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8517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物态变化,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温度计(寒暑表)读数考查4次,体温计读数考查4次,温度的估测考查3次)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程 度叫做温度,冷热,2.温度计(1)作用:测量_的工具(2)原理:液体的_(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温度,热胀冷缩,3.摄氏温度(1)单位:_,符号:_(2)摄氏度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 _的温度定为0,_ 的温度定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3)常考温度估测: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左 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摄氏度,冰水混合物,沸水,4.温度计的使用(1)估:估计待测物体的_(2)选:根据_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看:看清温度计的_和 _(4)放:玻璃泡 _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_或 _.(5)读:待温度计示数 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 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凹液面 _.,温度,量程,估测温度,分度值,浸入,容器壁,容器底,稳定,不能,相平,D,B,5.体温计(1)作用:测量 _温度(2)刻度范围(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通常为35 42.(3)体温计的使用与读数 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 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 读数,人体,考

3、点二 熔化和凝固(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熔化考查7次,凝固考查1次)1.物态变化(1)常见三种状态:固态、_、_(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_、_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 质各种状态之间的_叫做物态 变化.,液态,气态,液,气,变化,2.熔化和凝固(1)熔化 定义:物质从_变为 _的过程叫做熔化 吸、放热情况:熔化_热(2)凝固 定义:物质从_变成 _的过程叫做凝固 吸、放热情况:凝固 _热,固态,吸,液态,液态,固态,放,3.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 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 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 属等.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4、温度 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沥青、玻璃、松香、石蜡等.,(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 _叫做熔点 凝固点:液体 _ _叫做凝固点,同一物质的 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熔化时的温度,凝固形成晶体时的确定的温度,(3)晶体、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曲线,升高,不变,上升,吸收,不变,降低,放出,降低,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汽化考查2次,液化考查13次)1.汽化(1)定义:物质从_变为_的过 程叫做汽化(2)吸、放热情况:汽化_热(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湿物体 变干等,气态,液态,吸,2.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沸腾的异同,表面,内部,表面,任何,沸点,

5、缓慢,表面积,剧烈,温度,汽化,吸热,(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 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 不同,压强越大,沸点 _.(3)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气泡特点:沸腾时会形成大量气泡不断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温度特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保持 不变,但要持续吸热.,越高,3.液化(1)定义:物质从 _变为 _ 的过程叫做液化.(2)吸、放热情况:液化 _热.(3)举例:白气、雾、露、雨蒸馏提纯、装 冷水的容器外壁“出汗”等.(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A._温 度;B.在一定温度下,_气体体积,气态,液态,放,压缩,降低,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云

6、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升华考查4次,凝华考查8次)1.升华(1)定义:物质从_直接变成 _的过程叫做升华(2)吸、放热情况:升华_热,固态,气态,吸,(3)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4)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灯丝变细等,2.凝华(1)定义:物质从_直接变为_ 的过程叫做凝华(2)吸、放热情况:凝华_热(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气态,固态,放,教材图片解读,不相同,不可靠,热胀冷缩,细,升高,降低,不再升高,蒸发,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积,体积,压缩,汽化,液化,发,蒸,水重新沸腾起来,降低,凝华,盐水使冰的

7、温度低于0,汽化,液化,相互转化,类型题展示类型一温度计的读数命题解读:近三年考试中主要在仪器读数题中考查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的读数,有时也会在实验中考查.偶尔也会涉及到判断温度计的分度值.例1(14龙东)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12,常考类型剖析,类型突破 温度计的读数方法(1)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每一大格之间的读数与大格间小格数的比值.(2)判断刻度是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若图中未标明零刻度,则温度计示数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上”,反之,为“零下”.(3)整刻度值+小格数分度值即为最终读数.,变式题1 图1中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读数为_.,0.1,36.6,类型二 生活中物

8、态变化的辨识及其吸放热的判断命题解读: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主要是判断所给现象的物态变化的变化类型以及吸放热情况,除单独考查外,有时还会结合其他知识(如:大气压强、晶体、内能等)进行考查;考查时常以自然现象(雨、雪、露、霜等)或生活现象(如各种白气、人工降雨等)为背景.,例2(14苏州)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打开冰柜看到白雾 B.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A,类型突破 判断物态变化及过程中的吸放热,也可按照下面“三步法”进行:第一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的状态;第二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状态;第三步: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

9、类型;根据类型判断吸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的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的过程放热,变式题2(14成都)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液化,吸热,类型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3 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了附近_,并提高了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汽化,空气流动,类型突破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0、及对应的相关实例,变式题3(14广东)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主要用来探究()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A,类型四 固体熔化(凝固)图像的特点 命题解读:主要在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查,主要考查对曲线图时间段和特殊点的理解,如判断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熔化(或凝固)时间、物质所处状态等.,例4(14山西)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C,

11、类型突破 晶体与非晶体图像的理解,变式题4 如图3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的熔_;加热至第10 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0,固液共存,易错题探究生活中“白气”的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将“白气”和水蒸气混淆,事实上:“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白气”的形成有两种情况,如下表所示:,例5(14绵阳)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周围

12、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剥去包装纸,冒“白气”属于是_现象,过一会儿“流汗”属于_现象,液化,熔化,变式题5,实验突破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012昭通21题、红河21(2)题),例1(14东营)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 min开始熔化,第8 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如答图所示,(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_ _.(3)海波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

13、点是_.,不变,晶体,48,温度保,(1)如图甲所示,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石棉网的作用是_.(2)为了保证受热均匀,操作过程中应使用法_加热.固体颗粒尽可能用粉末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_.,自下而上,保证受热均匀,水浴,体受热均匀,使物,(3)图乙是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此时物质处于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46,固体,(4)采用正确的实验装置后,若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_:,试管不接触烧杯底和侧壁;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2013南京)如图

14、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练习题,(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的物质的温度为_.(2)在CD段时,次物质属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c2=_.,晶体,-6,液,1:2,实验二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2012昆明21题,大理21(1)题),1.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及读数(2012年1次)2.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先下后上的原则)3.实验装置中,烧杯上面加一纸板的作用 4.气泡的变化(2012年

15、1次)5.产生“白气”的原因(2012年1次),6.撤去酒精灯加热,水中的气泡会慢慢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较高,还可以向烧杯中的水提供热量)7.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8.根据记录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9.分析数据、图像判断沸点及沸腾的特点,10.测量的沸点小于100(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012年1次)11.实验的评价和改进 实验结论: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例2(14淮安)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_的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2)图乙是

16、实验第5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水的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98,(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_.,保持不变,吸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的顺序进行.(2)根据题中所给表测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3)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_.,自下而上,99,增大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4)撤去酒精灯时烧杯中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5)水沸腾时烧杯上面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液化,练习题(14锦州)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_;_.(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_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8,说明当时的气压_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乙,不变,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