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之正确使用虚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词语之正确使用虚词.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确使用词语之正确使用虚词,虚词的辩析,虚词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是书面语中使用频繁。高考中做虚词题目,需要语感,但更需要理性的分析。虚词考查主要包括一些副词、介词、连词及关联词语等,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题型。分析应考虑这样几点:,一、对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二、对复句中的虚词,要注意前后虚词的关联,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三、要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一、虚词有关知识,虚词:表示的意义都不太实在,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能帮助实词造句。现代汉语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语、拟声词。,副词1、
2、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状等意义。,2、语法功能:(1)修饰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2)大多数不能单独回答问题。(3)副词有关联作用。“扭头就跑”(4)不能修饰名词。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修饰名词数量词及名词性短语。(条件:名词性词语作谓语)“今天才星期三。”“公园里净游人。”“你都三杯了,还要喝?”,3、几组常用副词的用法,太、最、极、更、很,“又”和“再”,“果然”和“居然”,“常常”和“往往”,“太”表示程度最高,甚至过分,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如:“这豆腐太臭了”,“极”也表示程度最高,但不过分。,“最”表示程度达到了顶点,有胜过其余的意思,如:“珠穆朗玛峰是世界
3、上最高的山峰”。,“更”表示程度增高,用于比较,比如“我喜欢打排球,更喜欢踢足球”。“更”多数还含有“原来也有一定程度”的意思(如“任务更艰巨”)。,“很”表示程度在一般水平之上,但未达到最高点,“很红”比“红”要红一些,但不是最红。“很”修饰动词性短语,表示加强语气,同时表示数量多,如“他很有几套西服”“很走了一阵子”。,又再,这两个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但有区别:“再”用于未成事实,“又”用于已成事实。例如:(1)红楼梦他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2)红楼梦他读了一遍,还准备再读一遍。,例(1)用“又”表示第二遍已读了,例(2)用“再”表示第二遍还没有读。,果然居然,这两个语气副词都说明“
4、预期”和“结果”的关系,“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同预期的相符,“居然”表示事情的结果同预期的不一致。,如:果然未出我料,她今天来了。我以为他不会唱歌,他居然唱得很好。,常常往往,这两个副词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有时可以互换,如“他往往一个人去游泳”中的“往往”可以换成“常常”,但请“常常来玩”中的“常常”,不能换成“往往”,这说明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还有细微的区别。,“常常”强调动作行为经常发生,“他常常一个人去游泳”中的“常常”,表示事情总是这个样子,几乎没有例外,程度比“往往”深。“常常”还可以表示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这样用。所以说“希望你常常去看他老人家”,不能说“希望你往往去看看
5、他老人家”,因为这是表示将来的事情。,介词1、介词起介绍作用,它把名词、代词或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关系。,2、语法功能:(1)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同名词、代词或短语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介宾短语主要作状语,有时也可作补语、定语。(2)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3、几组常用介词的用法,对对于,对于关于,“在上”“在下”“在中”,对对于,两介词都表示对象,但“对”的使用范围较广,“对于”的使用范围较窄。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换成“对”,而用“对”的地方有时不能换成“对于”。,(1)我们对于严格要求自己的同志,要充分肯定。(2)对于好人好事,要及
6、时表扬。(3)你对人很热情。(4)他对我笑了笑。,使用“对”和“对于”,要弄清楚谁对谁的关系,关系弄错了,就出现主客倒置的毛病。,如:这段历史对我们很感兴趣。天睛了,江山无限美好,可是这一切对于她只是最后一瞥了。,分析:第一句的“我们”和下一句的“她”是动作的主体,“这段历史”和“这一切”是客体。,对于关于,“对于”主要表示对象,“关于”主要表示关联、涉及的范围。凡是指明确对象的,只用“对于”,不用“关于”;凡是表示某种范围的,则用“关于”。,(1)对于不放下武器的敌人,只能把它彻底消灭。(2)关于这种病,民间有一个偏方。,如果不是单独指出对象和范围,而是对象、范围两种意思都有,它们可以互换。
7、例如:“对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注:用“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只用在主语前,用“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参考以下资料。,“在上”“在下”“在中”,这三种格式使用最多,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条件或方面、范围。例如:(1)一年来,他在学习上的进步是很明显的。(2)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发展的快慢、大小。(3)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在上”“在下”,中间可放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放动词性词语。如:在学生中 在演奏中,中间只能放名词性词语,不能放动词性词语。否则造成语法错误。(1)在改善学生生活
8、上,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2)在红旗迎风招展下,人们在大坝四周进行着紧张的战斗。,“在中”,“在方面”,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连词1、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被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各种关系。,2、语法功能:(1)连词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2)连词不能作任何句子成分,但能帮助实词、短语或分句表明逻辑关系。,3、几组常用连词的用法,或或者,及以及,并并且,而而且,或或者,用来连接并列的几项之中有选择关系的词语。如:缺点或错误 明天或者后天,“或”只连接词、短语。“或者”在复句中可连接分句。,注:“或”与“和”不同。如:记录的数字必须准确无误,任意扩大和缩小数字,都会使生产受到损失
9、。党代会的决议讨论和通过了。,及以及,都可以连接名词或名词性成分,表示并列关系。不同:“及”只能连接名词性成分,“以及”可以连接动词性成分;“及”前不能停顿,“以及”前可以停顿,如(1);“及”后常跟“其”连用。“以及”如果连接的项目比较多,不可能或不需一一列举,就用“以及”带起一句话来概括,后面紧跟着“其它”。,(1)本店经销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以及各种配件。(2)小王、小李及老李先后在会上发言。(3)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例如桃园结义,孔明借箭,三气周瑜,以及其它种种。,并并且,一般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 递进关系。,区别:“并”不连接句子。,而而且,常连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表示并
10、列、递进或转折关系。如“矮而胖”“高而且陡”等。,“而”的用法比“而且”宽,“而”可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承接关系。如“三思而后行”。“而”还可以连接动词和它的状语,如:“匆匆而来”。有时同介词“为”搭配,构成“为(为了)而”的格式。如果“为”有“给、替”的意思时,后面不能用“而”。,如:为祖国和人民而服务。,助词1、助词附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结构、动态、语气等意义。,2、语法功能:(1)没有实在意义。(2)助词不能作任何句子成分(3)除“所”外,都读轻声。,种类:(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2)动态助词“着 了 过”(3)语气助词“的 了 呢 吧 啊 吗 啦 嘛 罢了”
11、,因例求法一 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1、你至今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 考理科?(A、或者 B、还是)2、他非常用心地写生,野地里刮起沙来都不知道。(A、以致 B、以至)3、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接着飞快地在地图上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 看了一阵。(A、又 B、再)4、这几天我 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邮件。(A、往往 B、常常),B,B,A,B,1、或者,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肯定句中表选择。,2、均为连词。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于下半句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或陈述者不愿看到的结果。,3、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多用于未实现的动作,“又”
12、用于已实现的动作。,4、往往,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相反,单指动作重复。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往往不能。,总结一:有些虚词,在使用过程中有范围、意义、语法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只有了解这些规定性用法,才能做到准确运用。要了解用法,一靠积累,二可在辨析时造些熟悉的句子加以类比.,因例求法二 判断下列句中的虚词使用是否恰当。1、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2、由于国棉一厂长期不抓革新,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3、本拉登将潜入印度。把这个消息不通报印度政府,可能造成新一轮危机。()4、巴甫洛夫每天都忙着把青蛙用绳子绑起来
13、做条件反射试验。(),“不是”放到“产量”前,“尽管”放到“已”前,总结二;虚词的位置由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语法特点确定,必须摆正。1、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2、把字句的动词前一般不能加否定词和助动词。3、表对象的介宾结构一般紧挨在谓语中心词前。,因例求法三 划线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所谓综合,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再现事物各部分的本质联系。B、无论是王子和王孙,犯了法,都将与庶民一样接受法律的惩处。C、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不但没停,而且越下越大。D、这同学本来就聪明,况且又上足了劲,明年的高考肯定差不
14、了。E、无论条件非常艰苦,他都从不畏惧。,D,1、不是而是 表并列关系 不只是 而且是 表递进关系 不是就是 表选择关系 2、无论、不管还是(表选择)都 无论、不管多么(表任指)都 尽管非常、十分(表确指)还是3、不但 而且 不但不、没 反而 表反向递进4、“何况、况且”用法比较:同:都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异:“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比较起来更进一步的意思。,总结三:作为虚词重要分支的关联词语是成套使用的,一定要注意其习惯搭配;同时又不能拘泥于习惯搭配,而要注意与语境的搭配。,1、因为、由于 所以 由于因此、因而(前面不能用因为)2、未尝不 构成双重否定,表委婉语气 3、即使也 既然就
15、 4、“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表示客观上不易避免。,5、“虽然”“固然”都表示转折关系,“虽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固然”侧重于让步,先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承认另一事实。6、“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指出对象。“关于”只用在主语前,“对于”用在主语前后均可。7、“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如:除非是你才那样想|只有你才那样想“除非才”也可以说成“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因例求法四:从虚词使用角度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
16、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2、教育启蒙之路不通,历史遂将此重任寄托于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于是应运而生。3、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4、临近高考,你有没有过放弃的念头?5、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将占用的校舍尽早搬出。,“并非”与“是”重复,“于是”与“应运而生”重复,句首加“对(于)”,“将”作介词,用法同“把”有对对象加以处置意,“过”表动作曾发生,但未延续至今,从虚词使用角度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2、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
17、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3、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4、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应去掉因为,“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对”应改为“给”。,第三句应在句首加上“从”。,总结四:虚词表示特定句子的语法关系。辨析时一定要扣紧句子,防止多用(对句子来说是必须的,但与其它词语重复,也属多用)、少用、误用。,有些词的意思相互包含,不能同时使用,如“仔细端详”“公诸于众”“万一若”。有些词本身即表程度深,不能再饰以程度副词,如“十分酷似”“非常奇缺”“过分溺爱”。有些词不能和表相
18、同意思的标点符号连用,如连词与顿号、“等等”与省略号。,因例求法五:1、选择准确的关联词语填在横线上。小说家应尽量把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说话。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写一篇文章。()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A,“即使、尽管、虽然”区分:(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如: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搞。尽管条件很差,我们还是搞了起来。(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尽管(
19、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相反,充当连词,后面一般停顿。,2、划线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钱塘江流域大部分为山区,降水丰沛,干支流水量大,上下游落差也不小,从而水力蕴藏丰富。B、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领会作者的精髓,任凭主观想像,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削弱了原作的思想性。C、“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超越了“社稷和民族”。D、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C,“进而、从而”的区分:同:都可表示进一步的行动。异:“从而”还表示跟上文有条件或因果的关系。例如: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进而
20、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因而”的区分:同:都表示前后之间存在条件或因果的关系 异:“从而”还表示两者之间存在进一步的关系。“因而”用法同于“因此”。,总结五:就词论词,有些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必需的、配对的,位置也是正确的,但它未能准确反映出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自然是不正确的。因而,正确使用虚词,一定要准确把握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选用切合的词语与之配对。这是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条。,虚词、实词、成语使用比较:,虚词:1、了解用法2、摆正位置3、把握意义关系4、注意搭配5、防止多、少、误用,实词:1、把握词义2、注意色彩3、适用对象4、习惯搭配5、词性和语
21、 法功能6、词义范围大小,成语:1、掌握含义2、把握色彩3、注意对象4、注意搭配5、注意重复6、注意自相 矛盾,基础、前提、根本、关键:量的积累,二、近义虚词的辨析,注意词义的差异性,注意语法功能的差异,注意色彩的差异性,词义轻重差异,词义范围差异,词义侧重点差异,考虑适用对象,考虑词性的差异,考虑表达关系的差异,考虑词语的搭配关系,考虑连接能力的差异,考虑语气的差异性,(1)词义轻重差异向来 几乎从来 简直,轻重,“从过去到现在一直这样。”,“表示接近某种程度和情况。”,(2)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立刻马上,强调时间短。“马上”比“立刻”更长一些。,对对于,“表示对象”,但“对”的使用范围
22、比“对于”广。,(3)词义侧重点差异,日渐日趋日益,表示事物在一天天地发生变化。,“日渐”“渐”(慢慢地)“日趋”“趋”(趋势)“日益”“益”有一天胜过一天之意,强调过程和结果。,(1)考虑词性的差异,偶尔 暂时只能作副词偶然 临时可作副词也可作形容词,固然 诚然,(转折连词)(转折连词,可作副词),(2)考虑词语的适用对象,通过经过,如:_他的努力,这项工作终于有了突破._三年努力,这项工作终于有了突破.,引进起中介作用的人、事、物或方式手段。主要用于引进某个过程。,通过,经过,大约大概,多用于时间、数量的估计.多用于情况的推测.,(3)考虑词语的搭配关系,所以因此,而且“不但,不仅”反而“
23、不但不,不仅不”,“因为”“由于”本身有“因为这样”之意,与上文有复指关系,不能与“因为”“由于”等搭配。,如:这道题通过率_在60%左右.这个问题_要在有关部门干涉下才能解决.,关于对于,大约,大概,(4)考虑表达关系的差异,进而表递进从而表承接、因果及所连接各项之间有前后、主次、轻重之分和所连接各项之间无前后、主次、轻重之分,(5)考虑连接能力的差异,“和、跟、同、与”连接名词性词语。“并 并且”连接动词性词语。“而 而且”连接动词、形容词。,并且可连接句子并 只可连接词,而可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 和只能连接词、短语,“在。中”“在。上”“在。下”,(6)考虑语气的差异性,难道反问,语
24、气强。莫非反问,也可表推测,语气弱。,3、注意色彩的差异性,“之流”“存心”“之类”“故意”,贬中性,巩固提高 一、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1、昨天没有回家的同学 补休两天。(A、一律 B、一概)2、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A、再三 B、一再)3、报效祖国的形式多种多样,现在就拿枪上战场。(A、不必 B、未必)4、我们 在星期天下午酣睡一场。(A、通常 B、常常),A,B,A,A,1、一律、一概,用于通知、规定、概括事物时两者相通;概括人,常用“一律”。2、都表示动作的重复出现,但在不是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3、“未必”是“必定”的否
25、定,意为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4、“通常”多指带有规律性的动作行为,“常常”多指在不长时间内不止一次出现某种动作行为。,二、根据语境,续写句子。(1)、不但中药能治病,。(2)、中药不但能治病,。(3)、赵州桥不但形式优美,。(4)、不但赵州桥形式优美,。,三、划线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超最后几轮的比赛,足协全部延聘外国裁判员,尽管这未尝是一个好办法,但为了杜绝假球,也只能出此下策。B、修建宁靖盐高速公路是振兴我地区经济的大事,我们不能反对;对于公路预经的自然保护区,完全可以统筹管理。C、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难免不遇上艰难险阻。D、我们强调组织纪律性并
26、不反对发展学生个性,反之,我们还要保护这种个性。,D,未必,对,难免会,四、判断下列句中虚词使用是否恰当。1、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斗鸡,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帅府太尉。2、尽管学习怎样紧张,他还坚持天天锻炼身体。3、战国时期出现的禹贡,就是我国古代土壤的专门著作。4、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5、当地球穿过彗星轨道,我们就能看到流星雨。,“怎样”改“非常”或“尽管”改“无论”,“土壤”前加“关于”,“对于”应改为“关于”,应在“轨道”后加“的时候”以与“当”呼应,五、选择准确的关联词语填在横线上。、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壁都是沙土,很容易塌坍。、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