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和59页第1、2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出示:小小图书馆的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和统计表,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
2、用拼音代替。学生可能提出:(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1、尝试解决问题。先对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33-7=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2、探索算理。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方法一:借助小棒。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33,减7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方法三:13-7=6,20+6=26。方法四:7-3=4,30-
3、4=26O方法五:33726竖式计算:(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三)、实际应用。小学教学设计网1、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试一试第(1)题。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只要对就应给予肯定。2、试一试的第(2)题。连环画还剩多少本?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并汇报。3、完成教科书第59页
4、的练一练第1题。利用计数器,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4、书59页的第2题。48-9=53-6=70-7=32-3=独立竖式计算。(四)、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结合算式,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小小图书馆33-7=2613-7=6337-3=420+6=26-730-4=2626(1)、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L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教学内容
5、:教材第16页“0的认识”及自主练习的第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索“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并理解“0”的其它含义起点,分界线等。(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工整地书写“0”。过程与方法: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 .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2 .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理解O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小猫钓
6、鱼的故事。师讲故事:星期天,有四只小猫结伴出去钓鱼,它们高高兴兴的向小河边走去。其中有三只小猫钓鱼的时候非常专心,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河面,等待鱼儿的上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几个钓上了一条一条又一条小鱼。还有一只小猫在钓鱼的时候一会儿看看远处的风景,一会儿看看飞来的蝴蝶,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一)出示主题图.(四只小猫钓鱼)1 .教师:你能猜出故事里的那只三心二意的小猫是哪一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鱼,你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教师:小蓝猫一只也没钓着,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呢?教师:同学们真聪明,。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教师:今天我们就
7、一起来研究有关“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鱼缸空空的一条鱼也没有板书:一个也没有)教师:小猫钓鱼的时候三心二意,所以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向它那样,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2 .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师: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我们用0来表示。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桌上有三个苹果,爸爸吃了一个,妈妈吃了一个,我吃了一个,结果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这时苹果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你能说几个要用0表示的例子吗?(学生大量的完整地说,教师正确地引导。)3 .课件展示0的起源(结绳计数)。4 .生活中的“0”O
8、教师:现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呢?(门牌号码上的0;电话号码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图片)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直尺、台秤、计时秒表、温度计的图片)(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1 .观察自己的直尺教师: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声的把直尺上的数字读一遍吗?2 .出示图片(直尺)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些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从O开始的)教师:谁来把这些数大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一生到黑板上指读)教师:这个O表示什么呢?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起点的意思.(板书:起点)
9、3 .出示图片(温度计)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生尝试说)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所以这里的0表示分界线。4 .小节0的三个含义。三、学习写0.(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的这么多知识,。应该怎么写呢?你们看这个0像什么?(生发挥想象,充分说明)(2)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0,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上半格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圆圆的没有一点棱角,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这里还有一首有关写0的小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写好数字0,封口之处是关键”。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观察并书空临摹(3)学生描红,独立书
10、写,教师指导。(你们写得真漂亮!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4)展示两生作品。教师:你认为他写的怎么样?哪还需要改进呢?(生评)教师:刚才同学们都学习的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练习题.四、课堂练习1.填数.2 .出示图片:按顺序连数教师: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鲸鱼)谁还想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3 .出示图片:(可能剩几个)五、回顾反思一一总结学习所得,深化对O的认识。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生:认识了数字王国的新朋友一0。生: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线。生:还学习了怎么写0。板书设计:0的认识一个也没有起点分界线第一
11、课时教学内容:45页15的认识例1例3教学目标: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2、培养良好的习惯3、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的这句话中有那几个数字:小红书包里面有1个文具盒,2本书,3个本子。你能象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二、教学例1(1)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3)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三、教学例2(1)摆学具数数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在黑板上数
12、字上面百圆(2)老师指圆,学生说数,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四、教学例3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看书5页例3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全班交流五、课堂活动6页1题课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12页练习一1、2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戈h涂,写1-5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
13、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二、教学例41、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戈U,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合适?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2、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3、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4、教学在出字格里面规范书写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3)老师示范,学生书空(4)学生练习三、课堂活动1、6页1,写数2、6页3,圈一圈,写一写。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四、课堂练习12页1、2课后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4、“比高矮”。教学目标:1 .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 .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教学过程:一、感知高矮的关系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黑板一棵大树,树上挂满苹果,有高有矮。)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XXX为什
15、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对,老师和XXX比,老师比XXX高,XXX比老师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板书:比高矮)请跟老师读。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二、体验比较的方法。刚才小朋友们一眼就看出来老师比XX高,现在,你们想跟小伙伴们比比高矮吗?好,请听清楚要求:想想你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你想跟他怎么比?比好之后,快速回位坐好!开始!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3、游戏。下面,咱们来做
16、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请你再看看是谁高?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4、小结。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三、活动巩固。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小结: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
17、要的。四、拓展练习.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句话吗?(长颈鹿)这是?现在你想让谁和谁比?这时大象还是最高的吗?三只动物比,谁最高?谁最矮?2、(出示三只兔子图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3、(出示图片)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高矮)请你在班级中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同学。教学反思:一、能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我在教学时把比高矮方法的“
18、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进行比较,探讨,而且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多种比的方法,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二、能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我在引入时用了摘苹果的小游戏,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初步感知了高和矮。而在学会比高矮之后,又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或平时要遇到的问题。这样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存在不足:在合作比较、探讨时,有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听别人的发言,显得有点乱,讨论后学生不能很快静下来,时间也花得比较多。教学内容:9页
19、比较大小,例1一一例2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正确使用3、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儿真镁,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谁飞来了?你能用那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较多少。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怎样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今天,我们要学会一个一个对着摆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二、探索1、比较同样、多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花和蜜蜂,观察,你发现了什麽?老师:蜜蜂的只数3,花儿的朵数也3,3和3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用3=3表示,中间的
20、符号是等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练习:老师摆4个圆,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你能在说一个几等于几的式子吗?2、比较多与少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蜻蜓和蜜蜂,你发现了什麽?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是3,4比3多,我们就说4大于3,写做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符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蜜蜂十。蜻蜓4,3比4少,就说3小于4,写作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符号。学生读并且书空3、观察讨论4) 334,你发现了什麽?小结: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花儿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一样,你会吗?练习:(1)摆3个圆,5个三角形,比较大小(2) 11页1,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小狗和小毛的
21、数量,在填一填三、巩固练习1、填空,13页42、卡片游戏,11页23、开放练习,13页54、比较生活中的物体课后记:教材分析:0的认识和有关O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下:1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O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2 .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O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3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
22、举一反三的推理应用能力。教学过程预案:一、活动中认识O认识O的含义5 .排排队复习数的顺序。师:数学王国有几位小客人参观我们教室。同学们认识他们吗?手拿15这五个数字的五个小客人作自我介绍:我是数字1,我是数字2,学生帮他们排排队。(从小到大或从大都小由自己判断发表意见。)6 .找朋友认识O的含义之一:O表示一个也没有。A、VCAl课件电脑显示图画:5个月饼、4颗小红星、3只小鸟、2个桃、1只猴这几副图画也想和几位数字客人作朋友,每副图只有一个朋友。谁是他们的朋友呢?各个数字站到对应的图画的位置,并用完整的话说出作朋友的理由:图上有5个月饼,就用数字5表示B、小猴吃桃VCAl演示小猴吃桃动画师
23、: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哪个数字表示?(用“0”表示)板书课题:0的认识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都是数字,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7 .猜硬币多角度感知“0”表示没有。_教师手拿装有硬币的盒子,摇动发出声响,学生猜有几个,用哪个数字表JO第一次装1个,用“1”表示。第二次1个也不装,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板书课题:0的认识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一样也是数字。8 .举出我们身边可以用“0”表示的事例。9 .书写0。A、说说0长什么样子(像
24、鸡蛋,像月亮,像月饼,圆圆的,又长长的)。B、教师示范写0,学生跟随书空写0,说说注意事项。C、闭眼想象0的样子和写法,并在数字方格中描红和写0。D、实物投影仪展览学生写的“0”,集体评价。10 直尺上的0认识0的另一含义:0表示起点。A、0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为什么?B、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序?学生观察直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找出O的位置,说说O在直尺上的含义。(表示起点)C、说说生活中还在哪里见到“0”(天平、温度计等)二、情景中体验0学习有关。的加减法11 0的作用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会更有趣。板书课题:有关。的加减法12 同数相减等于0。A、VCAl演示小猴吃2
25、个桃子的动画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有几个桃子?用哪个数字表示?用算式怎么表示?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2=0B、VCAl演示小鸟飞走动画提一个问题后,说出算式。板书:33=0C、还能说出几个得数是。的例子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44=055=011=000=0D、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13 有关0的加法A、VCAI荷叶上有3只青蛙,又跳上来1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学生说算式:3+1=4B、VCAI荷叶上有4只青蛙,又漂来一片荷叶。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学生说算式:4+0=4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C、VCAIA水面上
26、有一片荷叶,又漂一片荷叶,上面有4只青蛙。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学生说算式:0+4=4D、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5+0=53+0=32+0=21+0=10+0=00+5=50+3=302=20+1=1E、观察这样些算式,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O加上一个数,还等于这个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14 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A、请教大家:5-0=?同桌讨论交流,请一个学生说出得数,并说明理由,全班评价。B、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列举,说算式,教师板书:4-0=43-0=32-0=21-0=1O-O=OC、观察这些算式
27、,有什么规律?(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三、学习后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小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四、练习中应用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A、视算:VCAIA出示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学生抢答;B、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答得数;C、学生作小老师,说几道关于0的题目,其余学生口答,判断评价。教学目的:1、通过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和小棒数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丛中体会11一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4、能认读写1
28、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5、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的多等语言描述1120个数。6、能熟练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7、知道一个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能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时间:7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6263页例1例3,课堂活动13,练习八1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4、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5、会读1120各数6、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一是0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出示图,你看到了什
29、麽?初步认识11-20二、新授1、学生那10根小棒,捆在一起,问:这捆小棒有多少跟?10跟小棒叫做一个十齐读:10个一是十,一个十就是10个一2、教学例1(1)学生数12、13根小棒(2)捆小棒怎样捆才能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呢?学生操作(3)写12(4)认识数位出示计数器1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这个珠子表示多少?还有几跟没有捆?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学生操作个位的2表示什麽?合起来是多少?读12根据小棒写算是10+2=12(5)同理教133、教学例3(1)学生拿15、18根小棒,并捆一捆(2)在计数器上画(3)问: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什麽?(4)写15、18(5)填算式(6
30、)观察计数器图,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老师: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各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4、教学例3(1)学生拿1捆和一根小棒,问: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IL学生填算式观察IL你发现了什麽?十位的1表示什麽。各位呢?(2)学生独立填16、17、19的算式(3)出示20根小棒学生数,有多少根?有几个十?在计数器上拨20,问:十位的2表示什麽/写算式10+10=20三、课堂活动1、66页12、67页2、3练习八1课后记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2、联
31、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二、联系生活比一比。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
32、瓶、玻璃杯的高矮。(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2、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3、。(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3、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三、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1、“想想做做”第一题。(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
34、做”第3题。(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4、“想想做做”第4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习。(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2)、学生自由交流。(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6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V”“=”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
35、和作用。2 .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3 .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4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各数(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o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要求:看图听故事。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
36、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V”和“=,1 .教学“:”(猴和桃比)。(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
37、跟读“3等于3”。2 .教学(猴和香蕉比)。(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3 .教学“V”(猴和梨比)方法同2。“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4 .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5 .发散思维。(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
38、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三、知识运用(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1 .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2 .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3 .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1 .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2 .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三)游戏:看谁找得快1 .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
39、,看看谁最快。2 .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3 .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四、全课总结五、板书设计教学内容:7页。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O表示。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O在直尺上表示起点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4、正确书写O5、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教学重难点:1、O在直尺上表示起点。2、正确书写O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观察:你发现了什麽?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这就要用
40、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二、教学例1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4)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三、教学例21、出示直尺图观察:直尺上有什麽?O在什麽地方?O在直尺上表示什麽?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O表示,也就在直尺上,O表示起点。四、教学例31、老师示范书写O2、学生书空五、课堂活动1、8页122、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O在这里表示什麽?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还可以怎样看?老师:从左往右,从上往
41、下,依次多L从右往左,依次少13、12页3课后记: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32页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目标:1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将图形送回家以及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3 .初步认识几何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教学过程:一、引入一一从立体图形引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
42、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长方体、正方形体、球和圆柱等)。这些图形都来自图形王国。教师分别出示各种立体图形让学生辨别。可是,图形王国里啊,发生了一件抢劫案,警察叔叔马上去寻找线索,结果他们找到了一串脚印,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是谁的脚印吗?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帮警察叔叔破案?(学生抓到可疑的图形,然后全班一起验证,一起破案,教师印上印泥,在投影下和学生一起辨别凶手。若学生说错,教师也印到纸上,加以验证。)【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了立体图形,但对它与平面图形的联系难以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了通过立体图形可以画出平面图形,从而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二、解决
43、问题,学习新知。1 .认识这些脚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么多脚印,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2 .老师这里啊,还有几个平面图形。(出示平面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a.学生将每个图形送回各自的家。b.评一评,送对了吗?c.说一说,根据什么来送的?同一家的图形分别有什么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而且是方方正正的正方形:有四条边,也是方方正正的,并且四条边都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圆:没有尖尖的地方,非常圆【设计意图:通过将这些图形送回家的环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会积极主动的探索每个图形的特征,并且渗透了分类
44、的数学思想。】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1 .用图形进行创作。a.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们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通过合作,运用所学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体会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b.统计图形个数。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形的个数。2 .先依次说出图形的名称,再观察每行中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3 .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四、畅谈收获,自我评价学了今天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填一填。内容
45、我的收获我的表现小组合作满意度喜欢这堂课的程度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919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六的13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2 .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3 .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4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1 .认识钟面,能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2 .会认读整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无时针、分针的钟面图。学具准备: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猜谜语。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看是什么?生:钟表。师:对,是钟表。谁能告诉大家你都见过哪些钟表?(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说自己见过的不同形状的钟表,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2 .展示多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