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8869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包志勇,环境管理体系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国八项环境管理制度(考试至少要求答出六个),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5限期治理制度;6排污收费制度;7排污许可证制度;8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环境管理领域专业知识,了解环境管理相关工具、方法和技术a)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知识;b)“三同时”验收相关知识;c)征收排污费制度;d)限期治理制度;e)排污申报登记制度;f)许可证制度;g)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023/8/20,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为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对可能影响环

2、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项目,在工程兴建之前,对其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以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的制度。它与“三同时”制度相辅相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年制订,实施,修订,实施。评价实施单位:取得环境影响评价资格单位(机构)负责评价,分甲级、乙级。是收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2015年4月2日修订,2015年11月1日实施。环评法第十六条: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分类1)环

3、境影响报告书;2)环境影响报告表;3)环境影响登记表;适用范围;(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限期:60-30-15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怎么定夺哪些项目要评?具体又要适用哪种环境影响评价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修订,实施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理论上:1998年11月29日 之前建厂的可以不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998年11月29日 之后建厂的一律要环境影响评

4、价文件 法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23/8/20,10,“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三同时分为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管理阶段。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环保“三同时”验收样板,环保“三同时”验收样板,2023/8/20,13,排污收费制度,是指一切向环境排放

5、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依照国家和地方法律和标准的规定,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它是根据“污染者负担的原则”,污染者要承担对社会污染损害的责任,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的一项制度,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能源。,排污费收费制度,法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已经2002年1月30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注意: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核定要求: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确定排污者

6、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排污费收费制度,收费标准:污水排污费征收及计算方法的依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计委、财政部、环保总局、经贸委2003年第31号令)。污水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征,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7元。对每一排放口征收污水排污费的污染当量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最多不超过3项。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无论达标或者超标,均应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7、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以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只缴纳了污水处理费但并未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没有提供污水处理服务,按照规定,应该缴纳排污费。,排污费收费制度,适用范围:水污染排放收费、废气污染排放收费、噪声污染排放收费、固体废弃物排放收费。票据:使用: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10%作为中央预算收人缴人中央国库,作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90%作为地方预算收入,缴人地方国库,作为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缺点:现实:都 被挪用、贪污,基本没投入到相应环保治理中国家正在考虑改进,有可能未来

8、是倒过来90%、10%。票据:1)以前吃亏过,没经验,收不到。2)排污费 是合并到水费中一起缴纳的。,排污费收费制度,排污费的减、免: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排污者因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得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排污费减缴、免缴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排污费样子,2023/8/20,19,限期治理制度,定义: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利益,对现已存在危害环境、并位于环境敏感区域的污染源,或者位于非敏感区域,但造成严重污染或潜在严重污染的污染源,由法定机关作出决定,

9、强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并达到规定的要求的制度。法理依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限期治理制度,决定权:决定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注意不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局。对象: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范围:限期治理的范围可分为:(1)区域性治理。是指对污染严重的某一区域、某个水域的限期治理。如: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

10、区(酸雨、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是限期治理的重点区域。(2)行业性限期治理。是针对某个行业某项污染物的行业性限期治理。(3)企业限期治理。是针对某个企业的排污超标情况进行限期治理。具体期限:限期治理的期限法律中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一般由决定限期治理的机构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治理的难度等因素来确定。其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年。,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在各种活动中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运行和其它防治污染的有关情况,以及排放污染物发

11、生重大变化时及时申报的制度。,2023/8/20,22,排污许可证制度,一切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噪声以及电磁辐射等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工商业户、机关、等必须按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如实申报各自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数量,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核查。一是对某些危害较大的污染物种类的排放实行许可,二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后,对某一具体单位的某种污染物排放数量实行许可。,排污许可证制度,配套:排污许可证管理条列适用范围:涉及废气、废水、噪声、工业固体废物或者危险废物排放。排污四大原则:持证排污原则;按证排污原则;总量控制原则;持续削减原则;,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2、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排污许可证的审批颁发与监督管理工作。申请条件:新建项目的排污者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重新审核同意;(二)有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或措施;(三)有维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能力;设施委托运行的,运行单位应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四)有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和设施、装备;(五)排放污染物满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要求;(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排污许可证制度,分级审批制度:国家对排污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颁发制度。县、市、省环

13、境行政保护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的排污审批。审批期限:自受理排污许可证申请之日起20日内依法做出颁发或者不予颁发排污许可证的决定,并予以公布。做出不予颁发决定的,应书面告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排污许可证种类、期限;排污许可证分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排污许可证样板,排污许可证的意义,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对保护环境产生巨大的作用;但是实施过程中也产生的不足,主要是环境容量既然作为一种功能性资源,排污指标应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排污指标被企业无偿占有,其弊端有二:一是失去了用经济手段调整污染项目的市场准入功能,二是企业占用

14、的现有排污指标无法流通,市场配置环境资源的功能难以发挥出来。创新: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正在完善过程中),2023/8/20,28,污染集中治理制度,首先是在工业布局规划时,将排放相同类别污染物的企业集中布置或调整在一起,获将可互相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国外称之为生态工业园区;其次是将分布在各处的相近种类的废物,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集中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染集中治理制度,作用:节省环保投资,提高处理效率内容:要求在一定区域,建立集中的污染特点:采用先进工艺,进行现代化管理体现:建立并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城市煤气化和集中供热供暧,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厂,发展城

15、市绿化等等。,污染集中治理制度,教训:1以前对规划,尤其是区域性规划重视不足;2几乎完全依赖地方政府、中央投资;企业、民营、外资参与不足。改进:改进与创新:1.继续改革开放民营、外资投资渠道、PPT、BOT等相继产生。2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2016.9.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也明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2023/8/20,3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首长与同级政府行政首长政府行政首长于上一级政府行政首长,就完成当年度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签订责任书;二是企事业单位团体就完成当

16、年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环境治理任务,与当地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作用和功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础,以现行法律为依据、以责任制为核心,以行政制约为机制,把责任、权利、义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确了地方行政首长在改善环境质量上的权力、责任。解决了“谁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这一首要问题,按要求是一把手负总责。具体来说就是省长对我省的环境质量负责,州长对我州的环境质量负责,市长对我市的环境质量负责,各排污企业的法人要对本企业的排污负责,企业的法人要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还要达到总量控制要求。第二、责任的

17、各项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按责任书项目的分工承担了相应的任务,使环境保护由过去环境部门一家抓,逐步发展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因此,全面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23/8/20,3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市长是主要责任者。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贯穿于城市政府的各有关部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由原来的定性管理转变为定量考核。严格按照制定规划、分解任务、落实措施、监督检查、分析评比的机制运行。,河长制与官员作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法规: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暂行)1988年12月27日,国家环保委员会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规定 2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3“十三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等效果:为了经济发展,执行过程中有点让位、打了折扣。2017年后搞环保风暴、大检查,有望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