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8730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与标准.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联网技术与标准,北京理工大学智能信息网络实验室,曹元大,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物联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感知延伸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共性支撑技术体系框架。,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感知延伸层技术,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行延伸。主要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和感知、无线传输、延伸网三大部分。,数据采集和感知,数据采集和感知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二维码、多媒体信息采集,数据采集和感知(续),传感器: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

2、器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多媒体信息采集是对音频、视频信息进行同步采集,并将其存储的技术。,无线传输,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输(续),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250kbps)、工作在2.4GHz和868/928MHz的无线技术,用于个人区域网

3、和对等网络。UWB:UWB(UltraWideband)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通过在较宽的频谱上传送极低功率的信号,UWB能在10米左右的范围内实现数百Mbits至数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NFC:NFC技术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非接触式读卡器、非接触式智能卡和点对点的功能,运行在13.56MHz的频率范围内,能在大约10cm范围内建立设备之间的连接,传输速率可为106kbit/s、212kbit/s、424kbit/s,未来可提高到848kbit/s以上。蓝牙: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

4、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延伸网,延伸网指附属于传统电信网的用户接入点的网络,主要包括:传感器网、家庭网、个域网、车域网等。,延伸网(续),传感器网: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家庭网:用户在基于家庭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个域网:用户在基于个人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车域网:用户在基于汽车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网络层技术,网络层技术主要用于实现物联网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控制,重点在于适应物物通信需求的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的网络改造和优化,以及满足低功耗、低速率等物物通信特点的感知层通信和组网技术。,网络层技术(续1),电信网增强:目前电信网主要用于支持人

5、与人之间的通信。物与物通信和人与人通信在需求和特点上存在差异,为使网络能够更加适应物与物的通信,需要对现有网络能力进行增强或优化。下一代承载网:可以承载并满足包括物与物通信在内的各种泛在业务需求的新型承载网。网络资源虚拟化:利用虚拟化技术屏蔽异构网络在资源形态、资源使用方式等方面上的差异性,将网络的各类资源,如设备、存储、计算、承载传送等各种资源,进行感知、收集、抽象等处理。,网络层技术(续2),物物通信无线接入:实现物与物通信业务流量模式下的无线网络技术。环境感知:用户感知延伸层的个域网、家庭网、车域网网络环境下,网络将根据用户的定制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异构网融合: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环境

6、下,网络提供的不同接入技术的无缝切换服务或游牧式服务的网络。,应用层技术,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在技术方面主要用于支撑信息的智能处理和开放的业务环境,以及各种行业和公众的具体应用。,应用支撑子层,应用支撑平台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开放平台,环境支撑平台,服务支撑平台,其他中间件平台。,应用支撑子层(续),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用服务。环境支撑平台:根据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业务的适配和组合。服务支撑平台:面向各种不同的泛在应用,提供综合的业务管理、计费结算

7、、签约认证、安全控制、内容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其他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应用服务子层,物联网服务可以划分为行业服务和公众服务。行业服务通常是面向行业自身特有的需求,由行业系统内企业提供的服务。如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等。公共服务则是面向公众的普遍需求,由跨行业的企业主体提供的综合性服务,如智能家居等。,共性支撑技术,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主要内容,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物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物联网技术体

8、系框架物联网标准体系物联网的应用范例总结,物联网标准体系,目前物联网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各个企业、行业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定制标准,并根据企业或行业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这为物联网形成统一的端到端标准体系制造了很大障碍。为物联网制定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联网标准化对象划分,从标准化对象的角度看,物联网标准涉及的标准化对象可为相对独立、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实体,可大至网络、系统,可小至设备、接口、协议,另外还包括业务。各种实体根据需要,可以制定技术要求类标准和测试方法类标准。,物联网(泛在网)标准化对象划分,物联网标准体系划分,标准体系的建立应遵照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的原则。物联网标准体

9、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物联网(泛在网)标准体系划分,感知延伸层标准,短距离无线通信相关标准:基于NFC技术的接口和协议标准、低速物理层和MAC层增强技术标准、基于ZigBee的网络层和应用层标准等。RFID相关标准:空中接口技术标准、数据结构技术标准、一致性测试标准等。无线传感网相关标准:传感器到通信模块接口技术标准、节点设备技术标准等。,网络层标准,物物通信无线接入标准:面向物物通信的增强UTRA/EUTRA系统设备和接口的技术和测试标准等。电信网增强标准:面向物物通信针对移动核心网络增强的技术标准等。网络资源虚

10、拟化标准:网络资源虚拟化调用技术标准、网络资源虚拟化的管理技术标准、网络虚拟化核心设备技术和测试标准等。环境感知标准: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技术标准,包括关键技术、未来应用、频谱管理的标准等。异构网融合标准:不同无线接入技术在接入网层面融合标准、不同无线接入技术在核心网层面融合标准等。,应用层标准,行业应用类标准: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环境等相关系列标准。公众应用类标准:智能家居总体技术标准、智能家居联网技术标准、智能家居设备控制协议技术标准等。应用中间件平台标准:物联网信息开放控制平台基本能力标准、物联网信息开放控制平台总体功能架构标准、信息服务发现平台标准、信息处理和策略平台标准等。,共性支撑标准,网络架构:物联网总体框架标准等。标识解析:物联网络标识、解析与寻址体系标准等。网络管理:物联网络管理平台标准、物联网络延伸网终端远程管理技术标准等。安全:物联网安全防护系列标准、物联网安全防护评估测试标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