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7574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主要内容要求1.植物的磷素营养 掌握2.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 了解,结合土壤学掌握转化3.磷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4.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5.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掌握,水培小白菜,P,P,第一节 植物的磷素营养,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形态1.含量(P2O5):植株干物重的 0.21.1%影响因素:植物种类:油料作物 豆科作物 禾本科作物生育期:生育前期 生育后期器官:幼嫩器官 衰老器官、繁殖器官 营养器官 种子 叶片 根系 茎秆生长环境:高磷土壤 低磷土壤,2.分布:与代谢过程和生长中心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营养生长期:集中在幼芽和根尖(具有明显的顶

2、端优势)生殖生长期:大量转移到种子或果实中。再利用能力达80以上 缺磷时,体内的磷转运至生长中心以优先满足其需要,故缺磷症状先在最老的器官出现。,有机磷:占85,以核酸、磷脂、植素为主无机磷:占15,以钙、镁、钾的磷酸盐形 式存在化学诊断的指标,3.形态,(一)磷构成大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 磷酸是许多大分子结构物质的桥键物,它把各种结构单元连接到更复杂的大分子的结构上。磷酸与其它基团连接的方式有:通过羟基酯化与链相连,形成简单的磷酸酯(P-O-P),例如磷酸酯。通过高能焦磷酸键与另一磷酸相连(P-P),例如ATP的结构就是高能焦磷酸键与另一磷酸相连的形式。以磷酸二酯的形式(C-P-C)桥接,这在

3、生物膜的磷脂中很常见。所形成的磷脂一端是亲水性的,一端是亲脂性的。,二、磷的营养功能,(二)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1.核酸和核蛋白核酸决定植物的遗传变异性核酸蛋白质 核蛋白2.磷脂磷脂糖脂胆固醇 膜脂物质 生物膜,+蛋白质,3.植素(环己六醇磷酸脂的钙镁盐)作用:(1)作物开花后在繁殖器官迅速积累,有利于淀粉的合成;(2)作为磷的贮藏形式,大量积累在种子中;(3)种子萌发时,作为磷的供应库。,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籽粒中无机磷和植素磷含量的变化,磷含量(mg P/100籽粒),10,2,20,30,0,4,6,0,开花后天数,全磷,植素磷,P,i,0,0.5,1,1.5,2,2.5,3,含量

4、(%),0,24,48,72,发芽时间(h),在发芽期间水稻种子中磷组分的变化,4.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GTP、UTP、CTP均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体内。尤其是ATP,是能量的中转站。,5.辅酶酶的辅基,作为递氢体或生物催化剂,(三)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1.磷参与光合作用各阶段的物质转化2.磷参与叶绿体中三碳糖的运转3.磷参与蔗糖在筛管中的运输,Pi对光合作用中蔗糖及淀粉形成的调节,(三)促进氮素代谢1.促进蛋白质合成2.利于体内硝酸的还原和利用3.增强豆科作物的固氮量,磷作为酶的成分或提供能量(ATP)。,读书报告:题目1 植物的铵、硝营养比较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

5、解生产实际,从NH4+-N和的NO3-N的营养特点以及肥料的使用情况和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题目2 我国的磷肥资源问题与对策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指出我国磷肥资源的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题目3 钾肥资源综合管理和利用的措施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论述如何综合管理和利用有限的钾肥资源,从而缓解我国钾肥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四)促进脂肪代谢磷参与脂肪的合成,(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1.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原因),抗旱: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力。抗寒

6、: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2.增强作物对酸碱变化的适应能力(缓冲性能),植物体内磷酸盐缓冲系统:,当外界环境发生酸碱变化时,原生质由于有缓冲作用仍能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内。这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缓冲体系在pH68时缓冲能力最大,因此在盐碱地上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盐碱的能力。,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一)吸收形态1.主要是正磷酸盐:H2PO4 HPO42PO43-2.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吸收后,转化为正磷酸盐3.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如核糖核

7、酸、磷酸甘油酸、磷酸己糖等(二)吸收机理:主动吸收吸收部位:根毛区吸收过程:H与H2PO4共运,(三)影响植物吸收磷的因素1.作物种类和生育期(1)喜磷作物(豆科绿肥、油菜、荞麦)一般豆类、越冬禾本科水稻(2)根系发达或根毛多或有菌根的作物吸磷多(3)幼苗期对磷的要求较为迫切 生长前期吸收的磷占全吸收量的60%70%;后期主要依赖磷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再利用,运转率可达7080,芥菜的根系,2.介质的pH 酸性介质:H2PO4-为主 pH影响磷的形态 pH7.2:H2PO4-HPO4 2-pH继续升高:HPO4 2-、PO4 3-占优,通常在pH5.57.0范围内,有利于多数作物对磷的吸收。,溶液

8、pH值对解离的磷酸盐离子形态的影响,3.伴随离子具有促进作用的:NH4+、K+、Mg2+等具有抑制作用的:NO3-、OH-、Cl-等降低磷有效性的:Ca2+、Fe3+、Al3+等4.其它环境因素:温度、光照、土壤水分、通气状况等,木质部导管,四、磷与作物产量、品质的关系(上册:p226;下册:p60-62)1.改善作物的磷素营养提高作物的产量和 品质如:油料作物、豆科作物、禾谷类、果树、蔬菜、烟草等2.原因:与磷在植物体内的功能有关3.磷的丰缺指标:营养诊断的标准,五、植物磷素营养失调症状(一)磷素营养缺乏症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少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

9、色,水稻等叶色暗绿症状从茎基部开始(二)磷素过多无效分蘖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等,P,P,水培小白菜,水培小白菜,P,苗期时植株矮小,因为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植物体内易形成花青素,如玉米的茎常出现紫红色症状。,油 菜 缺 磷 叶 序,缺磷导致作物植株矮小,禾谷类作物分蘖减少,叶色暗绿,迟熟,缺磷,正常,水 稻 缺 磷,缺磷导致成熟期禾谷类作物籽粒退化较重,如玉米秃尖,,第二节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一、土壤中磷的含量我国耕地土壤的全磷量:0.21.1g/kg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增加,影响因素:土壤母质、成土过程、耕作施肥等,土壤供磷状况以土壤有效磷(Availab

10、le P content)含量表示:中性或石灰性土壤:P10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 酸性土壤:P15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二、土壤中磷的形态1.有机态磷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10%50%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有机肥料影响因素:母质的全磷量、全氮量、地理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状、耕作管理措施等2.无机态磷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50%90%包括:土壤液相中的磷(以H2PO4和HPO42为主)、固相的磷酸盐、土壤固相上的吸附态磷,三、土壤中磷的转化 施肥 有机态磷(影响矿化率的因素)H2PO4 无定形磷酸盐 结晶态磷酸盐HPO42 闭蓄态磷(有效性降低)吸附态磷矿物矿化,Eh交替变化,老化,

11、生物 矿化固定 作用,化学沉淀释放作用,解吸 吸持 作用 固定,我国土壤有效磷素含量分布图,一、磷矿资源及磷肥制造方法(一)磷矿资源简介 磷矿: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磷酸盐矿床,最典型的是氟磷灰石Ca10(PO4)6F2矿床。,第三节 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中国云南昆阳磷矿,磷矿石,中国云南昆阳磷矿,世界磷矿储量(106t,P2O5),2.世界磷矿储量:,3.中国的磷矿资源:我国的磷矿资源仅次于摩洛哥、美国和俄罗斯。其中80%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五省。但80%是属于中低品位,60%属于硅质磷酸岩,选矿难度大,难于符合生产高浓度复合肥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多方位的利用途径。,我国磷矿

12、石的主要成分含量(%),(二)磷矿的分级及磷肥的制造方法,二、磷肥的生产与消费情况1.世界主要磷肥生产国2.我国磷肥工业的发展3.我国的磷肥生产4.我国的磷肥品种5.几个磷肥生产国的磷肥品种6.我国常用磷肥的价格,世界主要磷肥生产国(1994),1.世界主要磷肥生产国,2.我国磷肥工业的发展1842年 Lawes在英国建立第一个过磷酸钙厂,是化肥工业起点1957年 在南京建立了年产40万吨的过磷酸钙厂1967年 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磷酸铵的生产装置1982年 在云南建立一个大型的重过磷酸钙厂1987年 在山西潞城和河南开封建成硝酸磷肥厂2002年 生产805万吨纯养分,自给率达85%,居美国后第二

13、位,占世界24,南京磷肥厂,年 份,中国的磷肥生产情况,产量(万吨五氧化二磷),3.我国的磷肥生产,我国的磷肥品种,4.我国的磷肥品种,几个磷肥生产国的磷肥品种,5.几个磷肥生产国的磷肥品种,6.我国常用磷肥的价格,三、常用磷肥的性质和施用第一类:水溶性磷肥特点:含水溶性的磷酸一钙,其中的磷易被植物吸收,肥效快,属速效性磷肥(一)过磷酸钙(普钙,calcium superphosphate,SSP)1.成分与性质成分:一水磷酸一钙Ca(H2PO4)2H2O):占3050 含P2O5 1218 硫酸钙:40 杂质:少量磷酸或硫酸,以及硫酸铁和硫酸铝,过磷酸钙的质量标准,袋 装 的 过 磷 酸 钙

14、,普 钙,性质: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 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及化学沉淀作用,沉淀的发展过程:酸性土:过 程:水溶性 无定形 结晶态 闭蓄态溶解度:大 小有效性:高 低中性、石灰性土:一钙 二钙 八钙 十钙结果:过磷酸钙的当季利用率低概念:磷的老化、闭蓄态固定、闭蓄态磷,初始“老化”“闭蓄态固定”阶段 阶段阶段,(2)磷的吸持作用定义:土壤液相中的磷酸或磷酸根离子被土壤固相所吸持的现象分类一般地:P土液 P土粒结果:磷肥的有效性降低,吸持作用解吸作用,3.施用方法堂上讨论题:(1)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什么?(2)

15、如何协调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而作物根系又不断扩展的矛盾?(3)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有什么好处?(4)请谈谈过磷酸钙作根外追肥好处和具体方法。,氨化过磷酸钙:含氮2%3,P2O513%14%;物理 性状改善;施用方法同过磷酸钙,(二)重过磷酸钙(重钙,TSP triple/double superphosphate)1.成分:含P2O5 40%50一水磷酸一钙为主含48游离磷酸2.性质:深灰色颗粒或粉末状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吸湿性和腐蚀性较强 不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3.施用:与过磷酸钙相同,但用量应减少对喜硫作物,肥效不如等磷量的过磷酸钙,重钙,第二类:弱酸溶性肥料含义

16、:能溶于2的柠檬酸或中性柠檬酸铵溶液的磷肥特点:溶于弱酸,肥效较水溶性磷肥慢(一)钙镁磷肥(calcium magnesium phosphate)1.成分与性质成分:无定形磷酸钙Ca3(PO4)2,含P2O514%18 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等性质:灰绿色或灰棕色粉末(90过0.177mm筛)溶于2柠檬酸溶液 呈碱性反应(化学碱性,pH8.08.5)吸湿性小,无腐蚀性,钙镁磷肥的质量标准,钙镁磷肥,2.在土壤中的转化(1)溶解(主要受介质pH值影响)酸性土:在土壤酸的作用下逐步溶解Ca3(PO4)2 CaHPO4 Ca(H2PO4)2可中和部分酸,调节了土壤反应,提高了磷素的有效性 中性或

17、石灰性土壤:在微生物和作物根分泌的酸的作用下逐步溶解 Ca3(PO4)2Ca(H2PO4)2溶解释放磷酸的速度较缓慢,肥效较长施用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溶解固定,H+H+,(2)固定(与过磷酸钙相同)3.施用方法(1)土壤性质红壤、黄壤等酸性土壤最适宜有效磷含量低的非酸性土(2)作物种类:吸磷能力强的作物效果较好,如油菜、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3)粒径大小:规格要求90过0.177mm的筛(80目)(4)施用技术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 与有机肥料堆沤后施用,可提高肥效与水溶性磷肥、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冷浸田,贫瘠土壤效果良好,(二)其它枸溶性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沉淀磷酸钙偏磷酸钙,沉淀磷酸钙,脱氟磷

18、肥,偏磷酸钙,碱熔磷肥,第三类:难溶性磷肥特点:所含磷酸盐不溶于水,只溶于强酸,肥效迟缓而稳长,属迟效性磷肥(一)磷矿粉(ground phosphate rock)1.成分与性质成分:主要是氟磷灰石Ca10(PO4)6F2性质:灰黄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粉末;难溶于水;呈化学中性;同晶置换程度与直接施用的肥效显著相关,磷矿粉,2.磷矿粉直接施用的条件 磷矿的结晶性质,不同类型磷矿石结晶状况与肥效的关系,资料表明:晶型模糊,肥效较高要求:枸溶率15;粒径细度90过0.149mm筛,(2)土壤条件 土壤pH(最主要)pH2PO4-2pH5.18 酸性增强,溶解度提高;但高交换量铝和低交换量钙对植物生

19、长不利,应适量施用石灰中和酸性。盐基饱和度 小,pH低,肥效较高 CEC 肥效:CEC大酸性粘土 CEC小的砂土 粘土矿物类型 肥效:含蒙脱石土含高岭石土 土壤熟化程度 肥效:新垦荒地、熟化度低的 红、黄壤熟化程度高的土壤,我国:南方的红壤、黄壤以及沿海的咸酸田(酸性硫酸盐土)等酸性土壤,适宜直接施用。,(3)作物特性吸收能力:最强油菜、萝卜、乔麦较强豆科绿肥及豆科作物中等玉米、马铃薯、芝麻最弱小粒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另外,宜吸磷能力较强的及多年生的经济林木和果树,各种作物对磷矿粉的相对肥效,施 肥 反 应 代 表 作 物 平均相对肥效(%),极 显 著 油菜、萝卜、荞麦 80,苕子、豌豆

20、 7080显 著大豆、饭豆、紫云英70 花生、猪尿豆、田菁 6070 胡枝子 5070,玉米 5060中 等 马铃薯、甘薯 50 芝麻 40,谷子 2030 不 显 著 小麦、黑麦、燕麦 1530 水稻 2550,3.磷矿粉的施用效果和后效方法:宜作基肥用量:7501 500kg/hm2(50100公斤/亩)措施:与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混施 与过磷酸钙配施 与有机肥料共用堆腐后效:肥效持久,连施45年后,可暂停 施用,待23年后再施用,(二)鸟粪磷矿粉鸟粪中的磷酸盐土壤中的钙鸟粪石 鸟粪磷矿粉效果与钙镁磷肥接近;施用方法与磷矿粉相似,开采 磨细,鸟粪石,(三)骨粉兽骨加工而成;肥效缓慢,宜作基肥

21、;宜施于酸性土壤及生长期长的作物,生骨粉,蒸制骨粉,各种骨粉的养分含量,第四类:新型磷肥 聚磷酸聚磷酸是一种脱水程度不同的磷酸聚合物,有焦磷酸,三聚磷酸和偏磷酸三种基本形式,含P2O5为76%85%,是一种制备高浓度磷肥的原料。,用作肥料的聚磷酸铵多为低聚合度产物,其中主要含焦磷酸铵(NH4)4P2O7、三聚磷酸铵(NH4)5P3O10 和四聚磷酸铵(NH4)6P4O13,它们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易溶)。,2.聚磷酸铵 是由聚磷酸或浓磷酸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氨化脱水而得。其通式可表示为:(NH4)n+2PnO3n+1,属直链型聚合物。,一般聚磷酸铵含P2O5 76%85%,聚磷酸铵,聚磷酸铵肥

22、料的主要优点,聚磷酸盐在土壤中不被植物直接吸收,而是逐步水解成正磷酸盐被植物利用,因此,是一种缓溶性长效肥料(缓溶长效,可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聚磷酸盐的螯合作用可防止悬浮液肥料中的金属杂质(如铝)形成沉淀,因而有利于制成高浓度悬浮肥料(高效);氮、磷养分含量高,可节省包装、运输费用。,第四节 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一、对水体的影响磷的淋溶损失一般为施用量的15,严重的可达10。“藻化”水体的临界浓度:PO43-为0.015mg/L(N0.2mg/L)后果: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藻化,水质恶化,引起“赤潮”现象,危害渔业生产,水体的赤潮现象,赤潮对渔业生产的影响,二、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的可能积累

23、1.来源:用于生产磷肥的磷矿石含有Cd、Pb、F等2.危害的例子Cd:瑞典,土壤中Cd的年增加量为0.15丹麦,土壤中Cd的年增加量为0.08因Cd易被作物吸收积累,若长期在耕层土壤富集,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日本曾有因食用“镉米”造成骨痛病的报道F:过多(水2mg/L),破坏人牙齿的珐琅质,使骨质硬化,骨骼发脆,措施: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并采用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等方法监测,第五节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讨论题:1.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2.如何根据土壤特性合理分配磷肥?3.如何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在轮作中合理地分配磷肥?4.磷肥分哪几类?如何据此合理分配与施用?5.我国华南地区磷肥

24、利用率在什么范围?请解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并指出使过磷酸钙利用率提高的有效方法。6.如何进行磷肥的相对集中施用?,施肥 矿物 难溶性(有机、无机)矿化 磷释放 植物吸收 生物固定 化学沉淀 闭蓄态固定 淋失 吸附固定,土壤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土壤有效磷,过磷酸钙中磷的利用率作物土壤 磷肥施用量磷素利用率(kg/ha)(%)水稻 红壤性水稻土 1020 714小麦 石灰性水稻土 1025 814紫云英 红壤性水稻土 1020 1423紫云英 江苏南部白土 1020 1426玉米 华北褐土 15 1025,我国磷肥的利用率平均为10%25%,第五节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

25、的分配全磷含量在0.08%0.1%以下,施用磷肥均有增产效果有效磷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中性和石灰性土壤:0.5M NaHCO3,P5mg/kg酸性土壤:0.03M NH4F0.025M HCl,P15mg/kg水稻土:0.3M NaOH0.5M NaC2O4,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磷肥反应的分级指标,*0.5mol L-1NaHCO3(pH8.5)提取。,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1.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4,磷肥效果明显2.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每增加0.5的有机质,可相应提高5mg/kg的有效磷3.土壤pH:在pH5.57.0范围,磷的有效性最大4

26、.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的效果就差。5.水田淹水后,Eh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性土壤pH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的低产土壤上。,9.枸溶性磷肥的特点是,因此,施用在 土壤或 土壤上的效果较好。10.磷矿粉是 溶性磷肥,其直接施用的效果与、和 有关。因此,最好是施用在 土壤和 作物上。11.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有什么好处?12.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13.如何根据土壤特性合理分配磷肥?14.如何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在轮作中合理地分配磷肥?15.磷肥分哪几类?如何据此合理分配与施用?

27、16.如何进行磷肥的相对集中施用?17.如何鉴定三种不同溶解性的磷肥?,第五节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讨论题:1.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2.如何根据土壤特性合理分配磷肥?3.如何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在轮作中合理地分配磷肥?4.磷肥分哪几类?如何据此合理分配与施用?5.我国华南地区磷肥利用率在什么范围?请解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并指出使过磷酸钙利用率提高的有效方法。6.如何进行磷肥的相对集中施用?,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一)作物的需磷特性需磷较多的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纤维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块根块茎作物(甘薯、马铃薯)、瓜

28、类、果树、桑树和茶树等施磷肥效果较好,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大田作物对磷肥的反应顺序如下:冬季绿肥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大麦、小麦早稻旱稻,(二)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水稻 绿肥水稻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由干变湿的过程中,有效磷增加,原因?,CO2在石灰性土壤中积聚,使土壤pH值下降;酸性土壤中pH值上升,促进磷酸铁铝水解;有机阴离子与磷酸铁铝中磷酸根离子代换和磷扩散增加;土壤Eh降低,使难溶性的磷酸铁转变为较易溶的磷酸低铁,所以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当绿肥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在绿肥上,特别是豆科绿肥,更能

29、充分发挥“以磷增氮”的效果。,(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有绿肥或豆类的轮作中,优先施在绿肥或豆科作物上,其间接作用很明显。在麦棉轮作地区,重点施在棉花上。需磷特性相似的作物轮作时,磷肥用于秋播的越冬作物比用于春播的效果明显。因为秋播后,温度逐步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供磷能力差,增施磷肥有利于壮苗,增强抗寒能力,促进早发。,三、磷肥品种与其合理分配和施用,施用原则是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磷肥品种 作物品种 生长期 土壤类型难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强 作基肥 酸性土壤 如荞麦、萝卜菜、油菜及豆科植物枸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强 多作基肥 酸性土壤

30、有效磷低的 非酸性土壤水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差 苗期、适于各种土壤 对磷反应敏感 生长前期 中性或 如甘薯、马铃薯 根外追肥 碱性土更好,多数作物苗期是磷素的营养临界期,所以在苗期应分配少量水溶性磷肥。在旺盛生长期植物虽然对磷素需求增加,但此时根系发达,吸收磷的能力强,可以利用作为基肥的难溶性或弱酸溶性磷肥;生长后期可以通过磷在体内的再利用来满足需要。,四、改进施肥方法(一)相对集中施用目的:减少磷肥与土壤的直接接触,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积要求:以基肥为主,配施种肥,早施追肥(二)磷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在中低肥力土壤上,N、P的配施比在高肥力土壤上显著与钾肥和有机肥配施酸性土壤中适当增施石灰或微

31、量元素肥料,氮磷配施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如何鉴定三种不同溶解性的磷肥?,原理:H3PO4+(NH4)6Mo7O24+H2SO4(NH4)3PO412MoO24+(NH4)2SO4+H2O,(黄色沉淀),三种不同溶解性磷肥的鉴定:,结果:1为过磷酸钙;2为钙镁磷肥;3为磷矿粉(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本章小结:1.植物的磷素营养(掌握)2.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 3.磷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掌握)4.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5.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掌握),本章复习题:1.植物体内的磷以 形态为主,而含量约占15的 形态的磷则是植物磷素化学诊断的指标。2.磷是植物体内、和 等重要

32、化合物的组成成分。3.磷能加强植物、促进 和,并能提高植物、等能力。4.植物吸收的磷以 形态的 和 为主,还可以吸收少量 形态的磷。,5.影响植物吸收磷素的因素有、以及 等。6.白菜缺磷表现为。7.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包括 和。其溶解过程为。溶解后由于会发生 作用和 作用,因此,其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8.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具体有效的施用方法有、和。,9.枸溶性磷肥的特点是,因此,施用在 土壤或 土壤上的效果较好。10.磷矿粉是 溶性磷肥,其直接施用的效果与、和 有关。因此,最好是施用在 土壤和 作物上。11.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有什么好处?12.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13.如何根据土壤特性合理分配磷肥?14.如何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在轮作中合理地分配磷肥?15.磷肥分哪几类?如何据此合理分配与施用?16.如何进行磷肥的相对集中施用?17.如何鉴定三种不同溶解性的磷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