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7046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归纳.docx(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知识点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3、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奖牌给哪组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猜一猜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

2、想法。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一、复习导入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二、讲授新课: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2、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

3、(3)列出算式:板书:21X26或26X21A、先估算结果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程展示于黑板。(4)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5)书写竖式: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四、习题巩固1、课本31页“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2、课本32页练一练1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一、课堂

4、小结教学内容: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一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a. 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b.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置境引入1、听算:20X530X64X70100532003X200500X31000623X212X37X1156050422X315X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算方法。3、抢答:(1) 3个十是()?30

5、是()个十?(2) 300是()个百?60是()个十?(3) 9个十是()?3个30是()?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算乘法二、联结感悟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学例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X1060X10(3)

6、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4) 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c. 30010因为10个100是IOo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X10=3000(份)d. 300X10先算3X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所以300X10=3000(份)同理:60X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3、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学生独立解答。a.300X30,60X30分别表示什么?(2)汇报算方法:b.你怎么口算?(3)小组讨论

7、: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算方法。4、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一两个因数末尾都有O两个因数末尾都有。的乘法,算时只要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三、生成1.第58页做一做。(1)看谁算的对又快。(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2、第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3、开火车算比赛。第60页第1、2两题(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4.作业:第61页第5、6题5、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分页代码第二课时乘法估算教学内容:5

8、9页例2(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过程:一、置境引入1、算下面各题:401060X2030X40300X70200X80124002402130330311X50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21868729535842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3、估算:1984305X64853182X5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二、联结感悟:1、提出问题:(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

9、,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2、探讨估算方法。(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18X2222X18(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方法一:1820222020X20=400方法二:18g2022X20=440方法三:22%2018X20=360(4)比较、评价。3、尝试解决问题。(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三、生成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10、;(2)集体订正,讲讲估算的方法。2、练习十四第8题:(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2)“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3)请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估算。3、总结分页代码第三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

11、位)。教学过程一、置境引入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X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二、联结感悟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4+24+24+24=288(2)12+12+12+12=28824X2X6=288(4)243X4=288(5)126X4=288(6)1283=28820X12+4X12=288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5、比较一下哪种方

12、法比较简便?学生讨论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6、研究笔算的方法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24241212482X24的积482X24的积241024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拆数)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三、生成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23X1341X2123X31分页代码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

13、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置境引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口算练习:60208020604030070308012403302240260333303、笔算:练习十五第2题:31X3122X2423X3321X32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讲评。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4、正误辩析: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二、联结感悟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三、生成1.完成学

14、案相应的练习。2.、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分页代码第五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教学过程:一、置境引入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

15、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o二、联结感悟1 .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X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 .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3 .师生评议。(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三、生成小

16、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1 .尝试练习。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2 .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3 .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4 .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

17、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5、总结教学内容:分页代码第六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置境引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40X2060X2080X40400X7012X3012X4044X20230X270X311X400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23X3133X3143X1211X2523X3454X1339X2717X28(1)学生笔算。(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18、(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4、正误辩析: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二、联结感悟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三、生成:1.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2.、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

19、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分页代码第七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置境引入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学生讨论,汇报二、

20、联结感悟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三、生成1、基本练习练习十七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笔算练习注意方法和书写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教学内容:课本P8P9教学目标:1 .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2 .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

21、导入。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二、玩中学。1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 .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1)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2)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3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1)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L6元+12.4元。(2)比比计算与估算的结

22、果。(3)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4)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5)完成“试一试”第2题。三、学中做。1 .完成“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2 .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完成“练一练”第3题。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将问题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四、做中得。1 .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2 .完成“练一练”第5题。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许提

23、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五、总结。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家居的学问一一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正确地读、写小数。3 .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4 .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具准备:课件、卡片学具准备:练习题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W:刚才课前交流时说到全班有女生37人板书:37(齐读)补充板书:3737这个数会读吗?(齐读)2 .师:这些数都是整数。

24、看好了37.37(点上小数点),这个数认识吗?很多同学都说认识。像这样的数我们数学上就叫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3 .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这样的数,谁来给大家说说?师随机收集数据并板书。板书:1.519.5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介绍一位、两位小数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小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个小圆点我们就称它为小数点,(板书小数点)小数点一定要写在整数个位的右下方。看老师再写一个。板书:2.37。(强调写法)2 .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给它一个名字一位小数。(贴: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

25、数。(贴:两位小数)(一)小数的读法师:这些小数会读吗?谁来读一个?37.37A:错误读法:谁跟他读得不一样?这两种读法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小数点后面不一样)B:正确读法:谁再来读一遍。读的很正确,思考一下小数的读法跟整数有什么不同?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后面的这些数和以前的读法不一样,要像读电话号码那样按照顺序一位一位的把数字读出来,会读吗?齐读:37.372.37(三)小数的写法师:生活中处处有小数,老师也了解到一些信息。你能写出这些小数码?(电脑订正)同桌相互检查、评价。师小结小数的写法。同学们真棒,不仅会读小数,而且还知道了怎样写小数。三、小数的意义(一)一位小数

26、的意义1 .师:老师买了一块橡皮价格是多少?(板书:1角)改成以元作单位。1角,标价牌上怎么写?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经验。师:如果老师有1元钱,从里面拿出0.1元,怎么拿?(课件出示)1元10个1角师边讲解边课件演示:把1元换成10个1角,然后取出1角,把1元换成10个1角也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再取出1份,这个数除了用一角和0.1元表示以外,还可以用那个数来表示?(1/10元)师:1/10元表示这么一份,也就是1角也可以表示为0.1元,我们就可以用等于号把他们连接起来。板书:1角=1/10元=0.1元生齐读。2 .6角=()元师:1角让我们想到了?(0.1元)6角让我们想到了几元?板书:6

27、角=6/10元=0.6元师:6/10元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课件演示:1元平均分成10份,然后取其中的的6份。3 .既然6角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0.9元如果用分数来表示应该怎样表示?(板书:9/10元)用角来表示呢?(9角)(二)二位小数的意义1 .师:刚才我们通过把几角化成以元为单位,我们发现这些小数还都和分数有关系,有了这个经验,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1分怎样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办法。出示:1分=()/()元=()元师:很多同学都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到底有哪些数呢?这些数是怎么来的呢?(同位互相讨论)板书:1分=1/100元=0.01元(指名回答,师板书)师:1/100元表示什么?边讲解边课件演

28、示:1元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师:把1元换成100分,也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再拿出1份,是用100分之1来表示对吗?2 .既然1分用1/100元来表示,7分你想到了那个分数?(有的同学想到了小数。)板书:7/100元=0.07元师:0.07元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分?(板书:7分=7/100元=0.07元)生齐读。分页代码3 .师:继续出示课件,谁能说出这个代表的是几分?多少元?板书:15分=15/100TC=O.15元师:15/100元表示什么意思?用小数怎样表示?(三)分数与小数的关系1 .观察我们静静的观察黑板,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有关系?仔细观察这些一

29、位小数和怎样的分数有关系?两位小数又和怎样的分数有关系?(独立思考)2 .小组讨论:有的同学眼睛很亮,将你的发现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小组交流)3 .汇报:刚才我们通过交流有想法的举手。生:我发现一位小数都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都是百分之几。师边贴边说:这些分母是10的都是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都是百分之几。谁能连起来说说我们今天学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怎样的分数有关系?指名说,(同位互说)。4 .总结:这个关系也可以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四、巩固练习1 .分米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1)板书:0.2米师:0.2米让你想到了哪个分数?师:2/10米表示什么意

30、思?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2份就是2/10米。师边课件演示边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分米,2份就是2分米。这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化成小数就是0.2米。生齐读师:看来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的关系不仅在元角分里面应用,在长度单位里面照样可以应用。(2)专家提示我们,正确的写字姿势是眼与纸的距离3分米,身与桌一拳约8厘米,3分米、8厘米在米尺上很容易找到。(课件演示)师:如果把3分米、8厘米都转化成以米为单位,能想到哪些数?这些数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意思?(出示)3分米=()/()米二()米8厘米=()/()米二()米生独立写作业纸上,写完后互相说一说,指生汇报。师:这个3/10米怎

31、么来的,从图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师:为什么是0.08而不是0.8呢?2 .分别在这三个图形里面涂了三份,哪个图里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米表示?为什么第一个不行。9分之几的能不能用0.3来表示?3 .自主练习三,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 .口答:出示卡片学生抢答。5 .自主练习五,连一连,集体订正。6 .了解古代小数。师:同学们想知道中外古代的小数是怎样的吗?先来看一看我国古代的一个小数,谁能猜猜它表示多少?师(投影显示):它表示3.12师:数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如小数的记数,中外的数学家通过不断的改进,最终才形成了现在这种最简捷的方法。五、课堂总结把目光聚焦在黑板上,说说你的收获。在OT之

32、间,请你用小数给自己的表现评分K教学目标1.借助“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通过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认真倾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评价、友好合作,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K教材分析U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K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家庭环境较好,购物的生活经验较多。因

33、此,很适宜在本节课里开展由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购物”游戏活动。K教学设计R(一)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里?(轻松自然的谈话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新课1 .创设情境。师:我们的老朋友智慧老人、淘气、笑笑、还有机灵狗也趁休息的时间出去旅游了,想知道他们去哪里旅游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情境图)2.学生观察情境图,开展数学游戏。分页代码师:你们瞧,他们到了哪里?在干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森林食品店里食品的名称及相应的价格,并说说笑笑、机灵狗想买什么。)师:哦,笑笑、淘气他们玩累了,也饿了,想买东西吃。哪位同学自愿来当这个森林食品店里的服务员,为

34、他们来服务呢?请另一个同学来扮演顾客,买东西。(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师:下面,我要请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来参加这个游戏。同桌两个人,一人扮演顾客,另外一人扮演服务员。听清游戏规则:每人都有5分的基础分;“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一分;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自己失误的指控是错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加1分,“顾客”扣1分;在事先规定到第一家商店“森林食品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荣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的荣誉称号;在第二家商店“

35、纪念品商店”里,同桌两人可交换角色,重新按游戏规则计分、评比。(课堂总结,评选“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并让获奖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K教学反思X本节课我把较为生硬的问题情境设计成学生之间互动的数学游戏,把课堂变成商店,把学生变成顾客或售货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相当高。学生在游戏中既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K案例点评X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重新组织数学活动,采取儿童喜欢的游戏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熟悉的购物活动中复习小数的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不但达到了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整节课仅

36、有一个数学活动,略显单调和乏味,另外,活动的规则也过于繁琐。K教学目标X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K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K教学难点U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K教学设计一、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交流方法:1、估算:

37、11.2V8X22、积的小数位数()8=11.2一位小数3、元转化为角,转化整数乘法。习题:甲商店8瓶牛奶11.2元,乙商店买四赠一,四瓶牛奶7.2元。问哪家商店卖的便宜?课题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内容第六册第86页第2课时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情感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教具、学具准备8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1个平方米的图形;两片树叶;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教学、实践体会一、导入1、课件显示两个长

38、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2、出示两片树叶,让学生比较叶面的大小。然后指出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用划分方格法比较它们的面的大小。(板书:划分方格法)3、课件显示:把两个长方形划分方格。1、什么叫面积?2、比较面积大小: 桌面与凳面; 门面与桌面; 黑板面与地面。3、利用重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4、通过观察发现对于不规则图形不能用重叠法比较它们面的大小。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教学、实践体会4、游戏:不同的方格划分一张纸的正、反面。然后指出:方格的大小必须统一,就是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二、新授1、教学1平方厘米。 出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贴到黑板上并板书1平方厘米。告诉学生:边长是

39、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5、书上88页练习第2题。6、学生判断面积的大小。1、 观察: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2、 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3、 互相说一说:什么是1平方厘米?4、 小组汇报。分页代码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教学、实践体会2、教学1平方分米。 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贴到黑板上并板书:1平方分米。3、教学1平方米。出示1平方米的教具。5、 找一找:你身边还有那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6、 摆一摆:书上88页第3题的两个图形你准备怎么摆?7、 投影学生的作品。8、 说一说: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9、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少?你发现

40、了什么?1、观察: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2、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3、说一说什么是1平方分米?4、现在请快速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小组合作)5、请同学们去量一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又发现了什么?1、猜一猜1平方米有多大?2、能直接说说1平方米的大小吗?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教学、实践体会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板书:1平方米。1、课件显示练习。2、出示两片树叶:你现在会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了吗?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2、老师小结。3、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米呢?4、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并让学生量一量它的边长并在纸上站一站,看一看1平方米的正方形能站多少个同学?1、

4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2、 在垫板上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摆8平方厘米的有趣图形,然后在投影仪下展示自己的作品。3、 解决问题。学生汇报。一、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能正确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二、教学重难点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设备等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实物投影呈现下列各题18.27=13.28=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方法。表述的要点:(1)按照整数除法计算

42、;(2)商的小数点必须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O继续除。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1、呈现情境图一一五一假期,淘气和笑笑等4位同学相约一起去参观了博物馆,车费、门票费一共花了26元。从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又想知道什么呢?(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提出问题: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1)估算根据图中信息你能估计一下每人大约花了多少钱吗?让学生估一估并说出理由。因为(6)4=24,(7)4=28,所以每人6元多一些。也可以这样想:26看作28,284=7(元),得数不超过7元,还有244=6元,所以得数也应在6元和7元之

43、间。(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并介绍一些估算的方法。)(2)笔算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学生算式:264前面我们刚学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这是一道整数除以整数的除法算式,这其中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计算时,教师巡视全班,特别关注学困生,指导他们解决当余数是2时的处理方法。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分页代码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2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

44、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 .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并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共同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利用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马小虎日记一一从错误出发引入“面积的复习”。二、回顾整理、构建知识1、独立思考: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哪些方面的知识?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应板书: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100(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等有多大。抢答方式完成面积单位填空,口答完成单位换算。)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二长宽正方形面积二边长X边长(小练习:计算图形面积)三、应用知识1、油画长15分米,宽10分米,要给它配上玻璃,再装个画框。画框长多少分米?玻璃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分米?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交流反馈。2、教室有一面墙壁,墙壁中间有一扇正方形的窗户。现在要粉刷这面墙,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练习,交流。四、课堂总结结合板书简单向学生渗透复习整理的方法。五、介绍小游戏“抢地盘”。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3940”什么是面积”教学目标:通过对具体实物和平面图形的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