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三要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7317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作业三要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标准作业三要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标准作业三要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标准作业三要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标准作业三要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作业三要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作业三要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准作业三要素,精 益 管 理 部,讲解人:戴晓红 时间:2007年11月18日,2,三要素的意义,生产节拍(T.T),作业顺序,4,标准手持,课程内容,一.三要素的意义,在节拍时间内,以有效的操作顺序,在同一条件下反复进行的操作。即以人的动作为中心,将高品质的产品(无不良)安全、有效地(无浪费)进行生产的做法。,1.什么是标准作业?,定义,标准作业三要素,生产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一.三要素的意义,2.标准作业要实现的目标,高品质+高生产率,各工程同步化,在制品限定在必要最少,(标准)作业顺序,生产节拍,标准手持,实现三个目标必须要具备标准作业三要素,支撑,目标,二.生产节拍(T.T),

2、用多长时间,即几分几秒生产一个或一件产品的目标时间。是根据计划产量计算出来的。,1.什么是生产节拍?,定义,计算公式,=,T.T,1日的生产时间,1日的必要生产量,节拍不是根据设备能力和人员来定的!,二.生产节拍(T.T),实例演练,汽车总装生产线例,月生产数 4000辆月工作日 25日,日工作时间 8H 2班班休息时间 30分,=,=,(480分-休息时间30分)*(2班),4000台/25日,900分/日,160台/日,二.生产节拍(T.T),2.执行节拍的确定,执行节拍决定后,才能决定在这个时间内,每一个人要做的作业量。,生产线实际运行的节拍时间。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综合可动率而确定的实行

3、节拍。,定义,计算公式,=,A.T.T,1日的生产时间,1日的必要生产量,可动率目标,二.生产节拍(T.T),3.衡量现状,加工能力,衡量因素,人员配备,保证现有能力满足执行节拍的要求!,machine,man,二.生产节拍(T.T),在一定时间内,机械(工程)可以加工的最大能力(加工个数)。一般以天为单位。,加工能力,定义,计算公式,=,衡量设备能否满足节拍的要求。找出设备中的瓶颈工程,进行改善。,目的,加工能力,1日的生产时间,(完成时间/个,刀具交换时间/个),+,二.生产节拍(T.T),实例演练,机械加工生产线例,已知一设备加工1个零件的完成时间为2分钟,每加工10件更换刀具1次,用时

4、10分钟,日工作时间为450分钟(已减去休息时间),请计算:1设备加工能力;2日须加工100件时的T.T;3日须加工200件时的T.T。,150件,4.5分,能力达不到,无法完成。,设备改善着眼点:,1、依据作业组合做作业的均衡化;2、步行距离的缩短;3、手作业时间的缩短;4、人的工作与机械工作的分离。,二.生产节拍(T.T),作业改善着眼点:,1、瓶颈工程不使之闲置;2、提前按开关的时机;3、缩短加工行程量;4、把机械加工动作重叠,缩短加工时间;5、提高快转、快回的速度。,二.生产节拍(T.T),一位作业者实际作业一个循环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用秒表实际测出来的。,4.循环时间(C.T),定义

5、,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C.T,+10%,-10%,时间,C.T与,连续性时间观测法 观测者在最初的要素作业为开始点按下秒表,在其时间观测中是不能停止秒表。各要素作业完成点,从秒表中读出时间并记录。这期间秒表是连续进行的。各个要素作业的时间值是观测完了之后,反算求出的方法。,测时方法,观察者的眼、秒表、作业者的作业点应构成一条直线,二.生产节拍(T.T),二.生产节拍(T.T),小 结,计算节拍(T.T),确定执行节拍(),衡量现状,实测循环时间(C.T),理论值,4,实行值,实测值,加工能力,人员配置,必要生产量,可动率目标,A.T.T10%,三.作业顺序,作业者在进行制品装配或零件加工活

6、动过程中的作业的顺序。,1.什么是作业顺序?,定义,无论是谁 都能按照同一程序作业,举手投足都明确,每个人按照自己喜欢的 顺序作业,作业顺序不明确,同一时间,同一品质,循环时间因人而异;产生漏加工等不良;甚至损坏机械。,作业顺序不好的实例,材料,成品,1,2,3,4,5,7,6,8,12,10,14,9,11,13,15,材料,成品,1,2,3,4,5,7,6,8,10,9,三.作业顺序,三.作业顺序,2.作业顺序的着眼点,脚的位置,下一个动作哪一脚先迈出去;身体方向,动作方式;左、右手使用方法,工具位置与零部件 之相互关系,开关的位置;眼睛的位置。,判断作业顺序的着眼点,三.作业顺序,2.作

7、业顺序的着眼点,脚的位置,下一个动作哪一脚先迈出去;,例,三.作业顺序,2.作业顺序的着眼点,左、右手使用方法,工具位置与零部件之相互关系,开关的位置;,例,三.作业顺序,为便于时间观测和挖掘改善点而将作业以每个基本动作,以及机器的动作和进行工作的特定动作进行分割,来清楚的区分作业的各个部分。,3.作业分割,定义,拿起对象物;进行的目的行为;放置对象物。,分割单位,观测点就是基本动作完成的瞬间,3.作业分割,动作过程分割例,动作过程:从椅子上站起,走近白板拿起白板笔写字,放下白板笔回到椅子弯腰坐下,动作划分图,站起,步行,拿起粉笔,写字,放下粉笔,弯腰,步行,坐到椅子上,时间线,三.作业顺序,

8、四、标准手持,依照作业顺序作业时,为反复以同一顺序动作,在工程内所放置的最少必要在制品(数量)。,1、什么是标准手持(数)?,定义,2、决定标准手持注意点,作业顺序;有无设备自动加工;完成品不计入;有无自动取出装置;温度;检查作业。,四、标准手持,3、标准手持数与作业方向和机械的关系,1,顺方向的自动机械,A,B,材料,A,B,完成品,工程A1,工程A2,工程B1,工程B2,1,8,7,5,4,3,2,6,各机械中1个,四、标准手持,3、标准手持数与作业方向和机械的关系,2,顺方向的非自动机械,A,B,材料,A,B,完成品,工程A1,工程A2,工程B1,工程B2,1,8,7,5,4,3,2,6

9、,手拿物至各机械做手作业0个,四、标准手持,3、标准手持数与作业方向和机械的关系,3,逆方向的自动机械,A,B,材料,A,B,完成品,工程A1,工程A2,工程B1,工程B2,1,8,7,5,4,3,2,6,各机械中1个 各机械前1个,四、标准手持,3、标准手持数与作业方向和机械的关系,4,逆方向的非自动机械,A,B,材料,A,B,完成品,工程A1,工程A2,工程B1,工程B2,1,8,7,5,4,3,2,6,各机械前1个,4、实例演练,例,机加工作业例,四、标准手持,A,B,材料,A,B,完成品,工程A1,工程A2,工程B1,工程B1,工程B2,1,2,3,4,5,6,7,8,手作业,自动加工设备,小 结,在节拍时间内,以有效的操作顺序,在同一条件下反复进行的操作。即以人的动作为中心,将高品质的产品(无不良)安全、有效地(无浪费)进行生产的做法。,什么是标准作业?,定义,生产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课程回顾,三要素的意义生产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高楼起于地基,成功源于积累!,讲师:戴晓红 时间:2007年11月18日,大家辛苦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