作人员眼睛时,工作人员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使用就近的洗眼装置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30分钟。注意:速度是决定性的。,淋浴和应急消毒喷淋装置BSL-2实验室在必要时应设应急喷淋装置;BSL-3实验室应在清洁区设淋浴装置,必要时在半污染区设应急消毒喷淋装置。这些装置应保

12、持管道的通畅。必须告知工作人员应急消毒喷淋装置的摆放位置并培训其操作方法。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至少需20分钟。如果为化学品溅出污染,需用大量急水冲洗。,头面部防护装备口罩外科口罩可以保护部分面部免受生物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液以及排泄物等喷溅物的污染。外科口罩单独使用不能为工作人员提供呼吸保护。,防护面罩由防碎塑料制成,保护工作人员免受脸部碰撞或切割伤、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或其它感染性物质或化学物质的飞溅或滴液接触至脸部,或污染眼睛、鼻子以及口。,防护帽由无纺布制成的一次性简易防护帽可以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化学和生物危害物质飞溅至头部(头发)所造成的污染。,手部防护装备手

13、套的选择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手套。生物安全实验室最常用的是乳胶手套,对乳胶手套过敏者可使用聚氯乙烯和聚腈类手套。橡胶或塑料手套不能接触高温物体。使用耐热材料(皮制品)制成的手套可供接触高温物体时使用。处理极冷物体如液氮或干冰时要用特殊的绝缘耐冷手套。在进行尸体解剖等可能接触利器时,应戴不锈钢网手套以防切割损伤,但不能防止针刺损伤。,手套的检查在使用手套前应该检查手套是否褪色、穿孔或有裂缝。手套的使用一般情况下,佩戴一副手套即可,操作高致病性或潜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应戴两副手套。在操作过程中,外层手套被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脱下后丢在生物安全柜内的高压袋中,并立即戴上新手套继续实验。

14、手套戴好后应覆盖实验服袖口。,避免手套的“触摸污染”戴手套的手避免触摸鼻子、面部和避免触摸或调整其它个体防护装备以及触摸不必要的物体一表面(如灯开关、门把手等;)戴手套过程的注意要点在实验室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手套戴好后要覆盖实验服袖口;戴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脱手套过程的注意要点脱手套时注意不要污染手部。手套脱下后内面向外。脱第二只手套时,手指插入第二只手套腕部内面,使手套脱下后内面向外,扔进高压袋中。,身体防护装备实验服隔离衣正压防护服围裙套袖,足部防护装备鞋鞋套,用过的个人防护用品的处理凡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过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视为被污染过。一次性用品可高压

15、灭菌后作为医疗废物统一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帽子等高压灭菌后再洗涤处理,重复使用。其它根据物品性质选择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二、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操作,在实验室工作需穿实验服、戴合适的手套,避免皮肤裸露-手套拉到袖口以盖住腕部(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应暂停工作;皮肤的微小伤口、擦伤、皲裂等,应用防水敷料严密覆盖),使用机械移液装置,生物安全1级(BSL-1),避免产生溅出气溶胶,减少气溶胶,禁止:吹出移液器中最后一滴液体吹打混匀,生物安全1级(BSL-1),防护设备,个人保护装置 面罩 眼罩,洗手,生物安全1级(BSL-1),处理感染性物质以及动物,离开实验室前洗手

16、,生物安全2级(BSL-2),特殊的规程,防范针头和利器的伤害;使用利器收集器;不要打碎注射器、弯曲注射针头、用后装上 针头套、重复使用针管或针头。,生物安全2级(BSL-2),特殊的规程,防范针头和利器的伤害;不要把针头或利器放在垃圾袋中;,生物安全2级(BSL-2),特殊的规程,防范针头和利器的伤害;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破碎的玻璃器皿;,生物安全2级(BSL-2),特殊的规程,防范针头和利器的伤害;使用塑料器皿,生物性废弃物,处置方法,防刺穿、防泄漏、密封的容器避免装载过满处置正确,生物性废弃物,处置方法,不要把实验废物放到办公区的废物内 把利器放入专用容器内;废弃物离开实验室前 要对其外表进

17、行消毒;做上标记;贴封条,并保持到高 压灭菌结束;安全的运送到高压灭 菌处。,生物性废弃物,消毒的目的,通过去除或减少生物有害因子,来保证转送的物件或材料的安全性。,化学法高效的消毒剂,足够的作用时间;物理法干烤、压力蒸汽;焚烧;其它方法,如破碎+化学;,消毒的方法,常用的去除污染程序洗手既保护操作者,又防止危险物通过污染手而带出实验室。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可能会有不易觉察的破损,脱手套时也可能污染到手。从实验室出来时,要在出口处摘下手套并洗手。,固体废弃物BSL-2及以上的实验室产生的不回收的固体废弃物(放射性除外)要先高压灭菌后再焚烧处理,BSL-1实验室的废弃物可直接送出焚烧。,液体

18、废弃物收集后用高压灭菌或化学法去污染后再排放。,移液器TIP有的TIP比较锋利,在BSL-2及以上的实验室中,应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刺破高压袋,危及后续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人员,如放到一个塑料或金属的有盖的盒子里。,利器利器包括注射器、解剖刀等。实验室要将利器的使用量降到最低。使用后的利器要放到专用的可防刺破的利器盒里,注射器不要重新盖帽,不要折断、剪断,完整的注射器放到利器盒中,不要拆下针头。利器盒不要装满,装到3/4满时,扣上盖子,先高压后焚烧。利器盒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扔到普通垃圾里。绝不能用硬纸盒代替专用的利器盒。,设备的去除污染当BSL2及以上的设备需拿出实验室维护或报废时,要先去除污染,根据

19、仪器设备的特性选择表面消毒、高压或薰蒸的方法。,房间去除污染当实验室发生大范围污染或更换操作的微生物种类时,或要暂时关闭时,要去除污染,可采用甲醛薰蒸或其它权威部门推荐的方法。,三、HIV实验室的十条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一)HIV实验室安全感的认识1.实验室安全专家针对设备和实验室进行安全性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2.检查安全标准操作规程(S-SOP),这些规程应适用于现有的条件,并与其它的规则和操作过程相一致。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保证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理解这些安全要求。3.不管是否有意外发生和新的危险出现,均要定期对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二)尽量减少利器的使用 利器包括注射器、

20、针头、刀片、玻璃器皿、载玻片等,它们在接触传染性材料后非常危险,应用时需特别小心。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在HIV实验室使用这些利器或使用替代品,如塑料移液管。,(三)严格而又不断更新的培训 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要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实验室的上级专家要对工作安全及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负责,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责任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安全。,(四)高标准的个人保健1、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2、很小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的敷料覆盖。3、患有急性疾病和严重慢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应进入P3实验室。4、在进入HIV检测实验

21、室时,要穿侧面和背面能系紧的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5、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手指甲,以免刺破手套。,6、在脱去隔离衣、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7、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尽量避免用可能已受到污染的手套触摸面部。8、在有危险化学品溅出或爆炸可能时,应配戴安全眼镜和面罩,例如把样品管移出液氮时。9、严禁在HIV和相关实验室用嘴吸取液体。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吸烟。10、HIV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享有职业安全保险。11、HIV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一旦因工作中意外事故可能造成感染时,国家将按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和储备点的实施方案(2001年

22、5月)的有关规定为其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五)清楚在实验室区域的人员1、实验室主任和设备管理者应了解所有人员。在安排新工作人员的实验室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的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实验室环境做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3、所有工作人员应佩戴一目了然的标志。包括照片、姓名和在岗有效期。4、来访的客人应分发身份标牌,对于陪同人员和进出的清洁工也应和正常的工作人员一样佩戴醒目的标志。,1、实验室和动物室应与公共建筑分开。2、实验室和动物室应一直上锁。3、进入实验室和动物室应持钥匙卡或类似装置。4、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包括来访者、维护工人、修理工和

23、其它只进入一次或偶尔进入的人员)都应作记录,可以持钥匙卡或在记录本上签名。,(六)监控存放生物试剂和有毒物区域,5、只有要求工人工作时才能允许其在实验室内,他们在需要和要求的地点和时间内进行。同时,工作人员工作时要限制学生、来访者、清洁工、维护人员及修理工入内。6、冷藏柜、冰箱、培养箱和存放生物试剂、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质的容器置于工作人员视线之外的地点时应上锁。7、应设有专门储存阳性血的低温冰柜,并应上锁。,1、所有带入实验室的包裹都应通过检查(眼看/X线照射)。2、装有样品、细菌或病毒株及有毒物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其他适当的消毒装置内打开。,(七)了解带入实验室的物品,感染性样品的处理接收者

24、:(1)所有带入实验室的包裹都应通过检查(眼 看和/或X线照射),泄漏的包裹必须立即 报告有关领导和专家。(2)尽管感染性材料应该有合适的包装并有醒 目的标记,但实际工作中仍然有可能收到 没有合适包装和标记的材料。应按潜在感 染性材料处理。(3)感染性包裹应该送到合适的实验室,在实 验室的污染区或操作台内打开,不能在收 发地点、运输途中、仓库和办公室等地点 打开。,(4)包裹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打开:a)在处理感染源方面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b)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c)穿戴保护衣的工作人员,d)在用后可消毒的容器中。(5)包有样品、细菌或病毒株及有毒物的包裹 应在安全柜或其他适当的消毒装

25、置内打开。,感染性样品的处理,1、在将HIV相关样品或物品转移到其他实验室时应单独打包装,并在适当的地方按地方或国际通用规则作标识。2、转移这些生物活性材料时要携带通行证。3、护送者应了解接受者,并努力保证这些材料被转入安全装置,得到安全的处理。4、污染材料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被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八)将物品带出实验室时要保证安全,发放者:(1)在转移一些生物活化学材料时要携带通行证。(2)所有的感染性材料必须清楚地标记为感染性的。(3)生物材料/有毒物在转到其他实验室时应打包 装,并在适当的地方按地方或国际通用规则作 标识。(4)感染性材料必须放在密闭的管子中,后者放 在生物危险罐

26、中,罐里含有足够的吸收材 料,以防泄露。,感染性样品的处理,(5)每一包装的体积不得超过50ml。(6)所有发放的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必须有记录。(7)准备应急包:吸附材料,消毒液,手套等(8)污染材料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被带出实 验室前应进行消毒。,感染性样品的处理,运输者:(1)护送者应了解接受者,并努力保证这些 材料被转入安全装置,得到安全的处理。(2)不宜手提装有微生物材料和有毒物的装置。如果普通的携带者手提这些生物材 料或危险物应该有一些适用的防护方法。(应急包),感染性样品的处理,1、在处理紧急事件计划中要包括设备管理员、实验室主任、调查员、实验室工作人员、设备安全员和设备安全官员。

27、2、要依据实验室应用的生物材料种类通知警察、消防员和其他紧急事件处理者,以帮助他们制定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方案。3、计划中要有在紧急事件发生时通知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官员的条款,以便他们在生物安全发生问题时做出处理。,(九)建立应付突发事件的措施,4、实验室紧急处理计划要广泛灵活。在制定计划时还要考虑到包括炸弹威胁、严重天气情况(飓风、洪水)、地震、停电及自然(或非自然)灾害因素。5、实验室主任和设备安全员要按照规定记录处理和按期报告突发事件以及所发生的意外职业暴露。,消毒不能代替灭菌或整个清洁活动,消毒通常被用作表面清洁或作为使用前做的安全工作。主要采用的消毒方法如下:1、物理消

28、毒方法2、化学消毒方法,(十)掌握有效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1.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2.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化学消毒方法,1.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05000mg/L)2.75%乙醇3.2%戊二醛,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物品常用的消毒方法,1.废弃物缸:5000mg/L 次氯酸钠。2.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3.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4.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 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针对事故的类型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主要包括:1.

29、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2.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3.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四、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5.污染物泼溅: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洗。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6.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用低温蒸汽甲醛气体对空气进行消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

30、,如果发生重大泼溅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1.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2.控制污染扩散,锁门并禁止人员进入;3.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等,查清情况,确定消毒处理的程序;4.必要时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的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使用这种方法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必须密闭,人员必须离开。具体操作可按说明书执行。5.溢漏处可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作用1015分钟后,移走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用水清洗。,意外及事故的登记、报告和检测,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对职业暴露事故应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内容包括:1.意外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

31、详细经过。详细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暴露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它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2.事故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处理方法及经过;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性。3.随访和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报告和检测,1.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要定期检测。2.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

32、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职业暴露后预防,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职业暴露也包括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如警察、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羁押或劳教机构、戒毒所和殡葬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粘膜或者刺破皮肤等情况。,职业暴露发生后,通常应遵循四条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报告原则,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发生职业暴露以后,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

33、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对暴露源的评估、预防性用药、报告与保密。,局部急救处理: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实行急救。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刺激出血;用洗手液和流水清洗伤口或污染的皮肤;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到艾滋病专业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咨询和处理。,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分析、综合评估HIV感染的危险,必要时邀请本省或国家艾滋病专家参加分析

34、和评估。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的水平估计HIV感染的危险,确定是否进行预防性用药及采取何种预防方案。,对暴露的评估,1.轻度暴露:指皮肤被实心针刺伤或表皮伤,或粘膜接触少量(几滴)感染性液体。2.重度暴露:指皮肤被空心针刺伤、深部刺伤,被可见到有血液的器械刺伤或器械曾放置于病人的动脉和静脉。粘膜接触大量感染性液体(大量血液喷溅)。,对暴露源的评估,如果暴露源没有HIV的检测结果,最好做快速HIV抗体检测。如果暴露源有急性HIV综合征的症状,应同时检测病毒载量。1.HIV阳性1类:无症状HIV感染或已知病毒载量1500cp/ml。2.HIV阳性2类:有症状HIV感染,艾滋病期,急性血清学阳转,或已知高病毒载量。,确定是否需要药物预防及其方案,根据暴露的类型及暴露源的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预防,及采取何种暴露后预防(PEP)方案。,防微杜渐、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