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8647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光学-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光的吸收一般吸收:吸收很少,并且在某一给定波段内几乎是不变的;可见光(石英)选择吸收:吸收很多,并且随波长而剧烈地变化。红外光(3.55.0m)任一物质对光的吸收都由这两种吸收组成。,1.9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吸收定律,为吸收系数,-布格尔定律或朗伯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经过薄层 dx 后,由于介质的吸收,光强从 I 减少到(I-dI)。朗伯总结了大量的实验结果指出,dI/I 应与吸收层厚度 dx成正比,稀溶液中,溶液的吸收系数与浓度有关,比尔在1852年指出,溶液的吸收系数与其浓度 c 成正比,在溶液中的光强衰减规律为,该式即为比尔定律。,各种物质的吸收系数的差别是很大。,大多数物

2、质的吸收具有波长选择性,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物质的吸收吸收不同。吸收选择性可以用吸收系数和波长的关系曲线表示,2.吸收的波长选择性,对于液体和固体,吸收带都比较宽,而对于气体则比较窄,通常只有103nm量级。,当白光射到红玻璃上时,只有红光能够透过,我们看到它呈红色。如果红玻璃用绿光照射,玻璃看起来将是黑色。,例如,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般的光学玻璃吸收都较小,且不随波长变化,属一般性吸收,而有色玻璃则具有选择性吸收。,2.吸收的波长选择性,普通光学材料在可见光区都是相当透明的,它们对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都吸收很少。但是在紫外和红外光区,它们则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吸收。,在制造光学仪器时,必须考虑光学材料

3、的吸收特性。例如,紫外光谱仪中的棱镜、透镜需用石英制作,而红外光谱仪中的棱镜、透镜则需用萤石等晶体制作。,几种光学材料的透光波段,应当指出,尽管朗伯定律总是成立,但比尔定律的成立却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物质分子的吸收本领不受它周围邻近分子的影响时,比尔定律才正确。,当浓度很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略时,比尔定律不成立。,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介质的吸收系数及随光波长的变化关系曲线称为该介质的吸收光谱。,使一束连续光谱的光通过有选择性吸收的介质,再通过分光仪,即可测出在某些波段上或某些波长上的光被吸收,形成吸收光谱。,气体吸收光谱的特点是:吸收光谱是清晰、狭窄的吸收线

4、,吸收线的位置正好是该气体发射光谱线的位置。,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对于单原子气体,这种狭窄吸收线的特点更为明显.例如氦、氖等惰性气体及钠等碱金属蒸气的吸收光谱。,气体吸收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吸收和气体的压力、温度、密度有关,一般是气体密度愈大,它对光的吸收愈严重。,由于这种吸收带特征决定于组成气体的分子,它反映了分子的特性,所以可由吸收光谱研究气体分子的结构。,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对于固体和液体,它们对光吸收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很宽的吸收带。固体材料的吸收系数主要是随入射光波长变化,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小。,吸收光谱(Absorption

5、spectrum),激光工作物质YAG的吸收光谱,对一种材料吸收光谱的测量,是了解该材料特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地球大气对可见光、紫外光是透明的,但对红外光的某些波段有吸收。,透明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充分地研究大气的光学性质与“窗口”的关系,有助于红外导航、跟踪等工作的进行。,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如图所示,波段从 1m 到 15m 有七个“窗口”。,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地球周围是厚达约 1000 公里的大气层。大气层由氮、氧、二氧化碳、臭氧及其它稀有气体和水气、尘埃组成。,较强

6、的水汽吸收带位于:0.71 0.735m,0.81 0.84m,0.89 0.99m,1.07 1.20m,1.3 1.5m,1.7 2.0m,2.4 3.3m,4.8 8.0m。,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二氧化碳吸收带位于:13.5 17m。臭氧吸收带位于:9.5m 附近。,由于太阳四周大气中的不同元素吸收不同波长的辐射,因而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呈现出一条条黑的吸收线,如图所示。,夫朗和费首先发现,并以字母标志了主要的吸收线。,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它们的波长及太阳大气中存在的相应吸收

7、元素的关系如下:,光的色散效应是一种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折射率随频率(或波长)而变化的现象。,二、光的色散,正常色散曲线,正常色散:在物质透明区内,它随着光波长的增大折射率减小且色散曲线是单调下降的。此现象由柯西(Cauchy)色散公式来描述。,反常色散:发生在物质吸收区内,它随光波长增加而折射率增加,经验公式为塞耳迈耳方程:,三、光的散射(Scattering of light),光束通过不均匀介质所产生的偏离原来传播方向,向四周散射的现象,根据散射光的波矢K 和波长的变化与否,将散射分为两大类:,光的散射现象(Scattering phenomena of light),一类散射是散射光波

8、矢 K 变化,但波长不变化(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分子散射);,另一类是散射光波矢 K 和波长均变化(喇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等)。,亭达尔从实验上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因此,这一类现象叫亭达尔效应。这些规律其后为瑞利在理论上说明,所以又叫瑞利散射。,1 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亭达尔等人最早对浑浊介质的散射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尤其是微粒线度比光波长小,即不大于(1/51/l0)的浑浊介质。,瑞利散射的主要特点:,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I()为相应于某一观察方向(与入射光方向成角)的散射光强度。,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该式说

9、明,光波长愈短,其散射光强度愈大,由此可以说明许多自然现象。,适用于散射介质线度比光波波长小的情况,如果散射体比波长大很多的块状散射体,则不适用(如大气中的水滴),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呢?由瑞利散射定律可以看出在由大气散射的太阳光中,短波长光占优势。,红光波长(720nm)为紫光波长(400nm)的1.8 倍,因此紫光散射强度约为红光的(1.8)410 倍。,太阳散射光在大气层内层,蓝色的成分比红色多,使天空呈蔚蓝色。,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为何正午的太阳基本上呈白色,而旭日和夕阳却呈红色?,瑞利散射(Raylei

10、gh scattering),正午太阳直射,穿过大气层厚度最小,阳光中被散射掉的短波成分不太多,因此基本上呈白色或略带黄橙色。,早晚的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比正午时厚得多,大气散射掉的短波成分,透过长波成分,所以旭日和夕阳呈红色。,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红光透过散射物的穿透力比蓝光强,所以在拍摄薄雾景色时,可在照相机物镜前加上红色滤光片以获得更清晰的照片。,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红外线穿透力比可见光强,常被用于远距离照相或遥感技术。,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散射光强度随观察方向变化。自然光入射时,散射光

11、强 I()与(1+cos2)成正比。,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散射光是偏振光(完全偏振光或部分偏振光),该偏振光的偏振度与观察方向有关。,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瑞利散射光的光强度角分布和偏振特性起因于散射光是横电磁波。,自然光入射时,在入射光垂直方向上,散射光是完全偏振光;在入射光方向上,散射光认为自然光;在其他方向上,散射光为部分偏振光。,自然光沿 x 方向入射到介质的带电微粒 e 上,使其作受迫振动。,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图中的入射光可分解为沿 y 方向和 z 方向的两个光振动,其振幅相等,AyAzA

12、0。,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假设考察位于 xey 面内的 P 点,散射光方向 eP与入射光方向成 角,则其两个光振动分量的振幅分别为 AzAzA0 和 AyAycosA0cos。,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散射光强度 I()为,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由于散射光两个振动分量的大小与散射方向有关,所以散射光的偏振态随散射方向不同而异。,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沿着入射光方向或逆着入射光方向,散射光为自然光;在垂直入射光方向的 y 轴和 z 轴上,散射光为线偏振光;其余方向上的散射光,均

13、为部分偏振光。,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2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当散射粒子的尺寸接近或大于波长时,其散射规律与瑞利散射不同。,米氏提出了悬浮微粒线度可与入射光波长相比拟时的散射理论,称为米氏散射。,米氏散射的主要特点是:,散射光强与偏振特性随散射粒子的尺寸变化。,散射光强随波长的变化规律是与波长 的较低幂次成反比,即,n1,2,3。N 的具体取值取决于微粒尺寸。,散射光的偏振度随 r/的增加而减小,这里 r 是 散射粒子的线度,是入射光波长。,随着悬浮微粒线度的增大,沿入射光方向的散射 光强将大于逆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强。,米氏散射(Mie sca

14、ttering),当微粒线度约为1/4波长时,散射光强角分布如图所示,此时 I()在=0 和=处的差别尚不很明显。,当微粒线度继续增加时,在 0 方向的散射光强明显占优势,并产生一系列次极大值。,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小水滴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的散射属于米氏散射,其散射光强与光波长关系不大,所以云雾呈现白色。,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分子散射(Molecular scattering),光在浑浊介质中产生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之外,纯净介质中也产生散射。,这就是在纯净介质中,因分子热运动引起密度起伏引起介质光学性质的非均匀所产生光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在临界点

15、时,气体密度起伏很大,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分子散射,这种现象称为临界乳光。,由于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密度起伏所引起折射率不均匀区域的线度比可见光波长小很多,所以分子散射中,散射光强与散射角的关系与瑞利散射相同。,3 分子散射(Molecular scattering),n 为气体折射率,N0 为单位体积气体中的分子数目,r 为散射点到观察点的距离,Ii 为入射光强度。,理想气体对自然光的分子散射光强为,分子散射(Molecular scattering),4.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分子散射中散射光的方向改变,而波长不改变,即散射光和入射光是同一频率。,拉曼散

16、射和布里渊散射是散射光的方向和波长相对入射光均发生变化的一种散射。,1928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发现了散射光中除有与入射光频率 v0 相同的瑞利散射线外,在其两侧还伴有频率为 vl,v2,v3,v1,v2,v3 的散射线存在。,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当用单色性较高的准单色光源照射某种气体或液体,在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用光谱仪摄取散射光,就会观察到上述散射,这种散射现象就是拉曼散射。,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拉曼散射的持点是:,在每一条原始的入射光谱线旁边都伴有散射线,在 原始光谱线的长波长方向的散射谱线称为红伴线 或斯托克斯线,在短波长方向上的散射线称为紫 伴线或反斯托克斯线。,红伴线或斯托克斯线,紫伴线或反斯托克斯线,拉曼散射的持点是:,这些频率差的数值与入射光波长无关,只与散射介 质有关。,每种散射介质有它自己的一套频率差 v1v0 vl,v2 v0v2,v3 v0v3,与红外吸收的频率相等,它们表征了散射介质的分子振动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