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8537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与配送4-作业流程管理.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流程管理,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流程设计,学习目标,1,订单管理流程,2,配送中心拣货作业管理,3,配送中心搬运管理,4,流通加工管理作业内容,5,第一节 内部作业流程设计,一、作业流程的含义:是一项管理业务的完整处理过程,它反映配送中心某一项相对独立的管理业务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完成某一环节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与任务、进行某一环节处理的时间要求、上下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 等等,二、配送作业流程,一、订单流通渠道,第二节 订单管理,二、配送中心的订单流程,回库处理,三、订货方式演变,传统订货方式,电子订货(EOS),1、厂商铺货 2、厂商巡货、隔日送货3、电话订货 4、传真订货5、

2、邮寄订单 6、零售商自行取货,1、订货簿或货架卷标配合手持终端机 2、POS(Point of Sale 销售时点管理系统)3、订货应用系统,四、订单数据处理步骤,第三节 拣货管理,拣货(Order-picking),是指接受顾客的订单后,将顾客的订购品从库存储位中选出,并进行出库的业务。,一、拣货流程,二、拣货策略,分区,Diagram 2,Diagram3,Diagram 2,Diagram 3,分类,订单分割,Diagram3,Diagram 3,订单分批,三、拣货作业方式,1、摘果法:即让拣货人员巡回于储存场所,按客户订单挑选出每一种商品,巡回完毕也完成了一次拣货作业。将配齐的商品放置

3、到发货场所指定的货位,即可开始处理下一张订单。,摘果法示意图,摘果法的优点:,(3)导入容易且弹性大,(2)订单处理前置时间短,(1)作业方法单纯,(4)作业人员责任明确,派工容易,摘果法的缺点:,(3)少量、多批次拣取时,会造成拣货路径重复费时,(2)拣取区域大时,搬运系统设计困难,(1)商品品种多时,拣货行走路线过长,摘果法适用对象:,(3)用户配送时间要求不一,有紧急的,也有限制一定时间的,(2)用户之间的需求差异较大,(1)用户不稳定,波动较大,(4)配送中心建立初期,可作为一种过渡性办法,2、播种法:即将每批订单的同种商品累加起来,从储存仓位上取出,集中搬运到理货场,然后将每一要货单

4、位所需的数量取出,分放到待运区域,直至配货完毕。,播种法示意图,播种法的优点:,(3)对于少量、多批次的配送十分有效,(2)可以缩短拣取时的行走搬运距离,增加单位时间的拣取量,(1)适合订单数量大的系统,播种法的缺点:,由于必须等订单达到一定数量时才做一次处理,因此订单处理前置时间长,播种法适用对象:,(3)用户需求的种类有限,(2)用户的需求有很强的共性,(1)用户稳定且用户数量较多,(4)用户配送时间要求没有严格限制,(5)专业性强的配送中心,容易形成稳定的用户和需求,第四节 流通加工管理,一、流通加工的定义: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贴

5、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二、流通加工的特点,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加工程度是简单加工,是一种辅助性及补充性的加工,使商品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作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由商业流通企业完成,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加工,流通加工的作用,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满足需求多样化,促进销售,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保护商品,生产延迟,三、流通加工的作用,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运作,加工和配送结合,四、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1,加工和配套结合,2,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3,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4,加工和节约相结合,5,五、流通加工流程的设计,流通加工移动方式的

6、设计,1、顺序移动方式,2、平行移动方式,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每批零部件只有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以后,才整批地转送到后道工序进行加工。在顺序移动条件下,加工周期同零部件批量和工序时间成正比。缺点:生产周期长。,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公式:T顺=nt1+nt2+ntm,mT顺=nti i=1 式中:T顺-一批零件顺序移动的加工周期;n-零件批量;m-零件加工工序数目;ti-第i道工序的加工时间。,t1,t2,t3,t4,T顺,144,2、平行移动方式,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成以后,立即送到后道工序继续加工,形成各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移动地进行加工作业。特点:零件在各工

7、序之间是逐件运送,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加工。,平行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的计算,m T平=ti+(n-1)t长 i=1式中:T平-一批零件平行移动的加工周期;t长-各道工序中最长工序的单件时间。,平行移动,t1,t2,t3,t4,T平,81,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即一批零件或产品,既保持每道工序的平行性,又保持连续性的作业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法加工周期计算,mT平 顺=ti+(n-1)(t较大 t较小)i=1式中:T平 顺-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t较大-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大的工序的单件工时t较小-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小的工序的单件工时 5 6 4 3 8 9t较大=(6+9)=15 t较

8、小=3,t1,t2,t3,t4,96,T平顺,例题,某流通加工产品为件,经过计量、分拣、刷标志、贴标签、组装个加工步骤,其单件作业时间依次为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问在下列三种移动方式下,将件产品全部 流通加工好,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多少?T顺=T平=T平顺=,解:、在顺序方式下 T顺=3*(10+5+20+10+10)=165、在平行方式下 T平=(10+5+20+10+10)+(3-1)*20=95、在平行顺序方式下 T平顺=(10+5+20+10+10)+(3-1)*(10+20-5)=105答案:顺 平 平顺,六、选择移动方式应考虑的因素,1、加工类型单件、小批加工宜采用顺序移动方

9、式;大量大批加工,特别是组织流水加工时,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2、流通加工任务的缓急程度,对于一些紧急任务,尽量采用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以便争取时间,满足需要。,3、流通加工的专业化程度,工艺专业化的单位一般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对象专业化的单位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4、工序劳动量的大小和零件的重量 工序劳动量不大,重量较轻的零件,采用顺序移动方式,有利于减少搬运次数,节约运输力量;工序劳动量较大,很重的零件,可采用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5、改变加工对象时,调整设备所需的劳动量,如果调整设备所需的劳动量很大,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如果调整

10、设备所需的时间很少,可以考虑采用平行移动方式。,七、流通加工顺序安排,(一)n1排序问题,n1排序问题是指有n种零件都需要在一台机床上进行加工,不论如何安排加工顺序,n种零件中的最大流程时间总是一个固定值,因此排序问题的目标是使平均流出时间最小的问题。方法:按任务所需工序时间长短,从短到长顺次排序。,(二)n2排序问题,n2排序问题是指有n种零件要依次经过A、B两台机床加工,如何安排它们的加工顺序,使其加工周期最短的问题。,方法:约翰逊-贝尔曼规则:(1)比较各零件在两台机床上的加工时间的数值,选出最小值,若在第一行,则该零件最先加工;若在第二行,则该零件最后加工;若A、B两行的最小值相等,则

11、可最先加工,也可最后加工。(2)除去已选定的零件,重复上一步骤,直到全部零件的加工顺序确定为止。,例题,有A、B、C、D四种产品,均先在贴标签机上进行贴标签,然后在封口机上进行封口操作。各个产品在这两台设备上的加工时间见下表,求各产品的加工顺序和加工总时间。C B D A,解:、找出加工顺序:第一步:选出最小值:,在第二行,该产品最后加工第二步:剩下的产品最小值:,在第一行,最先加工第三步:剩下的最小值,在第二行,倒所第二加工最后结果是:,、求出加工总时间:图表法,练习题,一、5零件在2台设备上流水生产,工序时间见下表,则根据约翰逊法则得到的最小加工周期为几个小时?,二、6零件在2台设备上流水加工,工序时间见下表,试排出加工顺序使总加工周期最短,并求此时总加工周期。,三、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若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A.200分 B.110分 C.125分 D.115分,四、有一批零件,需经四道工序加工,各工序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T1=15 分钟,T2=10分钟,T3=15分钟,T4=10分钟,设批量为5件,试用公式法求平行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