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7185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埕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沙堤镇后港村2021年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一、基本情况后港村位于沙堤镇东侧方向,与沙堤镇直距约6公里。该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47.8三(依据福鼎市19902021年资料)。预计2021年我市降雨量14001600mm,影响我市的台风46个,预计有早台风。目前该村存在地质灾害点1处,位于村内后门山1处,共威胁1户,人口总计2人。二、地质灾害类型和影响情况沙埋镇后港村后门山的居民房屋多数依山而建,部分村民削坡建房,在房后形成坡高5m的人工边坡;目前该村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这些灾害点成因多数为人工切坡过陡,大气降水使上部浮土层软化,表层松散土体沿基岩接触面下滑、崩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

2、全。目前该村存在地质灾害点及其影响情况列表如下:沙堤镇后港村地质灾害点一览表序号地质灾害点名称危害性(威胁户数)转移场所备注1后港村后门山1户/2人沿村道至村部滑坡鉴于以上的地质灾害点直接危害居住在下方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求受威胁居民在汛期应按相应防灾预案,做好防灾工作,并积极配合有关应急预案的实施。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镇村各有关部门责任人应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转移避让工作。根据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镇成立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

3、武装部、自然资源所、财政所、派出所、村建所(城管)、水利、交通(公路)、海洋、教育旅游、社会事务办、卫生院、电力部门及村两委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镇自然资源所,处理日常工作。(1)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作为本镇后港村后门山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的非常设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群众转移的有关工作,配合省、市做好后港村后门山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的相关工作,根据需要调集抢险的应急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应的设施设备。(2)办公室:由村书记、村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后港村后门山地质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3)武装部负责组织预备役民兵参加组织地质灾害危

4、险区群众人员财产转移和参加抢险救灾。(4)派出所负责派出人员驻守现场,维护社会治安,处置突发事件,稳定社会秩序。(5)财政所负责组织和筹集防灾抢险的所需资金。(6)电信部门负责保障通讯畅通。(7)电力部门负责及时撤除灾区范围内的供电设施,同时保证转移灾民点的正常供电。(8)社会事务办负责灾情的调查、统计、上报工作,并及时救济灾民。(9)后港村两委负责组织人员24小时监测地质灾害点,及时准确预报灾情,同时做好灾害区内财产转移及灾民安置工作。(10)其他部门和单位根据相关部署,按照分工履行职责。四、应急响应1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由弱到强依次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地

5、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四级: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三级: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二级: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高:(橙色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一级: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很高:(红色预警)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达到三级以上时,由自然资源、气象部门联合签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对公众发布。2 .地质灾害防御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防范,做好各项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三

6、级时,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部署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并及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巡查;隐患点和易发区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下称“村级协管员”)应加强对隐患点和易发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当地镇政府,镇政府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其他部门和单位对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加强监测、巡查,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二级时,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特别是高陡边坡)进行加密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级协管员应对隐患点和易发区的进行加密监测和防范。组

7、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转移至地质灾害避险点;易发区受威胁人员要根据当地雨情、险情,适时转移避让。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一级时,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投入抢险救灾的准备,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群众转移至地质灾害避险点。五、群众安全转移1、信息运行:依据本镇地质灾害防灾抗灾网络图,由领导小组组长依据上级有关防灾抗灾布置要求,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有关工作,由分管副组长依据网络立即通知各片区分管领导、各负责人、各村责任人在接到信息后马上通知本村的具体灾害点受威胁住户居民。在防灾抗灾中,各村村委会要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汇报情况,以便镇政府统一协调指挥。2、安全转移信

8、号(1)警戒险情:由各村负责人和包片的干部按照地质灾害点一览表所出的灾害点,通知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做好转移准备。(2)危险险情:除完成上述规定外,采用敲锣、广播等进行传播,通知危险区内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3、转移路线及注意事项(1)根据本村的不同情况,由各灾害点逐个按预先拟定的安置地点进行转移,其中包括疏散路线(具体详见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2)镇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负责人应熟悉安全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深入受灾户,组织转移到拟定的安全地带(安置地点),并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安全转移顺利进行。(3)组织转移的基本原则是: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妇人员,后一般人员。(4

9、)村委要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协助受灾点群众安全转移,重点做好安全工作和协助抗灾救灾。(5)在转移预案实施后,村民在安置场所暂停期间,由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转移安置组负责提供生活保障,卫生救护组进行医疗防疫,治安保卫组负责灾民安置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4、其它群众转移避让期间,镇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将积极做好转移避让群众的安置等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已转移群众擅自回迁;台风和强降雨过后,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在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适时回迁,并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补充调查,更新地质灾害管理信

10、息库。六、保障措施(一)落实防灾责任制以人为本,实行行政“一把手”领导下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明确职责,层层签订防灾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责任到点、责任到人。镇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相应成立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卫生救护组、治安保卫组。各小组相应职责如下:抢险组:由武装部预备役民兵组成,承担应急抢险求助工作。转移安置组:由社会事务办负责及时安置灾民,掌握灾民动态,组织调动救灾物资,妥善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卫生救护组:由卫生院及各村医疗所等单位组成,由卫生院院长任组长,负责灾区抢险伤病员,组织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防止

11、疫情蔓延,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工作。治安保卫组:由派出所所长任组长,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灾抢险正常秩序。村两委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好日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责任到人,巡查监测到位,预报、警示和自救及时,转移路线及安全避险地点明确。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及监测人员要做到巡查监测位置清楚,巡查监测方法正确,巡查监测结果可靠;及时报告灾情险情和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村两委组织做好群众的转移避让工作。(二)做好村民防灾的宣传工作1、向村民认真宣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福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法律法规,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提高对防灾抗灾重要性的认识和法律意识。2、进一步落实中央

12、组织部、自然资源部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向广大村民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广大村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警示牌,在警示牌中明确告知村民报警信号、报警方式、疏散路线、转移地点等。(三)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报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把监测预报放在整个防灾的首位,切实把住第一道防线。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人类工程建设和经济活动诱发的因素外,还有地质条件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往往因强降雨及地表水的渗入残坡积层所致。因此,在汛期内,后港村委会要加大汛期的监测力度,坚持群策群防,任务到点到人,对辖区内可能出现地

13、质灾害的地段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并根据地面变形、房屋墙体裂缝的情况,准确选定监测点,由后港村委会派专人进行监测工作,晴天5天1监测,雨天1天监测1至2次,连续强降雨应加密到数小时监测1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如发现变形加剧、裂缝急剧扩大的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报乡政府现场救灾指挥部,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凡发现房屋四周出现横向纵向放射状裂缝、裂缝不断加长加宽、墙体不断出现新裂缝、并加长加宽、墙体倾斜、岩石崩落、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等现象时,有可能出现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人员应当马上撤离,以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现沟谷突然断流、上游有轰鸣声等现象时,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沟口两侧居民应当马上撤离,以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七、警报解除回迁工作应注意事项台风和强降雨过后,镇人民政府和村两委应组织人员开展地质灾害危险区巡查,在预警解除且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适时回迁,并严密监视地质灾害点的发展动态,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补充调查,更新地质灾害等有关信息。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