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7049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2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内容:教科书69页例2教学目标:1、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二总价速度X时间二路程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二工作总量2、已知苹果的单价和数量,怎样求总价已知梨子的单价和数量,怎样求总价已知苹果的总价和梨子的总价,怎样求两种苹果总价。二、新授课教学教科书69页的例201、请同学们观察69页上面的一幅图学生:通过图我们观察到阿姨到水果店去买了苹果和梨各2千克,共10.4元,每千克梨2.8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说一说这一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2、分析本题的数量

2、关系。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种水果的单价总和X2二总价3、列方程并解方程。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二总价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2x+2.82=10.42x+5.6=10.42x+5.6-5.6=10.4-5.62x=4.82x2=4.82x=2.4答:苹果每千克2.4元。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二总价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分页代码(x+2.8)X2=10.4X+2.8=10.42X+2.8=5.2x=5.2-2.8x=2.4验算:把x=2.4代入原方程右边=10. 4左边二(2.4+2.8)2=10.4因为左边二右边所以x=2.4三原方程的解。答:苹果每千克2.4元。三、巩固练习:71页2题通过观察

3、图例,使学生明白解题的思路和知道怎样着手解这个题。学生:解一:儿童票价+成人票价=总价解二:(成人单价+儿童单价)2二总价解设儿童票价每张X元2x+42=11(x+4)X2=112x+8=11X+4=1122x=ll-8X+4=5.52x=3x=5.5-4x=l.5X=L5答: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列方程前首先要做什么?2、应用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正确地求解4、验算并写出答语。四、作业练习十三7273页(14题)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的例4,及随后的“试一试”与“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4题。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通分及公分母的意义。2、能正确地把异

4、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3、通过亲历探索通分的意义与方法这一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说一说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8和920和52、把以下分数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375410二、自主合作主动探索1、初步理解通分(1)谈话: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学生汇报,教师记录。如3和546师:请你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议论,发表意见。介绍: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2)、提出要求:把3和5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46学生尝试改写,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2、小

5、组汇报:55X21033X3944X31266X21233X61855X42044X62466X424(3)指出:刚才的过程就是通分。a思考:什么叫通分?b学生讨论,并交流。c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明确通分的要点:第一、要把异分母分数改写成同分母分数。第二、通分前后分数的大小不能改变。揭示通分的意义: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CI问题:你觉得通分的依据是什么?e找一找:在刚才两组通分结果中,(4)问题:观察刚才两个通分过程,你觉得用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为什么?教师:在进行通分的时候,公分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通分

6、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5)专项练习。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1211534352681 4分页代码(6)试一试:先找出一和一的公分母,再把这两个分数通分。69学生完成后讨论:通分的方法和一般步骤是怎样的?三、应用巩固提高能力1.第65页“练一练”。三生板演,集体讲评。2 .练习十二第1题。明确要求:先根据涂色部分,分别在相应的括号里写出分数;再把这两个分数通分,并把通分的结果写下来;最后根据通分的结果在图中画一画。3 .练习十二第2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4 .练习十二第3题。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辨,及时改正。5 .练习十二第4题的上面4组。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反思:

7、你觉得在通分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你有什么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四、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问题:通分和约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4题下面的4组。板书设计例433X393361844X3 1244X62455X21055X4206 6X21266X424通分: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的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九册56页、57页教学目标: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从“起点、方向、时间、结果”四个方面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运用线

8、段图表示相遇问题的相等关系,能正确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到数学问题以及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及数感和空间感。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点及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相等关系的抽象,对同时的理解,算术解法的理解教学具准备:电脑和电视机教学法设计:探究、合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行程问题关系: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卡通形象,问:同学们认识他们是谁吗?教师谈话:昨天在笑笑和淘气之间发生了一件可笑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昨天,淘气放学回家,

9、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由于自己马虎大意将同桌笑笑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同学们如果你是淘气你会怎么办?学生发表意见A、淘气给笑笑送去,或淘气打电话告诉笑笑让她来拿。B、两人约定地点,给笑笑。C、俩个人同时出发,相遇为止。2、教师谈话:我们提出了这样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采用A方案:教师利用课件给出条件:“如果笑笑步行50米/分钟,笑笑到淘气家需要12分钟”教师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呢?为什么?学生口述,教师演示课件(问题、算式、结果)板书数量关系速度X时间二路程教师在给出“淘气步行70米/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淘气每分钟比笑笑多行多少米?70-50淘气和笑笑每

10、分钟一共行多少米?70+50淘气到笑笑家要用多长时间?60070淘气所用时间比笑笑少多少分钟?12-6007教师谈话:我们同学真的很棒,提出这样多的数学问题。请问:为什么用60070,你估计淘气会用多长时间?70+50表示的是什么?二、观察演示,感知相遇问题特征:1、教师谈话:如果采用B方案,请同学们观察线路图,想一想他们应该选择哪里比较好?为什么?(出示线路图)学生观察线路图思考,与同位交换意见,指明回答。2、教师谈话:如果采用C方案一一“两人同时从家出发,我们请两个同学们来演示一下C方案是怎样运动,请其他的同学想一想他们出发的地点、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方向和运动的结果四个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11、(横线处板书)指明演示,口述运动特点,教师板书:两地、同时、相向、相遇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说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一样、同时、相等),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思考口述,教师板书:时间相等教师总结:具备这样四个特点的运动(两地、同时、相向、相遇)我们叫做相遇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教师板书)重点是: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解决相遇问题。三、辅助分析,再现相遇运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从新理解题目条件笑笑步行50米/分,淘气步行70米/分,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如果两家之间的路程是600米,提问:你能试着提一个有关相遇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口述,教师电脑出示,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的问

12、题:他们在哪里相遇?他们什么时候相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际上是在问:相遇点与笑笑或淘气家的路程。实际是在问,他们出发后几分钟相遇?而要解决,必须先求出教师出示问题他们出发后几分钟相遇?相遇点与笑笑家路程是多少?相遇点与淘气家路程是多少?教师设问: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呢?教师谈话: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两人的运动情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两人分别从哪里出发?(课件抽象出两个点)此时两人相距多少米?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运动的时间呢?观察第1分钟的运动情况?(教师操作课件)教师提问: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每人各走多少米,两人共走多少米。两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多少米。两人现

13、在还相距多少米。观察第2分钟运动情况,观察第3分钟的运动情况,观察运动的结果。(每个人的运动路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每个人运动的时间,)四、探究尝试,体验解决问题过程教师谈话:刚才我们有再一次从运动的过程和运动的结果两个角度进行观察,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任选一个角度思考,我们怎样能求出“相遇的时间”呢?(课件出示)教师提出探究活动的要求: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再小组里进行研究。提供两个辅助材料:辅助材料一:观察运动结果整条线段表示笑笑家与淘气家之间的路程,请把图填写完整分页代码(线段图与教材上例题的线段图相似)我能用等式表示线段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O=我的解法是:辅助材料二:回忆运动的过程计算,完成

14、下表时间一、说教材数的奇偶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在学习了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的奇偶性,尝试运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己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时,大多数学生能较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绝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内和全班范围内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三、说教法:为

15、适应数学学科“实践与应用”的需求,根据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节课我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策略,扶放结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使他们能自主的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四、说学法:1、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列表法和画图法发现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2、运用观察、猜测、验证方法得出结论,探索加法中奇偶的变化的过程,在过程中发现规律。五、说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3

16、、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六、说重、难点:1、掌握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2、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七、说流程:(一)、旧知回顾:1、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2、下面的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课件出示)1651430592981053、判断: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在此处设计导语:在我们研究的自然数中,可以把它们按奇偶性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数的奇偶性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继续探究一下有关“数的奇偶性”的问题(板书课题)(二)、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师:同学们,在南方的水乡

17、,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摆渡为生,请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船摆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还是北岸?(1)探究小船所在的位置: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生口答)师:请同学们选出其中一种分析方法,把分析过程写在草稿纸上。小组交流,汇报。摆渡次数船所在的位置1 北岸2 南岸3 北岸4南岸分页代码得出结论:奇数次停在北岸,偶数次停在南岸。提示:如果最初小船在北岸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奇数次与初始位置相对,偶数次与初始位置相同。出示问题:小船摆渡100次以后,停在哪里?为什么?师小结并进行学法指导,刚刚同学们用列表法和画图法(板书)对

18、小船的位置进行了探究,这两种分析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你发现了吗?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把一些繁琐的问题简单化和直观化。巩固训练:试一试:探究杯口的方向:师:把杯子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后杯子口朝下,翻动2次后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口朝O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吧。那翻动19次呢?生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发散思维训练:师:自然数奇偶性很有趣吧?那么刚刚我们利用杯子玩了个小游戏,你还能利用数的奇偶性的这一特点给同学们设计个小游戏吗?生回答。师小结:是的,我们可以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那么请同学继续观察和探究:看看老师出示的数有什么特点。(2)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引导学生

19、观察圆形和正方形里面的数有什么特点?(问:你发现什么?)()()出示研究一:猜测: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什么数?验证:任意写出两个偶数,它们的和是偶数。(学生举例)师板书结论:偶数+偶数二偶数(学生总结)师板书(依次写出观察一猜测-验证一结论的探究方法)。师生小结探究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方块中的奇数加奇数有什么规律。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有什么规律。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汇报发现的奇偶数规律。(奇数+奇数二偶数、奇数+偶数二奇数)(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完成数学书P15第(7)题。2、皮皮和牛牛在练习打球呢,皮皮先来,打一次后到牛牛那,打第二次到皮皮这,那打到第20次时球在哪边?3、15个

20、苹果两个小朋友分,若每个小朋友都分得奇数,能分吗?为什么?4、有三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转2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杯口全部朝下,为什么?5、小明的爸爸是1路公共汽车的司机。每天早上六点准时从牧羊场发车开往二马路,1个小时后又从二马路开往牧羊场。这样来回往返。请问中午11:30小明要给爸爸送饭,应送到哪儿呢?(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2)你用什么方法掌握了知识?(3)学了这节课,你还想研究奇偶数的什么规律?(五)拓展作业:1、今天我们探究的是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那么减法中呢?乘除法中呢?数的奇偶性是如何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好吗?2、奇数+奇数+奇

21、数+奇数+奇数二?数(“偶数”个)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二?数(“奇数”个)八、说板书:在板书中反映出本课的两个主要知识点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一是运用画图和列表法,通过摆渡活动得出的结论:初始位置与奇数次相对,与偶数次相同。二是运用观察、猜测、验证探究出的奇数和偶数在加法中的变化结论。具体如下:数的奇偶性画图法列表法初始位置与奇数次相对与偶数次相同观察猜测验证结论偶数+偶数二偶数奇数十奇数=偶数偶数十奇数二奇数教学内容:教材第40页例4、“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应用已经

22、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 .口算下面各题。3.286.337.555.64O.3280.6330.7550.564提问:商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指出: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 .提问:(1)除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除数扩大了100倍呢?(2)把13.8、4.67、0.725的小数点去掉,和原来的数相比,各扩大了多少倍?(3)把5.344扩大10倍,小数点应该向明B边移几位?要扩大1000倍呢?3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板书:被除数和除

23、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而且也知道,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o倍今天就要应用这两方面的知识来继续学习小数除法。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4。学生读题。提问:求平均每小时织多少米要怎样算?(板书算式)提问:这道除法计算题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课题)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能不能依据过去的知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让学生先作讨论,并在全班交流。分页代码现在再来说一说:怎样才能使除数变成整数?(把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也就是要得出原来的商,被除数应该怎样

24、?(被除数也应该扩大10倍)教师在竖式中作出示范。结合说明:要把除数7.5扩大10倍,就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简便,只要把除数7.5的小数点划去。除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变,被除数47.85也要扩大10倍,只要把原来的小数点划去,向右移一位重新点上小数点,使被除数变成478.50追问:怎样把刚才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评析:这里的例题教学先引出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问题,启发学生依据旧知萌生相除方法的动机,再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怎样转化,弄清转化的依据,这就不仅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使学生明确算理,增强应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5、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提问:这题转化后,现在变成多少除以多少了?这样的题在会计算了吗?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后,教师检查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转化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怎样的除法再计算?是怎样转化的?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只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在前面板书后接着板书:吟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如果被除数不是47.85,而是4.785,除数仍是7.5(板书:7.5)4.785)怎样把它们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是47.85,除数是0.75呢?(板书:0.75-)47.85一)提问:你认为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什么?(小数点的处理)怎样

26、移动小数点后再计算?2.进行转化的专项训练。(1)做“练一练”中的第1题。(2)小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是:第一步,把除数中的小数点划去,使它变成整数;第二步,看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就把被除数也扩大同样的倍数,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若干位。这样,就可以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了。三、巩固练习1 .试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学生在转化时被除数和除数是否扩大相同的倍数,竖式中没有用的是否划去。评讲时,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2 .让学生将练习十的第2题、第4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

27、么内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怎样算?这样算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是什么?五、家庭作业练习十第3题。一、教学内容:第5657页二、教学目标:1 .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2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2、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情境图“送材料”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理解题意(相遇)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小轿车的速度60千

28、米/时,面包车的速度40千米/时。两人同时出发。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2、全班交流“相遇”意义,引导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速度X时间=路程(二)探究新知活动一: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要知道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首先得知道两车跑的路程谁多谁少?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快一些,相同时间小轿车跑的路程就多,从线段图可以估计他们的相遇地点距离遗址公园近,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李村附近。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问题1、引导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用线段直观的表示出来:2、各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出相遇用的时间?3、汇报交流。-小学教学设计网-路程速度二时间,所以,先算

29、出两车每小时的速度和,就可以用路程速度求出相遇所用的时间:60+40=100(千米/时)50100=0.5(时)所以,出发后0.5时相遇。我们小组可以列综合算式:50(60+40)=0.5(时)比他们小组的方法简单。我们小组是用学过的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我们先假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使40x千米,小轿车行使60x千米。60x+40x=50100x=50x=0.5活动三:让学生体会用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方便。算式方法简单,但思考难度大。方程方法是顺向思维,很容易,所以简单。小结:有些问题用方程来解决更容易思考,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活动四:思考“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

30、”1、各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实际就是求出面包车行使的路程,就是:40X0.5=20(千米)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20千米。也可以算出小轿车行使的路程:60X0.5=30(千米)总路程一小轿车行使的路程:5030二20(千米)小结: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出问题的实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值得表扬,希望今后再接再励。(三)课堂检测1、解方程:9-4x=6.52y+y=105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修建一条9千米的公路,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始修建。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70米。多少天完成任务?两队各修建了多少千米?(四)课后作业练一练:第4、5题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2627页校园

31、的绿化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测量、设计,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在实际测算活动中,发长灵活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3 .在创新设计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熟悉的平面图形。难点:正确测量所需数据进行计算及实践活动。教学准备:课件,纸片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设问质疑。今年暑假,我们校园新增了一块草坪,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形状吗?(出示课件图Io)“校园的绿化面积”提问:这块草坪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是我们所认识了的某一种单一

32、的平面图形吗?你所认识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呢?你还能说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回答。老师展示课件2。)(课前复习)二.活动一。画画算算。1 .提问: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我们学校的这块草坪面积吗?(图1。)你准备怎样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图片,将自己的方法画在图片上然后将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2 .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分页代码3 .分组汇报,集中整理。生A:可以看成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合成的。生B:可以看成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合成的。生C:可以看成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合成的。生D:可以看成从一个长方形里去掉一个梯形。生E:可以看成从一个梯形里去掉一个三角形。师:

33、你还有什么办法?(如果有学生说出把图形分成三部分来计算,也同步图片出示。)4o找出数据,计算面积。(出示收集整理好的5种分法,课件3)以学生A的方法为例,先让学生说说长方形的长宽,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及高。然后分组练习。小组汇报计算过程(学生口述。课件展示)方法一:长方形的面积:12X4=48(平方米)梯形面积:(12+15)63=81(平方米)草坪的面积:48+81=129(平方米50比较方法,归纳总结。提问:比较以上5种分法,哪几种分法比较类似,你能用一个字把这种方法给总结出来吗?(学生A、B、C用的是“割”的方法,学生D、E用的是“补”的方法)明确:“割”和“补”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后计算复杂图

34、形时的常用的方法。分法越简单越好。三:活动二:想想练练。1 .校园里还有一块花圃,你能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2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订正。3 .准确计算校园的绿化面积还需要我们测量有关数据。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校园里的这块绿化面积。我们如果要对它进行计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你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四:画画算算1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计算了以上几块绿地的面积。为了让同学们能在一个更加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学校决定新建几个花坛,你想来做回设计师吗?(出示课件4。)2 .哪位同学的设计有创意。来展示一下。3 .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草图,讨论它们的面积计算。五。

35、结语。同学们的设计很有特色,老师要把你们的设计图纸提供给学校做参考,谢谢你们对学校建设的参与相信你们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一定会更加快乐,更加充实。教学内容: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教具、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复2、习导入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

36、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是多少?(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老师用一条线段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这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种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3、通过重合验证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4、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如下图)覆盖方格图,现在同学们能够知道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我们称这种计算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数方格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初步感知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4、“如果我们河头镇的地形是一个三角

37、形,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他的面积,方便吗?象这种数方格的方法既麻烦又不准确,那我们能否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样,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出示课题)【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复习导入设计精妙,利用本课的重点,删繁就简,既为新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利用一环紧扣一环的情境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感受到来自知识的挑战,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二、新课1、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学生独立尝试。四人一小

38、组,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2)交流尝试结果。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拼成了明B些图形?让操作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并贴在黑板上展示。【评:让学生在操作、感受、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只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继而实现数学的“再创造。】(3)引导探索规律。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已经拼成了几种图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观察一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三种情况),“这边的平行四边形是由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

39、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只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3、归纳总结规律。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三角形面积二底X高2S=ah24、思想教育分页代码“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研究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实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已经论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评: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是在学生动手实践

40、、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教师这一举措,完全的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数学知识彻底的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有效的提高课堂的生命活力。】5、教学例1。出示例L学生独立完成。三、巩固练习1、口答。试一试: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4.2米,高是2米。(2)底是6分米,高是3分米。(3)底是L6米,高是5米。2、做一做: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3、说理题。金坛经济开发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拍卖,底是80米,高是60米。底价为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开发商准备用50万元买这块土地,你认为钱够不够?请说明理由。【评:练习设计层层

41、深入,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提高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四、小结。学生小结,质疑问难。五、作业。(略)总评:本课教材挖掘得深,知识间的联系把握的准,整节课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师生间的和谐默契配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给人一种新颖独特、耳目一新的感觉。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2、教师在确定教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又注重发展性领域目标和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数学的表达和交流。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环节紧凑,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中心。整节课

42、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操作,有合作、有独立、有分析、有概括、有猜想、有验证。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4、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合作者。】感谢本站会员宋礼刚老师提供这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9899页教学目标: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3、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

43、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必须成对出现,前一个数表示列,后一个数表示行。师:表示物体位置除了用数对表示,还有什么方法呢?你想了解吗?师:暑假里,大家有什么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师:看来大家的暑假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少年宫举行了“假期少年军营行”活动,大家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师边说边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主题图:这是一幅军事演习图,图上为我们展示军事沙盘图,大家看一看,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军事演习)生:有指挥部、蓝军阵地、红军

44、阵地。【评析:军事路线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奇的事物,通过教师启发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探究新知(一)解读情境图师:观察情境图,能说说图上有什么?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重点讲右下脚的图例。10千米表示这样1厘米线段长10千米。师:你能说出从指挥部到蓝军阵地怎样走?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给学生1分钟的思考时间。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先说给同组同学听一听。小组长注意做好总结。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进行交流,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想法一:从指挥部向东北走。想法二:从指挥部先向东走再

45、向北走。想法三:从指挥部先向北走在向东走。想法四:从指挥部向东北走20千米。师:这几种方法中大家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学生交流并对学生的交流进行互评。【评析: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达到方法优化。】师:东北方向怎样确定?引导学生说出是东和北中间的方向。也就是东偏北45度或北偏东45度。师:赶紧请我们的量角器帮忙,量一量蓝军阵地在指挥部什么方向上。学生进行测量并交流。可以呈现两种答案:北偏东40度方向20千米处或东偏北50度方向20千米处。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描述行走路线?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标出方向和距离的军事路线图,找准信息,准确、完整地说出来。(二)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从指挥部到红军阵地怎样走?师: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答案一:西偏北40度方向10千米处。答案二:北偏西50度方向10千米处。师生点评。师:看来大家对描述物体位置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咱们来做个练习,比比看谁掌握得最棒。【评析: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放手让学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