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6379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幼儿园学科教育活动与小学学科教学活动的区别:1、幼儿园的学科教育活动基本是一种广域课程或综合课程2、幼儿园的学科教育活动基本是一种“前学科”课程,不强调学科的逻辑结构。3、幼儿园的学科教育活动仍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直接经验。4、幼儿园的学科教育活动着重于幼儿的“一般性发展”,强调为幼儿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学科教育目标的“一般发展”性学科教育目标的综合性将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整理幼儿的日常经验,使之系统化将教学方式活动化,教学结果经验化教学计划弹性化,教学过程的灵活性,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一、

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置,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不管是显性的目标,还是隐形的目标,是该教育活动的导向,反映了该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和性质,也表明了作为组成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因子,该教育活动能在该课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较为常见的目标取向有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一)高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置,行为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可以用幼儿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加以表述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它指向的是在教育活动实施以后在幼儿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客观性、可操作性)由于相对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强调教育活动的结果,因此教育活动设计者在设置活动目

3、标时,所作的表述往往比较具体,比较特化,指向比较明确。倾向于要求全体儿童在同一时间完成同一任务,要求所有教师按同一方式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在为高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置活动目标时,教育活动设计者可用两种方式对行为主体进行表述其一着眼于教师(行为目标的表述)表述方式:“教师要”、“教给幼儿”等等其二着眼于幼儿表述方式:“让幼儿”、“幼儿应该”等等,(二)低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置,生成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或教师生成的活动目标,其关注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表现性目标取向:唤起性的活动目标,其关注的是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创造性

4、地进行个性化的表现。,由于相对强调儿童自身的发展,强调的是教育活动的过程,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教育活动设计者所表述的活动目标往往比较宽泛,活动目标并不指向幼儿即时就可获得的行为变化,有时,活动目标还可根据具体教育情景进行调整,甚至让活动目标处于游离状态。这样的活动目标,倾向于允许每个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学习,也要求教师充分顾及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为低结构教育活动设置活动目标时,教育活动设计者心目中应有儿童,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置活动目标,并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调整活动的目标。此外,也会特别关注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要求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心目中既要有预设的活动目标,还要随时根据教育活动

5、的进程生成活动目标。,(三)从不同结构化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置的趋向,从理论上讲,在从“纯游戏活动”到“非游戏活动”的连续体上,从无目标(纯游戏),到宽泛的、生成性的或表现性的目标,到具体化的,指向比较明确的目标,到指向专一的目标(完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随着教育活动性质的变化,活动目标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手段,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该教育活动的目标相一致,反映出教育活动设计者在设计活动时清晰的设计思路。在设计过程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首先涉及的是对教育活动内容取向的思考,随后才是教育活动的类型、结构和

6、一些其他的方面。对于教育活动的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取向内容即教材内容即活动内容即经验,(一)高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采纳教育活动内容即教材的取向这种内容取向相对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强调教育活动的结果,因此教育活动设计者在选择和组织活动内容时,优先点:儿童获得预设的知识和技能活动内容:往往会比较具体、固定,并强调学科逻辑。教育活动设计者常会仔细分析和研究教育活动的目标,以及该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其他教育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活动目标选择活动材料,组织活动过程。eg:语言教育活动 落叶(大班),(二)低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采用活动内容即活动(活动内容即经

7、验的取向)这种内容取向相对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教育活动的过程,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教育活动设计者会以优先点:儿童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经验活动内容:往往具有可变性(在实践操作中,活动内容具有选择性和生成性)教育活动设计者不仅要尽可能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的内容作为教育活动的内容,还要随时回应幼儿生成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内容。eg:和影子捉迷藏,(三)不同结构化程度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和组织的趋向,无结构的纯游戏活动完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的连续体上完全由幼儿自己选择纯游戏主要以幼儿经验选择活动内容主要由活动设计者选择和组织活动内容完全由活动设计者选择和组织活动内容(完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

8、,随着教育性质的变化,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的主体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也就是说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随着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提高而逐渐由可变和不确定转变为具体和固定不变,反之,随着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降低而逐渐地由固定不变转变为可变。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取向具体、固定,游戏,低结构化教学,高结构化教学,完全结构化教学,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趋向可变,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活动评价虽然一般并不在表述过程中呈现,但是,它却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活动的改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较为常见的取向是: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一)高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目标

9、取向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目标取向。强调的是教育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往往采用的是“量的研究”方法,评价的依据是活动设计者预设的活动目标是否达成。评价者心中应有很强的“目标意识”,仔细分析和研究幼儿园课程的各级目标,以及各级目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该教育活动的目标,去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二)低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过程取向 主体取向过程取向:教育活动计划和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在教育活动运行中教师与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所发生的全部情况。过程取向的教育活动评价强调的是评价过程本身的价值,既可采用“量的研究”方法,也可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这种评价取向承认评价是

10、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将人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主体取向:将教育活动评价看作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幼儿等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多元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平等的主体)教育活动评价的主体取向采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它追求的是对情景的理解,是人的自由和解放,是每个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而不是对被评价者的控制。(尊重差异,尊重价值多元,将个性解放置于重要的位置)教育活动评价者常会将主要关注点放置于活动过程是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一致,是否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活动是否有价值等方面。,(三)不同结构化程度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趋势,无结构的纯

11、游戏活动完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的连续体上无目标(纯游戏)宽泛的、生成性的或表现性的目标具体化的、指向比较明确的目标指向专一的目标(完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随着教育活动性质的变化,活动目标随之发生着变化,对这些不同性质的教育活动的评价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也就是说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随着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提高而越趋明显地指向活动预设目标的达成度,反之,随着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降低而越趋明显地指向活动是否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相符合。评价依据活动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游戏,低结构化教学,高结构化教学,完全结构化教学,评价依据活动是否与幼儿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相符合,第二节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

12、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一、由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赫尔姆 凯兹(方案教学)在设计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时,运用“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示意图”,可以帮助教育活动设计者,在对各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活动进行比较的背景下,准确地定位和设计教育活动。,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低结构化活动,高结构化活动,方案教学,整合科目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活动,单元教学活动,单一科目教学活动,活动区活动,对儿童生成和决策的强调,对教师教学和指导的强调,儿童发起深层次探索活动,教师教学决定内容,或儿童根据经验发起活动,教师决定内容根据狭窄的专题同一探索,儿童或教师发起的探究活动,教师决定内容和

13、现实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决定内容单一技能或概念,结论:1.每种类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况,这些教育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2.尽管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基本趋同,但是由于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原因,其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差异,表现为它们可以再连续体的较小范围内找到各自相应的位置。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评价取向等,都能在连续体的相对位置上得到反映。4.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越高,各学科科目特征越明显;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越低,学科科目越趋向整合。,二、各自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设计原理和示例,单一科目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单

14、一科目的教育活动是由幼儿教师设计,教师决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所关注的是活动目标是否达成,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不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兴趣。教师根据计划设计好教育活动的方案,根据方案实施教育活动,期间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但调整的范围较小。这类教育活动体现了“教师中心”的理念,幼儿园单一的科目主要有:健康、卫生、体育、语言、数学、科学、自然、社会、品德、音乐、舞蹈、手工、画画、泥塑等,数学教育活动:”五个保龄球“,活动目标:1、让幼儿懂得5可以由不同的两个数组成;2、让幼儿能用语言表达5及其组成活动准备:1、玩具保龄球瓶和保龄球若干套2、双色塑料原片数十片3、直立的和横

15、倒的保龄球图片各若干张4、15的数字图片各若干张活动步骤:1、让幼儿玩“打保龄球”,要幼儿打完球后,说出“我打到X个保龄球,还有Y个没有打到”2、观看教师打保龄球,要求幼儿说出“打到了X个,没有打到Y个,5可以分成X和Y”,然后在黑板上贴上与结果相一致的直立和倒下的图片。3、观看教师打保龄球,重复上次的说法,同时,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图片。4、数“雪花图片”,给每个幼儿发5片双色塑料片,要求幼儿撒在桌上,然后观察两种图片各有几片,要求幼儿说出来,陈述“5可以分成几和几”,科学教育活动:“沉浮游戏”,目标(小班):1.观察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初步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3.用简单表格记录统计

16、水果沉浮现象。准备:1.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西瓜、丝瓜、黄瓜、地瓜、豆子、青菜等)、水箱。2蔬菜、水果沉浮实验前后对照表。过程:1.拿出一个瓜,让幼儿猜猜看,如果把瓜放进水里,它会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再将瓜实际放入水箱内,看看它是浮还是沉。2.将切块的瓜片、瓜子、挖成空心的瓜皮都放到水箱里试试看,到底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再用同样的方法试试其他的瓜。3鼓励幼儿挑一种蔬菜或水果试试看。4实验前,可先请幼儿猜是沉还是浮,认为会浮的举双手打,认为会沉的举一只手打,然后与实际结果进行对照,教师填在对照表中,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蔬菜水果沉浮实验前后对照表(请选用当地时令蔬果),单一科

17、目教育活动的价值及其局限性,1、教育价值:单一科目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些经验和知识技能的;这些知识技能往往难以通过幼儿的自主活动来获取的。如:事物的名称及其功能,社会的规则,动作技能2、局限性:难以真正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这类教育活动关注的主要是知识与技能,较少顾忌到幼儿的情感与态度和人格发展。这类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的,幼儿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某些知识和技能也是这类活动难以传递的。如:数学与科学的概念,二、整合科目的教育活动,和单一科目的教育活动一样,整合活动也是由教师组织和支配教育活动过程。区别在于:整合科目的活动包含着两个以上科目的教育活

18、动目标,活动的内容是多元性的,活动形式也是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活动的整合性。但整合科目的教育活动依然是建立在一个科目的教育内容上,在一个内容上实现着教育活动的综合。,语言/动作/科学教育活动:一只螃蟹(小班),内容与要求:1、让幼儿学会用普通话朗诵童谣一只螃蟹。2、让幼儿根据童谣的内容,边念边做相应的动作。活动建议:1、活动前让幼儿了解教师的手势及其表达方式,请幼儿模仿教师做。2、学会念童谣一只螃蟹,教师将画有螃蟹的贴片贴在幼儿手背上,让幼儿模仿教师,边念童谣边做动作。3、做体育游戏,幼儿围成圆圈扮演螃蟹,教师站中间扮演捉螃蟹的,幼儿边念童谣边做动作,最后,幼儿念到”缩“,扮演螃蟹的幼

19、儿四散跑开,教师追逐捉螃蟹。,附:童谣一只螃蟹,一只螃蟹八只脚,两只眼睛一大砣,砣、剪、帕,缩手。,整合科目教育活动的的价值及其局限性,1、教育的价值:具有单一科目活动一样的价值,它整合了多个活动,使各科目的中具有共同性质的成分得到整合,减少了”单一科目“教学内容的重复。2、局限性:这种高结构的教育活动决定了其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并没有改变单一科目的局限性。对于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具有很高的境遇价值。,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单元主题活动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也称综合主题活动。其特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

20、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能够获得与主题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强调科目的横向联系。,大班单元主题活动:“再见,幼儿园”,主题来源:大班末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此刻的幼儿即将结束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很多孩子都表现出对幼儿园的依恋,而幼儿园三年的生活经历,正是他们成长的经历,这种成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还可帮助幼儿更好的进入小学学习。于是,我们设计了“再见,幼儿园”这一主题活动。活动时间:四周主题活动目标:1、理解感受同伴的心情,体会分享秘密话的温馨气氛,能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和同伴的情感。2、初步理解“好朋友”的含义,感受祝福别人和被别

21、人祝福的喜悦。3、珍惜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知道长大意味着有更多的责任。4、知道自己即将升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上小学充满期待。5、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生活,知道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1、选择、确定主题,列出单元名称、选择的理由和需要的时间2、确定单元活动总目标3、设计单元活动内容,拟订单元活动纲要4、就单元主题活动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园外资源方面提出建议。5、逐一设计每个活动6、检核或评价方案,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流程,“我”单元活动内容,环境创设:我的成长,图书角:收集有关儿童成长的图书或故事书。美工区:设作各种卡片的工具和材料;制作自我成长手册的各种工具角色扮演区:抚养

22、婴儿的各种用品;不同成长时期的人的典型服装、道具;数学区:匹配卡,要求孩子找出不同时期的人和与之对应的主要活动;各种统计图表展示,引导幼儿学会读统计图、设计制作统计图环境方面:利用收集和自制的成长图布置幼儿园环境;设计“我的心情图”墙面,让幼儿每天表达自己的心情;在教室墙面设计“以前和现在”专栏。,园外资源:1、请家长参与,如请家长为孩子展示或讲述自己的成长、与孩子一起认识自己等;2、邀请怀孕的亲友到班上,让孩子了解宝宝在出生前与妈妈的关系;3、邀请儿科医生或幼儿园保健医生进班说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疾病。,例:活动一:我的出生日,1、邀请怀孕的亲友到班上,由她向小朋友说出肚里怀有未

23、出生的婴儿。2、教师利用胎儿在母体里的透视图,向幼儿讲解,每个人都曾经留在妈妈肚子里,是妈妈生的孩子。3、请幼儿回家问妈妈,她在哪年哪月哪日生下自己的,并记下自己的出生日期,回幼儿园向小朋友报告。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生日月份统计表,统计每个月份生日的人数、班上最多人和班上最少人出生的月份,并安排同月出生的幼儿互相握手。5、安排幼儿制作爱心卡片送给妈妈,向妈妈表示谢意。6、教唱“生日快乐歌”,单元主题教育活动的价值及其局限性,1、教育价值:单元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一个专题组织系列教育活动,将多个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整合起来,其整合性较高,有助于幼儿在一个主题教育活动中实现多方面的身心发展。单元教育活

24、动设计者尽可能地将幼儿生活和经验作为活动的主题,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适当调整一部分的教育活动,其结构性降低。但其调整的幅度较小。2、局限性:其结构化的程度依然较高,其计划性、控制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较高的结构性决定了单元主题教育活动不可能为幼儿自发、主动的学习留下更多的空间。难于真正做到让教育活动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相符合。也很难关注到幼儿的个性差异。,方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案教学,也称项目活动,指的是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主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论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知。方案教学活动与单元

25、主题活动存在着很大的区别,1、方案教学的设计是动态设计,是随机生成的。单元主题活动是预先设计好的,活动中要按照预成方案进行。2、方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没有严格的区分。而单元主题活动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是严格区分开的。,1、团体讨论2、实地考察3、发表4、探究5、展示,一、方案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1、团体讨论,团体讨论是全班一起或分成小组,针对各种议题或构想进行讨论,并分享想法和经验的方式。,2、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指让幼儿走出教室进行现场参观、访问、调查,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即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帮助儿童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理解其意义。,3、发表与表达,发表就是让幼儿回顾与主题相关的个人经验

26、,并将它表达出来。儿童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更可以用图画、数学符号、戏剧表演或模型制作等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表达的过程会加深儿童对他们所观察事物的了解,并鼓励儿童把自己的想法进行整理,以向教师与同伴汇报。,4、探究,方案教学活动重视各种探究。儿童可以访问自己的父母、校外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和访问专家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还可以通过实际接触、试验等方式来探讨分析实物、材料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更可以利用图书馆或教室里的书籍来研究更深入的问题。,5、展示,儿童展示在布告栏上或墙上的工作记录,不仅是有用的资源,同时也可拿来与全班分享个人的工作和构思。而且,借助于讨论与展示,儿童可以非常清楚

27、地了解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了解其他小朋友的想法与经验等,同时还有利于家长和来访者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方案教学活动的要点,案例:方案教学活动青蛙,一、主题的产生一天上午,某园组织大班幼儿到野外春游,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地游戏着,一个正在池塘边玩耍的小朋友突然高声叫喊起来:“快来看,这里有好多小青蛙。”其他小朋友听到后都纷纷围过去,有的用手抓;有的用瓶子装;大家对着这些青蛙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不是青蛙,它有尾巴,青蛙没有尾巴。它的身体也不是绿色的“;有的说:”这是一只小青蛙,它长大后身体才会变成绿色的。”孩子们对青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水平,编制了“青蛙主

28、题网络”,开展方案教学活动,预设的青蛙主题网络图,方案活动青蛙的总目标,1、观察青蛙的生活地点、生活习性、生长特点等,初步了解一些青蛙的常识;2、充分感受青蛙的外形特征,并能用绘画、制作等方式来表达;3、有观察、饲养的兴趣,会用简单的方法来记录青蛙的生活过程;4、愿意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把自己打扮成青蛙,以身体动作表现青蛙的跳跃动作,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5、知道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愿意积极参加保护青蛙的活动,以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青蛙的关爱之情。,编制预设的主题网络,五、方案教学活动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案教学活动比主题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更低,具有明显的生成性的取向,更多地追随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其

29、主要以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导向,积极回应着幼儿的问题。因此,这类活动能够在不同的水平上适应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更好地适应了儿童的个性差异。方案教学活动结构性程度低,活动目标的游离性大,容易使活动出现随意性倾向,特别是,方案教学活动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会让相当部分的教师难以把握。,种植养殖区,室外大型设施活动区,玩水玩沙区,美工区,积木区,角色扮演区,图书区,科学区,自然角,表演区,益智区,三、区角活动的内容设计,(一)体现生活性 内容应源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二)注重实践性 做做玩玩,边做边想“做过了就学过了”,“学过了就明白了”让幼儿操作、实验、探究,让幼儿体验、摆弄、思考(三)结合主题性 结

30、合综合主题式活动来实施区角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区角的环境来实施;区角活动要依托主题教育活动予以展开。,四、区角活动材料的设计,(一)丰富性:提供足量的材料和玩具。不同活动内容不同的材料;同一活动内容多种材料(二)层次性:体现对儿童个体的关照 相同内容,不同年龄,材料层次不同;相同年龄,同一活动内容材料层次不同(三)情感性:材料要充满情感色彩、生活性、亲和力和灵活性(四)自然性:多使用自然材料(五)探索性:材料的组合要赋予儿童以想象力;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六)变化性:有些活动区的材料要经常变化,以吸引儿童参与活动。如角色扮演区、美工区、科学区等。,案例:幼儿园的区角活动,1、单一的积木区区角活动2、活动室的区角活动,六、区角活动的评价,(一)讲评组织的灵活性(二)讲评的内容的适宜性(三)导入方式的多样性 司仪法、谜语法、鼓动法、游戏法、比较法、经验回忆法、质疑法(四)言行鼓励的针对性(五)活动成果的归属性,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