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7337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务评监的理论与实务.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務評鑑的理論與實務,篤行國小 蔡政良,一.為什麼要評鑑?,法律有規定1.教育基本法第十三條:政府及民間得視需要進行教育實驗,並應加強教育研究及評鑑工作,以提升教育品質,促進教育發展。2.國民小學評鑑實施要點(民79)使校務評鑑有法源基礎,規定直轄市及縣市教育局,應邀請有關單位及專家開會協調有關評鑑事宜,並組成評鑑小組,每年評鑑學校數目自訂,但是規定至少每三年內應將所屬學校全面評鑑一次,每次可自行選擇評鑑重點項目,一.為什麼要評鑑?,績效的証明1.社會大眾對於公立學校教育品質逐漸產生不滿和質疑,認為必須透過客觀的評鑑機制,才能改進學校教育缺失,此外教育資源愈來愈有限,不能過於浪費,也必須經由評

2、鑑的手段,才能使教育資源有效利用(吳清山、林天祐,民91)2.近來的諸多教育改革,皆衝擊到學校校務的運作,學校行政及教學亦須對教育消費者負責。,一.為什麼要評鑑?,革新的機制1.校務評鑑是一種學校全身健康檢查,學校必須積極去面對,才能確認學校機能是否正常運轉,同時及早發現病狀,並透過專業診斷與治療的過程,確保學校的健全運作。2.學校是專業組織,必須建立自我革新的機制。因此,校務評鑑的最終目的在於促使學校發展出定期運轉的自我評鑑機制,為學校的永續經營啟動源源不絕的能量(林天佑,民91)。,一.為什麼要評鑑,正確的觀念1.Stufflebeam&Shinkfield(1985)提出教育評鑑旨在力求

3、改進,而不在證明什麼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s to improve rather to prove.2.評鑑可以積極性的導引學校正常發展、激發內部向上動力,進而確保教育品質3.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二.別的縣市有辦理嗎?,1.民國80年後,不論中央、省、縣市辦理的教育評鑑種類相當繁雜,諸如民主法治教育訪視、小班教學精神計劃訪視、特教評鑑、交通安全評鑑等。2.評鑑的方向為單項工作重點評鑑,二.別的縣市有辦理嗎?,1.八十七、八十八學年度辦理國民小學校務評鑑的縣市僅有臺北市、高雄市、臺北縣、新竹縣、臺南市及高雄縣等六個縣市(郭昭佑,2001)2.八十九、九十學年度增加基隆

4、市、桃園縣及台中縣三個縣市實施3.九十一學年度起另增加台中市、宜蘭縣等縣市開始實施校務評鑑。,三.評鑑是什麼?,評鑑的意義:1.謝文全(民77)認為評鑑就是對事項加以審慎的評析,以量定其得失與原因,據以決定如何改進或重新計畫之過程。2.秦夢群(民86)則認為評鑑是對於教育現象或活動,透過收集、組織、分析資料,加以描述與判斷的歷程。3.藉由評鑑團體的規劃,使用多樣方法,有系統地收集各種資料,並透過受評學校內部人員的自我評鑑與外來同僚專家的專業判斷,評定該校辦學符合評鑑標準的程度,進而提出該校辦學優缺點及待改進的建議,以作為該校改善教學及提高行政效率的依據之過程。,三.評鑑是什麼?,評鑑的目的:1

5、.建立學校基本資料:SWOT2.了解學校運作績效:獎懲、經費或方案的繼續或停止3.診斷學校運作缺失:發現問題及造成問題的原因4.改進學校運作缺失:學校自我改進、行政機關主動協助5.確保學校教育品質:責任績效、為利害關係人把關6.促進學校永續發展:符合社會潮流、追求卓越,四.要怎麼評鑑?,評鑑的設計1.規劃評鑑實施方案2.學校自我評鑑3.評鑑委員訪評4.評鑑委員提出評鑑報告5.學校提出改進方案6.後設評鑑7.追蹤輔導8.下一次評鑑,四.要怎麼評鑑?,評鑑的原則1.民主化原則:讓受評者參與、了解、自評、知道結果、提供申覆。2.專業原則:評鑑人員應以專業性為優先考量,並有豐富的學術和實務經驗。3.互

6、信原則:評鑑人員相信受評學校所提供的訊息和資料;而受評學校人員亦尊重評鑑人員專業的知能,雙方充分溝通,彼此合作。4.客觀原則:事先設計好評鑑工具與標準,使評鑑結果不會因個人主觀意見而產生偏差,四.要怎麼評鑑?,評鑑的原則5.彈性原則:授權評鑑人員做彈性處理,以應付實際情境及突發狀況,確保評鑑順利。6.多樣原則:資料收集方式應該具有多樣性,以助於收集到完整的資料。7.整體原則:評鑑項目的設計,必須以學校整體的運作為基礎,這樣評鑑出來的結果,才具有更大的價值。8.發展原則:每次校務評鑑結果應作為下次追蹤評鑑的依據,才能使學校教育不斷的改進與創新,應能善用追蹤評鑑,且三年或四年循環評鑑一次,則學校將

7、更具發展性與長久性。,四.要怎麼評鑑?,評鑑的指標1我國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之研究(邱忠浩,94)1.指標建構宜以績效與改善為取向,並注重個別差異。2.指標包含行政與領導類、環境與設備類、課程與教學類、學生訓育與輔導類、專業發展與進修類、家長與社區類以及學校特色類等七大類。3.課程與教學類、學生訓育與輔導類以及行政與領導類是受全體人員重視之指標類別。4.因材施教指標最受全體人員重視。,四.要怎麼評鑑?,評鑑的指標2以CIPP評鑑模式來建構國民小學評鑑指標及其權重體系(鄭進斛,93)1.投入指標:教師能力素質、計畫與目標、教學資源設備、學校環境規劃2.歷程指標:校長領導、教學實施、學校氣氛、學

8、校行政管理、學生事務與輔導、課程設計與實施3.產出指標:學生學習表現、教師專業成長、學校與社區關係、行政效能,四.要怎麼評鑑?,評鑑的指標3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效率評鑑指標之研究DEA評鑑模式(王建正,90)採德懷術,將指標體系分為1.投入(學生相關、教職員相關、行政管理、教學相關、經費資源、軟硬體設備擁有使用、支援服務)2.產出(學生學業成就、學生非學業成就、學生行為表現、參與教育機會、教育滿意度、校園安全)兩大領域,十二層面及63項指標。,四.要怎麼評鑑?,評鑑的指標4台中市九十五學年度校務評鑑指標1.學校組織與行政運作2.校園環境與資源運用3.教師專業與課程教學4.教育推展與學校特色三年四個

9、梯次,訪評一天,小組評鑑後半年內進行追蹤輔導,五.該怎麼準備?,1.尋求全體師生了解、共識及合作2.成立自評小組,擬定工作時程3.檢核及改進評鑑細目,準備佐證資料4.提出學校特色及具體成果5.評鑑書面及簡報、影片之製作6.受評及接待人員之講習7.受評場地、器材、人員調度8.受評當日流程、動線規劃,六.可能有的問題?,1.師生家長不清楚評鑑是什麼2.校內教師的排斥與抗拒3.評鑑指標不夠完善4.評鑑委員專業受質疑5.準備評鑑的時間不夠充分6.耗費太多的經費與人力7.評鑑結果的客觀與公正受質疑8.缺乏追蹤輔導,使評鑑目的喪失9.缺乏對評鑑工具的改善,七.該怎麼改進?,1.溝通宣導校務評鑑觀念2.強調

10、改進之評鑑目的3.受評者的共同參與4.建構較完善之評鑑指標,重視個別差異5.結合平日視導,建構學校本位評鑑6.整合評鑑類別,減輕學校壓力7.提升評鑑報告品質,力求公正客觀8.重視評鑑結果,追蹤輔導改進9.辦理後設評鑑,持續改進,八.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規劃階段1.理念宣導:重審評鑑目的、加強宣導評鑑的理念2.評鑑規準:讓利益關係者參與訂定評鑑項目、部份宜研擬修正並增加重要指標、細項可再簡化以簡省準備資料工夫、依據學校規模採用彈性標準、考慮各校差異、增加教學層面之評鑑、減少書面資料的評鑑項目3.評鑑委員:慎選評鑑委員並事先公佈、強化評鑑委員專業訓練、行前凝聚共識、事後檢討改進、建立專職化的評鑑

11、機構4.評鑑整合:整合其他訪視考核減輕學校負擔、結合行政機關平日的視導評鑑,八.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資料蒐集階段1.資料:量化和質化並重、運用資訊網路代替過多的書面資料、資料查閱的比重不宜太高2.自評:應以自評為主訪評為輔、自評要增進教師的參與3.訪評:訪評時間應延長為二天至三天、對學校背景多加瞭解、訪談對象名額宜有代表性、能和訪談對象深入晤談、訪評應能有效的交叉檢核、訂定標準化的訪談流程4.其他:深入了解受評學校、能針對學校亟待改進的問題、重視評鑑對小型學校的負擔。,八.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結果應用階段1.評鑑效能:重視評鑑的公平客觀受到質疑的問題、評鑑目的與達成程度有落差、重新評估評鑑

12、績效。2.結果應用:結果適時公布給相關人員、讓受評學校有申覆機會、分項獎勵評鑑結果,不公佈等第排名、多以質化方式具體描述學校優缺點、公平呈現受評學校的優缺點、評鑑結果不宜作為校長考績和遴選唯一參考3.後續:規劃後設評鑑、追蹤輔導、主動協助學校改善,九.對受評學校的建議,1.觀念宣導:了解校務評鑑的意義與目的、以正面的觀念看待校務評鑑、積極面對、自評雖重要,訪評也是必要的、加強觀念宣導,全校共同參與2.評鑑準備:依據評鑑時程儘早納入學校行事、應養成隨時將資料建檔的習慣、校務評鑑的前置準備工作應該落實於平時、詳閱評鑑手冊、運用評鑑規準檢視學校經營、關懷各處室組長的工作壓力、應成立自評小組,並確實執

13、行,九.對受評學校的建議,3.評鑑結果:應有不斷自我評鑑的動機,並積極參與同儕評鑑、省思評鑑結果並確實改進校務,積極參與評鑑的回饋系統,作良性的建議4.行政作為:建立自我評鑑機制,落實績效責任觀念、發揮學校辦學績效、落實行政正常運作、考量行政人員背景變項,作適當分工,並經驗傳承,使行政人員樂於接受評鑑、落實自我評鑑、經驗傳承以建立優質校風,十.其他-教師對評鑑的態度,國小教師對校務評鑑的意義知覺、因應方式及參與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彭慧敏,93)1.意義知覺:評鑑性質(中高度);評鑑目的(高度);評鑑功能(中度),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老師在意義知覺上有部分差異。2.因應方式:女性教師採用尋求

14、支持及理性思考的方式高於男性教師;小型規模學校的教師其因應方式得分低於中型規模的學校;教師教育程度、職務、服務年資的不同,所採取的因應方式並無顯著差異2.參與程度:擔任主任的教師其主動參與程度高於擔任組長、級任、科任的教師;教師性別、教育程度、服務年資、學校規模的不同,所採取的參與程度並無顯著差異;教師在參與校務評鑑時,深受校長態度與治校理念的影響,十.其他-專業的評鑑,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委員評鑑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劉智豪,93)(一)評鑑專業知識共有四向度及二十一項指標;(二)評鑑專業技能共有四向度及十九項指標;(三)評鑑專業倫理共有五向度及十九項指標。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本研究對教育行政

15、機關、評鑑委員、師資培育機構、國民小學、對未來研究等五方面提出建議,做為未來推動校務評鑑之參考。,十.其他-何謂專業,1.獨特的養成過程2.職業的進入門檻3.績效與品質的保證4.專業倫理信條5.持續改進與成長,和教師較密切的評鑑指標十一.課程設計與教學,一、課程設計 1.瞭解學校課程計畫之架構,參與學校課程的 發展。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與學習評量方式。二、課程教學 1.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協同與合作教學。2.掌握學習原則進行教學。3.善用教學資源輔助教學。4.各學科、領域教材與作業設計多元化。,和教師較密切的評鑑指標十一.課程設計與教學,三、教學評鑑 1.善用多元學習評量達成教學目標。2

16、.評量結果能有效運用並實施補救教學。3.進行教學自我評鑑,並不斷反思及精進,提昇教學品質。4.進行教學同儕評鑑,並不斷反思及精進,提昇教學品質。,和教師較密切的評鑑指標十一.班級經營與輔導,一、班級經營 1.建立班級常規,促進學習效果。2.配合學習目標,佈置有利學習的情境。3.有效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4.明瞭導師責任,落實生活教育指導。,和教師較密切的評鑑指標十一.班級經營與輔導,二、學生輔導 1.充分瞭解學生身心狀況,並適時輔導。2.輔導資料建立完備,並有效運用。3.針對特殊個案學童進行適性化輔導三、親師互動 1.成立班級學生學校家長會組織,協助辦理校 內、外教學與親師生活動。2.善用溝通管道與技巧,建立良好的親師關 係。,和教師較密切的評鑑指標十一.研究發展與進修,一、研究發展 1.參與課程與教學研發團隊,並有具體成果。2.發表研發成果,發揮專業影響。二、專業成長與進修 1.建立教師專業檔案,省思專業知能。2.積極參與教師專業成長與進修活動,並能分享心得。,和教師較密切的評鑑指標十一.敬業精神及態度,一、敬業精神 1.明瞭學校教育願景與做法,並積極配合2.積極協辦或參與學校活動。3.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奉獻教育社群。二、專業態度 1.經常反思教學,主動尋求成長機會。2.遵守教育法令,信守教育專業倫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