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8》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几减8》教学设计.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圆片13个,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教学过程:一、基本技能训练: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1) 8+3=87=8+4=8+6=8+5=8+8=8+9=8+10=(2) 13-9=16-9=12-9=11-9=15-9=18-9=17-9=14-9=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3、出示:8+()=128+()=1412-8=()14-8=()8+()=15
2、8+()=1715-8=()17-8=()二、探索交流: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这里12、15、14、17、都减一个什么数?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1 .观察主题图: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2 .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8的?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 .交流汇报算法三、自主巩固练习:1、可以边摆边算。完成P15做一做第1题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2、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2题。集体订正。四.基本技能训练:1、听算训练。2、限时算20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页例1及第82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习目标:1、能正确
3、读、写几时几分。2、知道1时二60分。教具准备:钟表实物,钟表图片。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创设情境导入。师举着袋子里的钟表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学生猜出是闹钟。师:有了闹钟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生:时间)师:同学们真棒!说对了。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生自由汇报。师用小黑板给学生展示学校的一些作息时间。接着贴出上课情景图。说:这个时刻我们要开始上课了,你能从钟面上正确读出几时几分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时间(一)。2、展示教学目标。生齐读并理解教学目标。二、自学互动(一)认识钟面。(每组发一张钟面图片)1、通过上学期的
4、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图片,互相说一说。)2、师生互动改错。分页代码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0页例6、91页例7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深化认识。2、通过操作活动,发现图形的联系和变化,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形拼出各种图案。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3个三角形一样形状的等边三角形,2个形状一样的直角三角形,2个形状一样等腰直角三角形,还有一幅七巧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欣赏图案(出示图案,让
5、学生欣赏)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案,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吗?提问:上面的图案像什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三角形)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三角形拼组图形。出示课题:图形的拼组二、动手操作,拼组图形1、教学例6,小组合作,用三角形拼组四边形。(1)小组和合作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用三角形拼四边形,并想一想,能拼出几种四边形。学生在拼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学生,及时给予必要指导,同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拼法。(2)交流、展示让学生展示(用实物投影)自己拼组的图形,展示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拼组的,拼组成什么图形。学生用两个或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四边
6、形如下:(3)想一想: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吗?经过学生刚才的摆拼而很好地得出答案(可以)分页代码一、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并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五、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7、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六、课时安排:1、十几减九3课时2、十几减几4课时3、用数学2课时4、整理和复习3课时五:十几减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茶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第9、10页主题图、课件;学生:小棒教学方法:谈话法、游戏法、观察法教
8、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9+4=9+8=9+6=9+2=9+9=9+5=9+3=9+7二二、学习新知: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图,先突出气球部分)2、你能不能根据气球部分提个问题?风车部分呢?3、气球图列式:15-9二风车图列式:16-9二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4、 公园另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猜谜、套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13-9=14-9=5、 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6、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6、(1)15-9用手中
9、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它方法?(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众说一说为什么?(4)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剩下的式题,并说一说你的想法。(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刚才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这些题。下面我们来做分水果的游戏。三、练习:1、做一做第2题;练习第2题。2、课件练习:跳木桩比赛(用树桩上的数减小白兔身上的数)。3、课件练习:帮小蚂蚁回家。四、总结:
10、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十几减915-9=616-9=713-9=414-9=511-9=218-9=917-9=812-9=3教学反思:六练习分页代码一、教学目标1 .初步发展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2 .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3 .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4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方法的数数、记录数据。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根据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三、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
11、准确的数数、记录数据。2 .结合实际理解算式的意义。四、教学过程(一)感知导入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的好朋友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约我们一起到郊外走走!快准备好,我们出发了!(二)交流学习活动一数一数,记录数据1.来到了郊外,走进美丽的田园,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3 .这些小动物都在哪儿呢?(1)我们先来看一看,空中有几只小鸟?请你拿出图片认真地数一数,填在方框里。你数了几只小鸟?你是怎么数的?(学生可能回答:按顺序数,做标记来数)教师提示:你们刚才说的办法真好,让我们再来数一数树上的小鸟、岸上的小鹅、河里的小鹅、地上的白羊、黑羊分别有几只,我们比一比看谁数得对?4 .集体订正:谁来说说你数
12、的结果?谁数对了请举手,如果你数错了赶快再数一数改过来。活动二结合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我们的好朋友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出示问题: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教师提问:(1)谁能给大家读一读?(2)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呀?教师出示信息表格,谁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了,大声地读出来。分页代码(3)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给全班同学听吗?(4)谁能列式解答?教师板书,追问: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呀?2.谁还能像这样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你能把信息和你提出的问题完整的说一说吗?谁来列式解答?3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会列式吗?4
13、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写了一个算式。(出示:8+6=0)教师提问:你猜猜他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真聪明,请你看着这些数学信息想好一个数学问题,把算式写在图片1下面的方格中。(1)老师找一个同学的算式,你能猜出他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吗?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2)让同桌看着你的列式猜一猜你提出的是什么数学问题?追问:都谁猜对了?(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过渡语:刚才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进行了学习,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T,他们也想和我们成为朋友,我们快来看看它们吧!(1)请同学们找到图片2,看一看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哪呢?谁能提醒大家这回我们数这些动物有多少只的时候应
14、该注意什么呀?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看谁数得又对又快!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数的结果?谁都数对了?(2)出示问题: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解决这个问题你用到了哪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吗?读一读你列的算式.(3)笑笑也写了一个算式,出示:17-9二我们怎样知道她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4)请你现在也想好一个数学问题,把算式写在下面的方格中。请同桌猜一猜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看他能不能猜出来?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展示你们猜的过程?2.练习二(1)出示第一幅图,你看懂这幅图的意思了吗?谁能来说一说?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下面?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再出示第二幅
15、图,认真看图,想一想你能解决哪个数学问题?写出算式。提问:看图说一说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咱们看一看同学列出的算式,每个数表示什么?(四)收获反思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田园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2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数学思考】通过沟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鼓励算法多样化。【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买铅笔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情感态度】1 .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2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
16、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教学重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三、教学难点用小棒或计数器来把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四、教学用具课件、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袋鼠文具店开张了,它们迎来了第一位小客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3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袋鼠阿姨有15支铅笔,小白兔要买9支铅笔。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师:这15支铅笔在哪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捆是10支铅笔,旁边还有5支,合起来就是15支。4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袋鼠阿姨还剩下几支铅笔?5 .你能根据它的问题列个算式吗?15-9=6O师
17、: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袋鼠阿姨有15支铅笔,卖给了小白兔9支,还剩下6支。生:卖给小白兔9支,就是从15中去掉9支。师:你们真聪明,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思考。(二)新授1 .你是怎样算出15-9=6的?从15支铅笔中减去9支可以怎样减呢?请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2 .先请你拿出15根小棒。你为什么摆得这么快?(1个十,5个一。)3 .汇报结果。第一种先摆出15根小棒,从15里面数出9根拿走,剩下6根。第二种学生边摆边说,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重点说明。)板书:15-5=10,10-4=6o追问:为什么把9分成5和4?(分成2和7可
18、以吗?)为什么先减5后减4?第三种学生边摆边说,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1根,把这1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的6根了。(重点说明。(板书:10-9=1,l+5=6o)追问:(1)为什么要用10去减9呢?(5减不了9,就把15分成5和10,10-9=1,l5=6o)(2)这个1是哪来的?(10-9剩下的1。)如果有学生从1捆小棒中抽出1根,就问:这是几根,9根小棒能用1捆来表示吗?注意:操作时先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边展示边说明。谁还和他的方法一样,你愿意说说吗?学生说老师演示课件。第四种9+()=15,15-9=()o4.刚才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了15-9=
19、6,你能用计数器把15-9的过程拨出来吗?学生操作:15-9二6。方法一先在十位上拨出1个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拨出5个珠子表示5个一。然后把个位上的5个珠子拨走,个位不够减,就把十位上的一个珠子拨回去,个位上拨上10个珠子,从10个珠子中拨走4个珠子就剩下了6个珠子。追问:十位上的这1个十去哪了呢?生:1个十换成了10个一。追问:小白兔买了9支铅笔,为什么只减去了4支?生:第一次减去了5支,9-5=4,第二次再减去4支就够了。方法二先在十位上拨出1个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拨出5个珠子表示5个一。个位上只有5个珠子不够减,就把十位上的1个十换成10个一,从10里面之间减去9个,还剩下1个,再在
20、个位上拨出1个珠子就是剩下的6个了。分页代码追问:明明是减去9个,怎么反而在个位上又加上了1个呢?生:因为我是从十位上的1个十中减去的9个,10-9二1,剩下的1就加在了个位。5 .小结:沟通关系。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把15-9二6的过程表示了出来,请你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第一种方法小棒:5-9不够减,先减去5根,再从10根中减去4根,还有6根小棒。计数器:5-9不够减,先减去个位上的5个珠子,再把十位上的1个十换成个位上的10个一,从10个一中减去剩下的4个,还有6个珠子,就是6。第二种方法小棒:5-9不够减,从10里减去9还剩下1,1和5合起来就是6。计数器:5-9不够减,十
21、位上的1个十就是10个一,从这10个一中减去9个,还剩下1个,1个和5个凑成6个。小结:虽然我们操作的学具不一样,但是我们采用的方法却是一样的。6 .试一试。你愿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计算一下12-9和17-9吗?从这两道题中选择一道题来计算。生:12-9=3,把12分成10和2,10-9和,2+1=3;12-9二3,把9分成2和7,12-2=10,10-7=3生:17-9=8,把17分成10和7,10-9=1,1+7=8;把9分成7和2,17-7=10,10-2=8O(三)巩固练习过渡语:刚才我们用不同的学具,来学习了15-9,你们愿意自己来试一试吗?1.用小棒或计数器来做一做,算一算。师
22、:两个人小组合作,一人使用计数器,一人使用小棒,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算出这道题的。(1)请你从11-9和19-9中选一道题用你喜欢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2)学生汇报。师:我们先一起来算一算11-9,谁愿意来汇报。说说你是用什么学具来做的。生:我是用计数器来做的,先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十,合起来是Ilo个位上1-9不够减,10-9=1,1+1=2。所以11-9=2o师:谁也是用计数器来解决这道题的,你和他的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愿意上来说一说吗?)小棒:先摆出11根小棒,1-9不够减,10-9-l,l+l-202.圈一圈,算一算。看到算式你知道了什
23、么?1 1)13-9=()o有13个苹果,拿走了9个(圈起来9个),还剩下多少个?2 2)16-9=()o有16个桃子,拿走了9个(圈起来9个),还剩下多少个?3 .看图计算。结合这幅图,你能编一道题并计算吗?有9颗紫色星星,有5颗白色星星,一共有多少颗?5+9=14。一共有14颗星星,有9颗紫色星星,有多少颗白色星星呢?14-9=5o根据这幅图你还能编出其他题并列式计算吗?一共有14颗星星,有5颗白色星星,有多少颗紫色星星呢?14-5=9o4 .口算。我们一起来一个口算比赛好不好,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开火车对答案。5 .看图列式。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松树爷爷说我有17个松果,小松
24、鼠走过后,松树爷爷说我还剩下9个松果。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吗?小松鼠摘了多少个松果呢?17-9=8o你能说说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吗?17表示一共有17个松果,9表示剩下的,8表示摘走的。一共减去剩下的就是摘走的。(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8页。二、学习目标1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2 .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四、教学难点对简单图形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合。五、学具准备附页中的图1和图2。六、教学过程
25、课前活动:同学们,你们会折飞机吗?用这张纸折一架小飞机吧!(学生活动。)分页代码(1)每人先独自折,都折完后再和组员交流。(2)讨论时,音量最小,又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上台汇报。(3)汇报时,每人汇报一种图形。温馨提示:组长合理分配,噪音控制员要起到监督作用。快开始行动吧!小组汇报:(1)这种三角形只有这一种折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多种计算方法。3 .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计算。【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过程。2 .通过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练习,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26、。3 .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四、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投影仪、课件。五、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课前游戏“小兔子拔萝卜”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况,好不好?4 .出示主题图。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游戏和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课前游戏顺利地引出主题图中的问题情境。(二)仔细观察提出问题1.寻找数学信息。师:从图上你都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7、生:小白兔拔了36个萝卜,小灰兔拔了23个萝卜。2.提出数学问题。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举例):生1:它们两个谁拔的萝卜多?生2:它们两个谁拔的萝卜少?生3:小白兔比小灰兔多拔了多少个萝卜?生4: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生5: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再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分页代码(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问题: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1.小组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2.汇报展示,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预
28、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列举):方法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感知、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亳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29、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常规:米尺、小尺子、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直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购物卡、银行卡、各长度的小金箍棒等。课前:播放西游记主题曲猴哥你真了不得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甜甜小朋友特别喜欢孙悟空。有一天,孙悟空就来到他的梦里(课件演示孙悟空图片),甜甜和他学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喜欢孙悟空吗?生:喜欢师:孙悟空有一件特别厉害的兵器是什么?生:金箍棒(课件演示金箍棒)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来
30、探索和研究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题。)二、新投(一)复习旧知师:(课件出示金箍棒变短)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师:老师手里也有这样的一根金箍棒,让我们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生;大约1米师:找两个听讲最认真的同学上来量一量到底有多长?(师板书:1米)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1米呢?(师板书:1米=100厘米)(设计意图:复习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二)讲授新知活动一:认识毫米师:(课件演示)同学们继续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生:金箍棒变短了师:现在在学具中找到这根金箍棒,先估计一下到
31、底有多长?生:大约1厘米师:动手量一量是多长?生:不到1厘米师:这根金箍棒变得特别的短,都不到1厘米。要想准确地测量他的长度,我们需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师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谁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生演示师:1亳米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师:我们以前学过,尺子上有好多的线,这些线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刻度线。两条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两条短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毫米,也就是说尺子上1小格就是1毫米,同样这样的一小格也是1毫米。师:你现在会指了吗?下面在小组内指一下。谁愿意上来指一下。师:现在每人从学具盒中拿出1分钱的硬币,然后
32、测量一下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多少?生:这个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一分硬币,再手右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约是1毫米。生演示师:看到用手势表示出来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觉?生谈体会师:1毫米特别的短,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的长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学生说出10张纸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等等师:现在你打开练习本,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5毫米的线段,再画出一条10毫米的线段,一边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生:10毫米就是1厘米生:1厘米二10毫米(课件演示1厘米二10毫米)师:现在,我们
33、能不能准确的量出小金箍棒的长度?试一试生演示测量的方法(生上讲台测量: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金箍棒的左端,然后数一数一共有7个小格就是7毫米)师:像这样比较短的物体我们来测量时就用毫米来表示,老师这里还有一根,谁来测量一下。师:仔细观察这根金箍棒的长度是多少?生1:2厘米3毫米生2:23毫米师:看来这根金箍棒的长度既可以用2厘米3毫米表示有可以用23毫米表示。活动二:认识分米师:我们接下来看一看孙悟空的金箍棒又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师:你看到了什么?(又要变成1分米长了)师:这会是哪一根?请你在学具中找出来。老师告诉大家这根金箍棒的长度是1分米。分米是我的这节课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师板书:分米
34、dm)师:那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动手量一量分页代码生:10厘米师:1分米就是10厘米(师板书:1分米=10厘米)师:借助这根小金箍棒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分米(生说,师补充一次性纸杯、直板手机等)总结长度单位:师:请看黑板我们在研究金箍棒的长短时,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毫米、分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板书)师:加上我们原来所学的米和厘米,他们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叫做长度单位。请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下吗?现在小组内说一说毫米一一厘米一一分米一一米(找生边说,其余同学用手势表示)是引导简单
35、分析它们之间的进率:1米二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师:我们以后在测量物体时,该怎样选择长度单位呢?生:在测量非常短的物体时用毫米,比较短的用厘米,比较长的用分米,长一些的用米。认识米和分米的关系师:(出示米尺)这是一把1米长的米尺请你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实物展台出示)一起在手中的米尺上找一找1分米。学生自己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师:让我们1分米1分米的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米二10分米。师:对,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就是1米=10分米(板书)快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记住它们的关系。1米二10分米10分米二1米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孙悟空给大家出的题目1、估一估、量一量
36、物体估一估量一量一元钱的硬币的厚度()毫米()毫米数学课本的长度()分米()分米()厘米2、八戒听说我们学习了这么多长度单位,他也来凑热闹了,瞧,这是八戒学完长度单位之后写的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穿上22mm的鞋。吃过早饭,我走了6米来到学校,进教室后拿出7厘米厚的数学书准备上课。课堂上老师用大约长76dm的粉笔在长30厘米的黑板上写字。你感觉八戒的日记写的怎么样?我们一起帮他改一改。(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生: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了师小结:今天,我们进入到甜甜的梦中,通过研究孙悟空那神奇的金箍棒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一一亳米和分米,其实,
37、孙悟空的金箍棒不仅能变得很短,还能变得很长很长(出示课件),这时候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同学们可以研究一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课。一、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直观感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 .能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运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描述数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及估数的意识,初步感受比较中的相对性。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点能用数学语言初步描述数量之间相对的大小关系。三、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数感。四、教学过程(一)猜数游戏
38、、激趣导入1 .老师组织全体同学进行猜数游戏。(全体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猜数游戏。)2 .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我们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比大小。)3 .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比较的知识。【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初步感知猜数游戏用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二)探究新知、发展数感1.通过两个量比较,复习旧知(1)叙述情境:班级进行了苹果树的评比,小芳、小明、小刚获得前三名,根据他们说的话,判断谁是第一名。(2)播放录音:小刚:我得了一些苹果。小芳:我得的比小明多。学生听录音,通过对两个数量的描述判断谁多谁少。引导学生思考:他俩比,谁有可能得第一?为什么?(3)小结:看来
39、两个量通过比较,就能知道谁多谁少。【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两个数量的比较。】2 .通过三个量比较,引出新知(1)播放录音:小明:我得的也比小刚多。引导学生思考:能知道谁是第一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全班交流、互动感知。(2)播放录音:小芳:我得的比小刚多一些。小明:我得的比小刚多得多。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多得多”“多一些”这两个词的理解。【设计意图: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通过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3)教师质疑:还是没有告诉具体的数,现在怎么就知道谁第一了?(4)在学生互动交
40、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看样子光知道多还不行,还得知道多的程度!(5)让学生描述:小刚、小芳他俩跟小明比的结果。学生用“少得多”“少一些”进行描述。【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多一些”“多得多”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反过来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一些”和“少得多”的含义。】(6)小结:有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我们就能更好地表达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3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1)让学生观察鲜花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比较的结果。学生交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地学会用“多一些”“少一
41、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页代码(2)引导学生估数:红花有10朵,估计黄花、粉花大约有多少朵?说说你是怎么估的。学生估数,并对估数的策略进行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抽象出3种花具体的数量:10,29,52O让学生判断哪种描述正确:29比10多一些;29比10多得多。(4)老师小结:在比较29和10的时候,还要考虑到52的存在。(5)利用数线,加深理解。让学生在数线上找到这3个数的位置。手势比划:数线上29比10多出来的部分;数线上52比10多出来的部分。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对比这两部分的长短,说出自己的感受。【
42、设计意图:借助数线,通过观察、比划、对比、说理等活动,直观地将三个数量进行对比,感受比较中的相对性,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之间数量相对多少的比较进行描述的能力。】明确:通过数线图,我们再一次验证了,52比10多得多,29比10多一些。小结提升: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绝对的标准,“多一些”与“多得多”“少一些,与“少得多,是相对而言的。让学生说出10和29和52比较的结果。(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1 .基础练习教材科书第31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知的量来猜测另一个量的大小。】2 .联系实际,增进理解(1)投沙包比赛:我投的比你近得多。“近得多”
43、什么意思?(2)跳高比赛:我跳的比你高一些。“高一些”什么意思?(3)猜价格:奖品的价格和15元差不多。“差不多”是什么意思?(4)小结:生活中表示数量之间的大小,有时还会用到远得多、高得多、便宜得多、差不多等等,都能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各种比较数量多少的描述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3 .“升级版”猜数游戏(1)让学生利用新学的这四个词玩猜数游戏。(2)对比:两次游戏,为什么第二次游戏比第一次的游戏猜的次数少了?(3)发现:第二次的游戏用上这些词之后,让大家知道了比较多少的程度,猜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设计意图:再次通过猜数游戏
44、,感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的作用,发展推理能力和数感。】4 .感知相对性(1)手指游戏:比5多3的数是?比5多5的数是?比5多一些的数是?(2)引导:7,8,都是比5多一些的数,如果你认为这些数是比5多一些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比5多得多的数是多少?(3)让学生思考:老师也想了一个比5多一些的数,如果60比5多一些的话,猜一猜老师心里想的那个比5多得多的数是多少?(4)小结:看样子,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啊!【设计意图:题目呈现方式的转变,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推理,再次让学生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丰富学生的数感。】(四)全课小结、课后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45、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来到了。校园里的小树刚刚醒来,她们穿上了鲜亮的绿衣裳;小草也从土里偷偷里钻出来了;花坛里鲜花盛开!校园里真是美极了!为了保护好这美丽的校园,我们要开展一次绿色行动。二、新课学习活动一师:小朋友,你想参加“校园护绿”行动吗?你知道行动中要做些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挂牌、浇花。活动二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对学生加以表扬,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总结,然后从易到难,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加以解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